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被英语耽误的数学天才,2023考研开始查分,总分370英语只有25分》的文章。
文中,主人翁今年考研,虽然总分只考了370分,可他的“数学分析”考了147分,“高等代数”考了145分,却无缘于研究生“分数线”,令人吃惊、深思与不平!
笔者大学是学数学专业的,深知“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的难度。
八十年代,我们上大学时,当时满分是100分,每逢期中与期终考试,这两科都是同学们最“头疼的科目”,每次考试,一个系里,若能考到八、九十分的学生十分稀缺,更不说两科同时“很牛了”!
面对,如此优秀的“数学人才”,硬被“英语”挡到了“研究生院”门外,难道不值得痛心、反思与改革吗?
回顾我当年考大学,班里也有一位高中同学,高考数学拿到满分,就是英语仅仅得了几分,无缘于大学,不得不继续复习拼搏!
等后来,我大学毕业了,计划考研,但也由于“英语”当道,而放弃了考研。
待到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上后,除了有人继续考研、出国或从事英语工作需要之外,我们大学同学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从初中到大学学习的“英语”基本没有任何用处。
但“英语”至今,硬是占我国高考成绩的很大一部分。一是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看,不知我们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二是几十年来,又有多少人由于“英语”一科“卡壳”而改变了“人生命运”;三是更可悲的是,又有多少“某专科优秀的科研苗子”被扼杀在“萌芽时期”!四是由于我们过度地强调“英语”,而不重视历史文化(多不列为主科)教育及传承,使我国“莘莘学子”浪费了多少学习“母语及历史文化”的精力?
这也是导致目前很多所谓“高学历人才”,只知“国外的月亮圆”,而不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等于变相地遗弃了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反而疯狂地追求基本无用“英语”(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与改革吗?
针对我的观点,很可能有人会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到来与加快,多学几门外语不是更好吗?
是的,这个观点我不反对!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人的精力、财力、物力与生存时间都是“有限的”,若让大部分年轻人都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无用劳动上”。试想:这影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进步吗?
再一方面,无论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都仅仅是一种语言,只是一种语言工具,除去出国或从事外事工作有用外,全国百分之九十多的人是用不上的;为什么要求大家必须学习?为什么不设置为“选修科”呢?让有需要的人,自己选择世界各国对自己有用的“外语”,不是更好吗?
为什么一定要求大家必学“英语”?对于“此点”,有人说“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不学不行呀!
对此,笔者持反对观点:
一、是谁规定“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
二、“中文”难道就不可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三、中文与英语到底哪个“文字语言”的内涵博大精深?
四、随着科技进步,各类翻译设备层出不穷,我们不会“英语”,就真的寸步难行了吗?
…………
对此,有人又说“中文难学,英文易学”。
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正说明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沉淀厚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更应该传承与发扬光大;再一方面,我们只强调学习外语中的“英语”,难道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就不重要了吗?这是不是也有些不够“公平”?三是对于大部分没有“英语需要”的人,要求人家必须学习“英语”,并用“英语”卡死别人的“前途”与“命运”是否有些不妥?四是拿“英语”与我们的母语(中文)、历史、地理、物理与化学对比,它们的作用明显存在差距,也就是说咱们的母语(中文)及历史、地理、物理与化学在人们现实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使用,有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英语”除了“翻译”与外国交流外,又有多少人必须使用?
进而,又让我们联想到:这又是谁如此设计“让中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谁学得不好,就会被排除在“人才队伍”之外;这种做法是否“暗藏”着什么“谋图”?不得不让人们反思与警惕!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