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熊蕾: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墓前
点击:  作者:熊蕾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4-05-11 11:40:59

 

又到55日马克思的诞辰,不由得想起47年前我第一次去瞻仰马克思墓的情景。

 

 

熊蕾等一行四人在马克思墓前合影,左三为本文作者熊蕾

 

那是1977213日,我随原第一机械工业部海红轴承厂赴英国实习组共12人,一起去海格特公墓缅怀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天有些阴郁,是典型的伦敦天气。我们的胶卷很有限,而且属于公用,所以我很恭敬地把碑文上的所有英文字都抄录下来。

 

 

从碑文上看,这里不仅埋葬着马克思,还埋葬着他的夫人燕妮、女儿、外孙和女仆,总共6人。其中他的外孙是在马克思去世6天之后夭亡的,年仅5岁。

 

我们正在仔细地看着碑文,一位英国老人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

 

知道我们来自中国,老人友好地自我介绍说他叫比尔,是退休工人,住得不远,经常过来看看,也算是马克思墓的义务守护人。

 

比尔介绍说,海格特公墓属于一家私人公司,曾经企图把墓地关闭,将职员解雇。附近居民闻讯后自发组织请愿,反对关闭墓地,当局才答应继续开放。

 

比尔说,这个公墓是当时伦敦唯一对外开放的公墓了,因为没有专职的保卫人员,马克思墓数次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坏。有的是在马克思铜像的脸上乱涂乱抹,有的甚至还放了炸弹。1970年,他们想从铜像鼻子上挖洞把炸药放进去,但是没有挖开,于是就把炸弹放在碑前,结果把周围的墓也破坏了。1974年最厉害的一次,竟然把铜像推倒了。我们看到的铜像,已经是第四次立起来的铜像了。

 

 

熊向晖同志与妻子谌筱华同志1962年在马克思墓前合影

 

比尔给我们看了他和中国武术团的小演员在马克思墓前的合影。他说,他年轻时也是很有热情的人,相信世界总是要变的。现在他自动经常来马克思墓前看看,每次都看到有人来瞻仰马克思墓,尤其还有很多年轻人,感到很受鼓舞。他说,等到我们的国家也像你们那样,工人管理了国家,一定要给马克思修个好墓。

 

离开马克思墓之前,又来了一位老太太,看到我们是从中国来的,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她说她是德国人,嫁到了英国来,每个星期都到马克思墓来转转。她说,她有一次一个下午在马克思墓前见到了来自21个国家的瞻仰者。

 

47年过去了,当年比尔眼中“年轻”的我们,也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比尔和那位热情的老太太恐怕也早已不在人世。但是从我们驻英国大使拜谒马克思墓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到,马克思依然与中国共产党同在。

 

作者:熊蕾;来源:红色文化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