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影片中的美国人是热情、开朗、勇敢,日本人是专业、严谨、牺牲的话,那么中国人就是‘弱鸡’。”
《决战中途岛》可谓美国的爱国主义大片,这部电影在中国热映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以后中国导演再拍中国版的爱国主义大片时就不必再自惭形秽,怀疑自己不够“普世价值”了。
其实,爱国主义才是普世价值。
01
既是主旋律大片,影片对美军的美化是免不了。从尼米兹海军上将等高级将领到一线水兵,他们或牛仔、或儒雅、或彪悍、或缜密;在战斗中,飞行员冒着日军的炮火俯冲轰炸,死不旋踵,略无惧色,令观众肃然起敬。
耐人寻味的是,日军将领的形象也相当正面,甚至高大。
无论是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还是山口多闻,个个都显得精干、严谨、专业,一丝不苟,有“贵族范儿”,年轻的海军军官则显得热血澎湃,慷慨悲歌。他们军装笔挺,衬衣领子和手套都是雪白的,望远镜都用绒布包裹。
尤其是到了海战的最后阶段,山口多闻海军少将决定与自己的旗舰飞龙号一起沉没,他在甲板上远远地向海面上的部下挥手的片段,更是令人动容。
02
好莱坞为什么要美化与美国血战的日本人?
其实,美国人的复仇心理是很强的。
杜立特中校轰炸东京时,哈尔西将军就把战前日本授予他的一枚勋章交给杜立特,让他绑在一颗炸弹上给日本人还回去。
但是,无论太平洋战争打得怎样惨烈,日军毕竟没有占领过美国本土,对类似南京大屠杀那样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暴行,美国人并没有切肤之痛。
太平洋战争,更像是职业军人之间发生的教科书般的“专业战争”。
当然,美化日军将领,还是为了美化美军自己。因为无论日本海军怎样专业、精英、悲壮,最终无非美军手下败将。
所以,美军才是最厉害的。
03
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是《决战中途岛》里中国人的形象。
杜立特轰炸东京后,在中国浙江跳伞着陆,一群中国民团包围了他。
可是,这是一群怎样可笑的人啊?
他们表情呆滞,邋里邋遢,领头的那一位,会讲蹩脚英语,留着滑稽的中分发型,戴着一副可以被民间称为瞎子的眼镜,形象猥琐,个头不到杜立特的肩膀。
杜立特站在他们中间,鹤立鸡群,俨然从天而降的拯救者。他慷慨地把自己的打火机送给了留着中分头的小头目,这个镀铬的、闪闪发亮的小玩意,是一种来自文明世界的赐予。
如果说,影片中的美国人是热情、开朗、勇敢,日本人是专业、严谨、牺牲的话,那么中国人就是“弱鸡”。
04
历史事实是,杜立特跳伞后遇到的是国民政府浙西行署开办的“抗日青年自卫营”的营员,他们都是当地的青年学生。
根据杜立特自己的回忆,一名少校接待了他。
众所周知,我一向反对在影视作品中对国民党和国军过度美化。
但这部影片不同。《决战中途岛》并不是讲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中国人的形象在影片中不过惊鸿一瞥,其他国家的观众看了之后只会说:“这就是中国人,中国人是这个样子。”并会下意识地把这种对中国人的印象带到现实中。
更何况,当时愿意投身“抗日青年自卫营”的人,很多是进步青年,他们只是暂时找不到去延安的路而已。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也曾经赞扬过这个青年自卫营。
所以,找一些阳光帅气的青年,穿上干净整洁的军装,让他们接待因落进水田里而满身泥污,又冷又饿、胡子拉碴,狼狈不堪地向他们求助的杜立特,不是很好吗?拍电影时这样做很难吗?
考虑到这部电影是“中国资本第一次主控主投好莱坞大片”,博纳为这部电影付出了8000万美元的高额投资,那么影片中的中国人如此形象,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
花了这么多钱,难道就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弱鸡”形象吗?
05
中国已经非常有钱了,或者说,有一部分中国人已经非常有钱了,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资金流进好莱坞。
但是,如何把经济实力转化为话语权,改变好莱坞影片中关于中国人的刻板形象,如傅满洲、妓女、吸鸦片的、“弱鸡”等等,看来,包括博纳在内的中国投资者,还没有考虑那么多。
或者,在他们的意识深处,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定势:日本人就是高傲、严谨,美国人就是自由、洒脱,而中国人就是麻木、邋遢?
中国如果不能在世界上摆脱“被保护者”的形象,又如何能够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信任,还谈什么“中国方案”呢?
经济实力最终要转化为文化领导权才能获得正当性,否则的话,也许能够赢得一些票房,但最终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