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律师应仗人间义——谒施洋烈士墓随记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8-08-14 10:45:02

 

          郭松民按:这是2006年的一篇旧文,当时发表在一家纸媒上,没有保留底稿,就一直找不到了。今天偶然发现,大喜过望,一字不易,重发在这里。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施洋烈士牺牲已经快100年了!他的遗愿实现了吗?抚今忆昔,为历史进步的艰难深深叹息。

 

五一后的一天下午5点左右,当我漫无目的地走到洪山广场的时候,看到那里有许多工人正在拆卸为劳动快乐专场文艺演出而搭建的临时舞台,一副曲终人散的样子。

望着被仍在地上的横幅,我不由得想:此句不通。在今天,劳动本身未必会给人带来快乐。比如一个人劳动了之后如果拿不到报酬,他还会快乐吗?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受到充分保障的劳动,才可能会带来快乐。

广场上没劲,离回京的火车发车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去哪里呢?我打开手上的武汉交通图,一个熟悉的名字蓦地跳入眼帘:施洋烈士墓。

说熟悉,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一部反映二七大罢工的电影《风暴》,著名艺术家金山在其中扮演施洋大律师。深夜里,前来密捕施洋的军警在江边包围了他。在凄厉的警笛声中,他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呼啸的寒风将他的头发和围巾吹起,面对着雪亮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他目光如炬。

 

这个画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深极了,施洋这个名字从此就被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情节是艺术家的夸张。实际情况是,施洋虽然预感到直系军阀吴佩孚、萧耀南将对他下手,但他仍然拒绝逃走,在家中从容被捕。

施洋烈士墓就坐落在洪山南麓。整个陵园依山而建,大门是一座庄严肃穆的中式牌楼,上书施洋烈士陵园几个大字。穿过牌楼,便是用将军红花岗岩雕刻的施洋烈士像,烈士的神情看上去慷慨苍凉。白色大理石基座上,刻着原国家代主席董必武的题诗:

二七工仇血史留,

吴萧遗臭万年秋。

律师应仗人间义,

身殉名存烈士俦。

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是一幅青铜浮雕,表现的就是1923二七大罢工时的情景。细看其中的横幅和标语,劳工神圣众志成城工团联合会等字样。施洋居中,一袭长衫的模样和簇拥在他周围的工友们的短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我忽然心有所动:是了!这应该就是施洋长期以来享有崇高声望的最根本的原因了——他属于那种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非常稀缺的一类知识分子,即虽然已经跻身于精英阶层,但却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下层的劳苦大众。

作为一个职业律师,施洋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三十岁不到,就担任了武汉律师公会的副会长。但不久之后,在恽代英、董必武等中共早期创始人的影响下,他便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人运动上来了。

 

董必武

施洋获得武汉工人信任的转折点,是他成功地领导了192112月汉口人力车工人为反对车行资本家加租(也就是增加份钱)而举行的大罢工。

罢工甫一开始,施洋就积极投身其中。他一方面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嘱咐大家齐心努力,坚持到底一方面替工人草拟《罢工宣言》和《告各界父老兄弟姊妹书》,揭露车行资本家的恶行,阐明工人的立场,还撰写了罢工新闻报导,使罢工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同情。

在组织起来的工人的巨大压力下,汉口租界当局和车行资本家最后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全部条件:

释放被捕工人,允许成立工会,车租不仅不再增加,还在每日每班的原有租金里提出五十文作为工人的福利费用。在罢工期间,每人每天补发伙食费两百文,作为赔偿损失。上工以后,免租三天,收入全部归工人所得。

罢工获得全胜,武汉第一个公开的工人组织——人力车夫工会也在胜利中诞生了。

 

按照纪念碑的碑文记载,二七大罢工的直接目标,也不过是为了争取一项最基本的劳动权利:集会结社自由。

铁路工人和军阀争执的焦点就在于,工人要成立总工会,而军阀不让成立。诚如施洋在湖北陆军审判处所慷慨陈辞的那样:

 “京汉铁路的工人罢工斗争,不是空穴来风,来之有源。其罢工原因,不外下列各种:一、工厂待遇恶劣;二、工人集会结社、言论出版都不能自由;三、工资太低,工人生活太苦;四、工人劳动时间太长。能解决这些问题,罢工自然解决,何必请教于我呢?

 

吴佩孚

但军阀不愿意解决这些问题,而选择用武力血腥镇压。施洋在工人当中有巨大的号召力,又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吴佩孚因此认为:不杀施洋,工潮难平所以他被捕一周后,即遭秘密处决,年仅34岁。临刑前,施洋对执法官厉声说道:

 “我只希望中国的劳动者早点起来,把军阀、官僚资本家和你们这些替他们卖命当走狗的人,一起食肉寝皮!

在身中两弹后,他仍傲然屹立,使出最后的力气振臂高呼:

 “劳工万岁!

绕过石壁,沿着石阶循级上升,是一个用方砖砌成的平台,朴素精洁。前面是纪念碑,后面就是八方型的烈士墓,墓上有一个用黄色的菊花扎成的小小花环,显然是有人刚刚来祭扫过,烈士并没有被遗忘。

 

我想,施洋为工人献出了一切,将他誉为劳工律师的工人又怎么会将他遗忘呢?他牺牲后,其遗体即由人力车工人工会和他的夫人收殓,同年7月,由江岸铁路分工会将其安葬在武昌宾阳门外的洪山。在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汉口人力车夫为表达对施洋的哀思,仍然在各码头设祭,数千车夫跪地痛哭并扶灵位游行,场面悲壮。

试问民国时代的律师,林林总总,何止千百,又有几人能够受到工人如此衷心的爱戴?

知识分子要想不朽,说到底,恐怕还是无法回避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因为衡量一个社会的最终标准,还是要看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自由、保障和生活状况如何,而历史对知识分子的评价,最终也必须取决于他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了多少贡献。

当然,如果一个知识精英只顾现世的快活,为了个人成功不惜攀附权贵、富豪乃至黑社会老大,根本就没有想到不朽的问题,则我的感慨也就纯属多余了。

 

站在烈士墓前,回望夕阳映照下的长江,滚滚东去,我又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起了董老的那句诗: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