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志坤:攻讦所谓的“告密”,要害是害怕群众觉醒!
点击:  作者:张志坤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12-22 08:37:46

 

1.webp.jpg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庚一在课堂上发表错误言论的事,几天来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不是宋庚一,而是所谓的“告密”,一些人将举报宋庚一的行为定名为“告密”,并对此发起猛烈的攻击,据说当事学生已经遭遇到了严重的网暴,而支持举报学生的一方则积极为之辩护,由此形成了不可忽视的舆情风潮。

其实,围绕着所谓“告密”要不要、该不该、对不对等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毕福剑事件的时候,针对这个“告密”问题已经发生一场激烈的辩论(参阅笔者当年的文章《公开毕福剑的视频能算告密吗》、《不让再炒毕福剑风波,这是为了谁——评〈毕福剑风波再接着炒就变味了〉》)。到2019年的时候,围绕中国人民大学某教授《不告密是你们应坚守的人生底线》的讲演以及《××日报》一篇《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一文,拥护者同反对者再次大打出手,一时间闹得不亦乐乎(见笔者文章《炒作告密问题背后的逻辑值得关注》)。现如今又因为宋庚一事件把所谓“告密”问题再次炒得沸沸扬扬,令人感到这里面的“水”真的很深,事情实在并不简单,很有必要继续进行一点辨别剖析。

首先,要进行概念分析,究竟什么是所谓的“告密”
    
告密当然是一种行为,但这一行为的核心不是行动者本身,而在于有所谓“密”的存在,即所告之事具有秘密、隐秘与保密的性质,举凡具有这样性质的组织、活动、言论,需要针对特定的对象加以隐瞒,如果有谁将这些事情举报揭露到这个特定对象那里,则对于这些事情的从事者而言,就算遭遭遇到了“告密”,遂行这一行为者,也居理所当然地被定名为“告密者”矣。

所以,“密”的属性是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所谓的“告密”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要进行性质分析,即所谓“秘密”的性状与属性

众所周知,从幼儿开始,男生女生都有自己的秘密,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这基本上属于个人秘密。一个小朋友到幼儿园老师那里去告另一个小朋友的个人秘密,就算是告密;个人秘密之外还有集体的秘密,比如银行、企业等,都有自己的内密,都不可泄露与不该泄露,如果有谁将其告诉给不该告诉的人或单位,这也算告密;在上述两种秘密之外,更高层面的就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者是国家的,或者是组织的,或者是某个意识形态阵线的,如果有谁将其告诉给对手、敌人,无疑也是货真价实的告密。

上述几种告密性质完全不同,其作用与影响也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对于所谓的“告密”,切不可囫囵吞枣,一概而论。

最后,对“告密”行为还要进行辩证分析

一是“密”之本身的相对性。秘密从来都相对而言,对有些人是秘密,对有些人而言则完全不是什么秘密,比如像宋庚一这样的事儿,其实在如今的中国很多、很常见,也很流行,但却需要对当局保密,不能让他们知道,知道就糟了;二是告密者的相对性。关键是同谁站在一起、对谁忠诚的问题,如果是自己阵营的人当了告密者,那就是叛徒、内奸,如果是对方打进来的,则属于卧底、间谍,如果自己的人把敌对者的秘密拿到手,那就成了秘密战线的英雄。所以,对此进行道德与道义评判,则来自不同阵营的褒贬就完全是天地之差、阴阳之别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围绕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言论被举报争论是不是“告密”,完全没有意义,争论这种行为对不对,立场不同,结论也将完全不同。

既然道理如此明白清楚,那为什么还有人激烈反对所谓的“告密”,甚至为此大动干戈地从历史、人文、哲学、政治乃至情感等各方面、各角度,挖空心思去论证这种行为不对、下流乃至可恶与可耻呢?

因为他们害怕中国的老百姓都这样醒悟起来,果如此,则中国就将没有他们的藏身之地了,甚至连容身之地都将不复存在。曾几何时,中国的老百姓是不关注、不在乎、不理会他们这等行为的,不仅如此,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相当欣赏、赞许与支持,这就一度使得他们生龙活虎、如鱼得水一般。但后来情况却越来越糟糕,中国老百姓越来越多认识和了解了他们所作所为的性质,越来越对这等行为感到厌恶愤怒,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对于这种政治变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将其视为觉醒,是伟大的政治觉醒。这样的觉醒,给上述那些猛烈攻讦“告密”的人以沉重的打击,这就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他们连续遭遇政治滑铁卢的根本原因(参阅笔者文章《中国公知集团遭遇一场政治滑铁卢》)。说句实话,从根本上讲,中国公知集团真正所害怕的不是什么行政处理,不是官方社论,也不是领导讲话,更不是政府文件,他们真正所害怕的恰恰在这里。

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年来,一些人屡屡发起讨伐“告密”的舆论浪潮,其用意就是抗拒和打压中国老百姓的这一觉醒,具体把矛头指向所谓的“告密者”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已。

毫无疑问,这是相当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也可以将其视为新形式的战争,而且这种战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同中国内外经济社会条件紧密相关联的(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2018年文章《中国意识形态对立面的现状与出路》)。据此还可以认为,今后这样的斗争还将越来越激烈,这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