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中国人写马克思首次在美出版 作者:有人不希望孩子们接近马克思
点击:  作者:韩毓海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5-06-01 22:08:09

  

美国出版了第一本面向青少年的马克思读物,而这是由中国人写的。

 

当地时间528日上午,在纽约“美国书展”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举办的“好故事,一起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当地出版商的关注。活动主要围绕《少年读马克思》(Karl Marx for Young Readers)英译版的出版进行。这也是首部中国人写马克思的著作被翻译到美国。该书作者韩毓海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深有研究。

 

在作者的笔下,马克思是一位感人的人,是一位感天动地的男子汉,他是知识分子中最辛勤的劳动者,也是劳动者中最博学的知识巨人。他的著作改变了世界。作者在现场发表的感言中表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人不希望孩子们去接近马克思,阅读马克思,正像有人不想让哈姆雷特看到父亲亡灵所揭示的世界的真实。”

 

 1.png.jpg

《少年读马克思》(Karl Marx for Young Readers)英译版封面和封底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报道,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张美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巡视员陈英明出席并致辞。研讨之前,中美两国中学生通过视频,就“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怎样的人”“你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的论述?”等问题展开了一番交流,体现了少年读马克思的特色。来自纽约大学的教授 Peter Button,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生Tomas Saul,美国奔驰出版社(Benchmark Education)创始人Tom Reycraft,奔驰出版社(Benchmark Education)首席运营官 Logan Wai,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等先后发言研讨了本书内容与特色。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过去一百多年来,无数青年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获得精神力量。但是现在,马克思的思想常常被认为是很难读懂的,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过时的。但马克思思想针对的不仅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着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思想可以指引一代又一代人面对自己的时代,不断思考和实践。《少年读马克思》以贴近时代、浅显易懂地叙述,向青少年讲述了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填补了这类书的空白。

 

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在发言中谈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德国,中国从前苏联引进,而今,《少年读马克思》版权输出美国,这是作者、出版人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原创出版能力的增强。”

 

 2.jpg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资料图)

 

经作者韩毓海授权,观察者网刊登他在活动现场发表的感言,全文如下:

 

谢谢中少社,谢谢BEC,谢谢所有到场的朋友们,谢谢各位嘉宾,你们的发言令我终生难忘。

 

据说,当美国的孩子们尚未懂事的时候,大人们就告诉他们说,如果在地底下一直挖一个穿越地球的洞,从洞口的另一端出来就是中国。不过,在中国人看来,挖一个贯穿地球的洞,这也许是十足的疯狂之举,千百年来,中国的大人告诉孩子们的是:要安分守己,“父母在,不远游”,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世上没有比永远留在这里,留在父母身边更幸福的事情。

 

1784222日这一天,是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日,几个勇敢的美国人驾驶一艘载重360吨的木帆船, 从纽约起航,去往一个名叫Canton的遥远口岸,Canton就是广州,这艘船叫做“中国皇后号”。经过188天惊心动魄的航行,“中国皇后号”最终到达广州,这次航行第一次把美国和中国联系起来,320年前,尚待开发的新大陆还是一个穷国,而富饶的中国则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从此后,在美国的23个州里,都有以广州(Canton)命名的城镇,美国的第一个“广州”出现在1789年,这就是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广州镇,而俄亥俄州东北部的广州市,是美国最大的“广州”。

 

当勇敢的水手们上岸的时候,他们把一种西方的小发明作为见面礼送给广州的官员,这种西方的发明就是火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只是用于做爆竹,以装点千百年来平静的生活,而西方人却用火药填充大炮,为的就是打破这个世界的安宁。

 

正像《共产党宣言》告诉我们的那样,这种联结交往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增长,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征服、斗争与革命:“中国皇后号”把美国的皮货和花旗参送到了中国的同时,西方列强的大炮也摧毁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安分守己,颐养天年的生活,而当“中国皇后号”把茶叶、丝绸和瓷器送到美国,正是来自中国的这种小小的植物叶片,在美国引起了革命的风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致了新大陆的独立。

 

这场巨大的震撼,无论对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对中国而言尤其如此,这就是我们的前人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像那个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的丹麦王子,一朝之间看到:这个世界远非父慈子孝的乐园,而是充满血与火、罪与罚、强者对于弱者的支配一样,1840年以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也正是哈姆雷特式的命运:活着还是死去,生存还是毁灭,是在强者的支配下像奴隶那样苟延残喘,还是像一个人一样,在斗争中站起来。

 

一个幽灵,在全世界徘徊,马克思就是在这样的巨变中来到中国,是马克思让我们直面这个强权支配的残酷世界,是马克思鼓舞我们为了改变这个残酷的世界而英勇斗争。从此,卡尔·马克思就一直伴随着中国在巨变中成长,正像慈父的亡灵伴随着哈姆雷特的成长那样。

 

我深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人不希望孩子们去接近马克思,阅读马克思,正像有人不想让哈姆雷特看到父亲亡灵所揭示的世界的真实,因为他们说:那种冷酷的真实不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但是,这些人似乎忘记了:只有学会面对真实,我们的孩子才能长大,只有孩子们立志去改变世界的冷酷,人类才会成长。

 

我深知:许多人的想法与我完全不同。因为今天,无论在纽约还是在华盛顿,在北京还是上海,都有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成人在预测一个愚蠢的问题:谁是未来世界的统治者?那个唯一的统治者究竟是美国,还是中国?

 

而无论在北京、天津还是在中国遥远的海南,面对青少年读者,我得到的却是与此完全不同的答案和吁求:为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需要大家一起成为强者,而这个世界从此不再需要一个唯一的强者。

 

在我看来,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真谛:因为这种学说的要害,不仅在于使弱者直面现实,并鼓舞他们成为强者,而更在于指出,当弱者成为强者,这个世界就不再需要强者,当大家一起长大,当大家一起成为强者,这个世界就不再需要唯一的支配者。

 

全世界辛勤劳动和创造的人们,联合起来,让全人类共同成长,这个马克思的吁求,一次次通过孩子们的语言传递给我,正是孩子们告诉我说:我们这些年轻人需要和你们成人共同成长,而你们的世界,将因我们的成长而改变。

 

前面的视频已经让我们看到,什么是孩子们的智慧,什么是来自孩子的吁求,正如一位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孩子所说:“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论断最重要,因为他告诉我们:应该去创造一个更公平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的效益应该根据的大多数人利益来决定,而不是由少数人的利益来决定”。

 

为了这种吁求,我感谢中少社和BEC。因为是你们把我领到了孩子们的面前,使我能够获得智慧,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感谢中国和美国的青少年读者,是你们的掌声和明亮的双眸,给了我力量和启迪。

感谢那些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时出现在我身边的人——PeterSaul,分别20多年,远隔千山万水,但你们一直都在我的身边,在我心里。

 

感谢李学谦社长、张晓楠总编辑,感谢亚当娜女士,感谢陈英明司长和张美芳副总领事,感谢所有以自己的光芒照亮别人,而默默付出和奉献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光明,你们就是点灯的人。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