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文/芮思客)“不忘初心”——没错,就是这四个字。
昨天(28日),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时,访华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用了“不忘初心”来表明日本在处理中日关系上的态度。
“日本愿以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牢记原点,不忘初心,本着战略互惠精神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共识,推动日中关系迈向新的阶段。”河野说。
2018年1月28日,外交部长王毅与到访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举行会谈。(图片来自外交部网站)
作为十九大的主题关键词之一,“不忘初心”甚至入选了中国媒体所评选的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而当这四个字从日本外相的口中说出时,它所传递出的信息也格外耐人寻味——
对这次“迟来的”访问,日本全国都寄予厚望
无论是对日本还是对中国而言,河野太郎的这次中国之行,都有些“姗姗来迟”——这是河野太郎去年8月就任日本外相以来的首次访华,更是自前任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在2016年4月末访问中国以来,日本外务大臣的再次到访。
从上任之初起,河野太郎就曾多次表达了自己希望访华的心愿。
河野太郎
去年8月,他在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如何处理中日关系”的提问时,回答说:“在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时讲到了‘让我们密切交往’。我希望有机会前往中国。”
去年12月,又有日媒披露称,河野一度要求外务省事务人员尽快为他确定访华日程,“如果提交给我日程表,我可以立即访问北京。”
不过当时的公开报道显示,由于日本一边对华示好,一边又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所以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的乃是这样一句话:中方要求日方将改善中日关系的表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新闻截图:外交部要求日方言行一致
直到今年1月27日,河野太郎才终于开启了访华之旅。
在NHK电视台等日本媒体报道中,河野此次的访华使命至少包括两个任务,一是力争早日举行由日本担任东道国的中日韩首脑会谈,二是力争实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领导人的互访。
NHK报道截图
事实上,河野太郎“迟到”的访问背后,也是日本首相安倍对于访问中国的“殷切期待”。
自2012年底再次上台执政至今,安倍尚未对中国进行过正式访问。
2017年5月,代表日本政府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带来了安倍的亲笔信,其中,安倍就传达了希望在合适的时机实现互访的意愿。
2017年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二阶俊博。(新华社)
日本共同社也观察到,昨天(28日)的外长会面甫一开始,河野直接表达了“今年能推进(双边)关系全面改善”的愿望——对此,日本全国上下都寄予厚望。
“2018,中日会有第5个政治文件吗?”日经中文网发表以此为题的文章写道:如果环境具备,日本希望在习近平访日时签署新的政治文件,以展现日中关系达到新高度。
中日已签署的四个政治文件
除了“不忘初心”,他们还敏锐捕捉着这些政治语汇……
其实,河野太郎并不是第一个引用“不忘初心”这一词语的日本官员。
去年12月16日,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举办的2017日本天皇诞辰招待会上,在来自中国外交部、各国驻华使馆等机构的中日友好人士面前,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恰恰适用于日中关系的改善。
在那次讲话中,这位驻华大使不仅借用了“不忘初心”,还对“新时代”这个词进行了自我发挥。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国家主席称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我也切实感受到中国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两国首脑共识的指导下,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期待日中两国能够挖掘更大的合作潜力,推动两国关系向上发展。”横井裕说。
横井裕
小锐查阅资料发现,从过去到现在,从首相到官员,日本政治家似乎对于中国的政治语汇有着“天然敏锐”的捕捉力。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2015年率领3000名日本友好人士访华期间,在习近平主席讲话明确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后,他马上在发言中也重复了这句话。
正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二阶俊博
2017年12月4日,在第三轮日中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日中CEO等峰会)欢迎招待会上,安倍晋三在致辞中借用习近平主席的“新的起点”来形容那场对话。
“在上个月的首脑会谈上,我也与习近平主席就朝鲜局势等各项课题进行了坦率而深入的探讨。借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这次会谈成为了日中关系‘新的起点’的会谈。我也完全赞同。”安倍说。
同在去年12月,当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日本公明党干事长井上义久表示: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深感共鸣,希望和中国方面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井上义久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日本官员要对中国政治语言熟悉到什么程度,才能把“不忘初心”、“新时代”这些中国政治语汇熟练并准确地运用到外交场合?
在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看来,这种对于中国主流(政治)语言的运用,与各时期日本对中日关系的改善努力有必然关系。
而现有的公开资料也显示,从早年间通过《人民日报》上王进喜的报道事迹得知中国石油行业规模,到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研判中国动向,再到从一部中国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分析中国社会情绪,长期以来,日本对于中国的全方位“研究”从来没有停止。今天中国政治语汇被日本官员的借鉴和吸收,也进一步佐证着这一点。
关于日本研究中国的公开报道
“每次日本政治家到访中国,都会找一些汉学专家、中国问题专家,甚至一些在日本的中国华侨,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能让中国人理解日本的外交、增进对日本的理解,并对目前的中日关系做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出于改善两国关系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陈言解释道。
中日关系“乍暖还寒”,仍面临不确定因素
“我们注意到日方近来在对华关系上释放的正面信息,但两国关系在积极面增多的同时,仍面临不确定因素,可谓乍暖还寒。”
2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河野太郎时,用“乍暖还寒”一词形容中日关系。
李克强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改善的积极势头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倍加珍惜,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妥善管控分歧,使今年成为中日关系重返正常发展轨道的机遇之年。
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新华社)
同一天,外交部长王毅在与河野太郎举行会谈时仍强调,希望日方不松劲,不后退,把口头表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尽早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报道河野太郎的访华之行时,日经中文网分析称,中国很少在周日安排外交活动,但此次,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外交部长王毅三位高官在周日与与河野举行会谈,可以说对关系改善显示出诚意。
不过报道同时提到:两国外长会谈开始时,在两国国旗前面等待的王毅外长,板着脸握住河野带着笑容伸出的手。“注意到王毅冷淡表情的河野也在途中绷紧了表情,”日媒写道,“可以看出中国对关系改善的慎重姿态。”
日经中文网报道截图
在陈言看来,近段时间以来,安倍确实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安倍在演讲时,很少会说‘我主张……’这样的语言。但在不久前国会演讲谈到中日关系时,他罕见地表示:‘我要在中日关系的改善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尽管中日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完全可以走在一起,但日本政界却要强调中日之间的差异,以及强调‘中国威胁’、希望牵制中国等,这给两国关系带来了阻碍。”在陈言看来,目前,虽然中日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意愿,但考虑到日本某些政客对中国还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对日本,我们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