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
俄乌战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非但看不到平息结束的前景,相反却日益呈现进一步发展升级的巨大危险。因此,有关这场战争各相关方面利弊得失,现在就做出评论与评判还显得过早。
但是,在强度、烈度以及时间长度等几个重要方面,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又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这给人们以空前强烈的震撼,由此引发的思考与反省也空前广泛与深刻。所以,尽管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我们已然能够从中得出很多有益的阶段性的结论了。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所热衷谈论的,就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发动者俄罗斯的失误以及相应的教训。
窃以为,俄罗斯的失误与教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问题上:
一、准 备
要打仗就要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所做的准备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这也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了进行俄乌战争,俄罗斯上下肯定做了很多准备,但具体都做了哪些国内政治方面与国际外交方面的准备工作,理所当然这是秘密,现在不得而知。但就战争实际表现来观察,在军事准备和经济准备这两个方面,俄罗斯存在有明显不到位的问题。
在军事上的准备很不足,表现明显的一是兵员,二是弹药。战争进行不到几个月之后就被逼无奈不得不扭扭捏捏地进行所谓的“局部动员”,而且还只动员区区三十万人,这样的事情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应该很好地完成才行。按照笔者的想法,俄罗斯进攻乌克兰,除了直接投入作战的部队以外,预留的战役预备队至少应该是同等数量规模,而后备的战略预备队更应该达到两倍乃至三倍以上,这样才是万全之计。岂有打着打着战场兵力不够了而临急才去招兵的道理,做生意都不能这样做,更何况是战争!弹药上更是宁可准备过多而不可或缺,包括精确打击弹药以及普通常规弹药。现在看,俄罗斯在弹药上似乎也已经捉襟见肘了,以至于在战场运用上难以形成对乌克兰后方大规模的集火打击,很多时候都表现为零敲碎打,呈现“零割肉”的状态。以俄罗斯的战争传统与真实国力,这样的事绝不应该发生。至于军事装备,从单兵装备到重装武器,目前虽然问题多多,主要靠吃老本维持,也还不好断言准备不够,应该说是前苏联的家底库存拯救了俄罗斯。
在经济上的准备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经济动员不全面、不深入,国家经济没有很好地转入战时轨道。以笔者观察,并且直到眼下,俄罗斯在这方面的起色也并不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海外资产,对于这个软肋,战前理应对可能遭遇的风险做充分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避险处置。但现如今的实际情形却是,这些东西都已经成为别人案板上待宰的羔羊,任凭西方集团罚没吞并,据报道损失达3000亿美元之巨。类似这样惨重的经济损失在大国战争中并不多见。
二、料 敌
“料敌从宽”,把敌人的战斗力估计充分、估计到位,这是基本的军事的常识,历史上无数军事失败都是因为轻敌所致,这已经成为一条宝贵的经验教训。如果说战争中有哪一条错误经常出现、总是有人重蹈覆辙的话,那么非“轻敌”这条莫属。
在此次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这样的低级失误。
一是低估了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具体表现就是妄想用一次战略性突击战役就将乌克兰打垮。证据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际,把军队摆开在几千公里长的战线上进行大纵深向心突击,主要攻击方向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目的是一举击垮乌克兰的武装力量,以雷霆万钧之力,将乌克兰一举拿下。显然,此举严重低估了乌克兰军队的抵抗能力,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演绎成了俄罗斯版本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次攻击不成,再次攻击保守乏力(参阅笔者文章《俄罗斯要多长时间才能啃下乌东这块硬骨头》),三次攻坚在马里乌波尔硬肯死磕,如此这般三板斧过后,战争就演变成了胶着消耗战了。
二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争承受能力。具体表现就是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在战场军事进展看起来还顺利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公开宣告自己的战争目标,开列了一系列结束战争的条件。这样的做法显示,莫斯科自信地认为,在俄罗斯空前凌厉的打击之下,乌克兰泽连斯基当局心惊胆破,必将举手投降,所以就不妨来一个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了。
在此基础上,俄罗斯当时在政治上的表现则是相当急切地要同乌克兰谈判,妄想结合战场压力迫使泽连斯基当局吞下苦果就范。
显然,俄罗斯上述表现严重低估了乌克兰的战争承受能力。实际的情况是,尽管战争初期情形非常不利,但乌克兰泽连斯基当局还是死撑硬挺了下来,乌克兰国内民众尽管跑出去不少,但多数民众并未丧失抵抗的决心与斗志,军队的士气也没有瓦解,依然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乌克兰军队的战斗能力只增不减,并没有对残酷战争和巨大损失望而却步。现在,乌克兰在国内已经进行了第八轮征兵,老百姓依然服从而并没有发生整体性的抗拒,尽管全国上下遭到大规模的轰炸,但乌克兰依然没有垮塌的迹象,这些都足以证明乌克兰的战争承受能力非同凡响。以目前战场形势而论,未来俄罗斯能赢得相对的胜利就不错了。
三是轻视乌克兰军队在美西方军事帮助下的攻击能力。俗话说,大意失荆州,轻敌后患无穷。俄乌战争中,诺大的俄罗斯屡遭乌克兰方面出其不意的打击,譬如击沉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战略轰炸机机场被炸,蛇岛被袭击攻占,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国内弹药库被摧毁,等等。其中,轰炸俄罗斯机场的行动,乌克兰的技术兵器居然能深入俄罗斯境内达700多公里,犹入无人之境,令人目瞪口呆。这些游击性的袭击虽然军事战果并非很大,但政治伤害不小,战略影响更是不可估量。这些事件背后暴露出俄罗斯疏于防范、对来自乌克兰的袭击警惕性不高的严重问题,以俄罗斯所具有的军事防御能力,上述这些事件应该都有能力避免,但俄罗斯方面却屡屡犯轻敌大意的毛病。
此外,在无人机等新型军事装备的战场运用方面,乌克兰方面也做得比俄罗斯更灵活机动,这也需要俄罗斯武装力量虚心向敌人与对手学习才行。
至于俄罗斯在西方集团援助乌克兰这个问题上的预判是否准确,料敌宽窄,现在还难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但从逻辑上说,普京及其政治团队不会没有相应的政治智慧,应该不会对霸权集团存在什么幻想。
三、策 划
战争从来都非即兴之作,即所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而一定要事前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谋划设计,即中国古代军事家所谓的“庙算”。懂得一点军事的人都知道,战略谋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战争的胜败,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发动战争却输掉战斗的例子,也有许多赢得战斗却输掉战争的例子,追本溯源,都是谋划设计不够,也就是庙算不到位。
俄乌战争中,在庙算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方面可谓有得有失:
——其核威慑的运用可圈可点
俄乌战争还未开始的时候,俄罗斯就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演习,收获到强烈的震慑效果;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又抓住契机将核打击摆放到现实的战略话题当中,时时提醒敌人不要忘掉俄罗斯核力量的毁灭性质,把核威慑巧妙运用起来,这对于影响制约西方集团介入与干涉俄乌战争的广度、深度与力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不能不说的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在核威慑上已经挥舞了好几次大棒,这个东西如同喊“狼来了”一般,只能有限次数,喊多了恐怕也要不管用。
——其政治方面的设计值得商榷
在战争还在激烈进行胜负未分之际,俄罗斯方面就策划搞了乌东四州的入俄公投,结果宣布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州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笔者以为,这一做法在政治上很大程度上属于情绪用事,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这一举措不会为俄罗斯在战略上和军事上加分增益,相反却增添了不可忽视的额外负担。现在,顿涅茨克、赫尔松等州还有很大部分土地依然在乌克兰的掌控之下,如果不能收复,则显得无能无力;如果硬要夺回,代价又极其巨大,等于把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扶植这四州独立建国,单独组建军队,俄罗斯予以全力以赴的支持,则局面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俄罗斯将可进可退,拥有政治上回旋的余地。须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必须服务于政治,乌东四州的归属与地位是赤裸裸的政治问题,处理这个十分要紧的政治问题,俄罗斯的做法值得商榷。
——在用将问题上杂乱无章
打仗就要用兵用将,使用将领对于战争的意义与影响再重要不过了。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同素来号称战争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具体事例就是频繁地走马换将,媒体已经对此做了很多报道,有些属于不实之词,有些还是事实。从实际发生的情形看,俄罗斯最高统帅部经常更换其一线指挥员,不但对战役集群的指挥员是这样,而且对统筹整个乌克兰战场的指挥员也是这样,战争总共才打了九个月,主要指挥员已经换了两三茬,如此频繁地走马换将,既是选人用人不准的表现,也在用人用将上缺乏恒力定力,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增强前线指挥员的信心与勇气,前面的人被打进冷宫,后面的人必然胆战心惊,在策划战役和指挥战斗的时候就可能要更加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和患得患失了。
四、运 作
战争进入到具体进行时要有效驾驭战场上的战斗进程,这就是战争的运作。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没有集中优势兵力
所谓集中优势兵力,现代意义上并不仅仅是数量优势,更重要的是火力优势与技术优势,也就是说,兵力优势已经演绎成为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员数量、火力当量以及技术能力的密集程度等。
集中兵力与火力很重要,譬如轰炸一个重要战略目标,100导弹集火轰炸是一个效果,把100导弹分成10个波次来打,隔上几天来那么一家伙,则完全是另一种效果,二者大相径庭,前者可以起到瞬时摧毁的功效,而后者则变成了零敲碎打,就要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了。
遗憾的是,在俄乌战争中,迄今为止俄罗斯总体而言都是在这样零敲碎打,对乌克兰后方军事战略要地的轰炸是这样,前线上的战斗也是这样,表现出十分严重的添油战术,兵力火力在漫长的战线上搞平均分配,结果在乌克兰的兵力数量优势之下四处堵漏、逐次添油, 把前苏联装甲集团机动作战的优长丢得一干二净。
二是没有打成歼灭战
不管现在人们怎样吵吵什么信息战、无人机战、混合战,战场上消灭敌人最有力的战役与战术行动仍然是包围,只有通过战术包围,才能达到成建制歼灭敌人的目的。成建制歼灭敌人非常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打好歼灭战,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在长达九个多月俄乌战争中,俄乌双方之间的攻防已经进行了几个来回,但双方都没有达成真正意义的战役合围,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战,乌克兰军队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俄罗斯军队也是这样,就有点令人费解了。除了马里乌波尔那个城市攻坚战外,俄罗斯没有在战场上实现任何一次战役或战术合围,波帕斯纳亚进攻战役是这样,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战役也是这样,巴赫穆特战役还是这样,都一概是向前平推,将敌人赶走了事,可以说,俄军始终都没有打成一场像样的包围歼灭战。
俄乌战争这样去打,理所当然地就演变成可怕的消耗战,双方都在拼消耗,就看谁能耗得过谁,谁能熬得住、谁先熬不住,并且随着打击行动升级,俄罗斯所谓特别军事行动正在演变成全面战争,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了。
三是行动终点茫然不清
运动会上,无论长跑还是短跑都有终点。战争也是这样,发动战争谁都会,这相当简单,但高明的战略家要知道底线与终点在哪里,要知道怎样去结束战争。或者换一个说法,驾驭战争核心的议题并不是战场上攻守进退,这件事可以交给军人们,战略家的任务是围绕目标与结果做好文章,在战争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找到平衡点,甚至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要预设怎样结束战争,既要预设胜利之后的安排,也要预设顶牛相持之下的办法,更要安排好不利情况下如何止损,不能只想到胜利,也不能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在这方面,新中国就做得十分出色,譬如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的作战目标就是把侵略者赶回“三八线”,从未设定将美国赶出朝鲜半岛;抗美援越是秘密入越参战,进退收放自如;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取得胜利后主动后退到麦克马洪线,等等,都是干净利落地结束了战争行动,而绝不把自己拖入长期不见底战争的泥坑当中。现如今俄罗斯的情形则似乎是已经不知道该怎样结束战争了,特别军事行动的终点茫然不清,大有随波逐流、无可奈何走上长期战争轨道的样子。
当然,笔者最后应该强调两点,一是上述教训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二是通过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仍然得大于失,成功的经验还是很多,这是应予以肯定的方面。须知,像俄乌战争这样重大的战略行动,不可能没有失误,更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这是应该尊重的客观实际。对中国而言,作为旁观者,我们既要总结其成功经验,更要汲取其缺点教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出现系统性缺陷。而俄罗斯遂行的此次特别军事行动却有着明显系统性失误的特点与特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应该深以为戒。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