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在2024年中原名师培训开班仪式上的脱稿讲话,在全网刷屏,推荐给每一位校长、老师、家长读一读(以下内容根据毛厅长讲话实录,有删减)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也不再用现成的稿子,就跟大家谈谈心,聊聊一些心里话。
情
我要分享的这几个字,我想第一个字我想还是用“情”这个字。我们对教育要有感情,我觉得要有真感情,要真有感情。这里边就是说我们要真正的热爱教育,我们有职业认同感,有归属感,有幸福感,所以我们真正是挚爱深情,我想这第一个就是说朴素的感情。
第二想升华为情怀。我们常常说要有情怀,但是我希望大家理解得能够更深。何谓有教育情怀?这个教育情怀我想他应该是珍爱教育,珍爱学生,愿意为教育献身,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
可以说从事教育的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不因社会现象和教育的负面东西,甚至别人的误解受到影响,甚至动摇自己对这个教育的热爱投入,动摇自己对教育的信心。我想那样的话就不能算有教育情怀。
而且我们爱学生,不是像有些老师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前几名的学生。我们真正爱孩子,应该爱每一个性格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特长不一样的学生。
尤其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应该给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比较独立自主的孩子,给他自由,给他选择的机会,我们尤其爱的是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心理有问题的孩子,甚至包括大家觉得这个孩子比较拙笨,性格木讷的这些孩子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想这样的情感才是深厚而包容,持久而至诚的,所以这才能算有教育情怀。
当然我想除了我讲的这个“感情”和“情怀”,其实还有一个情是“情绪”,这可能是一个底线的目标。那么一个好老师他的情绪一定是稳定的,不因孩子的达成度,成绩的波动,甚至顽皮顽劣而出现坏情绪,也不因为家庭的琐事,甚至自己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而把我这个负面的情绪带给学生,甚至情绪失控,这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
所以一个情绪稳定的,心态积极的好老师,才可能带来交出情绪稳定积极心态的乐观的学生。
大家知道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那么爱也是会传递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你带给学生的这个场域。大家知道人人之间交流都有一个场域的,大家不要小看,不要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耳濡目染。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说行胜于言,就是学生不是看你说什么,是看你怎么做。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学生忽略了你的说教而更在意看重你的行为。所以为什么是言传身教呢?
还记得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叫《坚持教育的1厘米之变》,在这里我们一块再做个分享。
有时候,给同行们闲聊,很多老师就感叹这个学校的学生管理是越来越不好做,这个制度是越来越严,但是孩子们管多了之后,发现孩子失去了应该有的童年的这种天真烂漫。回到教室里看到的学生们呆滞的面孔,甚至说孩子们从小学积极发言到初中有限发言,到高中课堂上就没有人发言,我们把孩子管得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没有生机了。
我们感慨这个社会有些时候出现了世风不好,感叹学生越来越难教,但是其实每个老师都可以坚持自己的1厘米的主权。
就是说眼下一些学校的管理总是强调整齐划一,强调标准化和精细化,甚至让被子要摆成豆腐块,鞋子要摆成一条线,地面和窗门窗要一尘不染,把学生变成一个驯服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有的学校管理者的眼里似乎只有安全卫生纪律和成绩,只有上级的命令和表彰,而看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幸福与未来,看不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有的老师也听不到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和真实的声音。
所以对学校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师生的幸福感。一个老师和学生都感受不到幸福的学校,难道这个学校可以成为好学校吗?所以面对现在我们会出现一些违反教育规律、教育常识的行为,他在做一个思考,他想到了朱永通先生在《教育的细节》里引用过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也许对大家有启发,说在柏林墙倒塌前的两年,东德的卫兵有一个卫兵叫亨利奇,他射杀过一名企图越墙逃往西德的青年,克里斯。在1992年的二月在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亨利奇就受到了审判。那个被告律师就辩称说亨利奇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而没有选择的权利,说他无罪,罪不在他。
但是大家听听法官怎么说的。法官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因为他射杀一个人,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只要把枪口抬高1厘米,这就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和义务。所以这个故事,他跟教育连起来,提出要做一个常常省察自身的一个好老师。
朱永通先生讲,与其整日期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
向外做什么意思呢?要秉持1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这个信念和行动就是每个老师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身边的事情,可以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班级、对我们身边的人有所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要坚持教育的1厘米之变,首先做的就是要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哪些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很多老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学生的管理者,准确来说是一个监管者。学生犯了错,违反了学校某条规定,导致了班级扣分或者被通报。我们老师通常的做法是就是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对学生呢大加训斥,甚至变本加厉的予以惩罚,以确定学生保证下次不再犯这个错误。
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这个服务者和引导者的时候,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问清学生犯错的缘由,帮助他分析这个错误的性质,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他去改正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学生。
所以这就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教育行为中的就是一些不当的言行。只有经常反思自己,才能明白有些看似是天经地义的教育法则,往往这种实际上带来的是不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苏格拉底有一句话大家都记得,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一过。我想说的是,未经省察的教育也不能衍生出人生的人性与美好。在教师对待学生的一些细节上,往往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确实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是任何环境都取消不了你的相对自由,而这个自由就体现在你在教室里对待学生的一些细节上去,可以取决于你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这是你自己自由的可以支配的言行。
所以正如美国儿童文学家海姆基特说过一段话,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拯救。这段话我也与大家共勉。
所以我想作为我们名师更应如此,唯有坚持教育的1厘米之变,不放弃任何一次改变的机会,那么才能保有内心的善良与理想,坚持1厘米1厘米的在教育细节上去发力,做出改变。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充满人性和美好的教育,也才可能真正成为我们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像这篇文章,我今天给大家做这样一个分享。所以刚才讲情绪很重要,我希望我们名师更有积极的情绪。
当然了,除了刚才我讲的三个方面,还有情商,大家为什么都希望喜欢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呢?为什么喜欢跟情商高的人打交道呢?情商高的人,会换位思考。凡事是具有同理心,那么他处事时有艺术、方式恰当,能够尊重对方的感受,有很多时候给别人留面子,所以有时候说话让人如沐春风,做事给人温暖。
我在台湾去出访的时候,我有一次碰到一位导游。这个导游虽然已五十多岁了,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一处服务就特别的温馨周到。比如说我们到每到一个酒店,他就会给我们每一个人一张纸,上面非常清楚你的房间,然后电话,然后wifi、早餐、晚餐等等,就是你的这个衣食起居,都写的非常清楚。当时跟他交流,他就讲他母亲是从大陆过去的,就是特别讲做事儿一定要给人留点想头。
大家想这句话多么朴素,那么做事给别人留点想头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他就是能够替别人着想,虽然交道不多,但是每每给别人会留下一些温暖。我想这是这一点。
品
第二个字我想是“品”,就是品格,品味、品行。当然我们在座的语文老师肯定比我解读的更到位。一个人怎么样是品格高、有品位、品行好,大家都可以去解读其中的内涵与外延。
我想它首先表现在一个人人品好,与人为善。我们经常说我们的老师更应该是从善如流,因为教育改变人的命运,我们给予孩子影响的是一生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古语说的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待人真诚,为人谦逊,正直,坦诚。
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说如清风明月,它还包括一个人的眼界、视野、审美、修行、修为。所以大家知道这个人品它背后内里呈现的是一个人的三观,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的一生应该是修身养性,一日三省吾身。
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作为名师,我们要知识分子的骨气、正气,我们的静气、雅气、书卷气。所以我想这也是一个名师的标志之一。
我们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它是一种修行,千万不要沾染社会上的一些庸俗的习气、不良的风气,真正能够入世做事,出世做人。
专
第三个我想这个字是专,专业、专注、专一。
第一个我想专业,我们首先是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那么对专业领域的专、精、深应该是我们名师的标志。所以我们既有自己的经验积累,我们自己多年形成的这个教学风格。
当然我想同时我们应该经常学习,要做职业读书人,去了解学科前沿、学科变革、方法更新,要进行方法更新的探索和创新。
那么我们有人就讲我已经是名师了,我在这个领域已经是全省就这个名师,我已经做到最前面了。其实有时候会发现经验大似学问,但是经验也可以成为束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养成自己的风格很好。但是我们往往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又有自己的路径依赖,那么走不出来就会固步自封,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辩证的。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名师,我们有变与不变。那么不变大家知道教育的这种规律,教育的一些情怀,坚守,仁爱之心、扎实学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这些东西肯定是我们做名师坚守不变的东西。
但这个变是什么?我们要因材施教。也许我送这一届学生跟下一届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心理学家讲,当然可能有些夸张,说每两年有一个代沟。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我们要变我们的教法、方法、方式、路径,这也是可以变的。
我想这个专业的它包括很多内容,没有最好但有更好,总是会有精益求精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这样才能防止我们出现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第二是专注,我想我们还要注意功利的教育要不得,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我在教育部校长培训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同学写过一篇文章,就是把板凳坐得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我们常说是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至少这十年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因此我们一定要专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这个专注要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的细节。我们作为一个好老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评价,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应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们要上好每一节课,育好每一个学生,所以用力、用心、用情去专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的细节和环节,专注每一次教研,专注于师带徒,专注你学校的一个全过程,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专一,专一和专注其实它俩有点相似,就是要专心致志投入到我们的教书育人,要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我们经常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一定要不为外物所动,也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外物所扰。这也是一种定力,也是一种专一。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几句话,这几句话里边是一种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也可以说育儿观。
学生观和人生观
第一我想讲我的学生观,可能大家也多次听我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讲,就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我希望大家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可塑之才。这个因材施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所以名师更应如此。
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行行并不是都是考高分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些孩子善于学习,成绩好,但是有些孩子善于动手,有些孩子有才艺,有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有些孩子有语言智慧,所以我们经常讲多元智能理论,就是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强势智慧。当然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短板和弱项,但是我们一定要用其所长。
比如说自闭症,有些讲自闭症的儿童,给家庭跟包括给学校带来了很多很多的难题。我们怎么样打开心扉,怎么样让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更健康。
当然也有人研究过说美国一些网络高手,他就是自闭症儿童。但是他就很专注研究一个东西,还会破解黑客的攻击等等等等。所以我想大家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这一点我觉得我自己是还是比较欣慰的。无论是我当老师,当班主任,还是后来做了管理者,我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作为任何一个老师,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其实反对学校是开除学生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每一个孩子大家知道他内心都有柔软之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键我们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这个孩子。
所以我们的老师不要认为有的孩子刀枪不入,无法教育,其实只能说你的方法可能不合适,你没有走到这个孩子的内心深处去,你没有读懂他,没有找到合适的钥匙把这个门给打开。
我想如果说我们一个学校把他一个孩子开除了,把他推到社会上去,那么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完了,社会上又多了不安定的因素。
所以我还是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材。而且,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原子能,关键我们怎么把它激发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育有时候是桥梁,是纽带,它有一种很好的媒介,能够激发学生。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让学生去跑步,就是一味的跑步,可能有些孩子就没有兴趣。但是大家想如果你要他打篮球,同样2个小时跑个步,学生是不想做的,但是如果打2个小时的篮球,学生特别开心。
所以有时候我们怎么把枯燥的教育通过兴趣去搭建一个桥梁,把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知道笛卡尔有一句话很有名,就是说这个人是自然界的一颗脆弱的苇草,但是却因思想而伟大。所以我想人活在现实的忙碌中,无论你多忙碌,不能没有思想与情感。
人活在现实的无奈中,但是不能变得麻木与冷漠,老师更是如此。如果你是个麻木的人,冷漠的人,我觉得你首先不适合做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们是与活生生的人,与未成年的孩子打交道,我们需要在他的这个人生不成熟的时候,去注入一些活力和力量。也是我的这个人生观。
育儿经
我想给大家谈一下这个育儿经。这个什么意思呢?有时候给一个学生交流,就是九几年我带了一个学生,她跟我讲说因为我跟她当时讲一句话影响了她,她之前对孩子教育比较困惑,我就给她讲一定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就是你的家长放手越早,你的孩子承受越早,所以她就讲说老师你的理念深深影响到我的家庭教育。
她给我讲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她在陪孩子网课中感受最深的,大家知道疫情三年上网课孩子上的比较多,她以前长时间出差,她很难有时间与孩子长时间相处,也很难去观察孩子,去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次大家知道因为特殊原因,因为孩子的父亲在抗疫一线,因为复杂的疫情,孩子的父亲没有回过一次家,疫情让她和女儿独处了35天,有母慈子孝的祥和,也有鸡飞狗跳的无奈。
在冲突中,她看到了自己教育中的急功近利,看到了孩子的倔强、敏感和脆弱。她反省到,只有让孩子经过挫折,才能变化,才能成长,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触发更多的能量。教育是协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所以大家看这段话,这是她的真情实感。
后来我也跟她讲,我说是读了你的信息,我感觉这真的是一篇很好的育儿经,值得很多家长参考。大家都说是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体验了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关键你能够做到及时反思,调整自己。
很棒的母亲肯定能够与孩子坦诚交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亦师亦友也许是目前给孩子最好的相处状态,当然不少时候也要学会示弱,向孩子学习,为你点赞。这是当时我给她回的微信。
我想她这个育儿经,也反映出现在家长包办代替太多了,一定要把成长的孩子权利还给孩子,这样孩子在挫折中,在磨砺中,在自己总结教训中才能成长。
就是说一个家长对工作的态度,对待家人和他人的态度与做法,甚至在家里对别人对社会评头论足的评价的一些出发点和价值观,就这些东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结果。
我说没人有现成的育儿经验,家庭教育是父母三观、为人处事方式等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结果。刚才我解释那么多家长为人处事的一些态度,与人交往评价社会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价值观,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经常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也经常说问题孩子背后折射的问题家长。所以好的家庭教育的应该是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是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和方法,甚至对自己纠偏的过程。
所以我想好的教育应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潜能,让孩子拥有阳光和自信,这才是好的教育,但是我们现在经常是打击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经常讲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被一生治愈。
同样我有一段话给大家分享,大家知道我们都从小时候走过来,就是回忆让我们发现童年或者青少年,尤其是童年生长会给整个人生染上底色。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成长叛逆期的意愿,因为每个人都有成长叛逆期,而且现在呈现低龄化。过去我们经常说初中的孩子很叛逆,现在很多孩子从四五年级就开始了。
所以成长叛逆期的意愿是否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是不是生活的健康快乐。这里面特别有这几对词,是自由与掌控、接纳与改造、温馨与冰冷,这些体验就形成了学生生命中积极和消极对立的力量,且两者是此消彼长,决定了这辈子的性格和格局。
不知道大家觉得我总结这句话是不是准确,生命的美是藏着的,在生命中所有美好的经历都会成为未来生活的正能量和不竭的动力,所以大家知道青少年时期,你这个美好的经历,都会成为成年时期的生命底色不竭的动力。有些老师讲我不能表扬孩子,一表扬学生他的翘尾巴,这是不对的。
所以很多时候,咱们经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被认同、被肯定。大家想象如果说我们在学校,我们不管怎么努力,那么校长总是批评我们,大家会怎么想呢?所以其实任何人都需要被别人接纳、被认可、被肯定。
所以我们经常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才发现的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才幸福,所以也希望大家都能领悟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真谛。
我们的教育不容易,并且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怎么样能够忙碌充实并愉快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境界。
做事态度
所以还有一句话,这是我一直处理事情的一种态度,就是凡事都当作第一次做和最后一次做。大家知道当我们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一片空白,那我们就特别用心,会把这件事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都设想的非常完整,这样这个事儿我们做的时候会是非常用心用力的,这样一般事情是比较好的。
一旦我们一个人进入到这个熟练期,大家发现他就会出一些问题,因为他放松了一些警惕,就会有些认为习以为常了,反而会出现一些问题。那当他最后一次做什么意思呢?就这个事就最后一次了,我一旦做坏了就无法再弥补,所以你也会用心去做这个事情。
比如一个校长会想,我要去上面争取一个政策。这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给我一个政策,我学校也就变好了,真的不是这样的,我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认为如果你要成为一个好的学校,它一定就是每一件事情都高标准严要求,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好学校,而不是一蹴而就,靠一个政策,靠一个红利就可以实现一个好学校,那是不可能的。
好的学校是积累过来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功利而来的,学校一点一点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老师,一点一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的辅导,真心做教育,这个学校真的就成为一个好学校,我们的老师也就能成为真正的名师去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几句话也是我自己写的一些东西。当然我相信老师们比我总结的更到位。
刚才说了教师要做职业读书人,要终身学习,否则我们就会被淘汰。
啰啰嗦嗦讲了自己对一些教育的感悟,也不成系统,只是一些点滴的思考。我想最后也给大家把法国巴克莱博士他对教育的对幸福的理解跟大家作为结束语。就是有人问他什么是幸福?他讲了三句话,实际上就是九个字,就是一个首先是有希望,第二是有事做,第三是能爱人。九个字里边有无限的内涵,一个人永远充满希望去做事儿,那么有事做就是他永远生活的充实,而不是虚度光阴,能爱人,作为老师更是我们应该做的,爱每一个不同的孩子,智商不同、情商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好老师的一个标识。
我想愿我们每一位名师都能去躬身实践,能够用心思考,能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教育理念,能够这一生创造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愿我们大家都能忙碌充实并愉快着,谢谢大家。
今天给大家就分享这么多,我也希望在今后的这个工作中,我们之间能不断的交流互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的启发。我也希望是从你们身上获得更多的能量,我们一起努力改变当下,能够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幸福奠基,为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也为河南教育大省变成教育强省去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来源:办公室主任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