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5万多条评论集中喷向一位小姑娘,这样好吗?
点击: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5-06-11 10:27:42

 

  6月7日,Duang的一声,新课标全国一卷的作文题一经公开便引发了舆论沸腾。题目要求考生以女儿小陈举报父亲老陈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为由头,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由于该题材与寓言、哲理或者别的生活小故事相比,新意及深度都不够,考题要求的书信体也有别于常见的议论文,很多考生只能俗套地选择从“大义灭亲”的角度来写作。

 

  这点燃了一些考生的愤怒。“三年努力全被你(小陈)毁了”,网友吐槽道,“一个微博举报,万千考生800字赞扬,小陈,你知道你不但教育了你父亲,还坑了我们吗?”

 

  小陈原型曾被赞“中国好闺女”

 

10.jpg

 

  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这样的作文材料:父亲老陈高速路开车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无奈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考生被要求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随后,便有网友发现该材料内容与2015年5月8日荆楚网的《大四女生举报亲生父亲获警方奖励100元》的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5月9日,《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都报道了此事。《武汉晚报》在文中指出:网友@爱心菇娘 通过微博私信@湖北高速交警。

 

  报道还引用了网友对“中国好闺女”小陈的点赞:“貌似‘残忍’,其实温暖。”

 

  当时很多媒体评论对此事持褒奖态度,称女儿此举为“大爱”,是对“父亲真正的爱”,升级版“小手拉大手”等等。

 

  5月9日的网易新闻客户端上,就“女儿是否应该举报父亲”做了一次两方观点的投票,结果5322人支持举报,占85%;961人不赞成举报,占15%。

 

  @爱心菇娘 遭人肉求网友放过

 

11.jpg

 

  近几天,北京网友@爱心菇娘 的微博突然涌来很多“明华”,声称自己的高考被她毁了。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的一天时间里,她的粉丝量激增5万多,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谩骂。

 

  6月7日下午13:00,网友@爱心菇娘 发的一条“祝大家金榜题名”的微博下面,有近5000人留言,其中不乏“送老陈蓝牙耳机”的调侃,但不少评论带有辱骂性质。

 

  十几分钟后,@爱心菇娘 再次发声:好吧!我不是小陈。随后,她还置顶了“求放过”的微博。虽然有些网友称“要怪只能怪出题老师”,但仍有不少人留言攻击@爱心菇娘。


  新闻中的“爱心菇娘”是化名,无辜网友躺着中枪

 

13.jpg

 

  近日,湖北省高警中队新媒体负责人称,此“菇娘”并非新闻报道中的“爱心菇娘”。媒体报道“女儿举报爸爸开车打电话”时,出于对这位懂事女儿的保护,均对当事人进行了化名处理。报道中,媒体都明确注明“爱心菇娘”为化名。

 

  该负责人介绍,当时取这个化名时,也是有所考虑。首先举报人是个女孩,其次,她的举动是对家人爱心的体现,所以取了个“爱心菇娘”的化名。为了不跟其他网友重名,还专门将“姑娘”写成了“菇娘”。没想到,还是让无辜网友躺着中枪。

 

  面对网友无休止的谩骂,“爱心菇娘”请湖北高速交警为其正名。8日下午4时46分,她再次发微博:“请你告诉他们,我是小陈吗?凭什么肆意在我微博里谩骂?@湖北高速交警。”

 

  8日晚8时,湖北高警总队眼见此事不断发酵,在官方微博上向网友辟谣:“明华”们关心的小陈和微博网名,都是媒体报道使用的化名,媒体报道中特别注明过,并非特定对象。

 

  由于@爱心菇娘 否认自己是新闻报道中的小陈,让部分网友提出新质疑:举报爸爸的小陈存在吗?会不会是编造的?

 

  对此,湖北高警总队负责人证实:“爱心菇娘”是个化名,“女儿举报爸爸开车打电话”确有其事。警方不仅有举报的微博记录,还有与这对父女的通话记录。

 

  据了解,当时新闻报道中,部分媒体引用了爸爸打电话的侧面照,这是女儿微博举报时发给警察的“证据”,尽管父亲的照片打了马赛克,仍有不少亲戚朋友认出了他。小陈对高速交警说:“这件事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希望快点过去,不再成热点。”

 

  不到一个月,“女儿举报爸爸开车打电话”成了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小陈和家人越发紧张,一再要求湖北高速警察:“千万不要将我们的真实信息对外披露。”小陈也关闭了自己的微博。


  鼓励孩子举报父母是恶的教育?

 

  除部分考生抒发一时之气,事情在二次发酵后,很多人对“女儿举报父亲”表示了不理解。还有人觉得应该警惕“女儿举报父亲”会传递“鼓励孩子举报父母”的信息。

 

  虽然作文材料中并未赞扬此行为,并提到此事“引发争议”,但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仍对这道考题提出质疑:我想问问全国卷1的出题者,如果您孩子因为您开车打电话多次劝阻无效就举报,您如何对待?关键是生活中父亲开车打电话不少,但不听劝阻者少、多次劝阻还不听更少;即使有,是否一定要用举报这种极端方式解决?

 

  (网络新闻联播专稿 本期编辑:高宇 材料来源:新京报 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张雷 刘雅虹)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