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在南海的高明计划》的文章,作者为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陈定定。文章称,现在几乎没有疑问的是,中国一段时间以来在南海始终态度强硬,尤其是涉及其正在进行的筑岛工程方面。现在要问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强硬态度的本质是什么?是被动的反应,还是扩张主义?
文章认为,对这一关键问题的回答将决定美国及其亚洲盟国可能采取的战略。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可以找到一种和平的解决方案来消除所有各方的担忧。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么看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严重对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筑岛属被动反应
文章称,事实上,中国正在进行的岛屿填筑工程未必违反国际法,这一点甚至连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也提到了。毕竟,其他所有国家多年来也一直在干着同样的事情,在这方面中国只是在玩追赶游戏而已。越南和菲律宾一直在自己控制的岛屿上拥有机场,中国很快将有自己的机场。这是一种公平的游戏。
此外,正如一位菲律宾专家承认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筑岛工程是对菲律宾先前针对中国提出仲裁诉讼的对抗性行为的报复。如果说此前在中菲两国之间存在过任何共识和信任的话,在这一挑衅行为之后便什么也没有了。于是便有了中国在南海被动的强硬态度。
中国想传达的信息似乎是一目了然的。鉴于其拥有的力量优势,中国并不急于对争议岛屿实施真正的控制。谈判和对话最终将解决争端:有些结果会对中国有利,另外一些结果则会对其他声索国有利。毕竟,中国在过去30年里成功地解决了与别国的领土争端,在许多案例中,中国满足于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但是,文章称,如果其他声索国想乘中国因为存在紧迫的国内问题而放松对南海关注之机渔利,那么它们将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拒绝听从美国不让其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的明智建议,从而给了中国一个宣扬其涉及钓鱼岛“主权”声索及立场的好机会。
美对中国“担忧”被夸大
文章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策略一直是成功的,尽管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美国现在直接介入的情况下。美国直接介入这一争端的决定似乎缘于下列担心,即中国的人工岛屿会危及自由航行及国际贸易。出于两个主要原因,这些担忧被夸大了。
首先,正如某些人士正确地指出的,中国阻挡南海的国际贸易将是自杀性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身也依赖于南海的安全和稳定。事实上,中国将是最不希望途经南海的国际贸易受到破坏的国家。总之,恰恰是中国应该担心自己的海上贸易受到其他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的干扰。这可以解释中国对于所谓马六甲困局的某种根深蒂固的担忧——中国石油进口的大约60%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
其次,即便在那些人工岛屿竣工后,中国也无法利用它们发动重要的军事行动。这些人工岛屿的结构十分脆弱,无法支持大量的军事行动。它们充其量可以作为后勤支援和情报收集站点。中国并没有否认其中的一些岛屿未来可能具备某些军事功能。但关键在于中国的行动在本质上将是防御性的。这种强硬又是被动的。
美国误判是最大危险
文章认为,此时此刻最大的危险是美国方面错误地以为,如果迫使中国承受足够沉重的代价,中国将知难而退。于是我们看到可敬的学者们匆忙提出一连串报告和建议,呼吁迫使中国承受代价,实际上就是对中国进行惩罚。通过夸大利害得失以及中国对国际和平及南海稳定的威胁,这样的建议或许会把美国和中国推向不可逆转的对抗。
不管多么令人不安,但事实是即便美国直接干预,中国也不会退却。事实上,美国的选项非常有限。派海军飞机和舰艇进入中国岛屿的12海里主权区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但这种做法归根到底是无效的。这肯定不能制止中国的筑岛工程。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做呢?请美国盟国如澳大利亚分担责任和代价同样将被证明是徒劳的。澳大利亚的有识之士更了解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的负面后果。
最终,所有各方都应该避免军事对抗并回归对话。当然,并非所有各方都会对这一点感到满意,但这是维持南海稳定与和平的唯一途径,除非某些大国根本不想要和平与稳定。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