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事件揭秘 > 阅读信息
关哲:外国网友如何评价“中国叙事”?
点击:  作者:关哲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5-07-02 12:48:48

 

14.jpg

《纽约时报》采访张维为,谈“中国叙事”

 

  中国发展成就举世共睹。相较于中国的发展变化,西方知识界、媒体及大众舆论对中国的理解往往显得滞后。有鉴于此,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在不久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中国必须建构全面、透彻、有力和国际的话语。 “全面”,就意味着,中国话语必须能够解释中国的成就、问题及未来。“透彻”意味着它可以清晰和透彻地阐释中国事务。“有力”指的是可以与别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辩论。“国际”,即一种让外国人能够理解的中国话语。

 

  “灰贵妇”报道“中国叙事”,事情本身就值得玩味。对此,外国网友会说什么?对于“中国叙事”又有怎样的看法?

 

  认同与质疑势均力敌

 

  “中国叙事”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是个新鲜而陌生的表述。在《纽约时报》网站上,获得点赞最多的两篇评论,对报道的态度截然相反。

 

  网友David的看法得到很多人认同:“喔~纽约时报终于找到一个来自中国的专家,能从他们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了。丢掉咱们的傲慢,咱们应该学到一些东西,并且避免一再出现的对中国的误判。”

 

  网友Truthseeker则完全不认同:“张先生是有意歪曲现实么?还是产生幻觉了?”

 

  张维为在采访中说:西方媒体不能准确地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也导致了对中国的一再误判。

 

  但Truthseeker并不这样认为:“不像中国,西方不是被‘真理部’(观察者网注:出自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指官方思想控制部门)控制,也不是把奴役当自由。”

 

  面对张维为指出的西方媒体惯用的报道技巧——“只要西方媒体提起中国,他们总要加上意识形态词汇,如‘共产党’、‘极权’或者‘独裁’。他们展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总要在其中放上警察,以表现中国是个压迫式的警察国家”,Truthseeker则未予置评。

 

  反思西方媒体话语

 

  Truthseeker虽然获得不少人点赞,但反思者同样很多。

 

  网友Emkay很喜欢这篇采访:“感谢《纽约时报》发表了这篇文章,我很喜欢。张维为对于西方媒体对中国过度意识形态化报道的批评绝对正确。我希望这篇文章是一个开始,《纽约时报》能发表更多来自中国的主流观点的文章。我们不必100%认同,但应该有所了解。”

 

  网友Shishir对于媒体的看法并不乐观,但也从这篇报道中看到一线希望:“这篇文章能在西方媒体上出现,足以证明媒体的非意识形态立场。当然,西方媒体不是一块完石,也有FOX NEWS这样的媒体在胡说八道。中国也有顽固的意识形态化的媒体。在美国或者中国,你都会忍不住猜想这些奇怪的新闻都是怎么来的。”

 

  网友Jane也提到了FOX,她的比较更生动:“美国主流媒体对待中国,就像FOX对待奥巴马的态度:永远负面,几乎毫无真实可言。两者都是有意为之。”

 

  为中国打抱不平的大有人在,网友waldbaums说:在地球上,中国虽不是天堂,但应该被更好地对待。

 

  当然,老练的“灰贵妇”也给自己长了脸,网友Jeff说:“我不同意张教授的说法,不过《纽约时报》终于允许有关中国的不同意见出现,这是好事。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些片面。”

 

  有认同、有质疑,更有反思

 

  张维为对《纽约时报》解释了何为“中国模式”:在政治领域建立了一套“选拔+选举”的“选贤任能”模式;在经济领域施行政府调控与市场力量的混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领域,是社会与国家之间高度的良性互动。

 

  “选贤任能”的选拔机制引起外国网友的共鸣:“关于全民推举就能得到良政的概念并不真实。华盛顿前市长巴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政治活动分子,但在上世纪八九十代年当上华盛顿市长后,将华盛顿治理得相当糟糕,垃圾没人收,老鼠满街跑。尽管他有着诸多弱点,并因吸毒而遭曝光,他仍被市民推举连任。为了防止巴里再次竞选,联邦当局最终将管理华盛顿的权利从市长转移到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员便按照‘选贤任能’原则由联邦当局确定。”

 

  另一个触到网友心坎的话题是部分西方媒体高唱的“历史终结论”和“中国崩溃论”。张维为认为这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傲慢和僵化。以史为鉴,200多年前,清朝皇帝向试图打开中国市场的马戛尔尼展示了中国版的“历史终结”论,或者说“我们最棒,你一无是处”。其后的历史已经见证中国后来的急剧衰落。如今,这一命运似乎降临到了西方头上。

 

  网友xeroid47已经意识到“中国崩溃论”的荒谬之处:“张教授富于感染力地表达了其中国观。我认为《纽约时报》应该多发表与其观点相似的文章,而不是总是宣传中国崩溃论。从任何维度来看,中国政府都是造福于人民,让相当数量的人摆脱贫困。中国崩溃论无疑是自欺欺人,而且对美国利益没有任何好处。”

 

  但质疑同样存在。“中国叙事”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网友howard wang就说:“不管中国政府对台湾贸易的贡献有多大,不管两岸在文化和历史上有多么深的渊源,中国对台湾人也没有吸引力。问问台湾人,看他们愿不愿意在中国的规则下生活。再随便问问中国大陆人,他们更喜欢台湾的社会体系还是大陆的。”

 

  对中国现状存在误解,让一些网友的态度很矛盾,Mina Choi承认“中国共产党是优秀的管理者。有效治理比原则道路更加重要。”但他自己也难以忘却“原则道路”:“‘中国叙事’会是‘中国虚构’吗?‘中国叙事’里可能包含一些事实,也会有一些人乐于相信。不过这也是有些人鼓吹的‘王朝模式’:放弃民主。”在他看来,“大批中国人千方百计要移民,在国外生活,这就是对‘中国叙事’的最大反驳。“显然,他们需要看这个中国梦的后续如何。”

 

  “用脚投票”就能构成对“中国叙事”的反驳?就能证明西方生活优于中国?这个问题张维为老师早已解答过:

 

  “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呢,因为对于移民海外的国人,我有一个粗粗的估计: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至少有70%,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张维为:《一出国,就爱国》)但遗憾的是,西方媒体还不曾将这些内容译介到自己国内,许多国外网友自然无缘得见了。

 

  更多的评论表达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忧虑,网友Uzi Nogueira就说:“张先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来讲述‘中国叙事’,摆脱外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但美国仍会将中国当做主要对手。美国式微不可避免。世界主导权的争夺主要依赖于政治和经济表现。

 

  中国越强大,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感就会随之加剧。中国政治模式+受监管的市场经济十分有效,为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进步和繁荣。

 

  美国人最恐惧的是中国模式会成为模板。恐惧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发展中国家不能从根本上复制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内生因素。顺便说一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在二战之后没能创造出第二个美国。”

 

  网友John则点破了其中的酸涩心理:“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希腊、而不是中国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国家叙事,那评论就不会这么酸溜溜的。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威胁到美国超越市场规则的主导权,和对绝对自由的人权的解释权。中国的经济成就加深了美国的恐惧。我们并不担心失去对ISIS价值观的控制,甚至也不担心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因为他们都威胁不到我们的金融市场和全球霸权。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叙事可能有缺陷。”

 

  面对富有活力的“中国叙事”,外国网友的态度略显复杂,有认同、有质疑,但更重要的是引起反思。正如张维为教授说的,西方不应仍自缚于陈旧且荒谬的中国威胁论中,而是应该视中国的崛起为一次双赢的机会。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