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历了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的洗礼与消耗,性情大变”
01
今天上映的《决战中途岛》,和2001年上映的《珍珠港》在基调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珍珠港》拍摄、上映时,911事件还没有发生,美国正处于冷战胜利后独步天下的欣快感中,其结果是《珍珠港》被拍的轻浮、华丽,惨烈的海空大血战成了背景,在舞台中心搔首弄姿的是一个三角恋故事,这倒是和年轻的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的风流生涯相映成趣。
《决战中途岛》的基调就不一样了。 差不多二十年过去,美国经历了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的洗礼与消耗,性情大变。整部影片被拍的凝重、写实,虽然还有飞行员在战斗起飞前把妻女照片别在仪表板上的细节,但爱情戏已经没有了,也没有美国战争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反战主题,只有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 这部电影,各方面都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大决战”系列、前苏联的“解放”系列,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不妨将这部影片当成军史片来看——尽管片名叫“决战中途岛”,但从战前的日美外交博弈,到偷袭珍珠港,再到珊瑚海海战、杜立特首炸东京等重大事件都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呈现,几乎可以说是半部太平洋战争史。
02
“犯美国者,虽远必诛”,这是《决战中途岛》的主题,虽然影片中的美国人,并没有说出这句话。 美国在珍珠港吃了亏,向日本复仇就成了举国上下一致的意志,并且美国人拿出了牛仔的血性和海盗的残酷认真筹划复仇——情报官员吃住都在办公室,几个月不回家,妻子不满意怎么办?“等打完了这一仗再用后半生回报她吧”;飞行员在空中,氧气出了问题,不断咳血,但还是要坚持参加完最后一场战斗,把炸弹投在日本航母飞龙号的甲板上。
美国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不要尝试激怒它——这是影片试图留给全世界观众的印象;
即便首先受到袭击,并且处于不利境地,美国也可以战胜敌人——这是影片试图告诉美国观众并且希望他们记住的结论。
在《珍珠港》中,还有黑人水兵,但在《决战中途岛》中,所有的美国人就全都是清一色的白人了,一个有色人种的形象也没有,所以这部电影应该是体现了特朗普主要支持者群体“红脖子”们对历史的想象。
03
从《珍珠港》到《决战中途岛》,从克林顿,经小布什、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最大的变化,是从“全球化的美国”变成了“美国优先的美国”,或者在不太准确的意义说,变成了“民族主义的美国”。 “美国优先的美国”与“全球化的美国”的最大区别是,后者重在维护美国建立并主导的世界秩序,前者则意在打倒、战胜美国的敌人!
今天的美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敌人。有了敌人,美国才能为它国内的各种问题找到一个方便的借口,才能维护国内的团结,才能把各种危机转嫁出去。
事实上,美国已经圈定了它的敌人,这个敌人是谁,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04
从2016年的《血战钢锯岭》到今天《决战中途岛》,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美国电影的画风在逐渐转变——不再反战,也不在纠结所谓战争中的“复杂人性”,好莱坞似乎在摆脱自由主义“白左”的“不健康影响”,重新把战争塑造成一种光荣的英雄史诗,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男子汉行为。
简言之,好莱坞以一种不太引人注目、但颇为默契和迅速的方式,配合美国从“全球化”转向“美国优先”——美国不仅要从自己战胜军国主义日本和纳粹德国的光荣历史中重新汲取力量,还要悄然重塑美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为下一场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
有意思的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公司博纳是《决战中途岛》的主要投资方。
博纳的掌门人于冬说:“《决战中途岛》是一部展现了全世界最尖端特效的战争片。”这表明他意识到了电影是一种商品,但还没有意识到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没有意识到类似《决战中途岛》这样的影片对中国、对美国的不同意义。 中国的资金向好莱坞输血,最终的结果是强化了美国的软实力、强化了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甚至强化了美国对中国的文化统治,这凸显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晚近四十年,中国的文化发展大幅落后于经济发展,在经济上我们已经把美国追的喘不过气来,在文化上还远不是这样。
05
《决战中途岛》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生动的细节——
一架被击伤的美国轰炸机,试图撞向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乘坐的旗舰赤城号,但未能成功,擦着舰桥坠入大海。南云的参谋心有余悸地问:“司令官,它是冲我们来的吗?”南云强作镇定地回答:“不是,美国人没有这样的勇气!”
事实上,美国人并不缺乏这样的勇气,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日本,不仅靠强大的工业能力,也靠美国军人不亚于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勇气。美国人真正感到沮丧,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精神上被打败,是要等到在朝鲜战争中遇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之后了。 美国已经开始从文化上、精神上为未来的摊牌和决战做准备了,我们也应该做同样的事。 中国的电影导演应该把摄影机的镜头更多地转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保家卫国战争中所取得的一次最辉煌的胜利——抗美援朝!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在未来的较量中,在精神上处于下风。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