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周鹏:破除规则背后的人治思维
点击:  作者: 周鹏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27 17:02:09

 

5.jpg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规则呈现着浓重的工具主义色彩:规则是任制定者操纵的工具,是约束别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古语有云,“法者,治之具也”,这种规则的工具主义理念,可以追溯到我国数千年的人治历史。

 
  在封建社会,虽然也存在“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之类关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朴素思想,但绝大多数的规则是一种人为另一种人制定的。其制定者是相对的少数,在朝堂他们叫“君”,在州县他们叫“牧”,在乡里他们叫“贤”,在家庭他们叫“父”。其遵行者是绝对的多数,在朝堂他们称“臣”,在州县他们称“民”,在乡里他们称“愚”,在家庭他们称“子”。规则居高临下、“教化万民”的施行方式,随“君父们”意志转移而任意改变的解释,造就了民众们对于规则的俯首诺诺以及对规则背后的“人”的顶礼膜拜。在这样的社会中,以是否掌握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为标志,社会划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上下、尊卑、贵贱两部分。
 
  关于规则的这种畸形人治思维逻辑,渗入几千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民族关于人治记忆的重要部分。
 
  当下的中国,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观念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秉持的理念。但那种以特权为核心的关于规则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本能,仍然难以根除,并且在现代社会,还很可能披着法治的外衣招摇过市。
 
  在人治的语境下,渴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实际是渴望成为规则的操纵者,因而无论这种规则形式上如何公平正义,都脱离不了工具主义的窠臼。这种披着法治形式外衣的人治思维,比起赤裸裸的践踏法治,对人的迷惑性更大,对法治破坏力也更强。因为我们无从知道,表面看似严密的制度规范下面是否隐藏着制定者为自己所留的“后门”;也无从了解,表面秉公执纪、依法办事背后,是否暗含着执法者肆意逾越的狂欢。并且这样的人治思维有着它自己的生长冲动和扩张逻辑,历史一再表明,任何以“法治”为名行“人治”之实的人,在享受不受规则约束的快感的最后,终将受其反噬。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破除规则背后的人治思维,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周鹏:破除规则背后的人治思维

    2015-07-2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