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选用干部“四不唯”,即“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然而,在实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年龄依旧还是一条明知不合理而未能破除的硬杠子,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仍然扼杀着人才队伍的生机活力,让人感到可悲而又无奈。如何从操作层面,真正打破年龄上的“一刀切”做法,用干部任职年龄的“科学化”代替简单的“年轻化”,这对于提高党政军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曾多年参加地方扶贫工作,接触过一些乡县领导,听到一些反映,并有意识地搞了一些调研,在此基础上,撰文提出了“年龄以身体状况而定,有任职年龄又不死卡年龄,实行‘幅度年龄’”的干部政策建议,值得参考。
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底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与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是有机统一的。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任职年龄上特别是在县、乡级干部的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干部的积极性。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既激励年轻干部奋发进取,又充分调动和发挥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实行干部任职年龄科学化,可以较好地防止和纠正领导干部年龄杠杠“一刀切”,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难题。
一、年龄“一刀切”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为了解决领导干部终身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采取干部按职务进行年龄划杠。20多年来,年龄“一刀切”的办法,对干部的正常退休和新老接替收到了显著成效,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一是吃“皇粮”的急剧增长。唐朝吃“皇粮”的比例是3000:1,清朝末年是900:1,建国初期是600:1;改革开放之初,吃财政饭的是67:1,1500万人左右;15年前是40:1,2800万人左右;目前是26:1,4500万人左右,还不包括500万事业人员。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了大“蘑菇顶”。
二是不利于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干部任职年龄成了硬杠杠后,赶上的水平一般也上去了,赶不上的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虽然,有时上级也采取措施抢救一些干部,但毕竟是少数。何况在风气不正的情况下,有时抢救成了照顾,水平好的却没有救起来。
三是强化了论资排辈意识,弱化了进取精神。任职年龄划杠后,一方面退休年龄早知道,干部有了定心丸;另一方面看看排不上自己,也就早早断了盼头、念头。年龄是死的,人是活的,死年龄卡住了大活人,怎么能有积极性?人,没有希望就没有动力。“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思想严重弱化。干部队伍中“熬”着、“耗”着的不在少数,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见利益就钻,见难题就躲比较普遍。甚至促使所有级别的领导干部都可能成为“工作上是强弩之末,利益上是最后一把”。这是“××”岁现象的根源所在,也是腐败思想的助推器。
四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干部的正常晋升。一方面,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退休年龄越来越小,或者不延长,使大批最适合从政年龄的人早早离开岗位,既浪费了人才,又浪费了钱财。国家投入的大量培训费打了水漂。干部退休年龄过早,下来后,身体好、脑子灵、精力旺盛,又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自然要想事、干事,如果干不了正事,组织又难以进行全方位正确的管理、引导,财富就成了包袱。有的发牢骚、讲怪话,发出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成了流言蜚语的策源地,闹事的后台老板;有的利用当政时铺下的路子,给私企当顾问、经纪人,或者直接参与经商;有的当政治掮客,帮着跑经费、跑项目,甚至跑官;有的游山玩水、四处招摇,甚至骗吃骗喝。变了质的退休干部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死卡年龄,只要年龄不到,身体不行也不退,占着编制、位置,甚至出一些不该出的事情。如南阳市宛城区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刘仙崇患脑梗塞病休半年多,今年元宵节前一天,却开着公车撞伤26人后才被停职就是一例。
二、实行干部任职年龄科学化的好处
干部任职年龄科学化,就是年龄以身体状况而定,有任职年龄又不死卡年龄,实行“幅度年龄”。如基层干部与工人退休年龄相一致,或大3岁波动;中层干部年龄比基层干部大5-10岁波动;高级干部年龄比中层干部大10岁波动。实行干部任职年龄科学化既可以解决好领导干部任职终身制,又能较好地避免干部死卡年龄造成的弊端。
1、迅速缩小吃“皇粮”的比例。现在,吃财政饭的比例过高,主要是因为干部的自然死亡人数是代数级增加,而退休人员却以几何级增长造成的。照此下去,再过10年,吃“皇粮”人数将达到6000万以上,20:1将使社会不堪重负。因此,靠精简一线人员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粗略估算,实行波动年龄10年,干部可减少1000万;波动20年可减少2000万,“蘑菇顶”将迅速缩小。此后,吃“皇粮”人数维持在2400万人左右,由现在的26:1降至60:1,会略有变动,不再有大的上升或减少。
2、激励干部的上进心、事业心。年龄一放天地宽。克服了形而上学卡年龄造成的自危,干部增强了自信心,人人有盼头、有奔头,能静下心来想正事、干正事,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工作上,有利于打破沉闷的空气和浮躁的世俗,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有利于抑制私欲膨胀,克服腐败的孳生。
3、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孔子讲,50知天命,60耳顺,70随心所欲,不逾矩。美国一个女市长30多岁当选议员,72岁了才当选市长,退役将军可以几上几下参政。古人把50—70岁作为最好的从政年龄。郑板桥60岁骑着毛驴当县令,现在一些地方52岁的县(处)级干部就退居二线,乡镇书记超过45岁不能进县班子,就觉得老了,“坐在奥迪车上算计着如何吃一点、喝一点、捞一点”,等着退休。通过实行干部幅度年龄,只要身体好,能担负正常工作,年龄就可以向上波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光和热,真正人尽其才,也顺应了退休年龄延长这一世界大趋势,与社会发展进步相统一,并能有效缓解养老金不足这一难题。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干部实行“幅度年龄”后会受到普遍欢迎,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措施得力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1、对退休干部的冲击。“幅度年龄” 实行之初,一些符合“幅度年龄”条件的干部,特别是刚退下来不久的干部,会认为没赶上好政策,吃了亏,有的甚至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对于这些人一要宣传好,使他们能从大局上理解、服从、支持这一政策;二要工作上适当安排,如组织他们(类似当年的顾问)参加地方社团活动,赋予监督腐败和三人以上提名干部候选人的权力;三要严格纪律,不给任何人开官复原职的口子。只要把工作做细,老干部是会通情达理的,出不了乱子。
2、对年青干部的影响。实行干部“幅度年龄”后,容易产生压抑感。有的接班已成定局,甚至一步之遥,成了遥遥无期;有的已经考察进了保险箱,也不保险了;有的后备干部,怕备而不用了。但这些问题都比较好解决,因实行干部“幅度年龄”后,从长远讲受益最大的是年轻干部,除了个别人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施展才能的舞台更宽广了、竞争力更强了、学习工作的劲头更大了。实行干部“幅度年龄”的同时破除“台阶论”,班子老、中、青三结合,年龄上跨度可大一些,使真正的优秀的年轻干部得到破格提拔和锻炼的机会。
3、弹性“弹”不动怎么办?实行干部“幅度年龄”是为了更好地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如果具体操作起来只能波动到最大年龄,而不能向下波动,岂不又成了“死”年龄?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自己提出退休要求和医院结论外,根本的办法就是民主评议。在未实行两个直选(党内、党外)的情况下,实行单位内部群众民主评议,即达到“幅度年龄”年龄后,每年搞一次群众专题评议,具体做法:个人结合身体状况进行学习、工作自评,上级领导和群众现场提问,记名投票。如果超过半数的票认为不能胜任工作,即可安排退休;票数超过三分之一,则由上级调查后做出结论。民主直选是个大趋势,民主评议是民主选举的前奏。一旦实行民主选举解决干部的能上能下、进退去留(官选、吏点),干部“幅度年龄”退休制则自行终止。
解决社会腐败的关键是治吏。治吏不治民,国安,无为而治,国家兴;治民不治吏,国乱,有为不治,国家亡。靠死卡年龄解决领导干部终身制是只“出牌”,不“洗牌”,必然形成没有活力的官僚体制;靠民主解决领导干部终身制是不断地对干部队伍进行“洗牌”、“出牌”,给党和国家注入的是长治久安的动力。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