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历史人文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千古一人 旷世奇才——苏东坡
——附绘画和书法传世珍品全集
点击:  作者:    来源:艺术家传播网  发布时间:2015-03-03 23:16:57

 

 


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他,就是那个集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美食家等于一身、被誉为“千古一人”的苏东坡。


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一名政绩显耀的官僚。他是中国士大夫完美个性和人格的化身,他才华横溢,他潇洒不羁,他仁爱慈柔,他个性不随。他身上所洋溢着的旷达、坚韧、正直、宽容等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使他流芳千古,更让今日的你我在感动之余,有所沉思、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有志不在年高,扬名何惧年少?

——苏轼的求学致仕路


 


天生我才必有用。没有志向的人就宛如失去方向的航船,尽管在航行,却不在航线上。历史上成就大事的人,绝不会甘于平庸。刘邦当时只是泗水亭亭长,可面对嬴政排场铺张出行的场面时,却敢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张爱玲也曾告诉后人“成名要趁早”呐。确实,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谁有才,谁能把握时机,谁就能扬名天下。苏轼,以他的天赋,以他的刻苦,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苏轼少年时期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老泉的督促下刻苦学习。怎么个刻苦法呢?苏轼长大后,曾写诗回顾当时自己的学习情况:“我昔居家断还往,著述不暇窥园葵。”年过六甲的苏轼贬居海南时,有一天晚上还梦见父亲督促自己学习的情景,由此可而知苏轼少年时,是很刻苦的。伯父苏涣在外为官,他返家探亲时和苏轼兄弟俩拉家常,谈学习时,也勉励两兄弟要刻苦的学习.


 


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处受教育的场所。苏轼的父母无疑在这一方面确实做到了言传身教。苏轼的老妈——程夫人——出身书香世家,知书达理。


有一回他教小苏轼《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名将,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触怒了奸臣,被整死。当范滂与老母亲诀别时,范滂说:“我对不起您的养育之恩,希望您不要难过。弟弟孝顺,会供养你的,我现在为了正义去死没什么遗憾了。”范滂的母亲说:“你现在为了百姓而死,与那些忠臣齐名,死了有什么遗憾!既想要美名,又想要长寿,怎么可能呢?”

 

 


苏轼回翰林院图


 

接着范滂的老母又说: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可为恶。

意思是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到这步田地。


苏轼听了以后,内心很是感动。用探寻的语气问程夫人:“如果我是范滂,你愿意吗?”你看小苏轼问问题多么巧妙?他不说我要当范滂那样的人,而是先探寻母亲的想法。苏母是这样回答苏轼的:“你能为范滂,难道我就不做范滂的母亲吗?”

 

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以身作则?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思想品德工作?我想,苏轼的父辈们已经给了你我答案。苏轼从小受到来自家庭的良好严格教育,为他今后个性的形成和进军仕途奠定了基础。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赴京显雄才


 


公元1057年,苏洵苏家两兄弟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考试分三关。一是由京城开封府举行的举人考试,兄弟二人小试牛刀,初战告捷。其后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今日教育部主办的高考。这场考试出的作文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所作,理论高远,层次清晰,文字老道泼辣,颇具大家风范。


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很是亢奋,宛如中国球迷看到中国队战胜了韩国队那般的狂热。欧阳修想:这文章,太牛了,嘎嘎的,没得说了。于是刚想提笔签下第一名,可这时老头子犯嘀咕了:想我欧某人,文章天下那也堪称牛了,可没想到还有这等好文章,这么好的文章该不会是我学生曾巩写的吧?照理说我文章写得这么好,我的学生写得出众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呀!哎,可真要是他写的那就坏了,万一以后一查出来被别人诬告师生两人互相串通,玩忽考试的话,那影响可就恶劣了,对曾巩对我都不利呀!老头子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深思熟虑下,提笔把这篇确文章定为了第二名。可老欧他咋就不想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呐,天下大得很,凭什么天下美文就该是你的弟子呀。




这个来自四川眉山的小伙子,以他的天赋才情,以他的骄人才华,开始打响了扬名天下的第一枪。很快,苏轼的美名在京城就如蜂窝炸开般传开了。欧阳修回到家中还亢奋依旧,对他儿子说:“三十年后再没有人提及我欧阳修了。”苏家两兄弟的名声也传到了宋神宗的耳里,他也开始留意苏家两兄弟的动态了。


据说有一次,苏辙患病不能参加考试,皇帝知道后,特定下令把考试推迟二十多天。你想啊,皇帝卖这么大的面子,这两兄弟的名气和才华该是多么的令人钦羡。顺利晋级后,苏轼、苏辙兄弟迎来了由皇帝老儿亲自主持的殿试,兄弟两人也过关斩将,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


得此良才,仁宗皇帝自是高兴不已,跑到后宫跟曹皇后说:“今天,我给子孙准备了两个宰相”。唐人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这一年,苏轼才22岁,苏辙仅19岁。哥俩年纪轻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功,真可谓:寒窗苦读十余载,一举成名天下知呐!


 

 

 

 

本来,高中进士后,仕途也就铺开了。可不幸的是其母程夫人由于多年积忧成疾,郁郁而终了。苏轼、苏辙兄弟伴同老父丁忧还乡了。


服母丧孝二十七个月后,苏家兄弟又踏上了寻梦奋斗之路。当苏家哥俩再到京城时,正赶逢宋朝最高级别的考试——制科考试。这场考试,又是兄弟两显身手的时候了。


那么制科考试是怎样的考试?它和科举考试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大家知道,科举考试三年一考,录取的人数量也较大;而制科考试呢,考试时间不定期,你碰上算你的运气,再者制科考试的录取率那是相当低呀,跟现在部委的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八九不离十呐。


北宋——南宋前后跨越300多年,制科考试只举行了22次,录取人数41人,而同一时期的科举取士高达40000多人。在这场考试中,苏轼一举夺魁,苏辙也取得了第二等的好成绩。嘿嘿,这一年苏轼才25岁,也只有研究生毕业的年龄,而苏辙仅22岁,正是本科生毕业的年龄。


从此苏家兄弟开始步入仕途,那么苏轼其后的人生轨迹会是怎样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的宦海浮沉录


 

 

 

自古雄才多磨难,何况苏轼个性孤傲不羁,如范滂那样耿直呢?苏轼这一生走得潇洒又坎坷,他吃亏可吃大方了。如果吃亏是福这个命题成立的话,苏轼无疑是大福星了。


1069年(熙宁二年)苏轼服满还朝,仍授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职。然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上下,风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了。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亲眼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在牢里,苏轼由原先的无罪可认到屈打成招全部供认;在牢外,苏迈等亲友多方营救。苏辙进言,愿意降职以免兄长死罪;王安石上书:焉有盛世而杀文士?朝中正直大臣——吴充巧妙进言。


有一回他问皇上,您觉得曹操怎样?皇上说,不怎样。宋神宗常以尧舜自比,当然看不上曹操之流了。吴充说,可是曹操还能容忍一个祢衡,你却不能容忍苏轼,这是为什么呢?祢衡是汉末名士,少有才辩却也刚直傲慢,好辱骂权贵,得罪曹操,曹操爱其才不忍杀。


案件审理完了,在新党人物看来,苏轼罪大恶极,必死无疑。审理是一回事,可判刑是另外一回事了。听了来自正反双方的言论后,神宗皇帝开始犹豫了。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曹太后病危,宋神宗就想大赦天下来保佑祖母。曹太后就说了:“不须赦免那些穷凶恶极之徒,我只要你赦免苏轼一人就够了,当年仁宗皇帝殿试贤良回宫,高兴地告诉我苏家兄弟是宰相之才呐。现在苏轼因诗入狱,难道不是仇人中伤吗?”宋神宗考虑再三,最后把苏轼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


以上多野史故事,确乎?何叟未及细考,不过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倒是记录在案的史实,也许这才是苏轼躲过一劫的真正原因。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劫,已心境大变。


贬居黄州,对于政治家苏轼而言,是不幸的;但对于诗人苏轼而言,却又是万幸的。他亲率家人身体力行搞生产,他体察百姓疾苦,创立民间慈善基金会,他结朋会友,游山戏水,感受山河之美。他撇开包袱,转向自身的反思,“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他的人生境界更加阔远。阅读经书,参禅悟道,他融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于一体。他达到了以儒修身,以佛治心,以道养生的超然境界。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又奉旨进京,苏轼经历了宦海生涯中最风光的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他可以替皇帝草拟圣旨。第二件事是给哲宗小皇帝当老师。第三件事是主持科举考试,担任主考官。这三件事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摊上一件都够荣耀了,可苏轼全都遇着了。按理该珍惜机遇,好好干一番了,可他书生气十足,爱多嘴议论的毛病又犯了。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排挤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的“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东坡疏浚西湖图 200x500cm 布面油画 杨参军 2010年


 

杭州苏堤景区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治)。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儋州(古名单耳)(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他移风易俗,倡导文风,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也是在他的任上,儋州诞生了第一个进士。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号文忠(公)。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



 

 

未了君王天下事,也赢生前身后名

——苏轼的艺术人生


 

 

让我们来罗列一下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吧!在东坡先生66年的生命旅程当中,共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数加起来近8000篇,约200多万字的著述。他的诗、词开创了豪放派文风,同时他也是婉约派词人的先宗,他的散文,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其业师欧阳修很大程度的推动了宋代散文的发展与成熟。


从书法创作来说,苏轼又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其书法风格自成一派,代表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并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齐名。此外,他的著画《枯木怪石图》被视为稀世珍品,他也从此成为了湖州墨竹派的一个重要成员。


代表作《寒食帖》


 

很多人可能在自己所擅长的某一方面特别杰出,但没有一个人能像苏轼那样,在多个领域,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文学领域外,他还在建筑、农业、宗教、饮食、医药、保健等方面投入了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研究。当然东坡的价值与意义还远远不止这些,真正打动我的还是他崇高的人格理想与道德理念。

 

苏轼虽已远去千年,可仔细想想,他似乎又时时萦绕在你我左右。当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会不禁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置身于庐山风景,我们会禁不住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皎明月,一定会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留连沉醉西湖美景,会禁不住抒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面对生活挫折,会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生活失意时,我们也会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宽慰自己。苏苏轼是诗文,时刻如一注清新的血液,注入我们的心房,滋养我们精神的田园。走近苏轼,我们了解苏轼,走近苏轼,我们感动升温。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的会心一笑。
苏轼 ,一个旷世奇才 ,中国文人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

 

他的魅力是一个永恒的谜 ,历经再多磨难,他还是那么潇洒豁达,自有一股豪侠之风令人荡气回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苏轼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读读苏轼吧,或许你的人生就会更旷达,生活会更有味。

 

 


 

《黄州寒食诗帖》


 

系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迹。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苏轼《黄州寒食帖》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苏轼绘画传世珍品三幅

《枯木怪石图》,纸本,水墨,纵26.5厘米,横50.5厘米

《潇湘竹石图》,绢本,水墨,纵28厘米,横105.6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苏轼擅长绘画,画风大胆创新。苏东坡绘画传世珍品仅三幅:《枯木怪石图》已于抗战时期流入国外;《潇湘竹石图》历经几番波折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苏轼画竹


 

苏东坡之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亦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不求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苏东坡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画得一手好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胸有成竹”这句成语的来源。


 

春中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春中□□□□达,久不闻□渴仰增积。比日履兹馀□尊候何似,眷聚各无恙。轼蒙庇如昨。二哥□,春□□□有书问往还,甚安也。子由不住得书,甚健。会合何时,惟祝倍万保啬,不宣。轼再拜。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七月廿六日。

 

游虎跑泉诗帖


 

游虎跑泉诗帖,世存两本,台北故宫一本,此一本也,皆苏轼书法精品。此本东坡笔误,脱一“水”字,台北本全。两本章法布局皆不同,此本似应居先。苏轼书法“淳古遒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有“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非常人所能忖度。


苏东坡的墨迹流传到明清以后,存世极罕,十九皆在各大博物馆,此本逸出,乃藏家旷世机缘。

 

款识:游虎跑泉。轼。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心安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堦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五月初三日。

 

苏轼《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获见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覆盆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书法名作《归去来兮辞》

 

责任编辑:klc002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