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走出研究所,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一间20平米大的传达室创办了联想……”2009年3月20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上,联想总裁柳传志当着国务委员刘延东、科技部长万钢、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等这样伪称自己为联想“创始人”。
1984年12月中科院计算所大门,与计算所牌匾并列悬挂的还有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
2019年初,中科院计算所一位原高层管理干部传递过来一个信息:计算所档案室可能存有关于联想创办的原始文件。于是,大概在3月份,笔者以中关村历史课题组研究员身份前往查阅,意外发现当时计算所创办联想的各种原始资料(手写与印刷文件)。
不过,这里先介绍一下计算所创办联想的大背景。
一、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迎来几位中国来访者,其中一位后来成为“中关村第一人”——他就是中国科技产业化先驱陈春先。
陈春先三次考察美国硅谷,中美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刺激了他,归国后,他提出“科技成果扩散试验”,探索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路,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硅谷”等主张。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科学的春天”。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共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会议。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陈春先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被破格提拔的正研究员(教授级),同时提拔的还有陈景润等。
陈春先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第一批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为博士生导师。
1978年-1981年陈春先三次访问美国,受美国“硅谷”现象的启发,在1980年10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并身体力行成立了“先进技术服务部”。
不过,陈春先的所作所为,在中科院未必得到所有人认同。当时的情形是,作为科研国家队的中科院科技人员眼光很高,都是见过大钱的——科研经费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而开公司能挣几个钱?
所以,科研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重心应该在科研而不是经商(科技成果产业化)。下面讲述采访获知的故事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1978年,刚一上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中科院,讲话时直陈国民经济已临崩溃边缘,呼吁科学家们为国民经济献计献策,把科学研究重点从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转到应用技术研究上来,结果,大家不但不支持,反而提出一片反对声,这当中以中科院声学所所长汪德昭(新浪前总裁汪延爷爷)为首,弄得胡耀邦下不了台。
汪德昭与邓小平过从甚密,曾在法国留学相识,而对胡耀邦,汪德昭直呼“小胡”。在汪德昭看来,中科院就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院,而不是应用技术这类东西的研发平台。
胡耀邦第二次去中科院同样遭遇尴尬。赵紫阳获悉后很生气,说,我总理把你中科院撤销不了,把你变成九机部行不行啊?
于是,1980年,中科院经费被砍掉三分之一(实际应该给三亿两千万),如此一来,所有基础研究项目全部停下,连邓小平亲自批示上马的对撞机都停下。
管惟炎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长、颇有分量的科学家。但他对陈春先下海办公司不认同,他觉得粉粹“四人帮”后中国百废待兴,作为科研人员应该积极投入到国家科技振兴事业中去,经商办公司,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所以主张严肃处理。经过调查,发现陈春先“贪污”公款十万元,于是,决定付诸法律,举报让司法机关逮捕陈春先。
陈春先有一个创业的“同党”,也被上级叫去问话。回家后在丈夫面前述说此事。其夫恰好是新华社记者资深记者,于是,根据妻子所述陈春先其人其事,一份“陈春先搞科技成果扩散,为何负责人要发难?”的内参写上去。
无巧不成书!2021年10月15日晚,在北京市海淀区“秀儿四九城”二楼一间豪华包间里。笔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联想早年三位老员工——其中一位是联想386主板的设计者、当年技术部门负责人相聚。谈到上述情节时,特邀出席饭局的新华社内参室原主任杨兆波突然激动起来、他声音高八度地对大家说:当时就是他主持签发的这份内参……所以他到现在印象很深刻!
杨兆波早年在新华社从事一线记者时,负责跑口的范围包括中关村,因为屡屡现场采访、调研,“一年穿坏四双皮鞋”。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杨兆波后来事业辉煌、成就瞩目,成为新华社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荣任新华社内参室主任、现为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战略创新课题组领导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专家顾问。
1982年元月6号,胡耀邦在这份内参上批示:“坚决支持陈春先同志,陈春先同志可能要走出一条创新的新路。”
《经济日报》为此连续刊发三篇文章批评中科院及有关负责人站在改革开放的对立面。
此时的管惟炎正拟出任中国科大校长,安徽省科协副主席,对《经济日报》的文章甚为不服,于是,向上级强烈反映,结果招致《经济日报》连续八、九篇文章批评。
之后,陈春先安然无恙,管惟炎也上任校长。
——“两通两海”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3年初,中科院举行科技成果汇报会,后来成立中科院新技术服务部。于是,许多科技人员纷纷下海创业。
1984年,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两通两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公司先后成立,加上满足本地购买需求的店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事实上,无论“两通两海”还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都跟中科院计算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就在这一时期,计算所亲自尝试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有20多家,参与创建的则更多:联想、希望、曙光和科健公司等等,这其中既有计算所投资创办的,也有参股创办的,抑或是以计算所人员为主体创建的。
多年来,柳传志到处宣扬自己是联想“创始人”,2009年以来,笔者就曾根据事实屡屡发文批驳他的荒谬言行。
二、计算所创办联想过程揭秘
中科院计算所档案室负责人与管理人员以单位规定为由拒绝笔者复制关于计算所创办联想相关资料的要求,并强调有关联想(创办)的资料有特别管理规定,必须出具相关介绍信并按程序报呈计算所领导审批获准后,方可复制相关资料(原始文件不能带出档案室)。
无巧不成书,2019年4月,笔者参与中宣部学习强国视频人物播出“我是科学人”《倪光南 致力推动自主创新》》脚本撰写,这个项目具体由《科学中国人》杂志栏目组承办,于是,笔者从栏目组开具介绍信后再赴中科院计算所档案室查阅有关资料,并请档案室帮助批量复制了当年计算所创办联想的各种原始资料(手写与印刷文件),现展示如下:
1、中科院计算所1984年10月11日向中科院呈交的关于建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请示报告:
以上为手写体原件。
以上为印刷体原件。
2、中国科学院1984年11月1日对计算所关于成立公司的批复:
从上述文件来看,联想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是计算所在1984年11月创建的,当时中科院的口号是“一院二制”,即研究所(院)采取二种运行机制,一是研究所(院),另一是所(院)办公司,所以从第一天起,计算所公司的任务就是转化所里的科技成果。
3、中科院计算所1984年11月9日向国家工商局提交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商业企业开业申请登记表:
以上文件显示,计算所对新技术发展公司投入资金总额是130万,其中固定资金30万,流动资金100万。参与人员一开始是35人,其中业务人员20人,管理人员10人,其他人员有5人,最后共有130多位计算所员工加盟。计算所提供给公司的商业办公面积是500平米,其中营业面积200平米,仓库面积100平米,还有加工资产面积是210平米。
4、国家工商局1984年11月10日向“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颁发的营业执照:
5、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4年10月拟定的公司章程:
以上为手写文件。
以上为印刷文件。
6、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4年12月10日向中科院“申请盖公司用房”的报告:
以上为手写体文件。
以上为印刷体文件。
此时的柳传志担任公司副总,估计分管基建之类。
7、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4年12月26日招聘公告:
以上为手写体原件。
以上为印刷体文件。
三、中科院计算所关于创办联想的说明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页“计算所概况”——“历史沿革”——“推动国民经济建设”部分有着详细的介绍: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计算所面临着重大变革。
首先是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市场,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促进计算机推广应用做贡献。另一方面,由国家下达科研任务,国家拨款搞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实行“一院两制”,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所,要求80%的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对其事业费的投入逐年减少20%。面对突来的新形势,计算所需要靠自己排除困难,谋生存,图发展,引导全所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科研体制。计算所除正在承担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外,鼓励其他科技人员组织起来走上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专长,参与竞争,面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去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图为中科院计算所60周年所史展有关联想汉卡研制与创办联想的资料。
在这个时期,计算所在科研工作上选择了两个新的突破口。一是计算所为了能保留其国家研究所地位,为探索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课题继续作贡献。计算所争取到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依托单位,以及成立了院级CAD开放实验室。为今天计算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争取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任务以及成立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
……
据中科院计算所建所60周年所史展。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所以独资或合资方式相继开办了近二十家科技企业,在微机、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和机器翻译等方面为促进我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中关村科技市场上曾有较高知名度的两通两海科技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也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其中信通、科海、京海三家公司是以计算所科研人员为主创建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计算所成功地做成了两件具有长远影响的工作。
1984年,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它是联想集团的前身。公司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科研成果转化成联想汉卡,作为创业阶段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实行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1991年,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管公司进行管理。经过公司领导和员工在市场上的努力拼搏,在院所两级的有力扶植下,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龙头企业。联想集团的成功是中国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是计算所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亦是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上两图为联想第一个公司手册:
四、倪光南出任总工程师
计算所公司的董事长是所长曾茂朝。计算所公司的首任总经理是王树和,副总经理是张祖祥和柳传志,现在联想的文件中已经不提王树和了,似乎柳传志是一开始就当总经理的,其实,他是1986年因为王树和调回所里工作后才当的总经理。
联想集团1988年下半年公司手册中,计算所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树和(坐者)与副总经理柳传志(立者)的合影。
图为1985年公司成立后半年油印的第一个“产品目录”(摘页),列出了“LX-PC汉字处理系统“为首的29项计算所的产品(成果)。
1984年11月,没有庆祝大会、没有剪彩仪式、没有鞭炮鸣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悄然成立。
公司成立后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生存。
开始一个月,大家都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一筹莫展,于是,人人纷纷“献计献策”,产生各种主意来创业。
一位叫马文豹的同事拿来了一双旱冰鞋,想通过卖旱冰鞋赚些钱,但总经理王树和立即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批评:“我们是计算所创办的公司,当然要搞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这双旱冰鞋只在公司的墙上挂了两小时就取下来了。
可后来没想到这些细枝末节问题,却都成了柳传志编造联想靠卖彩电、卖旱冰鞋起家神话故事源泉——当然,倒卖彩电确实干过,但20万被人骗去十六万,于是就到此为止……
2009年11月16日,计算所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树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当时有的人要卖旱冰鞋,有的人要做收音机,有的人要卖电子表,还有的人要做计算器,货都已经进了。”
创业初期,王树和、张祖祥和柳传志等人整天都在办公室加班,在讨论公司的发展问题时,他们觉得计算所第六研究室的副研究员倪光南研发的汉卡不错。
当时,倪光南已经和信通公司合作生产汉卡。王树和让张祖祥带着柳传志邀请倪光南加盟新技术发展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1984年12月,倪光南被邀加盟计算所公司并出任总工程师。
至此,计算所公司创业团队排序是:所长兼董事长曾朝茂副研究员,总经理王树和(所业务处原副处长),总工程师倪光南副研究员,副总经理张祖祥(所研究室原副主任),副总经理柳传志实习员。
之后,所内大批科技人员陆续加入,形成强大科技创新力量,他们一律保留计算所人事关系,工资照发、福利等各种待遇依旧,如退出公司仍可回所工作,退休后则属计算所退休职工。
与此同时,计算所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也无偿给予公司使用。
2015年3月初的一个周末,倪光南院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对于当年“加盟”联想的具体细节回忆道:“当时,我进入联想时实际上我们整个汉卡研发团队都加入联想了,因为联想和计算所没有具体分界,许多人都在帮联想干活,但却没有进入联想编制,何况工资都是所里发。钱华林还当上联想副总,可他在组织形式上一天都没进入联想,始终都是计算所研究人员,而他研究的产品却给联想拿去卖,就是联想的产品。我们的团队中大多数人也是这样,都在计算所上班,替联想干活,但不属于联想员工。因此,联想没有十几个人创业或者几十个人创业的说法,整个计算所的人、技术和产品,只要联想需要都无偿提供,因为公司和所里是分工不分家。办公司就是为了转化所里的科技成果。”
中科院主管公司的严义埙副院长1993年上任后,经常批评柳传志“20万元起家”的说法,他多次说,说20万元起家,那计算所的贷款怎么算?曾茂朝也说,计算所公司第一个大合同的贷款,即承担中科院500台微机(配联想式汉卡)的合同,是他签署的。可见无论是技术成果也好,贷款也好,计算所公司都靠计算所。
计算所创办联想后,先后有约 130 名科技人员到联想工作,直到从联想 退休。下面是其中 126 人的名单(已成为联想高管的不在本名单中)。
王平生 |
步铁锚 |
常金声 |
高 平 |
何早立 |
黄凤丽 |
霍双仁 |
李京红 |
李明义 |
李维忠 |
刘绍棠 |
芦杨青 |
梅桂娥 |
孟秋芬 |
米凤军 |
任晋安 |
王玉娥 |
吴国利 |
肖琪 |
张献珍 |
李天福 |
王帮楚 |
王洪婵 |
王秋菊 |
王嵩正 |
吴红鹰 |
杨继文 |
张建平 |
安学林 |
白世昌 |
曹桂琴 |
曾冠群 |
陈大有 |
陈光明 |
陈美玉 |
陈燕云 |
陈芷英 |
陈志刚 |
崔宝杰 |
戴惠芬 |
董瑞珍 |
窦喜平 |
范秉真 |
冯恭祜 |
冯锡山 |
甘鸿 |
高东荣 |
戈维民 |
葛淑云 |
龚国兴 |
郭华 |
何其庆 |
何涛 |
何玉珍 |
胡罗生 |
胡振忠 |
贾庆玉 |
贾婉珍 |
姜延玲 |
金开贵 |
李德君 |
李敬一 |
李 平 |
李燕仲 |
李玉新 |
梁培基 |
林秀英 |
凌德芳 |
刘汉才 |
刘俊麒 |
刘筱琇 |
马宝凤 |
马盛发 |
庞大伟 |
秦瑞祺 |
邵秀秀 |
宋世金 |
孙祖希 |
唐恩鸣 |
唐煦 |
田玉文 |
万良银 |
汪秀英 |
王爱芬 |
王惠芝 |
王俊峰 |
王世兰 |
王世琪 |
王世儒 |
王世英 |
王双增 |
王廷俊 |
王文芳 |
王心蓉 |
王秀芬 |
王永利 |
魏元均 |
吴学端 |
谢德实 |
闫书琴 |
杨宝琪 |
杨丽芳 |
杨仁绂 |
杨秀香 |
杨永强 |
袁保玑 |
张克敏 |
张良超 |
张露茜 |
张品贤 |
张汝耀 |
张淑兰 |
张侠华 |
张振强 |
赵贵英 |
赵建平 |
赵金贵 |
赵全堂 |
赵新民 |
郑亚娴 |
支碧岑 |
钟秉慧 |
周玲秀 |
朱行超 |
庄青荣 |
邹志国 |
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的联想公司继承了计算所的优良基因。计算所作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研究所,历史上创下了许多 “第一”。如生产了中国第一 台大型电子计算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大型电 子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打破了西方的封锁,支撑了“两弹一星”等重大项 目,为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国争光、科技强国的思想深深扎根于计 算所员工的心中。
事实上,中科院计算所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计算所先后为国家 培养了几百名我国最早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 有二十余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高校的早期计算机人才,大多是计算 所培养的。为此,中科院计算所堪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黄埔军校”。据传, 计算所内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所里一个虫,出去一条龙。”而计算所为 全国各行各业输送的许多科研骨干,他们中不少人成为了所在行业领军人 物甚至高级党政负责人,比如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就是计算所毕业的博士生,并在计算所从事多年科研工作,经历了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副 研究员的过程。
图为计算所公司技术部在为用户维修机器。
五、联想式汉卡投入市场
——1985年5月推出第一型联想式汉卡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春风,使怀抱科技成果产业化追求的倪光南备觉温暖,他觉得从此更有实现人生梦想的大舞台,他将在国外看到的高技术公司作为计算所公司的愿景,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一生归宿。他带领课题组通宵达旦地扑在研发工作的一线上,1985年大年初一的上午10时,他和课题组秦梅芳等人就又开始工作了。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奋战,在1985年5月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开始投放市场。
计算所公司的联想式汉卡产品,用户感兴趣的是:联想功能,速度快,不占资源, 25行显示,中西文兼容,多种输入法…...下图中的集成电路板即为联想式汉卡:
最早的联想式汉卡包括三块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电路板和一套软件系统。三块电路板之间以扁平的电缆线连接,字库中储存着所有标准汉字,汉字显示完全由硬件实现。联想式汉卡通过这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机处理汉字有了和处理西文相同的效率:无论是中文还是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内存资源不被占用,“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如dBase、Lotus1--2-3、PE等等)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以使用。
——倪光南身体力行推广汉卡
倪光南学习西方高技术公司的榜样,十分重视市场推广工作。他亲自站柜台推销汉卡、了解用户需求;组建“联想式汉字系统用户协会”和《联想世界》会刊,构建用户与公司的纽带,并交流应用经验,促进推广应用;设立热线电话,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而且负责接热线电话的工程师座位就在倪光南边上,用户决想不到,为他解答问题的人可能正是联想式汉卡的首席研究员、公司总工本人。中国老一辈科技人员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在支持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很值得现在的年青一代仿效。
从此,“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的倪光南和联想式汉卡连在了一起。随着联想式汉卡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
图为计算所公司汉卡组(销售部)在表演新程序。
——联想汉卡的功用
1981年IBM推出了个人电脑(PC),它在西方迅速流行并进入了各个应用领域,但在中国,PC的推广却遇到了处理汉字的难题,这包括汉字的输入、输出、显示、编码、字型、汉字软件等等。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各种汉字系统应运而生。PC上最早的汉字系统是CCDOS,它是纯软件的解决方案,成本低,但也有缺点,例如在PC/XT上,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个,全屏幕只能显示十行汉字文本,汉字字库占据了1/3的RAM,汉字显示必须通过BIOS,破坏了“直接写屏”协议,使西文软件不能适应等等。为了提高汉字处理的性能,倪光南把已在8位汉字微机LX-80上实现的联想汉字技术移植到PC上,成为PC的一个扩展卡,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不论处理中文还是处理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字库不占RAM,“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使用……。当然,还有“联想”功能这一特色,并因此命名为“联想式汉卡”,全称是“联想式汉字微型机系统LX-PC”。
以下为中科院1985、1986年关于“联想式汉卡”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文件:
在当时“汉卡”这类产品中,联想式汉卡推出早、销量和影响最大。与后来那些仅作为汉字字库的汉卡不同,联想式汉卡以提高汉字处理性能为主,对于386以下的PC,它把西文PC变成中文PC,中西文软件达到高度兼容。
虽然联想式汉卡的软件与硬件捆绑、不单独销售,但实际上软件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中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内。联想式汉卡也发展了智能化汉字输入:除联想功能外,用户可用码表生成任意输入方案,支持词输入,“联想”的相关长度达到4个汉字,利用“联想”可调整输入中的候选字顺序,允许在输入现场定义词,输入中的候选字动态排序…… 因此有人说,联想式汉卡将汉字从“字处理”扩展到了“词处理”。
六、计算所公司(联想)掘得的第一桶金
1985-1986 年,是联想以技术服务积累资金阶段——联想式汉卡赚得70万。
关于联想的第一桶金来源,社会上流传有许多“传奇”,为了不进一步以讹传讹,这里先不重提那些八卦说法。我们开门见上地陈述事实, 并出具有关历史资料、数据才说明问题。
——联想式汉卡赚得第一笔收入70万
1985年,中科院要给下属研究院所配备500台微机的愿望,给计算所公司带来了商机。这是计算所公司的第一个大合同,即组装中科院购买的500台微机合同,当时有不少竞争者。本来中科院已经决定给中科院下属另一家公司组装这500台微机,但公司副总李勤去游说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有可以加装联想式汉卡,这样就把人家生意抢过来了。于是,公司员工全部投入搬运微机的工作,要从一楼搬运到三楼——所谓“搬机箱、流大汗”的说辞就源自这里。
这些微机基本上都配上联想式汉卡,而汉卡当时卖4000元左右,所以公司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公司又为这500台微机验机、装汉卡、培训、服务,因而通过这一合同获得了70万元利润,这就是联想式汉卡为公司赚来的第一笔收入。
联想式汉卡是高利润产品。例如一型卡推出时,售价4000多元,成本只有一千多元;汉卡中销量最大的七型(ASIC型)卡,物料成本加制造成本为1260元,销售价为2500元。
图为联想自行设计的ASIC芯片的7型卡。
不过,在众多的公开资料中,联想的第一桶金来源被这样描述,20名员工肩扛手提,将2000个包装箱像蚂蚁搬家一样……挪到三层楼上我们借来的大型机的机房中,赚了70万元。对此,倪光南院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这是不客观的,我们当时每台计算机赚了1400多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25个月的工资,光靠搬机箱、流大汗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而计算所首任总经理王树和是这样表述的:“当时的计算机都是从国外进口,操作系统全部都是英文的,市面上也有几种汉卡,但都不稳定,我们负责这批计算机的验收、组装、培训,还装上了倪光南的汉卡,一下子就赚了70万元。”
还有一种八卦说法,出于别有用心、即抹杀倪光南对联想公司创办初期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贡献,不仅把倪光南在联想成立的第二个月——1984年12月加盟计算所公司(联想)、出任总工程的事实往后推延到1985年,还硬是把汉卡研制成功上市时间的推后到1986年。这里我们根据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那些处心积虑编造的谎言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中科院周光召院长在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树和陪同下观看联想式汉卡演示。
但是,关于联想汉卡的推出时间,被出于某种目的,人为地往后“推延”!
请看下面关于“联想式汉卡”推出时间的三种说明:
一、联想官方网站关于联想汉卡推出的两种时间前言不搭后语。
二、中科院1986年5月7日印发给有关单位关于“联想式汉卡”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
2015年3月11日22点15分,作者登录联想集团官方网站,进入点击“关于联想”,进入“公司概览—联想公司历史—1989-1984year”,发现有这么一句话“1987·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而在另一处,一张汉卡的图说是:“1986年,联想成功研制出第一款自主拳头产品—联想汉卡”。这些都与事实严重不符!
1986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视察汉卡。
1986年5月7日,中科院有关“联想式汉卡”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文件,对1985年11月12日“联想式汉卡”通过中科院院级技术鉴定进行了详尽说明,它充分证明了“联想式汉卡”的“成功推出”时间是1985年,而非1986年、或1987年。
那么,在联想集团的官方网站上都竟然出现否认、歪曲和篡改企业自身发展历史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理喻、也发人深省!
联想集团官方网站截图一:
联想集团官方网站截图二:
联想集团官方网站截图三:
联想集团官方网站截图四
请看有关数据和获奖证明、证书时间:
下图为1987年联想汉卡手册:
1987年5月联想产品介绍:
1988年3月,计算所公司总经理柳传志在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讲话说:“我们主要以倪光南同志发明的联想式汉卡作为拳头产品,作为龙头,带动起整个经销。”
1988年5月31日,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在《计算机信息报》发表文章指出:“公司成立三年来,坚持‘以研究所为后盾,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龙头,实行科研、试制、生产、经营一条龙’的方针,开发了以联想式汉卡为代表的一批拳头产品。”
1988年10月,新华社高级记者顾迈南、汤华在《瞭望》周刊发表他们采写的报道《倪光南和他的联想世界》中写道:“计算所公司职员大家说‘正是倪光南的联想汉卡成为公司开发的重点产品,才使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历年来汉卡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起家阶段,它为计算所公司挖到了第一桶金。
七、联想式汉卡三年创利上千万
仅在计算所公司创建的头三年间它创造的利润(包括退税)即达1237万元(若按可比物价折算,当年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56元,如今为3500元,约相当于今天的七八亿元)。
联想汉卡荣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王选主持的激光照排系统获一等奖只差一年。今日已成为跨国公司的联想集团,正是以“联想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柳传志语)。
联想式汉卡在公司的头三年创造的直接效益,是计算所拨给公司使用的办公室、实验室等场地投入和开办费20万元的数百倍。
所以,历年来汉卡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起家阶段,它为计算所公司积累了资本。
下图为联想式汉卡销售量具体数字:
1 |
2 |
3 |
5 |
6 |
7 |
8 |
9 |
总 |
|
85 |
238 |
238 |
|||||||
86 |
153 |
921 |
1074 |
||||||
87 |
4970 |
99 |
5069 |
||||||
88 |
3199 |
2539 |
5738 |
||||||
89 |
1318 |
2814 |
660 |
913 |
5705 |
||||
90 |
999 |
1326 |
3997 |
2605 |
8927 |
||||
91 |
12000 |
||||||||
92 |
24000 |
||||||||
93 |
31600 |
||||||||
94 |
40700 |
||||||||
95 |
18500 |
||||||||
96 |
8300 |
||||||||
97 |
|||||||||
Sum |
161851 |
下图为联想式汉卡年销售量直观图:
下图为计算计算所公司头三年(1985-1987)营业额增长情形:
在联想式汉卡的整个生命周期(1985—1995)中,硬件共更新了8个型号,软件版本的更新还要多些。联想式汉卡得以在十年左右的生命周期里总共销售出16万套,为公司创造了上亿元利润,并带动了包括微机产品在内的整个公司的营销。倪光南常说,成功的IT硬件和软件产品都是成系列的,不会只是一个型号或一个版本,这确是经验之谈。
从前面两图可分别看出为计算所公司头三年(1985-1987)营业额增长情形,以及汉卡的贡献比例,汉卡在全部产值和利税中分别占了38.1%和45.6%。除了这一直接效益外,汉卡还带动了PC的销售(买汉卡的用户往往都买PC),有重大的间接效益。
正如联想公司领导人在1988年4月18日所说:“联想式汉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至今已销出一万套的联想式汉卡,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其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至于其他效益,最显著的应是它对联想集团企业品牌的贡献。
下图为联想汉卡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下图为联想汉卡应用于生产实践成果证明:
八、汉卡荣获诸多殊荣
2001年在由中国工程院倡议主办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共评出了25项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其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 仅次于“两弹一星”,居第二位。众所周知,“印刷革命”主要是王选主持研发的方正排版系统,而“汉字信息处理”则有众多的汉字信息处理研发者;而联想式汉卡是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
在1988年1月的“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上,联想式汉字输入系统“主要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是:倪光南、秦梅芳、钱华林、陈浩斌、严开明、平镇中、胡锡兰、郑茂松、何玉珍、贺志强、李玉新。基层申报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曾茂朝)。
1986年京区汉字对口赛奖。
1986年应用支持系统奖。
联想式汉字微型机系统获奖证书1
联想式汉字微型机系统获奖证书2
获奖名单
联想汉字系统:
中科院一等奖:倪光南、秦梅芳、平镇中、郑志捷、施振川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倪光南、秦梅芳、钱华林、陈浩斌、严开明、平镇中、胡锡兰、郑茂松、何玉珍、贺志强、李玉新
1992年,联想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九、与倪光南关于汉卡的对话
问:“很多人说汉卡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请问最初希望研发汉卡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汉卡确实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在微机软硬件性能较低的时期解决汉字信息处理的有效手段。具体说来,PC刚推出时,CPU(16位的8088)的主频是4.77 MHz,内存640KB,采用DOS操作系统,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用它的全部资源来作汉字处理都嫌不足。为此,我们开发了联想式汉卡,用汉卡硬件加上专门的软件来处理汉字,基本上不占PC资源,使中文PC和西文PC的工作效率相仿,西文应用软件也大多可以不用修改直接用于中文处理。1993年后,PC的CPU发展到了486 ,操作系统发展到了Windows,这时,只需用PC的一小部分资源就可以满足汉字处理的要求,汉卡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问:您在最初就有着汉卡研发的技术,请问最初的汉卡和后来市面上能购买到的有什么区别?
答:联想式汉卡是继承了中科院计算所的汉字信息处理成果和知识产权。1983年在计算所我们就推出了LX-80汉字图型微型机,基本上具备了后来汉卡的功能。当时PC已经成为业界潮流,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机遇,如果将LX-80的汉字处理功能移植到PC上,使只能处理西文发PC成为一台能处理汉字的PC,就能在中国市场大量推广。所以,我们宁可不做完整的微机系统,而去做一个插在PC中的部件——“汉卡”,从学术上看,这似乎是退步,但从市场上看,这是一大进步。1984年底,这个移植工作将要完成时,计算所成立了以转化科技成果为目标的计算所公司,我们就将汉卡成果和知识产权带进了公司,通过公司实现产业化。汉卡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在10年左右的生命期内硬件共发展出了8个型号,软件的版本就更多了。这是产品和成果的差别:成果通过鉴定就不会再发展了,而产品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会不断地发展。新型号的汉卡比老型号的汉卡功能要强得多,价格反而下降了,这种趋势和PC其它硬件是类似的,虽然不像集成电路那样严格地按照摩尔定律。
问:汉卡研发的技术难题在哪儿?您和您的团队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断更新汉卡的版本,请问您有没有最满意的一款,是最后一款吗?
答:汉字处理的基本技术我们在计算所时就已掌握了,但要将这些技术浓缩到一张能插进PC的扩展卡上,在当时来说是有难度的。而且这个卡还必须很便宜,因此需要合理地将硬件和软件技术结合起来。在汉卡的各个版本中,1990年推出的7型卡(即ASIC汉卡)是最成功的,它的销量最大,那时正是汉卡的黄金时期。而且,它首先采用了自行设计的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有很高的性价比。此后,我们在联想汉卡、联想微机、联想汉字激光打印机等自主产品中,先后采用了4个自主设计的ASIC芯片,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正是在已成功推到市场的基础上,1994年我们和复旦微电子中心商谈共建ASIC设计中心,准备实行“产学研相结合”,还取得了国家经贸委的项目支持。可惜,后来联想从“技工贸”转向“贸工技”,包括联想程控交换机、ASIC设计中心等等在内的许多重大项目都流产了。
问:汉卡的出现对当时的国内计算机使用者来说是怎样的作用?
答:当时汉字处理是中国推广应用电脑 的瓶颈,因此各种汉字处理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以CCDOS为代表的“软汉字系统”成本最低,但性能低;以联想式汉卡为代表的“硬汉字系统”成本较高,但性能好。这二种汉字系统适应不同的需求,共同解决了汉字处理难题。2001年由近百位院士评选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被评为第二项(共25项),获得这样的评价是不容易的。
问:您怎么看待当时其他的汉卡?
答:联想式汉卡是最早的汉卡之一,其他的汉卡也各有特色,不过在产业化方面联想式汉卡是最好的,除了创造经济效益外,联想式汉卡还有另一项特殊的贡献,就是将“联想”这项技术的名称变成了品牌、变成了公司的名称。
1988年时,联想式汉卡在市场上已有良好的声誉,我们在广州的合作伙伴,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的王少才厂长为了推广汉卡,注册了一家“广州联想电脑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计算所公司经营,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收取管理费。
下图为联想与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合作的产品说明书:
来源:求索之路平坦心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