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智库迎来春天”、“中国进入智库时代”,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智库与“人”的探讨,引起了本报记者注意。
无论是谈智库服务对象,还是智库建设本身,对“人”的关注对于智库发展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服务决策与服务人民相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曾在2014年初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要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我们是为了人民而做学问,依靠人民做学问,做学问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这就决定了做学问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实践,从群众实践中汲取养分。一切真知灼见皆来自群众、来自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问再高,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人民的学生,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人民结合在一起,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的利益发声。
我国的智库建设,也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目中有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提出,面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化,智库建设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关怀,把服务决策与服务人民统一起来,契合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关注影响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都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胡卫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将眼光从文件、经济、数据转移到人的诉求、需要、发展上来。从百姓的需求、感受出发,来思考政策,为国家负责,为百姓负责;不仅仅要关注静态的、宏观的数据、结构,更要看到不断发展变化的微观事件中人的诉求和观点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宏观结构的影响,不能只顾少数人的利益而忽略大多数人的利益;要看到智库应该成为联系社会、政府之间的桥梁,增强重大政策解读传播的能力,积极引领社会舆论与思潮,确保信息传播的顺畅,增强政府公信力,缩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建设多元化的人才队伍
如果没有优质的人才队伍,智库建设便是纸上谈兵。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提出了培养智库人才的重要性,“发展智库首先要发展人”。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政策咨询研究系统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各地政府研究机构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研究人员数量少、待遇低,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乏力、缺乏领军人物、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研究力量弱、国内外学习提升机会少等问题。
而目前我国的智库存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层级的划分,每一类智库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侧重,或主要向各级政府负责进行决策咨询研究,或以学术研究为主,不一而同。我国智库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李兰建议,要注重智库发展的多类型、多学科、多功能,建设多元化的智库人才队伍;完善不同类型智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智库人才的招聘、考核、激励、培训等机制;探索适合中国智库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制度,政府可在智库的研究人员中选拔干部,同时让离任的政府官员进入智库进行政策研究工作,继续发挥其专长和影响力;加强我国智库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智库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智库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麦甘主持完成的《全球智库报告2014》指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是世界智库数量最多的两大国家。
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7家智库入围“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虽然我们不可迷信国际排名、不能照搬境外模式,更不能迎合所谓的国际标准、全盘“与国际接轨”,但我国在智库质量上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采访中,多位委员表示,如果没有结构合理的优质人才队伍,很难有针对性、高效地将智库建设关注国家和民生这一任务落到实处,而智库没有宽广的视野和关怀,人才的效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当前,国家正在为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智库发展的蓬勃态势也得到公众、媒体、智库成员的肯定评价。多位人大代表也纷纷建议相关政策在培养人才、引导智库方向上下功夫,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更好地咨政为民。
(作者为记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klc003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