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我看到一个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截图,题目十分惊悚,内容让人十分焦虑。题目是《China's inb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ell to lowest level in 30 years》,翻成中文,大致意思是“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下降到30年来最低水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20年前后曾经达到3000多亿美元,而到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到330亿美元,暴跌82%。
从截图的左下角,我们可以看到FINANCIAL TIMES,请记住,一会儿要用到。
一时间,这个截图在互联网上流传,也在投资圈广泛传播,引起很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焦虑。大家都在想,中国的经济已经下滑这么厉害了?外资都在撤离,我是不是也要考虑减少投资、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甚至移民?
类似的截图也特别受到海外华人的“热情传播”。为什么我要用“热情传播”?
随后的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见面、聊天、吃饭的时候,也曾经被多次问到类似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外商不看好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要崩溃了。
我说,目前中国经济确实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主要原因是本身的经济周期、疫情结束后经济复苏没有预想那么好、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减速导致的外需不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和各种打压等等。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还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我的解释好像并没有能够说服那几位朋友,因为外商直接投资下跌82%是国外“权威媒体”的报道,貌似十分客观、公正、正确,“不容置疑”。
没过几天,日本的《日经新闻》也转发类似报道,并且将配图改成自1993年以来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趋势图,图中显示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曲线图下降到-100%附近的位置,大致相当于下跌82%的位置,并且下方的柱状图中显示的直接投资额的“柱状体”短得几乎看不到,说明外商投资金额已经下滑到非常非常小。
文中,日经新闻还非常“贴心”地注明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显示出他们的报道是很“客观”、“公正”,数据来源非常“权威”,观点非常“可信”。
由于这张图是中文发表,容易被更广大群众所理解,一时间被迅速传播。结合我国楼市高企,股票市场下滑,悲观的投资者认为外国媒体都在说外商不看好中国,中国经济看来这次真的会像日本一样走入“失去的三十年”。
看到这两个报道,我的直接反应是数字可能不太对,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是,由于没有找到相关证据,一时间还没有办法说出哪里有问题,只好默默等待官方披露的数据,并同时寻找相关数字,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
直到今天,我在英国金融时报的网站上,找到一篇报道,原文大意是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滑到几十年来的新低。由于我没有订阅英国金融时报的英文版,看不到原文。但是可以查到这是一篇由名叫Cheng Leng的驻港记者编写的题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falls lowest level in decades”(大致意思是: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下跌到近几十年来的最低点)。文中可以看到摘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下跌了82%,是1993年以来的最低点”。
随后,上周四,也就是2月2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3,766家,比上年增长39.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人民币11,339亿元,同比下降8.0%。按照最新的汇率计算,FDI金额大致为1,633亿美元,并非金融时报计算的330亿美元。
如果考虑中国境内机构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9,170亿元,折1,301亿美元,那么外商对中国投资金额减去中国对境外投资的金额后,直接投资净额为330亿美元。
后来,从一个订阅金融时报的朋友得知,经过他的计算,那位名叫Cheng Leng的驻港记者引用的数据其实是外国直接投资净额330亿美元。
瞧瞧,门道就在这里。
这位记者计算2023年之前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时候,都使用的是“总金额”的概念,而到2023年的时候,使用了“净额”的概念,这就导致了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大幅崩跌82%的结果。
举个例子说,假设张三2022年的收入是人民币50万元。2023年,张三的公司效益不是很好,奖金有所减少,总收入下降了8%,为46万元。同时,张三的家庭消费、房贷、车贷等支出为37万元,那么张三全年收入减去支出的净额为9万元。于是,现在有一位好事者说张三因为工作不努力,工资和奖金等收入大幅减少,从2022年的50万元下跌到9万元。
这么算,可以吗?科学吗?合理吗?引用的数据权威吗?可信吗?
这就是这位Cheng Leng记者的大作。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位记者的尊容。
所以,我们就看出来金融时报的险恶用心。
顺便提醒读者的是,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新闻)已经将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收购,收购金额是8.44亿英镑。也就是说,英国金融时报现在是日经新闻的子公司,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人可以被安排进金融时报工作,并且天天写歪曲中国经济,而且日经新闻在金融时报发出报道后再进行转载。因为,日经新闻可以对外说,我们的报道是转载于国际著名权威金融类报纸金融时报的报道。
实际上,2023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有所下降,下滑8%,但是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略有下降,而其他欧洲主要国家和亚太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其实是大幅上涨的。从来源地看,法国和英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分别大幅上升84.1%和81%,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1.5%、21.4%、17.1%。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79.2亿元,同比下降1.8%,但是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2.1%、12.2%。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60.8亿元,同比下降13.4%,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3.7%、8.9%和4.1%。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我之前说过,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资金投资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而这些行业正在处于上升期。而一些传统的行业由于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国外同行的竞争压力大,收入和利润下滑在所难免。所以,未来的趋势仍有可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依旧有向国外或内地转移的压力,企业家和投资者必须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看待这个问题。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来有不少外国媒体有目的、针对性地歪曲中国经济的表现和各种数据,试图搅乱包括中国国内投资者在内的全世界投资者的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和信心。这种行为也表现在2023年下半年诸多国外投行对中国经济将遇到天花板的论调或者将步日本失去三十年的后尘的看法。
因此,当我们从各种新闻媒体了解新闻和数据时,不妨多动动脑子,看看他们的数据到底有没有问题,他们的观点到底有没有带风向,他们的结论有没有故意引导你走入误区。只有我们提高了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在今后的投资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海外华人热情传播的意思了吗?他们真的有脑子吗?他们真的是正确的吗?他们真的是热情吗?
来源:景行往之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什么?外商直接投资下降82%?注意看,你是如何被外媒带着看空中国经济的?
2024-03-07淮左徐郎|对于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某些人这样曲解是何居心?
2020-07-2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