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一
干部队伍中,有个现象令人担忧:
一言以蔽之,不少人不想干事了。
二
干部,就是干事的。
“不想干事,不配叫干部;
这是一条基本道理。
有些人偏选择不干事,为何?
或者,脑袋糊涂,思路不清,
或者,能力不济,本领不够,
或者,三观不正,德不匹位,
现在,有些人不干事,还有新的表现:
一是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是认为多干事不经济、效益低
三是觉得多干事多出错,
甚至,还有人觉得,现在大环境不鼓励干事,
不干事还理直气壮的人,不少。
三
不干事,还心安理得,只是表象。
不怕“不干事”的人,多有这么几个认识:
自己不干事,自会有想干事的,自有下面的人干事,
就是不干事,也无碍发展升迁,
虽然不干事,但干了别的
争取利益、经营人脉,更得信任和实惠
“不干事”还坦然处之,当然不是因为麻木、愚钝,
一句话,干部选用政策在执行上出了问题。
四
正向激励不够、负向激励不强,才是“不干事”现象的温床。
也就是说:
因为“不干事”的人没有被标注识别;
所以变相漠视了不干事。
因为“不干事”的人没有受到训诫,
所以变相纵容了不干事;
因为“不干事”的人没有影响提拔,
所以变相鼓励了不干事。
去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规定:
“建立健全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
正向激励不到位,不干事的没损失,
干事的就必然寒心,感受不到公道。
干事的多忙着干事,“不粘人”,领导未必记得起;
干事的累垮了身体,不干事的“躺平”舒舒服服,
五
好干部,要干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千百年的道理了。
不干事的人,没事干,才会生事找事;
干事的人,有事干,才能任事平事;
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干事的;
选贤任能,才能讲信修睦;
讲信修睦,只能选贤任能。
不干事的人,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有了:
事业上的“投机客”;
职场上的“搅屎棍”。
所谓“天下为公”,就是:
自己有公心,组织有公道,
所谓“选贤任能”,就是:
让不干事的人无望,让干事的人暖心。
2022年总书记新年贺词,一句话火了:
“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就是指干事。
对那些不干事想“躺平”的人,
来源:靖海侯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