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少个小时前,褚时健死了。
紧接着,媒体乃至自媒体开始连篇累牍他的光辉过往,纷纷称赞其为烟王、橙王。
可是他犯罪的过往以及原因呢?
要么没有,要么一笔带过。
0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现象呢?传播学给出了答案。
媒体记者作为守门人,替大众挑选出他们希冀大众看到的内容。
再然后,通过议题设置将此类内容无限制放大。
由此,一个光辉亮丽的形象被树立。
至于他人生的堪堪污点,成神之后统统抹去,然后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02
我稍微看了下相关媒体的报道,几乎如出一辙,从高地滚落至低谷,然后重回巅峰。
简而言之,关乎褚时健的种种,被媒体有意无意刻画得犹如苦难一般。
贪污自然也成了其中之一。
而关乎褚时健贪污的痕迹,似乎被故意抹去,或是被以“钱不配位”而解释,进而意图给大众造成一种情有可原的错觉。
可问题在于,工资不高,难道就可以贪污了吗?
反正我是觉得不行。
03
不仅如此,褚时健的突然减刑也显得莫名其妙。
据媒体极其有限的报道显示,在1999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后,2001年,褚时健突然获减刑,变为有期徒刑17年。
在之后,2002年,褚时健获批保外就医,随后开始与妻子承包荒山种橙。
这里我稍微查了下,减刑这玩意,刑法中有规定,已满75周岁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60岁以上,75岁以下,不予处罚。
而褚时健判处无期徒刑时正值71周岁,明显不符合减刑条件。
除此之外,褚时健的保外就医也显得莫名其妙。
毕竟,褚时健随后的表现(即能同妻子开垦荒地,这身体条件恐怕差不到哪去),完全够不着保外就医。
04
当然,以上皆为我个人的猜测以及判断,至于其中的事实究竟如何,由于“守门员”的故意隐瞒,以及有意歪曲,我自然得不到真正答案。
但我始终以为,用他后来的成功湮没之前的犯罪事实,进而达到瞎捧目的的种种行为,均不值得提倡。
虽然从媒体的报道中看,褚时健的确是死了,但深究之后,我们又会猛然发现,似乎“冤魂”仍未散去。
罢了,都说人死为大,其中的秘密就让亡者带去另一个世界吧。
至于这世间,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以及向往传说的人们。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