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是中国的七夕节,特转发此文,让我们重读毛主席诗词,感受革命者的伟大爱情。
说起毛主席写到妻子杨开慧的词,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句成为经典。除此之外,《贺新郎·别友》《虞美人·枕上》也情真意切。透过这些词,我们看到毛主席和妻子杨开慧之间深沉的思念、离别的不舍、革命的热情甚至因书信造成的误会。今天我们重读毛主席诗词,感受革命者的爱情。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1年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这首词作于1921年秋天。1920年冬天,毛泽东在长沙与杨开慧结婚。1921年秋天,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7月,毛泽东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之,在1921年秋天,毛泽东为了革命,曾经离开了杨开慧,在寂寞的夜里作了这首思念杨开慧的词。
位于长沙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上片说,作者有愁堆积在枕上,这种愁像江海中翻腾的波浪,这说明不能入睡,因此觉得夜长,所以说“夜长天色总难明”了,因此“披衣起坐数寒星”。作者为什么要数寒星呢?宋玉《九辩》说:“愿寄言夫流星兮。”王逸注:“欲托忠策于贤良也。”把“流星”比作“贤良”,鲁迅《自题小像》即作“寄意寒星荃不察”,把“流星”改作“寒星”,这里因用“寒星”也指贤良,这里“数寒星”是指点贤良来表达自己的革命精神吧。那么作者有什么愁呢?自己的革命理想当时还不能实现吧。
下片写天亮了,“百念都灰尽”,各种念头都成灰了,只剩下杨开慧的影子,这不正是作者“数寒星”中最怀念的贤良吗?当看到残月成钩,向西消失,正钩起作者的愁思,所以不抛眼泪也无由了。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1923年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贺新郎》,词牌名。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词在隋唐时代兴起,是配合各种曲调的歌曲,各种曲调称为燕乐,燕乐是汉族传统音乐和西域音乐融合的产物。词的曲调的唱法已经失传。后人按照各种词牌的字数、平仄(有的要分四声)来制定词谱,按词谱来写词。初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一般以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九十字左右的为中调,以外的为长调。这首《贺新郎》一百一十六字,为长调。
词牌有各种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西江月》等。这首词为双调,即分为上片、下片。一个词牌,作者按照曲调填词时,字数或有多少,平仄也有不同,所以同一个词牌又分为几调。如《贺新郎》,在“词律”中分为两调。最早的词牌有按词意命名的,后来作词者只照词牌的格律来填词,词意不再与词牌名有关,在词牌外另立题目,如本书中的《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也有不另立题目的,如这首《贺新郎》,实是写离别的,是作者跟夫人杨开慧分别时写的。
这首词,是作者在1923年写的。这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同志出席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9月至12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品可能写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这首词,作者写他与夫人杨开慧分别时的心情,既写了离情别绪,还写了杨开慧的误会及其消释,反映了作者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
杨开慧与毛泽东在1920年冬结婚。1921年秋,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后不久,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伴随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1922年10月,生下长子毛岸英。1923年11月,生下次子毛岸青。到了12月,毛泽东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又要与生产后不久的妻子离别,这时候杨开慧的心情是有离情别绪的,毛泽东的心情是“凄然相向”的。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右立者)、毛岸青
上片:“挥手从兹去。”“从兹”即从此。这句开头即点明是写别离。这句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自”字改作“从”字,因按照词律这里当用平声,故改。“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凄然,写凄凉的样子。相向,指两人相对。因为是分别,双方都有离情别绪,所以凄然是双方的,称“相向”。“苦情重诉”,苦情只是指对方的,对方有悲苦的感情。称“重诉”,对方已经诉说过苦情,在分别时重新诉说。不光是再一次诉说苦情,还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描写她的愁苦,这种愁苦还流露在眼角眉梢上,热泪要流下来还噙住了,不让它流下来。
大概在分别的场合,有离愁别恨,免不了要掉泪。唐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分别时流泪,是小儿女的情态,不是革命者的表现,所以不让热泪流下来。但作者是看得很清楚的,看到对方有热泪,还看到对方噙住热泪不让它流下来,还看到这是热情的泪。这样细微的描写,是属于修辞学上的摹状格。
对方为什么这样呢?“知误会前番书语”。从“凄然相向”里,写“凄然”是双方所同的。从“苦情重诉”到“热泪欲零还住”是对方独有的表现,这就不限于离别,还有别的原因,这里点出是由于“前番书语”所造成的“误会”。可见作者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时,有时不在家,写信给对方,造成误会。这个误会引起了对方的苦情,引起了对方的热泪。这一切是从误会引起的,所以说“眼角眉梢都似恨”,用一个“似”字,即好像是“恨”,其实不是真的怨恨,误会消释了,怨恨也没有了。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里是修辞学上的引用格,引用了“过眼云烟”这个成语,比喻误会很快就消失了,不过成语是“过眼云烟”,这里作“过眼滔滔云共雾”,加上了“滔滔”,形容误会之大,把“云烟”改为“云共雾”,因为“雾”比烟大,也形容误会之大。这样一改,既切合误会之大,又符合词的格律。这样的引用格有创新。
引用成语或原文对原文作了改变,是否可行?是可以的。如李商隐《牡丹》诗“锦帷初卷卫夫人”这句,是引用格和比喻格,用卫夫人的美貌比牡丹花。这句引自《史记·孔子世家》:“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按照原文,当作“帷”,诗却改为“锦帷”。卫夫人在帷中,很薄,在帷中可以看到孔子。孔子离帷远,看不清卫夫人。原文并无卷帷之事,诗却写“初卷”,因为隔着“锦帷”,根本看不见卫夫人,所以作“初卷”,说明写诗是可以改动引文的。
接下来说:“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既然是人间知己,那么不论是怎样大的误会,一解释也就消失了。“人有病”,人民有病痛,即指人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所造成的病痛。“天知否?”天知道吗?天是不会知道的,只有靠革命来推倒三座大山。这里的“人有病”是比喻,比喻受压迫。“天知否”有含意,含有要起来革命之意。这两句既是比喻格,就它的含意说,又是婉曲格。
下片:“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这里点明分别的地点和时间。地点在长沙东门外的清水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车站。到火车站,要经过霜重的东门路,到达清水塘。分别的时间是半天残月,即天快亮时。这里借“横塘”来指清水塘,是修辞学上的借代格。“汽笛一声”火车开行。“肠已断”写离情别绪,用的是夸张格,与“凄然相向”呼应。从此以后成为天边的孤客了。
今天的清水塘
“凭割断愁丝恨缕。”“凭”什么来割断愁丝恨缕,这里没有点明,是承上片来的,上片的“人有病,天知否”含有发动革命的意思,因此这里是凭革命的意思,这是修辞学上的省略格。把愁恨比作丝缕,这是比喻格。用丝缕来比愁恨,用意在说明丝缕可以割断。这里可能暗用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认为离愁是剪不断的,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认为离愁是可能割断的。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翥(zhù注),鸟飞。这里连用四个比喻。一个是“要似昆仑崩绝壁”,这个比什么,没有点明,跟“凭”字一样,也是省略格,比革命。这个比喻,当引自柳宗元《河右平铙歌》:“昆仑以颓。”把“以颓”改成“崩绝壁”,更富有形象性,又符合词律的需要。“绝壁”指峭壁。对于革命,用这样一个比喻,好像力量还不够,还加上一个“恰像台风扫寰宇”。恰似台风扫荡大地,跟“要似昆仑崩绝壁”构成对偶格。用两个比喻来比革命风暴的猛烈,这又是复叠格。
“重比翼,和云翥。”又是两个比喻。“比翼”本指比翼鸟,不过在“重比翼”里重新把翅膀配合起来,没有点明鸟。这是本于《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因此这里既是引用格,引用《尔雅》;又是省略格,重新像比翼鸟的比翼,省略“比翼鸟”;又是比喻,比夫妇的共同行动。“和云翥”,同在云里飞。这是用鸟的高飞来比参加革命,这是一个比喻,但比什么没有点明,是承接上文来的,在鸟的高飞里有含意,所以又是婉曲格。
这首词里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比较突出的是比喻格。运用比喻,有的又和引用格结合。所引用的又有对引文的改造;这种改造,使引文更符合于表达用意,符合词的格律。这首词里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都很自然,符合内容的需要。就内容说,这首词是消解误会,讲参加革命更重要。通过参加革命来消解误会,也通过参加革命来割断愁丝恨缕,这种革命精神贯彻全词。一切修辞手法都是为表达这种革命精神服务,这才构成这首词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5月11日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
李淑一,当时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原来是杨开慧的好友,20年代就同毛泽东熟识。1950年1月17日,她给毛泽东寄去一信,把杨开慧牺牲的情景以及自己的近况告诉他。4月18日,毛泽东回信,深情地说:“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毛泽东诗词十八首。李淑一读后,把她在1933年悼念丈夫柳直荀的《菩萨蛮》词寄给毛泽东。毛泽东回信给她,称:“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这时,湖南师范学院学生在李淑一执教的长沙第十中学实习,就写信给作者,请将这首词在院刊上发表。作者复信说:“《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的刊物上发表。《游仙》改《赠李淑一》。”1963年12月《毛主席诗词》出版时,改题为《答李淑一》。
毛泽东致李淑一信
柳直荀烈士(1898—1932),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到湘鄂西工作,曾任红军二军团政治部主任、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9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牺牲。1992年4月5日光明日报社主办《文摘报》第918期上强剑衷《李淑一为柳直荀查清真实死因》,称柳直荀惨死在王明“左”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共湘鄂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之手。
“骄杨”,指作者夫人杨开慧烈士(1901—1930),长沙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作者去上海、武汉等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长沙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牺牲。
这首词,上片写两位烈士忠魂到月宫去受到仙人吴刚的殷勤款待。下片写仙人嫦娥为两位烈士忠魂表演歌舞来表示欢迎。两位烈士忠魂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欢喜得掉下泪来。这首词,表达出作者对两位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也写出了两位烈士的革命精神。
上片:“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骄杨”,当指可以骄傲的杨开慧烈士,她忠于革命、甘于牺牲是值得骄傲的。作者写两位烈士的忠魂轻轻飘扬笔直升上九重天去。“重霄九”,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指天的极高处。作者想象只有圣洁的月宫才适合于接待两位烈士的忠魂,这是对烈士崇敬的表现。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问讯”兼有问好和询问的意思,是一种有礼貌的询问。(据萧涤非先生说,见前《水调歌头·游泳》“应”字注。如杜甫《重过何氏》:“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吴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他是汉朝西河人,跟仙人学修仙,犯了错误,被罚在月宫里砍桂树。桂树高五百丈,砍下去的斧头刚举起,桂树被砍伤的地方立即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由于吴刚跟桂树的关系,所以说他用桂花酒来待客,也想象吴刚已经从罚作砍桂树的劳役中释放出来,成为月宫的接待贵宾的人员。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也以桂酒为仙人饮料。
下片:“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淮南子·览冥训》:“羿(yì异)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姮娥,后羿妻。汉文帝名恒,汉人改姮为嫦,因称嫦娥。唐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嫦娥在月宫里夜夜看到碧海青天的单调景物,不免要感到寂寞,所以说“寂寞嫦娥”。用“寂寞”两字,指嫦娥对忠魂的到来,有很欢迎的意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六《舞曲歌辞》中《霓裳辞》:“一曰《霓裳羽衣曲》。”《唐逸史》曰:“罗公远多秘术,尝与玄宗至月宫。”“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问其曲,曰《霓裳羽衣》。”所以说嫦娥舒展宽大的袖子来舞蹈,来表示欢迎。不在月宫里舞蹈,却说在“万里长空”里舞,这是同下文的“泪飞顿作倾盆雨”有关。倘在月宫里舞蹈,泪飞就不会如“倾盆雨”落到人间了。写嫦娥用舞蹈来欢迎,显得隆重之至。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从“且为忠魂舞”里点明忠魂,忠指忠于革命。由于烈士忠于革命,所以在天上还关心人间,关心革命,这就紧接“忽报人间曾伏虎”,忠魂忽然听见报道,说人间已经降伏凶暴的虎狼,即指彻底打垮反动派,两位烈士便欢喜得掉下泪来,顿时化作倾盆大雨。
在这首词里,作者写出了对两位烈士的纪念。作者不是用个人的怀念来纪念烈士,是用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来告慰于烈士的在天之灵。两位烈士为革命而献身,对两位烈士说来,最伟大最宝贵的莫过于他们为之牺牲的革命事业了。把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消息告慰烈士,这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这首词结合美的神话来写,云阶月地的月宫是圣洁的,吴刚、嫦娥的神话是美好的,嫦娥的舞蹈更给人以美的想象,用这样圣洁的月宫和美好的仙人来接待烈士的忠魂,表达出作者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使这首词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在民间文学里也有,如《孔雀东南飞》的末了,就写出:“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再像梁山伯祝英台的悲剧,末了的化蝶也是。这些都是人民对具有忠贞爱情者的美好的祝愿。这首词具有更崇高的革命精神,所以具有的浪漫色彩,更高于民间文学的祝愿了。
最后,再对作者说的“游仙”说一下。游仙诗最早的渊源要追溯到屈原的《远游》。屈原忠于祖国,正道直行,受到坏人的排挤,无处可以控诉,因此幻想自己跟仙人一起远游,天上地下各个遥远的处所,没有不经历到的。
后来曹操也写了游仙诗,名《气出倡》,称“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乃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按曹操不相信神仙,他写游仙诗,可能希望长寿,来统一中国。曹植有《仙人篇》:“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曹植的游仙,可能在政治上受压制,所以有出世的思想。
晋朝郭璞的《游仙诗》,《文选》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也。”这里指出游仙诗多讲与仙人餐霞饵玉。郭璞多自叙,有他的特点。如:“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讲自己与仙嬉游。这样的游仙诗,作者自己都在内。自己不在内的游仙诗,像秦观的《鹊桥仙》,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作者自己不在内。
这一首《蝶恋花》,只是借仙家生活来构成一种高洁美好的情景,来写出作者对烈士崇敬的心情,使传统的游仙诗在作者的笔下出现了一个新的表现。
作者批语:“〔蝶恋花〕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按《蝶恋花》词,上下两片用一个韵,这首词,上片用柳、九、酒一个韵,下片用舞、虎、雨又一个韵,上下片词用了两个韵,所以作个说明。(本文节选自《毛泽东诗词欣赏》,周振甫著,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周振甫;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中华书局1912”,修订发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