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揭秘王震和他的359旅
点击:  作者:央视    来源:央视军事网  发布时间:2015-06-27 11:43:15

 

1.jpg

  

在拥有世界最多股民的中国股市上,在中国股民热切关注的股市行情中,在1756只跌跌涨涨的股票悬念里,有许多人都知道600359这个数字。但是,他们只知道“600”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代码,却很少有人知道“359”究竟是什么含义。

 

0.webp.jpg 

 

359旅为新疆带来希望、缔造繁荣

 

就像这只股票给许多股民带来了赚钱的喜悦一样,塔里木的繁荣也是由359旅这支部队缔造的。

 

为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我们新农开发这只股票,取名就叫600359

 

1950年的春天,喀什已经是桃红柳绿的季节,359旅在荒漠中开荒种地,时任359旅摄影员的袁国祥拍下了这样一副照片。

 

就像天山是新疆的标志一样,这张照片就是那一段军垦岁月的经典瞬间。

 

640.webp (8).jpg 

 

在那个年代里,虽然359旅在南泥湾的故事已经传遍了中国,但是,他们在新疆荒原上经历的艰难困苦,却几乎不为人知。

 

粮草问题是359旅入疆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此时的新疆,每户农民只有一把坎土曼,一把镰刀,每6户人家共用一张土犁。驻疆20万部队刚开始从甘肃拉粮食,运价是粮价的7倍。从苏联进口的10万吨军粮每年要花3000万卢布,新疆军区每个月要用一架专机从北京运一趟银元来购买粮食。美国副领事马克南在离开乌鲁木齐时曾经预言:共产党的军队将会饿死在新疆!

 

1950年,新疆军区下达第1号命令,要求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农业生产的命令。其实,就在彭德怀发出向新疆进军令的前一天,王震就拿出了到达新疆后要抽出主要兵力开荒生产60万亩粮食的计划。

 

19491217日,当新疆省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时,359旅已翻过库米什达坂,向南疆各地急行军。他们要赶在19503月之前进入各个防区,并且立即开荒造田、耕地播种。

 

这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新疆北部,有6万军人走进了准噶尔戈壁、吐善托盆地及伊犁河谷,拉开了大开荒的帷幕;在新疆南部,已经壮大到5万官兵的359旅全部进入到开荒地域。他们在东起若羌、南到昆仑山北麓、西至帕米尔高原、北抵天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上形成了大合围之势,在每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围垦土地,开荒种粮。

 

新疆部队以13个师和11万兵力的规模,为贫穷瘦弱的新疆鼓起了走向富裕的勇气。

 

640.webp (9).jpg 

 

袁国祥所在的2军,每100人只有50把撅头、23把坎土墁和8架土犁,工具不够,许多人就用挖散兵坑的小园锹来翻地。这些军人刚刚走出枪林弹雨,衣服上还来不及洗掉战争留下的烟黑色,就立即拉起了农民的木犁。

 

其实,在这7个拉犁战士的身后,还有一个没有被拍进照片的人,她就是17岁的女战士宋瑞琼。这年春天,她跟在犁头后面播撒了3500公斤种子。她在地里走过的路超过了1500公里。

 

在每天平均16个小时的超体力劳动中,359旅每天每人的粮食供应是874克。不久,新疆军区又通告他们:每人每天还要扣留82.5克的口粮来当做种子。

 

359719团驻防的库尔勒开都河两岸,战士们把附近的树叶和草根都吃光了。驻北疆部队处于断粮缺草的状态。在玛纳斯河畔,战士们每天只能供应200克粮食了。从1949年秋季到1950年夏天,整整10个月除了这一身旧棉衣,战士们再没有其他换洗的衣服。

 

11万开荒部队中有8万人住在原始洞穴式的地窝子里,还有3万人住在临时搭建的行军帐蓬中,衣食住行的贫乏和简陋已经超过了极限,官兵们普遍都患上了夜盲症。

 

这年秋天,当王震打开新疆地图的时候,他看到359旅的开荒量已经达到31万亩,麦浪覆盖了荒原,驻疆各部队100万亩的开荒总量也远远超出他当初60万亩的目标,南泥湾的奇迹又一次在新疆上演!

 

 640.webp (10).jpg

 

南泥湾的奇迹又一次在新疆上演

 

这是一幅拍摄于1950年春天的照片,站在水中的人就是王震,这条名为18团的水渠,是驻守在库尔勒的垦荒战士用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硬是靠人工垦出的一条长82公里的大渠,在放水典礼上,出席盛会的王震竟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进了水里。

 

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每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而蒸发量是它的10倍,有些地方终年不见雨,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王震将工作重点定位到水利建设中,到1950年底,新疆部队在天山南北各地共修建水渠32条,总长2470里,可灌溉耕地127万余亩,这对于当时的新疆无疑是令人想也不敢想的巨大变化。

 

1950年,在军垦第一犁开出的100万亩土地上,各种农作物以蓬勃的长势彰显着它的丰收姿态。而还没有等到秋天,359旅和驻疆部队的忙碌身影又从田间地头转移到了厂房工地。

 

他们不仅把南泥湾的大光棉毛纺织厂全部搬到了阿克苏,还抽出大批兵力,在新疆各地修建厂房,他们要用发展工业来振兴新疆。

 

在每名战士节约91元两角钱的基础上,3年中,驻疆部队在钢铁、建材、纺织、机械、电力、金属、石油和食品领域建成了95座工厂。

 

官兵们用2亿33百万元的军费,缔造了新疆的现代工业。

 

 1.webp.jpg

 

正当工业产品将新疆农村生产力迅猛推进的时候,359旅也把驻地各族群众的利益视为己任。在三年大开荒期间,他们把节省的56千公斤口粮送给阿克苏的农民当做种子,还给乡亲们赠送了500架新式步犁。

 

1954107日,这7名拉犁的359旅战士和175千名军人一起,恋恋不舍地脱去军装,改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按照28岁以上都要转入农业生产的要求,新疆部队13个师中,除了留下一个师继续担负国防使命以外,其他的12个师全部由军人变成了垦荒职工,359旅旅部也改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一师。

 

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当全国的大批青年走进新疆、走进兵团的时候,由359旅改编的农一师,也迎来了45784名上海知识青年。

 

这是一次革命老兵与青年学生的大融合。359旅把“南泥湾”的旋律交织在“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歌声中,他们共同让塔里木荒原辐射出更大的建设热浪……

 

矗立在农一师阿拉尔市绿洲上的这座现代建筑,像家谱相册一样记录着359旅官兵从战斗英雄到生产模范的传奇履历。

 

阿拉尔绿洲位于塔里木河中游,这里曾经是一片原始的蛮荒之地。

 

 640.webp (11).jpg

 

359旅把40万亩的沙井子垦区命名为金银川之后,又将21600人的垦荒战旗插进了阿拉尔垦区。

 

他们在这里搬走了14万座沙包,修建了6100座水利设施,灌排水渠道长度达14000公里。

 

62年来,359旅的老兵和他们的后裔们,在荒凉的塔里木河两岸开垦了210万亩良田,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前沿建起了阿拉尔市和16座农垦团场。因而,这里的沙尘暴和大风强度减弱了一半,降雨量也增加了60%,生态环境和局部气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今,塔里木河两岸的绿色植被已经增加了150多倍,农一师垦区成了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

 

每天清晨,在塔里木河北岸的阿拉尔绿洲上,都会飘起南泥湾的歌声。歌声是从359旅小学里传来的。这座学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捐助的。

 

359旅曾经是贺龙率领的120师的一支精锐之师,在它远赴新疆的征途上,始终牵挂着这位元帅的思念。

 

这座学校是359旅在开发阿拉尔荒原的时候创办的。50年的岁月,孩子们的心中一直牢牢记忆着父辈们为这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歌声连接着历史,而这些历史仍然沉淀在和田的沙漠深处,成为老兵们情思梦绕的旋律……

 

19491128日,李炳清所在的359719团刚刚抵达阿克苏,便传来了敌对分子阴谋在新疆和田策划武装叛乱的消息。将士们鞍马未卸,又经历了一次更为艰难的行程,步入了被当地群众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经过18昼夜的艰苦跋涉,719团长途行军790公里,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叛乱计划。

 

随后,719团将它的3个营,驻扎在和田地区最贫困的于田、洛浦和墨玉县,这里全部是被沙漠隔绝的地方。官兵们从此以后就像红柳和沙漠植被一样与荒地为伴,长在新疆南部最偏远的土地上。

 

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他们被划归到兵团农1447团,都变成了屯垦戍边的军垦职工。

 

47团的团部旁边,有一片地叫“三八线”。

 

这是一块300米宽、800米长的条田,田里田外两种命,阴阳相隔不同天。“三八线”是719团老兵的坟墓园。

 

62年前来到这里的1800名年轻士兵,如今只剩下这十几位老人了。

 

那些骁勇善战的炮兵、工兵和机枪手们,已经把他们的灵魂溶在了这块条田里。

 

82岁的李炳清,只知道自己是四川射洪县人,但他的老家在哪个村,已经记不清名字了。

 

 640.webp (12).jpg

 

他们当中,还有一些人一生都没有去过48公里以外的和田市,也没有见过乌鲁木齐广场上专门为他们雕刻的“进军新疆纪念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巩乃斯河畔,是359717团的驻扎地。

 

在延安时,是他们第一个进入南泥湾开荒工地;

 

在南下北返的战斗中,全团1300名官兵,只剩下了228人;

 

在翻越祁连山雪峰时,这个团又冻死了26人;

 

1952年,他们从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调到伊犁的新源县以后,全团有90%的官兵在剿匪的暴风雪里都被冻伤。有12名战士死于匪徒的枪口下。

 

在伊犁酒厂的东侧,有一座宽宽的庭院,庭院里住着48户人家,在每户家庭里忙碌的都是两鬓斑白的女人。她们都是717团老战士的遗孀。这座院子被外来人称做:“女人村”。

 

 640.webp (13).jpg

 

  她们不想回到各自的老家,也不愿意迁到城里的儿女家中,住在这里,仿佛还在丈夫的身边……

 

  更多的时候,她们会围坐在一起聊天,诉说她们曾经走过的那些青春足迹……

 

  在年复一年思念丈夫的日子里,她们也像秋天的庄稼一样,叶子黄了,等待着被收割之后,静静地融归于土地。

 

  她们相互之间也会告诉对方说:再过几年,我和丈夫就要见面了。在那个世界里,我们还要在一起开荒、种地、守边关……

 

 640.webp (14).jpg

 

  汗水滴在新疆热土骨灰撒遍天山南北

 

  这条以身相许,生死共荣的命令,是王震对新疆的情爱,也是359旅老兵们一生的归宿。

 

  1953年,王震调离新疆,在调离新疆后的岁月里,王震先后19次回到新疆,回到他深情关注的土地。

 

  1993318日,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这位359旅的老旅长,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王震还特意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为新疆各族人民站岗……

 

  当运载着王震骨灰的飞机飞过天山山脉的时候,天山脚下,那一株株胡场、一片片农田、一座座工厂和学校,仿佛都惦记着和将军的那个约定,都在静静地等候着他的到来。

 

   昨天的359旅,把它的战斗故事和大生产成果留在了延安和大西北地区;

 

   后来的359旅,又把全部的汗水和艰辛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塔里木盆地。

 

   今天,他们的身影已渐渐的模糊。

 

自从兵出南泥湾之后,他们就再没有回到故乡,他们在风雨中与新疆同行……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