“我们中国的GDP大概很快会实现世界第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纯科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呢?”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江苏代表团上发言说。
王贻芳
在王贻芳看来,我国科技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对基础科学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是将基础科学放在次要、非紧急的位置。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过度强调竞争,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与能力的积累不易得到支持,评审专家大都是大同行,专业性不够,小同行没有话语权。
三是对基础研究的管理未能关注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管理方式一刀切,让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同时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占基础科学研究投入比例较少。
他建议,一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把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9%,2030年提高到15%;
二是“十四五”期间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
三是在“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以适应大科学装置需要长期准备的特点。
以下是王贻芳代表在江苏代表团上的部分发言实录: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包括我们高能所,我国科技方面的问题还很多。从整体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在成果的质量和国际影响方面。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我不在这里做全面分析,只提几点个人认识。
一是我们对基础科学重视不够,都希望尽快看到结果,看到效益,看到对GDP的贡献。有时候光口头重视,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是将基础科学放在次要、非紧急的位置。比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首次达到6%,与过去的5%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外发达国家15%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我们差了近2倍。
1883年8月15日,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罗兰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做了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并将文字发表在1883年8月24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文中说,“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然而,我们的国家也正处于同样的状况。不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获得了欧洲世界的科学,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像接受从天空中落下的雨水那样理所应当地接过这些科学知识,既不问它们究竟从哪里来,也没有感激为我们提供这些知识的伟大、无私的人们的恩情。就像天堂之雨一样,纯科学降临到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加伟大、富裕和强壮”。
140年过去了,美国完全变了,变成在纯科学方面的世界领先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了欧洲。美国也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我们中国的GDP大概很快会实现世界第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纯科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呢?
显然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也提出了要在“十四五”期间将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8%。
这个目标真的很好,让人觉得很振奋。但作为5年发展目标不知道是不是还可以再高一点,能不能把2025年达到9%,2030年达到15%作为目标,通过每年提高这个占比大约10%,我们可以用10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到2030年中国的GDP大概率会成为世界第一,我们对科技的需求只会更加强烈。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占比应该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
第二,我认为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有点过度强调竞争,缺乏稳定支持的匹配。
大家的经费几乎100%来自项目竞争,也就是说必须在项目的5年支持周期内完成任务。这就使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与能力的积累不易得到支持,基础软件、基础材料、仪器设备等不够亮眼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做,短平快项目甚至表面文章盛行。打个比方,有点像我们的地毯,上面都展现得漂漂亮亮,但地毯下却有点难看。
另一方面,这种项目竞争体制的经费由科学家直接向国家申请,评审专家大都是大同行,专业性不够,科研单位、领域内的科学家共同体(小同行)并没有话语权。单位只有保障的义务,没有资源,没有权力,对项目或方向选择的缺失或对错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责任,对领域发展的好坏也没有责任。
但事实上单位内部的专家最了解自己的领域,有能力把经费投到最关键的地方,比政府选来的大同行专家要专业得多。所以我们现在某个方向发展不好,或者被人卡了脖子,没有人负责。
因此我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对我国的科研体制做一些改革,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
具体办法就是依照单位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直接匹配10%的稳定支持经费。一方面单位获得的竞争经费确实部分反映了其竞争力和优秀程度,对其给予10%的经费奖励也很合理。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化的支持方式会带来新的效益,可以弥补现有竞争体系的弊端。单位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稳定支持的资源,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守土有责,开展核心能力建设,完成国家赋予的长期和重大任务,获得中国/本单位在本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获得重大成果,确保不发生“卡脖子”问题等。同时要通过管理,对单位进行约束检查和奖惩,避免大锅饭的弊端。
第三,在基础研究中也要关注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
“数理化天地生”各有其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方法、特点及设备,应当关注各领域发展中的特殊需求,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平衡各领域投入,争取全面均衡发展。目前我们的管理方式一刀切,都是一种管理方式,既影响投入产出效益,也让我们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认识到大科学装置是拓展人类感知能力不可逆转的方向,我们的科学研究设备只会规模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而不会反过来,谁走得早、走得快,谁就会领先。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大科学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十四五”期间也有很好的规划。但也应该看到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他们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是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10%,而我国目前只达到5%。如果与美国相比,GDP差近1倍,基础科学投入与GDP占比差2倍,大科学装置投入对基础科学投入占比差1倍,这样我国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比美国就差了超过10倍。
确实,一般来说,我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特别是专用装置的规模就只有美欧日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科学史上有影响的重大成果,超过我们的国际同行是很难的。昨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某地打算用6亿元建一个天文馆,可我国到目前为止从未花过这么多钱建设用于天文研究的光学望远镜,那么吸引孩子们爱好天文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成绩,另一方面也看到差距。希望能规划在未来的15年内,如何能追上或超过美国的总体水平。大科学装置一般都需要长期准备,10年准备、10年建设是非常正常的。现在不准备,2035年就没有好的项目,赶超美国就是一句空话。
建议“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一定要有一些大的作为,要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印迹,要对人类有重大贡献,要成为科技大国的旗舰与标志,也要有我们引以为自豪、使各国人民心向往之的科学中心、科学大家和科学成就。
作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