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海军事对峙的紧张局势升级,火药味儿越来越浓,中日会不会开战成为热门话题。笔者从军事经济角度谈点看法。
从军事与经济关系看,军事都是为经济服务的。恩格斯说过:“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下,某些原先实力较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日子不好过,为摆脱经济困境,扩张军事需求的动因膨发起来,甚至不惜战争。这种情况在世界战争史上屡见不鲜。现在日本安倍是个典型,想重走军国主义道路,他的名言是“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军国主义者,那就请便吧!”美国也有持冷战思维的右翼疯狂叫嚣。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中国东南海紧张局势的形成及美日诸国表现,都是特定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及其利益需求所使然。
就美国而言,一个财政经济上日子不好过又有靠战争发财机器的国家,你要它不在军事需求上找出路是不可能的。几乎每任总统都要找地方打一两仗,奥巴马到现在没打不容易了。奥巴马“再平衡”战略,说白了,就是看到中国发展势头和亚太重要性,进行一种扩张性的军事战略调整,开拓新的军事需求增长点。如果战争对它有利,不会错过机会。所以,对美不能抱和平幻想。
但如今毕竟不同以往。一是世界实力对比与前苏解体时的“一超独大”格局不完全一样。美非昨日之美,华非昨日之华,俄也非昨日之俄,新的力量制衡正在形成,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二是中国对世界大国的合作联系及渗透力影响力与过去不同。美国与中国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消长关系,也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三是大国交战代价太大,后果难测。历史上美军与我军在武器装备强弱极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手,都没有占过便宜,何况今日中国军事实力和战争经济潜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得多,还有老一辈留给我们的战略红利——“核底牌”。美国出手,若不能速决全胜,控制住对方经济,相反还有巨大风险,这样的仗是不值得打的。保险的办法,还是让人家闹矛盾,他卖军火发财。美国现在是“两难”中选择,亚太平安无事他不乐意,真打起来对他也不利,最好是把局面控制在一个不安定的状况下,既扼制中国,又左右亚洲,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我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我航母战斗群赴南海等一系列军事行为上,美国所反应的态度包括这次副总统拜登的表现,都是不奇怪的。
日本就不一样了。安倍是真想靠军国主义来救日本,走出经济低迷不振局面。他在钓鱼岛问题上“押宝”,表面上替美国“挑事”,实际上是想逼美国“上套”,其意图不在“争岛”,而在“松绑”,恢复“正常国家”待遇,然后就可以摆脱美国控制,明目张胆地全面推进军事扩张,实现海洋战略野心,称霸亚太和世界,重振帝国淫威。如果其阴谋得逞,受伤害的不仅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美国将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不仅会失去一个“附属国”,而且可能造就一个“复仇对手”。
安倍是在不断地走险,挑战中国的底线,也试探美国的底线,试探周边国家的底线,试探他本国在野党和民众的底线。这种危险路线,全世界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有识之士都是坚决反对的。这次他强行通过“特定保密法案”,为搞法西斯军国主义开路,就在国内引起了强烈愤慨,越来越多的人识破他的面目。
其实,现在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非常高,经贸交往联系非常紧密,在亚太是起支柱作用的。日本如果与中国互利合作、和平发展,对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有好处,完全没有必要走军国主义的死路绝路。
在这种情况下,仗会不会打起来?
首先,取决于美国有没有清醒头脑。日本跳得再凶,如果没有美国支持,即便有点擦枪走火乃至冲突升级,也闹不到两国宣战的程度。目前看,美国开始聪明起来了。
其次,取决于安倍政府会不会丧失理智。其实, 从经济上讲,日本并没有到非动武不可的程度。一个在经济上极度外向型的弹丸之国,内里是非常脆弱的。日本对中国市场依存度远远高于中国对日本。尽管近年两国贸易受到一些影响,但日本对华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中国仍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日本电子、机械、汽车、家电、零售业等很多行业主要靠在中国赚钱,从中国进口的则主要是日本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和为日本加工生产的制成品,如果日本对中国贸易减少,找其他国家市场替代的空间很有限;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在欧美,减少对日本的进出口,还可以扩大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且中国国内市场的回旋余地很大,有补救办法,对当前扩内需、调结构、促进自主产业发展也大有益处。所以,从贸易结构和市场影响的角度分析,日本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的确超过中国对日本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中国启动经济反制措施,日本经济受到的损害肯定远远大于中国,中国可把对自己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在日本势必会引起国内慌乱,甚至陷入企业关闭、经济崩溃、政府下马之厄运。现在两国对峙紧张状况,离真正开战还要有若干中间环节,如果真要打,经济手段制裁是免不了的。
从中国方面讲,目前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客观上的确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不想打仗,不希望改变和平发展的大局,因此总是以最大的诚意,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中国也不怕打仗,不怕你挑起事端,因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底线,是没有退路的。你不闹,我还得有耐心;你要闹了,对我解决问题反而有理有利,你购岛我巡航,你设防我划区,你要是驻岛我就只能占领,针锋相对,奉陪到底。
笔者曾撰文有言,“适度军事对抗,对中国发展未必是坏事”。因为从一定意义讲,有了外部威胁,我们才更有理由加强军力,走自主强国之路。对正义防卫者来说,军事需求亦是一种社会必要的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军事投入和消费,并非纯消耗,而是有产出,有回报的,不但可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证,且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需求牵引和支撑,与经济建设互补相长。由于军事需求的特殊性,它在促进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产业换代、产品升级、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和军地利用转换等方面,具有聚变式的综合拉动功能,发生“乘数”效应。前苏联国力就是在与美对峙中发展起来的,若不是思想上交枪,政治上自垮,军事上经济上美国都奈何不得。美国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军费投入仍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并没人逼它,是它自己拿军事需求当经济发动机,没有威胁也要找点威胁,始终保持军费高投入,非但没把经济拉垮,相反成了经济出路,成了科技不断创新、经济不断起飞的新增长点。当然,我们加强军力建设,要注意军地经济结构比例的平衡协调,防止失衡影响人民生活消费。所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我们希望能控制住军事对峙,不要无限升级,但我们不怕对峙,也不怕你升级,“来而无往非礼也”,亦“非利”也。
对爱好和平的国家、人民和军队来说,打不打仗,打什么样的仗,永远不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的。我们能选择的是不怕打仗,准备打仗,要打就打到底,不打胜决不罢休。
我们的军队必须做好随时应对战争的准备,而战略的较量,绝不只是军队的事。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这也是在新中国的防卫战争历史上被反复证明的结论,谁要是丧心病狂、孤注一掷,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为敌,那决不会有好下场。
(作者为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本文是在《环球时报》2014年会上的发言)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