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董明珠,提交了名为《关于加强支持智能装备自主技术创新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广大制造业企业持续走自主发展路线、加强支持国内智能装备自主技术创新、细化对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补贴力度。
目前,全球正加快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体系。
“抄近路”行为并非明智之举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兴起,许多国外企业和品牌,采用被国内企业高价兼并、收购、合资的方式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办法》相应补贴政策。很多企业利用补贴的费用,购买国外的技术、设备进行升级。此举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
但从长远眼光来看,这种“抄近路”的行为无异于助推了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而对方又可以利用所获盈利再次进行技术研发升级,进一步拉大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也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
自主研发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
其实早在2015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中就指出,要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到2020年,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
近些年来,格力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从空调到智能装备,无不是自主研发和生产,通过应用智能生产设备,逐步实现生产线无人化。在完成自身制造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一大批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
政府补贴力度应该细化
虽然,不论是外面买的还是自己造的,都能实现转型升级、效率效益提升。但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靠金钱买不来核心科技,靠市场也换不来核心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必须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
未来,政府对制造企业的补贴应更加细化。例如:制定区分补贴政策,重点扶持自主研发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企业,降低对引进产品和技术的企业的支持;对纳税总额大的智能装备企业给予适当的退税支持,专项用于智能装备的自主研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绕不过去的环节。中国制造企业的整体跃升,首先要过的不是技术门槛,不是资金门槛,而是创新门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