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侯立虹:论中国共产党学习史——兼论党的学风淬炼和作用(三)
点击:  作者:侯立虹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17 09:06:09

 

 

【提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的发展壮大历史,也是党随着实践变化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培育淬炼学风武装自己的历史。研究党的百年辉煌,就必须研究党对学习的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作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历程。本课题以党百年奋斗史为背景,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矢志不渝推进党的学习教育为主线,着力梳理党从学习中诞生到坚定改造自己的学习,努力克服本本主义等学习的大敌,培育带动作风转变的良好学风,实现学习与时俱进提升和不断增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目标本领的学习飞跃,厘清其孜孜以求善于学习的发展历程、阶段特点,探求党的学习基本经验,创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以期助推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第二个百年的辉煌。

党的学习史,是党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思想武装的历程,是党与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跨进伟大新时代百年奋斗紧密结合,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将理论结合实践的百年学习辉煌史。不断学习新理论、发展新理论、坚持理论武装铸就的百年政治奇观,研究党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的高瞻远瞩,党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的本质,研究党在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学习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从中汲取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题分四部分,第一、二部分已发(参见【相关阅读】),此为第三部分。

 

学习富国篇

党的学习热潮与建设学习型社会

——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党的学习是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而展开的,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学习也是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而展开的。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和形式,还是学习的侧重和指向,都表现出与前30年学习立国极大的不同,突出改革开放向世界学习和突出经济建设的学习管理、技术及科学文化之基本特征,而且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实际,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使党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品质,有力推动了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取得了学习富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著成就。

一、改革开放初期掀起的学习热潮


改革开放征程刚刚开启,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只有“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加强学习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武器,并以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气魄推进改革开放思想武装,于是掀起了改革开放初期学习热潮。

1、改革开放党的重新学习。改革开放后面对许多党员干部存在诸多顾虑,跟不上改革开放步伐,和“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少”的现实,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的号召,邓小平则提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同时“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求“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要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为此党中央推出一系列落实党员干部学习的制度和举措,一是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列入十二条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之中,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顽强刻苦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二是党的十二大作出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作为党员义务的刚性要求,明确“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标准,强调“使用和提拔干部必须把学历、学习成绩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一样作为重要依据”;三是作出建设“第三梯队”的战略决策,为适应干部“四化”的要求,中央组织部不仅1983年8月发出《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还在同年10月印发《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以组织措施推动党的学习;四是高度重视干部学习培训,不仅通过恢复新建各级党校、干部学校8800多所,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了条件,并且通过《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专门成立中央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和领导,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党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重新学习。

2、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学习四次高潮。一是干部“四化”推进党的学习热潮。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之所以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是因为1978年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8%,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49.5%,那时中专文凭就算个有知识的,当时流传的“年龄是个宝,文凭不能少”口号就是有力证明,这个“文凭不能少”表达了“四化”对“知识化”也就是文凭要求特别迫切。那时拿文凭没有造假或走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学习,所以说“四化”标准间接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热的动因。不仅促使很多领导和机关干部读夜校读电大、函大、刊大等,孜孜以求辛勤学习取得文凭蔚然成风,还兴起了“自学风”和“自考热”,从198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并纳入干部教育计划,1983年到1990年间,有600万名左右干部脱产或在职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学习,1990年全国形成了以党校、干部院校为主要基地的干部培训网络,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上升到32%,初中和初中以下的降到20.4%,自学考试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参自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选拔急需人才,共产党员网2021年04月02日,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60年考试记忆:自学考试吸引考生五千万,胶东在线2009-09-04 ,来源《北京考试报》),也创造了党的学习奇迹。二是领导干部出国学习考察高潮。改革开放初的高层出国考察,从1977年底开始,中共领导高层的出国考察与访问频增,到1978年出访东欧和谷牧率团赴西欧五国考察,形成一个高级干部出国考察与访问的高潮,后来省市包括县长书记也都不断出国考察学习,这轮大规模出国考察学习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确实起到了解放思想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特殊作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出境学习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一种途径,不但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侦察兵”,也给改革开放决策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他山之石”。不能因后来变味成公款旅游与异化为特殊腐败,否定改革开放初期出国学习考察的作用。三是1983年整党推进党的学习,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这次整党的基本方法是:在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纠正错误,纯洁组织。在整党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加强思想教育,着眼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整党学习文件是中央专门编印《党员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和《邓小平文选》,还提出向缺乏阅读能力的党员宣讲《党员必读》和《邓小平文选》的主要内容,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组织团员学习整党文件。所以党员都通过学习整党文件,提高对党的性质、纲领和任务的认识,提高对党员标准的认识,提高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进一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上来,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四是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学习,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展开对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巡回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澄清了困扰国人的一些思想障碍,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于是南巡谈话成了党的学习必学和重点学习内容,从党校各种培训班到党组织日常政治学习,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社区组织到农村基层支部,从领导干部到党员群众,从党内到党外,都掀起了学习南巡谈话热潮。

3、政治特征和地位作用。这个时期党的学习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完整准确学习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邓小平同志1977年7月21日专门发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强调党的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着重把握其中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要把理论学习同学习党的历史联系起来,善于在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中不断开辟新道路、谋取新发展。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邓小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阉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和抓紧学经济学、学科学技术、学管理三个方面的学习,认为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就是做做样子,学习主要就是学外国学技术学管理,以至于出现了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党中央及时扭转学习方向,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项根本原则。第二个特点,就是突出经济管理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邓小平强调要着重抓紧经济学、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既要积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既要善于学习新技术又要善于创新。第三个特点是把学习纳入领导干部的考察任用。邓小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把学习看成是考察、任用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央于1989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学习制度的初步建立,有力推动了在职领导干部的学习,提高了工作能力。

江泽民同志后来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全党又开始了一次重新学习。十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全党的学习”。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


 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学习,有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两个重大建树,是世纪之交“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的重要结晶,也是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与集体学习制度化并蒂盛开的党的学习重大硕果,尤其是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上升为党的重大战略,更使得党的学习放射出灿烂光芒。

(一)世纪之交党的学习品质升华

世纪之交党的学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严峻挑战,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组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掀起一次次党的学习新高潮,实现了党的学习提升和飞跃。

1、确立“终身学习”和“学习学习再学习”目标。世纪之交党中央根据各方面风险挑战对广大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向全党发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号召,江泽民同志则郑重发表《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讲话,还要求“各级各类干部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使自己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大声疾呼“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少搞一点卡拉OK,少搞一点应酬活动,多搞一点学习”,要求每一名领导干部为了做好党的工作,都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是掀起加强学习、大兴学习之风,这表现在建立学习和学习考核制度,党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制定全国干部培训规划,中央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领导干部脱产学习、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等作出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也表现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学习研讨,党的十四大后党中央分四批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班,十五大后连续举办两期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带动全党掀起理论学习热潮;也表现在把讲学习作为基础和第一位任务,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向基层延伸。广泛开展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学习研究和培训。二是开展各种学习讲座和培训,从1994年到2001年,中央政治局先后举办12次法制讲座,带头集体学习法律知识。1999年初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此后又举办财税、国际经济贸易、国际形势与WTO等专题研究班,组织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研究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干部院校、干部培训中心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党员干部的轮训力度。全党的大学习,有力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发挥了重大作用。

2、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战略。江泽民任总书记后高度重视党的学习,强调把学习当作提高思想理论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途径,勉励全党同志一定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他不仅把“讲学习”放到领导干部“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位,突出学习在党的集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号召“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还提出领导干部学习的根本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明辨是非,正确理解和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他提出全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进而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01年5月他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提出要构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11月他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党的学习上升为党的战略,实现了世纪之交党的学习品质升华。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努力学习,艰辛探索,不仅使党的学习成为党员干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而且成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和党执政地位是否稳固的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可也不能回避的是,这个时期片面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一刀切地推行股份制和企业改制,造成大量职工下岗,尽管日后党中央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可工人阶级留下至今仍未愈合的伤痛,应当是党的学习值得汲取的教训。但这个时期树立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创建学习型社会”都成为党的学习史上的丰碑,归纳出党“在每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加强学习。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二)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党的学习波澜壮阔
  
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20年当作“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于是形成了“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特定术语,这个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集体学习制度化,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重大战略,标志着党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1、党的学习强力推进。一是集体学习的制度化,这一时期,党中央发出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伟大历史时刻,全党同志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前进、前进、再前进”的号召,胡锦涛同志则强调“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推进集体学习制度化。他2002年12月26日在主持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并警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身体力行率先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十六大以后的10年间就进行了77次集体学习,显示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念和决心,对党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推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战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首次在党的文件上指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强调,通过全体党员的勤奋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学习历程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2、党的学习深入广泛。一是开展党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十六大后我们党先后在全党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即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覆盖全党,分三批每批半年左右时间,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学习动员阶段,主要通过学习来深化理解、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势必形成了学习党的先进性高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调研,学习突出“深入”,突出提升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的水平,又一次形成党的学习高潮;创先争优活动,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由于直接面对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个人,也就成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拓展和延伸,更加推动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深入。二是围绕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党的学习培训,这表现在中央政治局就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历史、国际问题、社会建设、军事、党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也表现在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教材建设规划和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新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加大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力度;还表现在落实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推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持续而广泛的学习,有力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这个时期,以胡锦涛为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学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集体学习制度化,推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战略目标,铸就党的学习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事业,形成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党群互相学习高峰和热潮

回顾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学习,几次热潮的兴起,都与群众学习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这个时期形成了深刻反映党的学习特点的,与群众学习互相激荡、互相促进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千军万马为文凭奋战,和吸引全党全社会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既是党群互相学习的特殊标志,也是群众学习的高峰和热潮。

1、高考制度恢复的学习大比拼。一是备战高考的学习热。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引来全国570万考生参加考试,积极学习备考,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工作包分配的制度,让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早早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与各大企业提前预定好,也就一直被广大人民群众视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成为激发大多数寒门子弟学习的动力。而高考录取毕竟是少数,广大考生通过备考提高自己,也兴起了全社会重视学习支持学习帮助学习的热潮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二是文凭热迎来的学习热。改革开放初期强调领导班子要知识化,年轻化,兴起了文凭热。那时文凭对于一个人有何等的重要,现在是想象不到的,因为有文凭,哪怕是中专,就可以如鱼得水,似乎文凭就是进步的阶梯,所以文凭热势必带来了学习热,学习称得上如饥似渴。北京日报1980年7月7日1版刊发《珍惜业余时间的人们》记录了北京宣武“红旗夜大”每逢听课日,很多从四面八方赶来学习的学员,都像宣武区房管局青年工人张维华一样,下班后立即换衣服,匆匆背上书包,路上吃根油条和火烧,六点半准时坐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课的紧张火热学习生活(源自那些年,夜大掀起的“学习热”,千龙网2018-07-13)。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省有一家刊物《山西青年》,破天荒主办了全国第一个刊授大学,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高考落榜者加入其中,真的有一股子“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与此同时,中央和省市党校也都开设了函授班,成为党员干部学习获取文凭的路径。文凭热进而发展为出国学习热,因为恢复高考制度后,也同时开始了选派留学生,当时留学生大都是公派免费,促使很多人学习英语为之奋斗,“学习机”、英语角成为那个时代学英语热的见证。文凭热后来又发展为在职人士“读研热”,不少在职人员,不满足于已有的文凭,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硕士的招生人数和已在校研读人数分别为58060人和144966人,2008年分别达到131446人和383875人,增长1.26和1.65倍,显示了“终身学习”的影响力,而这种文凭热引发的学习热,党员干部是重要推力,也是形成这种学习高潮弄潮儿,更见证了党的学习与群众学习的同频共振,显示了独特的引领作用。

2、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之时,举国上下人心振奋,“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的上空,在全国广大职工中兴起了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热潮。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是中国职工群众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开展的群众性业余读书活动,20 世纪 80 年代初首先在上海出现,1983年经全国总工会倡议,并得到中央支持,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初期以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简称“三史”)为主,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提高职工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水平以及其他各方面知识水平和技能的一种途径;学习形式有读书小组、知识竞赛、演讲团、书评小组和个人自学等,1985年全国总工会颁布《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暂行条例》,并设立职工自学成才奖励基金。推动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的是,《工人日报》1983年、1984年举办的近千万职工参加的,影响深远的两次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分别为两次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撰写文章,周培源、于光远、钱伟长、胡绳、王力、白寿彝、姜椿芳、唐弢8位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担任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出题、阅卷、评审的顾问,胡乔木、倪志福和邓力群等领导分别为两届获奖者代表颁奖,空军司令员张廷发、政治委员高厚良发布命令授予1983年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女状元王素华“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标兵”的光荣称号,1984年获得“状元”的伍蔚滇被记大功一次、晋升二级工资,后来被选为长沙市总工会副主席,激励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尚,而参赛的人群中有很多是党员干部,1984年“状元”伍蔚滇便是党员代表,因此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绘出了党的学习与群众学习互促互动的壮阔画卷。

但不能忽视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群众学习中也普遍出现一些问题,如热衷于打开国门招揽苍蝇,学习西方自私自利和张扬自我的价值观,羡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能挣会花”的包裹下,追求富豪奢侈糜烂一掷千金的生活,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唱庸俗低级趣味情歌成为时髦,甚至出现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制假造假等梦想骤富、暴富歪风邪气,腐蚀了青年学生的心灵,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四、不能回避的新教条主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旗帜和党的学习基本准则也是实事求是,所以记录和评价这一时期党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也应该实事求是。既要高度珍视这个时期党的学习难能可贵的经验,也应该正视所存在的不能回避的扭曲改革开放的新教条主义,真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1、意识形态的“拿来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中后期一些人鼓吹的“一切都是拿来主义”,便是这个时期扭曲改革开放的新教条主义主要代表。其基本表现,既有无视当代资本主义侵略扩张和强权政治丑恶,仅仅因为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便荒唐接受资本主义全部的浅薄无知,也有抹灭社会主义创造的巨大成就和蕴含的巨大生命力,只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曲折和暂时挫折便武断地抛弃社会主义的全部;其主要特征是盲目崇拜别人的成就、无限夸大自己的曲折,而且此后不断改头换面,成为西化渗透的翻版。具有讽刺的是,“一切都是拿来主义”正好与党的早期教条主义相对,尽管也注意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却被资本主义社会假象所迷惑,出现非A即B的绝对化,全盘接受并卖力宣传西方的唯利是图价值观和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其政策和道路取向是学习资本主义全盘西化,用现代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改造社会,摒弃乃至批判社会主义。这种新教条主义看起来很“时髦”很现代很潮流,实际上忽视了不断调整改良的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缓解了一些矛盾,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本性,不能解决资本对雇佣者的剥削、“过度生产过剩”以及经济无序和挥霍浪费等根本问题,不能消除资本主义霸权把科学变成了“扩张驱动”和战争的工具,蹂躏人类社会与破坏大自然和谐的致命弊端。虽然这种新教条主义充满欺骗诱惑力,但拿来指导实践必然使人民遭受外国资本和买办资本、土豪资本的多重压迫,正如毛主席所说“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十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而拿来主义的新教条主义形成的“不利”,实际就是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颜色。

2、科技领域拿来主义翻版“跟随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的差距,鼓励引进技术和装备、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这本无可厚非,也非常之必要,可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却将此异化成模仿爬行的“拿来主义”、“跟随战略”,以致不费力气的“摘果实”特别是制假贩假、盗版侵权的不端行为屡屡发生,极大挫伤了科技和经济领域自创、原创、独创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曾经在2009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还比较少等严重问题。因此,必须正视这个时期向世界学习存在的问题,这表现在学习与独立思考不如新中国初期,尽管科技环境和条件不知比那时好多少倍,而自强不息的志气、傲视洋人的豪气、战胜困难的勇气、科技发展的韧劲和毅力却大打折扣,形形色色的浮飘浮躁和名利主义、实用主义纷纷出笼,与当时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格格不入;也表现在学习与赶超存在严重的固步自封,中国科技可能某方面领先世界,但整体实力和拥有的核心技术量远不如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过高是不争的事实。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关于全球60个经济体2005年IMD竞争力的排名中国位居第31位,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的报告中我们仅名列第49位;还表现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人理当高兴和自豪,奇怪的是国内一些人却打着改革开放旗号的无端发难,与一些别有用心的洋人沆瀣一气,把中国的自主创新污蔑为宣泄民族主义情绪,发出种种指责:什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应放下自主品牌心理负担,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什么“中国制造不可替代,中国创造应该降温”,甚至说中国自主创新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倒退”。这些人貌似关心开放,实则是亵渎对外开放。

值得提出的是,拿来主义的新教条主义,使“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大行其道,有大量资金进口洋货、照搬外国,却没有钱支持自己研制的重大项目。不仅众所周知的“运十”大飞机下马,而且截至1982年,中国空军包括远程轰炸机、对地强击机,地空远程、中程、近程导弹总计31项项目下马,中国海军包括现在才有的“093、094”核潜艇、“092G”大型导弹SLV驱逐舰总计11项项目下马,第二炮兵部队包括多弹头形式的“DF6A”、固体发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多达45项项目下马,反导项目被扼杀,DF7惨遭肢解被销毁,激光武器研究下马等等,可谓触目惊心;还有比如曙光大型计算机、工业自动化、船舶、数控机床、大型工程装备众多的重大民用工业和科技项目的下马(资料源自:那些年,那些事儿:盘点那些曾经被“下马”的项目与工程,搜狐2017-05-05),让西方资本主义欺骗屡屡得逞,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造成了的严重难以弥合的伤害。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了“两弹一星”、层子模型、有限元方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独领世界科坛风骚的科技奇迹;改革开放后“鸟枪换炮”,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却多次出现一等奖空缺,相形之下多么不可思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检验,使我们刻骨铭心地感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那些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名打压自主研制项目的行为,本质是抽掉中国科技灵魂,把中国科技引向爬行模仿的歧途。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令敌对势力心惊胆寒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感召下的科技崛起,是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的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就,而中国科技的最大潜危和阻碍创新中国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是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乃至企业家丢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法宝,误入追逐名利的邪路。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协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斩钉截铁地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3、经济领域不加辨别的“拿来主义”。毛主席早在1956年《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就指出“学外国不等于一切照搬。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他指出了学习外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以创新为主的根本原则。鲁迅先生早年说过的“拿来主义”的“拿来”,就是必须拿来好的摒弃坏的,不加辨别照搬西方的“拿来主义”,往往引发“西化”现象和西化渗透。来在经济领域最基本的学科,天经地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既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可以适当进行一点西方经济学教育,这主要是为了比较、分析、辨别和借鉴。可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一股风地用西方经济学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地位,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数量远远超过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专业,并拒绝采用中国学者编著的教材(包括“马工程教材”),直接采用西方原版教材或中文译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科学的批判,在绝大多数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招生考试中“西方经济学”所占考分达到2/3甚至4/5等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彻底边缘化。其直接的严重后果是,导致大量青年学生盲目迷信崇拜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严重的后果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既定前提,以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问题为根本,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的研究结论去社会主义土壤实践,怎能结出社会主义的果?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逻辑,市场经济必须而且只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从根本上否定和反对公有制及社会主义。正因为此,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国内一些人一再公然提出全面私有化主张,充分暴露了不加鉴别全盘吸收的学习西方遗患无穷。(参自邱海平:中国经济学教育严重西化,环球网2014-06-27,来源:环球时报)

4、学习考察的异化。外出学习考察本来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必要,但后来异化为“出国考察就是出国旅游”,高成本出国培训。2004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出国费用约为29亿元(其中中央11亿元,地方18亿元,出国用汇19亿元),不仅有数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培训7天、观光3天”的研修,更有把美国当作大规模培训干部基地,最为著名最大规模的培训中国官员“哈佛计划”,从2002年起的5年内为中国培训300名厅局级以上中高级官员,以致有人怀疑取回的“经”会不会南橘北枳,大量有识之士呼吁“去哈佛不如去延安”、“与其出国顶岗培训,不如到穷困边远山区挂职锻炼来得实在”。根据《200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由于我国官员可以到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居然形成国外培训中国官员热,瑞士圣加仑大学中瑞公共管理培训项目经理约瑟夫·蒙德尔宣称“瑞士在公共管理、环境保护和旅游方面比较强……,愿意把这些领域的一点点好的经验提供给中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998年起开办吸引大批中国地市级官员的“管理经济学硕士班”而得名“市长班”,赢取2001年同中国签署“中国高级官员赴新加坡考察学习计划”,每年都有12名中国高级官员赴新留学;韩国更是不甘示弱,专门建立中国公务员培训基地。王岐山同志任北京市长时在人代会上讲了一个颇具讽刺的出国学习考察成效,他说“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的官员就对我们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所以他指出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渠道非常多,不一定非要花时间、花精力到国外去考察。(源自:话说中国官员出国“取经热”,大众网2006-08-31,人民日报华南版)

参考文章:
1、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沿革,共产党员网;
2、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光明网2018-09-04;
3、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学习,澎湃网2022-03-04。

 

【相关阅读】

侯立虹:论中国共产党学习史——兼论党的学风淬炼和作用(一)

侯立虹:论中国共产党学习史——兼论党的学风淬炼和作用(二)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