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考察农村工作并同部分村民座谈时说:“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实实在在接地气》,人民网2013年7月24日。)2013年底,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对此又相继作了进一步强调和阐发。
习近平同志这段话是有感而发,言虽短而意无穷,带着几分诗意地讲述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既体现出他对农村现状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对农村工作的殷切期望;既阐明了他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难题的准确分析和深入思考,又提出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
担忧来自问题。农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出的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举世瞩目。尽管如此,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农业还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曾几何时,我国的农村是一幅美丽纯净、生机盎然的田园风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些诗句就是农村田园风貌的生动写照。然而,这些年来,在我国不少农村出现了一些令人心忧的现象: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时代的逐渐结束,以及由城镇化带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男性进城务工的浪潮,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愈趋显现。据测算,2013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已超过40%,照此趋势,到201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现在,在很多农村留守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据统计,目前农村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合计约1.5亿。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许多耕地撂荒、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同时,不少农村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也遭到了污染破坏,青山绿水不再,鸟兽鱼虾难觅,“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泥水路,环境脏乱差”。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思想道德和社会治安状况亦不容乐观。在一些地方,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社会丑陋现象大量存在,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表明,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绝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摆出这些问题决不是要抹煞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决不是要歌颂小农经济形态下传统农村的完美无瑕,更不是要否定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方向,而是要说明,在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三农”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农村可以建设得更美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市与农村可以做到协调发展。简而言之,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正确理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为我国“四化同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化的持续健康推进,不仅会推动城市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体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分析。
其一,城镇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最基本的趋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2年7.1亿,城镇化率则相应地从17.9%上升到52.6%。我国最基本的一条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农村,农民人均占有的耕地等资源非常有限,在这样的基础上,仅靠双手劳动,靠一家一户的劳作,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富是极其困难的。而随着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适当转出,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相应提升,从而为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其二,城镇化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需的物质技术装备、资金积累和智力支持。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阐述我国农村发展“第二个飞跃”,即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时,曾列举了四个基本条件:“第一,机械化水平提高了(这是说广义的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受到人们欢迎的机械化。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积累了经验,有了一批具备相当管理能力的干部。第三,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第四,集体收入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316页。)这四个条件,只有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来实现,别无他途。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健康推进的根基和保障。
从宏观层面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稳,国家安。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相反,“三农”出现了问题,社会稳定的根基就会受到影响,各项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城镇化的推进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
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根基和保障,直接集中体现在粮食和农产品的供应上。“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供应,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缺粮,乱象丛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粮食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逐步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抵御和化解了各种执政风险,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展一系列建设实践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和前提,社会就不可能稳定,一切建设就无从谈起。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十年,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广大农村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鼎力保障以及亿万农民为国家工作大局作出的巨大奉献,那么,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对城市、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为突显。但是,与此前有很大不同的是,今天农村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比如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靠谁来种地的问题;城镇化快速推进、占用大量耕地,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的保护问题;重污染企业向农村无序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等等,都迫切需要我们真正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做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农村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根基,还体现在农村之于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几千年来形成和不断积淀的乡土文化和耕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家园,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向前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支撑。而城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厂房设备等是其典型标志物,但这只是其中一面。修马路、建高楼、盖厂房等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并非城镇化的全部内容,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亦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放眼世界,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无不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中国的土地上推进城镇化,不可能脱离中国的文化土壤,也就离不开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农村的支撑。可以说,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特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以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发展目标。离开了中华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我国的城镇化也就失去了健康发展的精神养料;没有了农村,住在高楼大厦中的现代都市人何处寻根?这样的城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丧失了生机与活力。
应该看到,城镇化是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可靠的根基。尽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庄的消失是历史客观规律,但不顾农民意愿和客观实际,“以城吞乡、逼民上楼”的做法,恰恰是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绝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就是这样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割裂,亦不可偏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奋力实现现代化的当下之中国,城镇化之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容易被放大,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之于城镇化的重要性则容易被弱化甚至忽视。这便是促使习近平同志提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最主要之现实原因。
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这些年的城镇化工作和农村工作进行了深刻总结,在分析城镇化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擘画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蓝图。
做好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让农村远离荒芜和留守,努力使农村成为繁荣的农村、有人气的农村、比故园更为美丽可亲的家园,我们已经在路上,但任重而道远。
【来源:《党的文献》;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处长、副研究员】(转自 国际儒学联合会 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