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一直都在争论张灵浦是否为“抗日功臣”。最近势头稍有缓和,但是眼尖的网友却发现还是有问题存在。早在2016年4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推荐了一本《生死风云张灵甫》的书籍,讲述张灵甫充满传奇的一生。
编顺着中共党史出版社关键词,搜到了该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4月26日编发的一条微信,文中写道(滑动阅读全文↓↓↓↓):
张灵甫的一生充满传奇。
他是北大的高才生:虽出生于农家,却靠着聪明与勤奋,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他是黄埔军人:以一介文弱书生投笔从戎,进入当时最受关注的军校——黄埔军校;他是抗日功臣: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在南京保卫战、万家岭大捷、常德会战等战斗中都有杰出的表现;他是国民党军悍将:虽不喜欢交际,不善周旋于官场,却受到蒋介石信任,成为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他也是国共内战的先锋:在两淮战役、两次涟水战役中,曾给解放军带来重创,最后却兵败沂蒙山区,命陨孟良崮。
抗日战场上,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是一名杰出的抗战名将;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与解放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国民党方面把他视为忠勇壮烈的英雄楷模;共产党方面则视其为死不悔改的内战先锋。这一截然对立的观点,使得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有争议。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灵甫。
本书记述张灵甫生平,叙述其求学及从军经历、家庭及情感生活、个人性格喜好,对张灵甫感兴趣的人们会多些了解的视角。书中对张灵甫的古城杀妻事件、如何战死在孟良崮等一些争议的历史事件着墨较多,值得读者留意品阅。
作者郑明武,青年作家,总参谋部战略研究员,主要关注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军事史,在此领域著作颇丰。目前已经出版《捍卫蒋介石的敢死卫队》《葬送在蒋介石手下的特种部队》《共和国铁拳内卫》等多部作品。
虽然不知道出版此书是何种意图,但是网上对于张灵甫应该有了一个明确的定论,共青团中央早前也刊发长文对此事做出过回应。
放着这么多抗日名将,他们为什么偏偏要吹张灵甫
以客观为准绳,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已经过去70年了。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中心人物之一张灵甫,网络上一直没有停止对他的争论。
在有些吹捧他的人眼里,他是功绩不世出的“抗日功臣”,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是在内战中屠戮革命者的刽子手。
近年来,总有人不停以“良心”“真相”的名义大吹为张灵甫翻案的歪风。网络上微博认证为“著名抗日英雄张灵甫将军之子”的张道宇曾发表头条文章,题为《今天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抗日名将忌日》。
将孟良崮战役中,阵亡于1947年5月16日的张灵甫,与抗日战争枣宜会战中,牺牲于1940年5月16日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相提并论,文中措辞将解放战争污蔑为“抗俄卫国战争”,将中共污蔑为苏联傀儡,令人愤慨。
那么现实中的张灵甫究竟是怎样一个形象?我们今天就试着围绕张灵甫的道德品质、抗日功绩和军事才能三个方面,对张灵甫的真实形象一探究竟。
一、张灵甫的品质和修养究竟如何
关于张灵甫的道德品质问题。很多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她们看到某张毫无PS痕迹的张灵甫照片帅气、英俊,就认为他一定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是理想的丈夫。而对张灵甫生平稍有了解的军迷们,则带着嘲讽将张灵甫称为“柔情似水张灵甫”、“爱妻模范张仲麟”,这究竟是为何呢?
事实上,在其并不漫长的一生中,张灵甫曾先后结过4次婚。张灵甫的结发妻子始终住在乡下,终其一生未曾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则仅仅因为一句戏言而被张灵甫武断地认为是“共谍”而遭到枪杀,事后张灵甫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不由得让了解同一时期黄克功案件的人感慨万分。第三任妻子是一个出身传统“书香门第”的旧式妇女,相貌平常不受宠爱,最后遭到抛弃;第四任妻子才是大家熟知的王玉龄。
对待自己的枕边人如此薄情,那在生活上,张灵甫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1944年至1945年,张灵甫曾在陆军大学学习,而当时他的同学董其武将军对他的印象极其深刻。陆军大学将官班允许将军带着一个参谋参加集训,而张灵甫搞特殊,他带了两名参谋前来上课。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董其武将军的印象也不会深刻——同为将官班的学员,董其武将军每日认真上课做笔记,接受现代化的军事教育,而张灵甫却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他的课程由参谋代他去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陆军大学学习期间,张灵甫耗费700万元在重庆买了一栋别墅,为了炫耀,他曾请董其武前来参观。根据董其武的回忆,他的别墅“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简直就像一座王宫”,让董其武这个“在塞外前线吃土豆睡土炕的土包子实在是坐不住”。
张灵甫的炫耀让董其武将军陷入了深思:如此将领怎么能抗日,怎么不失掉军心民心?这样的政府怎么能不招来国难,怎么能不亡国?不光是董其武将军,我想任何人见到张灵甫那奢华的别墅,恐怕都不会认为他是一名称职的将领吧?和张灵甫的前任上司、被人戏称为“饼干厂长”、曾任74军军长的王耀武自办饼干厂,用饼干厂的收入补贴下属军资的行为比起来,张灵甫这豪掷七百万元买别墅的行为,究竟又该如何评价呢?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七七事变”后,面对国家危亡,同样是国军将领,许多将领,甚至是领不到军饷需要自带干粮的“杂牌军”将领的表现,光从个人品德修养这一点上讲,就都比张灵甫要强。
就拿戴安澜将军来说吧。抗战爆发后,戴安澜镌刻了一枚玛瑙章,长约 3.3 厘米,章切面为边长 1.6厘米的正方形,阳刻篆体“铁汉”二字。1938 年,戴安澜带着这枚印章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表达自己要以“铁汉”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英勇作战。为了学好英语,他在自己还只是团长的时候就请了一位东北大学生焦沛然当老师,一周上6天课,每节课80分钟,相当于如今在中学每天都要上两节英语课。
当1937年9月戴安澜解决了英语入门的问题时,他兴奋地写道:“余之英文,已在枪炮声中完成,数学一项亦愿在枪炮声中完成之!将来学果有成,当名之枪炮进行曲,今记于此,以待他年。”在之后的4年中他依旧苦练英语,成了远征军中不多的能和英军交流的中国军官之一。
除了学习英语外,戴安澜还打破官阶界限,他认为知识没有军阶,能者为师,所以他向基层技术官兵学习汽车,防化、重炮方面的技术。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戴安澜主张不仅要和日军持平,还要力争超过日军。这样一来,200师的官兵相处融洽,战斗力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再来讲讲一位“自带干粮”的“杂牌军”将领。武当太乙掌门人窦来庚在国难当头之际,自己组织义勇队在临朐一带抗日,后来成为山东省保安第17旅旅长。在这之后,他并没有因为升了官就腐化堕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针对部队装备差的弱点,努力教导官兵练习武术,苦练近战本领。
和兢兢业业的戴安澜以及带领官兵苦练的窦来庚相比,有着优越条件却不学无术,专心想着吃喝玩乐的张灵甫哪怕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的话,恐怕得要给自己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张灵甫的品质和修养不仅不如前辈戴安澜师长,甚至不如一个武林人士出身的保安旅旅长!
抗战爆发以来,作为战时领袖的蒋介石也一直在强调军容风纪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在常德会战褒奖各部之余,点名批评会战期间军纪作风差的190师,暂编54师和炮1团了。那么张灵甫带兵军容风纪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山东人民是怎么看张灵甫的:就在几年前,山东的人民群众在孟良崮拉出了请求收回发给张灵甫抗日纪念章的横幅,立在孟良崮的碑被砸,充分说明了山东人民群众对张灵甫的态度。
也许有“张粉”会“心在滴血”地质问:他抗过日,你们怎么能这么对他?那我们不妨看看山东人民是怎么看待真正的国军抗日将领吧:
2015年,潍坊市高调建成考斌之将军纪念馆,为何潍坊市众多群众参观,也没有人去砸纪念馆?答案很简单,考斌之将军是一位深受民众拥戴,抗日爱民的将军。
“考团”老兵、93岁村民陈守荣老人回忆,那时秦三来抓青年当兵,家长就说:“要当也不当他的兵,奸杀掳掠,可恶煞了!反正要当一回,就去当老考的兵,他为人正道,干的是领兵人那回事儿。”尽管考斌之的上级厉文礼最终投敌,但是稍微了解历史的潍坊人民都知道,厉文礼是大汉奸,而考斌之是抗日的好男儿。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讲纪律严明,谁军纪败坏,群众都有着一笔账。
总有那么一些人,试图用“内战”、“内战无英雄”这种视角来消解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我想请这些人,听听各个革命老区那些被“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百姓们的呼声吧!听听黄泛区人民、长沙城人民的呼声吧!听听解放区被残害百姓们的呼声吧!
解放战争从来就不是一场单纯意义上的内战,而是反法西斯战争在中国的延续,是对残害了无数中国百姓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清算。解民倒悬,吊民伐罪,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让残害华夏人民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解放军如何不是英雄?
二、张灵甫的抗日功绩究竟如何
在网络上,张灵甫近年来始终被一些人描述为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的抗日名将。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就拿万家岭大捷中的张古山战斗来说吧。一些“果粉”们一直声称万家岭大捷是张灵甫的功劳,事实上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客观。在《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中,万家岭大捷可不是张灵甫的功劳,是66军159师、第4军90师和74军集体的功劳,而这时张灵甫不过是个不直接带兵的旅副而已。怎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具体到74军攻占张古山的战斗,74军在攻占张古山前做出的决定是从整个51师挑选突击队员400名突击张古山北麓,整个58师挑选突击队员200名突击箭炉苏。其中51师的400名突击队员更是以白刃战全歼了日军在张古山的警戒部队后,经过五次争夺一举攻克日军主阵地,并在10月10日收复了哔叽街。
在各个描述收复张古山的原始资料中,张灵甫的名字不见踪影。而主攻51师的突击队是从全师里挑选的,并不仅仅只从张灵甫所在的旅里挑选,可见张灵甫就算有功劳也只能充其量说是领导有方,但是这样说来,你让时任51师师长的李天霞将军情何以堪啊?
有人称张灵甫是抗日名将,但是事实是很无情的。1941年上高会战打响,张灵甫的粉丝称张灵甫立下功劳。诚然,74军在这一仗中居功至伟,但是可惜的是国府的奖励依旧和张灵甫没多大关系,因为国民革命军最高荣誉“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号花落李天霞将军担任师长的51师,而武功状第二号荣归时任57师师长的余程万,实在是没有时任58师副师长的张灵甫啥事。
有意思的是,上高会战的指挥官罗卓英因为会战胜利,诗兴大发遂作《上高会战奏捷四首》。根据罗卓英将军的自身注解,这四首诗中提到了三个人:其中“铁枪在手吾无敌”一句指的是74军军长王耀武智勇兼全。“神箭当风尔奈何”一句指的是时任51师师长的李天霞骁勇善战。“清江无恙石头雄”一句则指的是川军出身、时任49军第26师师长王克俊在会战中对进犯崇祯观和张家山之敌迅速扑灭,克保清江李天霞部对偷渡石头街进犯华阳之日军,最终予以聚歼的杰出表现的赞扬。
张灵甫会战中表现如何?至少在罗总司令的眼里,张灵甫在上高会战的表现还不够资格写进他引以为豪的诗里。
除去在万家岭大捷和上高会战中表现一般外,张灵甫可谓一个“猪队友”。而在抗战期间他“猪队友”的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把自己的上司,58师师长廖龄奇给“坑了”。
当时,师长廖龄奇在外省亲,由副师长张灵甫带领整师前往前线。但是根据当时作战科长罗文浪的回忆,军作战参谋未能部署防空措施,导致58师在行进至蕉溪岭时遭到日军轰炸扫射,伤亡重大。廖龄奇在接到部队开拔的电文后立刻找回原部队,在26日-27日在58师伤亡过半,部分官兵跟着军直属队盲目溃逃的情况下,艰苦地把大部分部队从不利的态势的情况下安然撤出,已经勉为其难了。
客观的讲,廖龄奇此战之后被处决和他平日里目空一切得罪包括薛岳、王耀武等一堆长官,以及自己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期的各种“作死行为”息息相关。
但是倘若张灵甫真有那么一点“名将”的水平,在军作战参谋忽视防空的情况下给全师进行哪怕是伪装这种最基本最被动的行军防空措施,那么58师会成为74军在此战中的坚强倚靠而不至于一天就全军溃散了。而在此战中,相比友军57师李翰卿将军奋勇拼杀壮烈殉国,张灵甫表现更是显得毫无亮点。
大家可以去看看《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收录的 蒋公在《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三)说明现代战争之特性与今后整军抗战之要旨并宣布第二次长沙会战之赏罚》中公布的奖惩情况,接受嘉奖的是79军的两个先头团和阵亡的李翰卿将军,实在没张灵甫什么事。当然,廖龄奇被枪毙对张灵甫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廖龄奇帮他挡了锅,同时自己当上了58师的师长,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在之后的时间里,张灵甫的军事表现也并不突出。常德会战后, 蒋公在《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二)——对于常德会战之讲评与今后整训反攻之要务》是这么评价74军的51和58师的:
“在常德外围对抗敌人十三师团全部与其他一个师团共计不下六个联队,经过月余的苦斗,始终与敌周旋到底,并且处处立于主动地位,向敌人断行攻击,这实在是我们革命军抗战史上最辉煌的战绩。”
可见,张灵甫在常德会战期间也是和友军一起分享了荣誉罢了。要说58师有谁有突出表现的话,反而是172团副团长在战斗中勇敢督战重伤殉国,以及副师长蔡仁杰在1943年12月2-3日带兵奇袭日军侧后是58师的亮点,张灵甫充其量也就是“领导有方”罢了。
至于长衡会战和雪峰山会战,不好意思,前者大家都知道方先觉被老蒋坑了,援军是越打越远;后者张灵甫压根还在陆大混日子,哪里有他什么事情呢?因此我们不难看出,2015年给张灵甫家属发放抗日纪念章是看在张灵甫参加了抗战一系列的份上,而不是因为他是抗日名将。
三、张灵甫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我们不难看出,张灵甫在抗战期间并没有表现出他的粉丝们期待的军事才能。
那么他怎么当上蒋家王牌御林军整编74师师长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74军抗战期间师级以上干部里,比张灵甫资格老的除了牺牲的,除了被枪毙的廖龄奇,再除去蒙受不白之冤的余程万,几乎都升了一遍官。这回也该轮到被蒋介石视作“天子门生”的张灵甫了,于是张灵甫被提升为整编74师师长。不过在原74军参谋处上校科长吴鸢眼中,张灵甫的才能只适合当营长,团长,当师长甚至军长实在是不合适的。
当然,结合董其武将军目击到张灵甫在陆大的种种表现,这个评价并不为过。结合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在国民党军的整编师师长以及军长里,比张灵甫水平高,给解放军造成较多麻烦的人多了去了。比如凭险据守临汾的61军军长梁培璜,比如在东北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71军军长陈明仁;比如“猛如虎,狡如狐”的整编11师师长胡琏,比如在羊山集让刘邓大军倍感头疼的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比如让一野倍感难对付的整编36师师长钟松...
就张灵甫的军事水平而言,他在国民党军的中级军官里,可能比颜值,张灵甫可能会因为艺术照名列前茅,但是要是比才干的话,只能说是中人之姿而已。
直到涟水战役期间,张灵甫才真正获得了一点军事上的声望。但是这个名出得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在张灵甫第一次进攻涟水时,尽管张灵甫手下的整编74师装备好,还在一开始的进攻中占了点便宜,但是,华东野战军11月23日全歼74师突入城内的部队,在次日把74师逼退到了废黄河南岸。74师在整编28师一个旅的增援下继续攻城,但是截止到11月1日,国民党军被歼灭9000余人。张灵甫第二次进攻涟水虽然让华野有关部队倍感艰辛,但最终还是成功撤出了战斗。
张灵甫两战涟水,让整编74师元气大伤之余最终只得到了涟水一座空城,并没有达成原本的战略目的。与此同时,他只能看着友军整编第69师戴之奇部被解放军干净利落地吃掉。在莱芜战役之后,张灵甫远远不如以往那么骄狂,他甚至产生了怯战心理,声称“本师装备不适合山地作战”,打报告要求休假离开山东战场。
张灵甫的最后一战孟良崮战役往往被人成为“中心开花”式的战略构想。其实,这个构想并非他想出来的,而是张灵甫视作“智囊”的李运良提出的建议。但是李运良被张灵甫信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口齿伶俐。张灵甫选择这样一个人作为“智囊”实在是让吴鸢一语成谶。李运良坚决主张退守孟良崮,认为有险可守,不像垛庄容易四面受敌。但他没有考虑到孟良崮是个无草无水光秃秃的穷山,正如 蒋公在《仁和墟与孟良崮两次战役之讲评及其教训》中所总结的那样:
“孟良崮是石山,既没有水源,而且敌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么可以选作阵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师各级官长事先疏忽大意,对此不侦察,不研究,所以后来要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虽然诸多网友笑话 蒋公是“微操达人”,但是在对孟良崮张灵甫的这一决定评价上, 蒋公还是比较客观实际的。总而言之,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本质上是犯下战略战术错误前提下进行的得不到有效后勤支援及人员补充的静态防御,是固守待援的无奈之举。
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构想到底可行不可行?我们不妨来看看孟良崮战役前后十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典型战例,比如装备先进的美国人。美军在二战期间有类似“中心开花”的尴尬:
1945年1月,美军作战经验较为丰富的45步兵师157步兵团协同友军作战,并拿下了两个高地。但是德国党卫军第6山地师的一个团迅速从两翼包抄,将157步兵团驻守在山上的5个连包围。
157团出动了包括两辆轻型坦克在内的所有机动力量不断地进行解围行动,但是在德军炮兵和山地步兵的密切配合下,解围行动屡屡失败,包围圈内5个连的美军在抵抗了7天之后被德军全歼,仅有2人活着返回美军战线。
事实也证明,就算装备精良的美军,在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绝境下,也是没辙的。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战争中,除了孟良崮战役本体外,最为著名的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那还得数奠边府战役。奠边府战役可以说是张灵甫式“中心开花”中最为夸张的案例了。
在奠边府战役初期,法军的兵员素质远超越军,外籍军团中更是有前德国国防军的老兵助阵;法军掌握了制空权,拥有装甲部队,火力也占优。法军因为有“中心开花”钓鱼成功的案例,对越军的狂妄和傲慢更是超越了孟良崮战役前张灵甫的狂傲。可以说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及其悬殊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则出乎意料。
在中国人民对越军和物质支持和战术指导下,奠边府逐步被越军在陆地上孤立,空中补给线被越军用奇袭机场和加强防空火力的方法逐步断绝,同时集中火力兵力进攻,最终让奠边府成了远东法军有生力量的坟墓。
纵观现代化战争初长成的20世纪30-50年代的这三十年,包括孟良崮战役在内的种种战例都证明了现代化战争中某些基本原则:
张灵甫式 “中心开花”的静态防御只是 “等死的靶子”。无论被包围的部队多么强大 , 如果他们得不到后勤和人员上的有效支援和补充 , 其失败将是命中注定的。可见,放眼世界,张灵甫在讲究现代化战争的世界潮流下,是沦为反面典型的失败者。
四、张灵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客观地来说,
◆ 作为一个人,张灵甫对家庭不负责,生活腐化,无视民众,不仅谈不上优秀,连勉强合格都算不上;
◆ 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张灵甫参加了诸多战斗,有一定的功绩,但是远未达到“抗日名将”的程度;
◆ 作为一名手握军队基本战略作战单位—整编师的高级军官,他的军事素养在国军内部并不突出,而放眼世界,他更堪称是现代化战争中背离基本作战原则的反面典型。
那么就是这样一位各方面都并不突出的“爱妻模范”,为何会成为诸多“果粉”吹捧的对象呢?
◆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不肯喝兵血、自办饼干厂补贴军资的抗日名将王耀武?
因为王耀武“晚节不保”,不仅被共产党击败之后没有“不成功便成仁”,最后反而成了新中国的一名文史工作者;
◆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非法抗日”的吉鸿昌将军?
因为吉鸿昌将军不仅“通共”,而且是被“果粉”们敬爱的蒋委员长杀害的;
◆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真真正正参与了淞沪会战,从黄浦江口的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的郭汝瑰将军?
因为郭汝瑰将军“太清廉,沙发上还打着补丁,这种人不是共产党谁是共产党?”(杜聿明语),而且最后确实是倒向了人民的一边;
◆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血战域外为国捐躯的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
因为戴安澜将军是新中国的烈士,“共匪”褒扬过的,怎么能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来呢……
最后,他们只好找出颜值还不错,抗战中确实有一些功绩,最后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对抗人民军队最后“杀身成仁”的张灵甫来,然后不切实际的大肆吹捧一番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类人的思路就是“反共先于事实”,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独立思考”,为了反共,夸大事实PS照片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一张为ps后照片
此张为未ps照片
话又说回来,张灵甫在国军内部已经算是中上之姿了——
他至少能够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兵,能够不用依赖师徒义兄弟会道门的封建关系就能指挥得动手下的部队;
他不抽大烟,他的部队虽然摆脱不了买办军阀雇佣兵的本质,给还乡团当后盾残杀解放区军民,但至少还没有像其它一些国军部队那样贩卖大烟、倒卖军火、火并友军、杀害同僚;
他在整个抗战中确实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没有像有些长腿又长寿的飞将军一样临阵脱逃出卖友军,更没有以日军势大等等理由“曲线救国”叛国投降。
这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只能算是勉勉强强马马虎虎的行为,在当时已经足够让他跻身国军精英的行列了。
在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时,我们应当懂得一分为二地看,辩证地看。
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也经历过解放战争的国军将领们,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他们的功绩和罪行。在过去的某些时间段里,我们只强调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对人民群众犯下的罪行,而忽视了他们卫国御辱的功勋。
而当代的某些人,则试图用这些人在抗战中立下的功劳,去掩饰这些人逆历史潮流而动镇压革命的污点。
对于张灵甫这类人来说,我们在评价他时不能因为他曾经是还乡团残害山东人民的帮凶而抹杀了他在抗战中的功劳,但我们更不能因为他参加过抗战,打过日本人,就把他对人民群众的罪行一笔勾销。
希望大家在了解过去的历史时,切不可抱着“追星”的心态,而是应当静下心来,多读多想,客观看待史实和人物,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资料来源:共青团中央、新浪微博)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