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星火旅游发起本次周总理故乡淮安之旅
加入到届时掀起的纪念热潮中去
特邀知名导演艾辛全程参加
安排电影《战友》的观影
艾导将在活动中讲述毛、周、朱三位伟人
半个世纪的追求、友谊与合作
共同建立人民共和国和建设国家的故事
周总理生前曾说过:“退休后,要写一部小说《房》。”由于诸多因素,总理撰写《房》的心愿没能实现。但是,周总理的一生,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文化形态,给后人留下了有关“房”的日记、谈话、书信等史料,仍使我们读到了一部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传世著作。
为了把故居处理好,周总理经常向家人了解情况。
▲周恩来同志故居
据周总理的堂侄媳孙桂云回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总理两次向她了解故居情况,并且交待了处理意见:一次是“1961年8月,我第二次去北京,一天伯伯对我说:‘家里的房子全部要让人住,不要空着,空着浪费。’又说:‘你们不要说出我住过的房屋,叫邻居也不要说。’
我根据当时县委的安排,向伯伯汇报说:‘有的已做县委学习室,有的做儿童图书馆,其余的大部分让居民住了。’
伯伯听了说:‘房子要处理掉,拆掉了可以盖工厂,可以盖学校’”。
▲周恩来故居内雕像
再一次是“1974年8月1日晚,我最后一次见到伯伯。伯伯第一句话就问起家里的房子问题。
伯伯问我:‘还有没有人去(参观房子)?’
我说:‘县委很重视,层层向下传达了,不准去参观。但外地还是不断有人去。’
伯伯说:‘你们要劝说去参观的人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旧居。’接着又说:‘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不能和毛的旧居比。你们的住屋,可以拆到别处去盖。’
伯母(邓颖超)说:‘你们拆迁,我们给钱。’
我说:‘拆房子要经地方政府的批准。’伯伯点点头。
但是伯伯说:‘坏了就不要修了,坏一间,拆一间,统统拆掉了,我也就放心了’”。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东边这间屋子里。
周恩来祖父周骏龙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大鸾,谱名恩来。总理在故乡生活了12年,于1910年赴东北伯父处读书。
据时任县委办事组王宝瑾的的回忆录记载,1973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室负责人吴庆彤受周总理委托,打电话给淮安县委负责人谈故居处理问题严格规定“约法三章”。吴庆彤传达了总理的3条指示:
1、不要让人去参观;
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
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1 9 7 3年1 1月1 8日,县委常委开会研究做了3项决定:1、不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2、不准维修房屋;3、我们要在机关干部会议上动员,不组织、不带领人去参观。
▲这是周恩来嗣父母住房。
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便得了肺病。为了“冲喜消灾”,周贻能夫妇便把刚出生六个月的恩来过继给周贻淦做儿子,但过继后不到两个月,周贻淦便去世了。
幼年的恩来就由守寡的小婶母陈氏养育。嗣母陈氏才学出众,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在恩来三、四岁时,就教他认字块,练习书法,五岁时,教他吟诵古诗词。陈氏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这对周恩来在思想上、文化上作了最初的启蒙教育。
▲这是周恩来乳母蒋江氏的住房。
蒋江氏出身于山阳县(今楚州区)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在恩来幼年时,乳母就经常带着他到后院的空地上种瓜浇菜,讲述春种、秋收和许多社会知识,使总理从小就热爱劳动并学到许多的社会知识。
▲周家古井。
周恩来常跟乳母蒋妈妈一起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瓜浇菜。
▲周恩来故居厨房。
周恩来童年时期曾随乳母蒋江氏在此种植瓜菜。
“1973年11月30日晚,吴庆彤又来电话,说:‘你们的3条,我已向总理汇报了,总理表示满意。他说,以后要派人检查你们的执行情况。’1973年12月5日夜里,吴庆彤来电话,指明要县委书记江维邦接电话,问他那‘3条’是否执行了?江回答道:‘已执行了。’”
从此,周总理对故居的“约法三章”,就在干部群众中传开了。简单几字的“约法三章”,令我们对总理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宣传自己的崇高精神油生崇敬之情,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下去。
▲故居院内有两株百年老榆树,高达20米。
据传这两株榆树是周恩来童年时期亲手所植。
近期活动(点击可查看)
国际:
一、和孔庆东老师一起走进非洲:摩洛哥-突尼斯十二日游(2018年1月26日至2月6日)
国内:
一、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星火旅游赴淮安红色之旅(2018年3月3日-6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