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赵磊:神马“党争”?这是阶级斗争
点击:  作者:赵磊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17 09:17:32

 


一、“党争激化”与“社会撕裂”

 

据媒体8月14日消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遭到联邦调查局的突击搜查。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名律师在6月曾签署了一份声明,称特朗普海湖庄园住所内的所有机密材料都已经归还给了政府。

 

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搜查海湖庄园时却发现了11份机密文件,其中有一部分文件被标记为“绝密”。 

 

 

舆论称,特朗普遭到突击搜查是“前所未有”。所谓“前所未有”,盖因对美国前总统的“抄家”,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一时间,“海湖庄园”与“搜家抄家”,“党争激化”与“社会撕裂”,“内战来了”与“根基动摇”,成了热搜词。

 

二、谁是因,谁是果?

 

于是,有关新闻和评论纷纷跟进。

 

然而,媒体的评论绕来绕去,基本上就是在“就事论事”地兜圈子。

 

说到“就事论事”,有人不干了:“专家们已经把美国党争的根源追溯到人的自私基因,这难道还不深刻吗?”

 

——比如,坐镇央视4台《今日关注》里面的专家(恕我不敬,专家的名字就不说了),分析来分析去,到最后都把“党争”的原因归咎于:“两党为了自己的私利……”,并据此作出判断:党争的结果导致了“社会撕裂,动摇美国根基……”云云。其中的逻辑链条是:各自私利两党之争社会撕裂。

 

用蝇营狗苟那点破事儿,来解读驴党和马党大打出手的原因,完全符合西方固有的政治理念和政治逻辑。专家们据此断言“社会撕裂,动摇美国根基”,也是事实。

 

但是,把“党争”的源头归咎于“一己私利”,看似深刻得不得了,其实仍然是很肤浅的。因为这样的溯源并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我还要指出,不仅拿“一己私利”说事很肤浅,其实,所谓“党争激化”导致“社会撕裂”的逻辑链条,也是肤浅且混乱的。

 

 

试问,难道美国社会是因为“党争激化”才撕裂的吗?

 

“党争激化”与“社会撕裂”,谁是因,谁是果?

 

所以,搞清楚美国社会“因何撕裂”,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无所不能的“人性”

 

为什么把“党争”的源头归咎于“一己私利”很肤浅呢?

 

首先必须搞清楚:让共和党和民主党大打出手的“一己私利”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按照唯心史观的逻辑,所谓“一己私利”, 就是无坚不摧、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且与生俱来的“人性”也。

 

为什么“人性”无所不能?用唯心史观的马仔——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来回答,就是人人都必须“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根源,则是镶嵌在人类基因中的遗传密码。

 

唯心史观定义的“人性”,并不是在既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具体人性”,而是超脱于任何社会关系的“抽象人性”,其典型代表,就是那个闻名遐迩的“经济人”。

 

从此以后, “经济人”的逻辑成为不容置疑的宇宙真理:抽象的“人性”不仅支配着经济领域中人类的行为,而且也支配着政治领域乃至一切领域中人类的行为。

 

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专家的分析,还是主流的评论,最后都虔诚地皈依在“个人利益最大化” 的“经济人”面前。

 

在“经济人”的视野里,只有“理性公知”与“民粹主义”之分,哪儿来的什么“阶级矛盾”?至于所谓的“阶级斗争”,完全是胡说八道!

 

——比如在俞某平的眼里,地球上只有恶意满满的“民粹主义”,哪有什么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呀?放眼望去,那些“民粹主义”分子才是破坏“社会静好”、“撕裂社会”的祸根。

 

西方媒体信奉唯心史观也就罢了,奇怪的是,为什么我国不少媒体也在信奉这样的逻辑?

 

我尤其不解的是,在我国主流媒体上,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专家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美国的“党争激化”和“社会撕裂”?不是说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么?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说:“搞马克思主义的人要有坚持真理的品格,不能像摆摊的小贩,天晴把摊子摆出来,下雨就收摊子。”

 

这还没下雨呢,有人就忙着收摊子了。

 

四、阶级分析

 

阶级分析是唯物史观的题中之义。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美国越来越激化的“两党之争”,并不是“社会撕裂”的原因,而是“社会撕裂”的结果。

 

把“社会撕裂”视为“党争激化”的结果,是“倒因为果”。

 

根据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美国“社会撕裂”的背后,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换言之,阶级矛盾的激化,造成了美国“社会撕裂”;而美国“社会撕裂”,必然导致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党争激化”。

 

说白了,所谓“两党之争”,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党在共同对付劳动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而已;所谓“党争激化”,不过是美国的阶级矛盾正在趋于尖锐化的一种表现而已。

 

一言以蔽之,美国的“党争激化”是资产阶级政党在阶级矛盾趋于激化过程中的本能反应,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正在趋于激化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坚持用阶级分析来剖析美国的“党争”,不是因为官方宣布了“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不是为了口头上的“政治正确性”,不是为了跟风应景,而是因为唯物史观才是科学的方法论。

 

只有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美国的“党争激化”,才能看清楚美国“社会撕裂”的本来面目。

 

美国阶级矛盾激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二是国际阶级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的涨落,则是美国阶级矛盾激化的时代大背景。

 

 

五、国内阶级矛盾在激化

 

美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集中反映在资本与劳动的贫富分化上。

 

据权威机构统计,二战以来随着美国劳动生产率一路走高,资本家阶级的资产性收入节节攀升。但是,劳动阶级的工资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没涨过。相应地,占人口90%的民众所拥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其增长在80年代达到峰值后掉头向下;而占人口0.1%的少数富人所拥有的财富总量,却几乎在同一时期势不可挡地一飞冲天。

 

尽管多年来,主流叙事几乎回避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但是,越演越烈的“两极分化”和“种族矛盾”,就连以“理性”自诩的哈美公知,都不敢公然否认。这里我不妨借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说法【1】:

 

——“社区越来越分裂”;“自相矛盾的是,随着世界通过通信技术、贸易和人员流动变得更加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却变得更加分裂”;“在社会层面,人们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问题的分裂日益加剧”。

 

请问,上述变化不是阶级矛盾在激化,又是什么呢?

 

关于“两极分化”越演越烈的情形,我就不赘述了。美国的基尼系数长期以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关于“种族矛盾”越演越烈的情形,我也不赘述了。美国警察动不动就对黑人爆头且已经成为职业习惯,更是人们可以管中窥豹的现实情形。

 

有人不理解“种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之间的关系,这里我多说一句。毛主席在支持美国黑人斗争时说:“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毛主席的意思是,美国广大黑人同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集团以及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阶级矛盾;因此,广大黑人必须同白人劳动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民族解放。

 

有一个看点尚未引起人们关注:为什么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具有社会主义倾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支持具有社会主义诉求的桑德斯?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越来越趋于激化。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展开了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拙文:《年轻人越来越不相信资本主义》(载“红歌会网”2019年8月18日)

 

六、全球阶级矛盾在激化

 

众所周知,当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逆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背后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激化所呈现出来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危机:

 

——美国往死里打压中国,表面上是因为全球老大地位受到挑战(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实质上是在全球范围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正在逐步衰败并走向崩溃的征兆。有人断言:“全球化由结构性衰败走向了彻底的死亡,人类正在返回蒙昧。”(引自《事态严重超预期,中美关系出现大变!》)此言差矣!按照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资本主义全球化走向死亡,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死亡,更不意味着“人类正在返回蒙昧”。因为,替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必将是社会主义全球化【2】。把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死亡等同于人类全球化的死亡,其实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了。

 

——表面上看,俄乌战争是俄罗斯与美国以及北约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然而实质上讲,俄乌战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内部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的集中爆发。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内部的矛盾,不仅是地缘政治矛盾,更是民族和阶级矛盾。普京为什么说“俄罗斯不能没有社会主义”?【3】因为,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美帝霸权主义的不断扩张,已经堵死了俄罗斯民族尤其是俄罗斯广大劳动人民的活路。俄罗斯反抗北约东扩的特别军事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全球范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佩洛西窜访台湾,表面上看,是为了制造亚太紧张局势以提升民主党中期选举票数。然而实质上讲,这是美国国内外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越来越“吼不住”美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结果。面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的不断加剧,美国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不得不上蹿下跳地将阶级矛盾从国内向国际转移,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维系资本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特朗普当年那个蛊惑人心的竞选口号:“我们会再次伟大”,其政治逻辑与佩洛西窜台表演如出一辙。

 

——回顾一下拜登与特朗普的大选之争,专家的定位是“理性建制派”对“极端非建制派”的斗争。其实,所谓“理性”与“极端”的斗争,实则是美国国内外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换言之,“政治两极化”是“经济两极化”的集中表现。可笑的是,虽然公知们千方百计地掩盖美国国内外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真相,但是在他们不遗余力、汗流浃背地与“民粹主义”的战斗中,大大小小的公知撅着的屁股上早就被历史印上了一条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七、未  来

 

按照唯心史观的基本逻辑,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性”,那么托上帝的福,只要能选出一个头脑清醒的“理性”的经济人,就可以缓和美国的“社会撕裂”,就可以将“党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就可以避免美国陷入“内战”的危机,就可以让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化“再次伟大起来”。

 

然而离开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任何专业分析都只能是在现象兜圈子,就别说做出科学预测了。

 

与唯心史观的期望不同,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美国党争激化的根源在于阶级矛盾的激化,而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源则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所谓“美国再次伟大”就只能是白日大头梦。

 

 

因此,不论推选出谁,是特靠谱还是特不靠谱,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改变不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正如法媒《回声报》所说:

一种怀疑情绪越来越强地生根落地:在美国,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在一个分裂到如此程度的社会中,什么都改变不了。共和党的病态超级保守主义看起来回应的是民主党最左翼的超级激进。一边是法西斯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企图,另一边是不负责任的觉醒主义:留给理性和进步的力量的道路越来越窄了。

 

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美国的“社会撕裂”和“两党之争”,只会越来越尖锐,而绝无越来越缓和之可能。

 

最近收到一条微信:“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发声”。

 

这位同志说得对,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不能缺席沉默。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用马克思主义发出自己的声音。

 

八、结  语

 

北大某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说:“不能单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实际”;“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取得成功的。如果执政党墨守成规、思想僵化,就会导致党和国家事业停顿不前。”【4】

 

这话没毛病。

 

但是,如果你不敢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套”一下今天的现实,还侈谈什么“发展”?如果你不敢用唯物史观来“指导”一下新的实践,又哪里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一个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都不敢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一个连唯物史观都不敢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说服力可言?

 

一个连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都不敢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对于那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而又极力回避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绅士们,我想请你们回答:

否认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就不会死了吗?

 

 

注释:

【1】《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40全球趋势报告》,《IPP评论》2021年5月10号。

【2】对于“逆全球化”的性质以及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未来,我在《“马克思范式”与全球化》中作了如下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我们不能因此就把反全球化武断地定位在‘与规律对着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也是当下的事实,全球化正在制造全球的两极分化。这就使得“反全球化”不仅具有道义的力量,而且也获得了历史的力量:如果两极分化随着全球化的展开愈演愈烈,那么,‘反全球化’的努力最终将得到历史的认可。因此,伴随着全球化的必然是‘反全球化’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只是人类全球化历史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不可能终结全球化的历史)。在这里我愿意做出以下预言来接受历史的检验:一旦资本主义全球化走到尽头,全球化的主体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以资本为全球化的主体,将转变为以劳动(其人格化的代表是劳动阶级)为全球化的主体!作出这个预言的理由在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普遍化会逐渐逼近市场边界的约束,并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日趋尖锐激化。”

【3】2020年7月10日,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告诉普京总统:“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左转,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对年轻人和他们的进步的真正关心,也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普京总统说:“我同意你的观点,没有社会主义——我们就不会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引自《Г.А. 久加诺夫:普京总统是一名社会主义国务活动家,他宣布俄罗斯不能没有社会主义》,载《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2022年7月31日)

【4】《北大某教授:不能单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实际》,载《马克思主义文库》2022年8月4日。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