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刘曹行思:别让“执法”变“执罚”
点击:  作者:刘曹行思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1-04-15 12:40:38

 

 

近日广东佛山境内有一个岔道口火了,它位于广台高速43公里处,从这里经过的司机,很多都会因为违章被罚。有媒体报道称,在这里违章的司机近62万人次,罚款金额高达1.2亿元。据网友使用无人机进行实测,发现短短3分钟就有27人违章。很多车友指出,标线不明是违章频发的原因,司机如果不提前预判就要被罚,而佛山交警部门则回应,道路标志线是经过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的,而且在岔路口之前都有提示,那究竟是司机太大意还是标线不合理呢?不过以常理来推断,仅仅是一个岔路口,就有62万人被罚,这肯定不太正常,如果单纯是司机的问题,难道有好几十万的马虎司机,都受到了某种奇特的感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一条道上吗?显然这从概率上说也是不可能的,而这个视频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更是说明不少人在开车的时候,都有过比较憋屈的挨罚经历,比如有些地区故意在平整空旷的道路上,规定较低的最高时速,或者是在同一道路上设置多个限速规定,且之间没有缓冲地带转换,又或者在道路通畅的时候,改变车辆行车道的设置,导致压线。

 

种种情况,很难不让人质疑,这些时候由电子眼抓拍并作出处罚,到底真的是为了纠正违章,还是为了罚款吗?这些年随着“电子警察”的大量上岗,抓拍和开罚单的力度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广东佛山这个罚款金额超过1.2亿的路口,3分钟就是5400元,难怪网友会调侃这哪里是抓拍相机,简直就是印钞机。

 

法律赋予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原本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良好的交通秩序,但有些时候二者却倒了过来,“执罚”成了目的,“执法”成了手段,上个月就有两会代表建议清理以罚款为目的的电子抓拍,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这背后正是大多是人基于相同的经历得出的共鸣,某些以罚款为目的电子抓拍设置的合理性确实值得评估。评价交通执法的成效,不能看电子眼处罚了多少个司机,创造了多少罚款的金额,而应该是安设了“电子眼”进行交通整治之后,是否改善了交通秩序,提高了通行效率,保障了交通参与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毕竟一个纠正违章的“电子眼”不应该成为专门收钱的“电子钱包”。

 

作者:刘曹行思  来源:昆仑策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