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陈曾明:第九个国家公祭日,不忘日本发动的生物战争
点击:  作者:陈曾明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2-16 12:29:08

 

 

今天,20221213日,是中国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历史不仅让我们记住侵华日军屠杀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南京军民的罪行,也让我们记住日本曾经对我国发动的生物战争。在今天,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警惕生物战争的死魂复燃。

 

01

 

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不仅凶残地屠杀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民,还对中国人民实施了惨无人道地生物战争。

 

史料记载,侵华日军先后于1940年在浙江省宁波地区、1941年在湖南省常德地区、1942年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细菌战,仅鲁西聊城、临清等18个县至少有20多万人死于日本细菌战。194254日,日军出动了54架飞机,对云南保山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时任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发出了“为保山惨变乞赈”的通电,这也是二战期间第一份记载日军在云南发起细菌战的宝贵资料。日军731部队在云南西部、中部实施的两次大规模的细菌战,导致了云南省58个县霍乱大流行,16个县鼠疫流行,直接导致15万人以上人民在细菌战中失去生命。其它小规模的生化战争、施放毒气等更是不计其数。

 

731部队就是日本法西斯阴谋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的主要罪证之一。

 

02

 

731部队是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研究。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军国主义违背国际公约,用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感染、毒气等等实验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中国主权的重要罪证。

 

731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从1932年开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没有完全停止,而是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

 

03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陆军总部严令石井四郞销毁掉731部队的全部罪证。仍然不甘心失败的他却偷偷地带着八千多张有关细菌活体实验的幻灯片和胶卷返回到了日本。

 

早在1925年,联合国就发布了《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的协定,但由于细菌武器的杀伤力巨大,而且成本低廉,不仅仅是日本在秘密的研制细菌武器,美国也在1942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的生化武器研究基地。战后美国方面在获悉日军生化武器研究的情况后,如获至宝,急需相关方面的人员和资料,随后石井四郎与美军方面一拍即合,竟然用私藏的八千多张幻灯片和胶卷,跟麦克阿瑟谈起了条件,并于1947年秘密签署了意在保护731部队成员的“镰仓协议”,从而逃避了东京审判。石井四郎等人随后成为美国研究细菌武器的“死亡实验室”教官。在石井四郎的指引下,美军的“死亡实验室”也开始使用起人体做试验。德特里克堡基地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今天美国军方的P4生物实验室的。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再次使用了由石井四郎协助研究完成的细菌武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胡志明小道”上投放落叶剂使用的“菠萝弹”就是由731部队研制成功的“石井炸弹”的改进型。

 

04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暴发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在痛苦中艰难地抗击疫情,但美国政府及其盟国却蓄意栽赃陷害中国,妄称疫情源于中国,污称“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狂妄鼓噪向中国巨额索赔。

 

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溯源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研究结果指向了美国,指向了美国的生物战争生物武器,俄罗斯连续向联合国公布了多批在乌克兰缴获的美国生物实验室开展生物武器研究的证据,这些材料触目惊心。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在乌克兰开展的生物武器研究中“通过候鸟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代号UP-4),和P-781项目——该项目将蝙蝠视为潜在生物武器制剂的载体,研究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包括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冠状病毒和丝虫病毒。

 

 

俄方所获材料还显示,大量“来自乌克兰各地区、完全属于斯拉夫族群的血清样本”被转移到国外。俄军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指出,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计划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所作所为类似。美军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中以“斯拉夫族群的血清样本”做实验,当年的侵华日军731部队也以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蒙古人等为“样本”进行过类似的制造生物武器的“实验”。——美国从日本731部队的肮脏的实验中,接收了包块苏联人的生物实验资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提到,美国在乌克兰研制的生物武器影响妇女的生育系统和“某些种族”的免疫力,包括“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口”。“这种武器既影响某种民族妇女的生殖功能,又影响整个特定民族的免疫系统,引起过敏、对传统食物的不耐受和对疾病的易感性,从而导致该民族的免疫力减弱,在没有战争影响下灭绝。”20173月至20184月期间,罗戈津领导了俄罗斯政府生化安全问题委员会,该委员会多次审议美国生物实验室包围俄罗斯问题。“五角大楼使用从乌克兰和其他俄罗斯邻国的斯拉夫人获得的生物材料推进的这些生物实验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针对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口的‘种族武器’,这对我国领导层来说已不是秘密”。能对俄罗穗进行“整体绝育”,那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对全世界所有种族进行此类行为。

 

俄乌战争掀开了美国生物武器开发的神秘面纱,却也让日本生物战争的罪恶再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美国继承了日本生物战争的衣钵,蓄谋策划生物战争,对世界人民进行毒害伤害。

 

2021527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义正辞严地指出:“中国实验室泄漏论极不可能的结论已清楚地记录在世卫组织联合考察组的研究报告中,这是权威的、正式的、科学的结论。联合考察组国际专家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中方的开放透明态度给予积极评价。”

 

“我还想强调,德特里克堡基地疑云重重,美国200多个生物实验室散布全球,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秘密?20197月弗吉尼亚州北部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系统疾病、威斯康星州大规模暴发“电子烟疾病”,这又有什么隐情?美方何时向国际社会公布相关病例的详细数据和信息?美方欠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美方口口声声要中国参与全面、透明、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调查,那就请美方也能像中国一样,本着科学态度,立即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研究合作,对美国进行全面、透明、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调查,充分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为人类早日战胜疫情、更好地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积极贡献。”

 

051213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经过70天的改陈以全新的展陈重新面对民众。此次改陈新增罪证文物2862件、新增罪证史料23000页、新增对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跨国取证的影像资料810分钟;新增相关战时图书资料及相关展品5980件,是该馆2015年至今,通过“跨国取证”、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新获取的罪证史料、新发现的罪证文物和新的学术成果,使立体的罪证链条更厚实、更权威。

 

改陈后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展出生产鼠疫菌用的电流孵卵器。这是731部队当年专门做鼠疫菌用的,是证明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一件铁证。

 

他们捕捉老鼠、饲养老鼠,繁殖鼠疫菌,用于人体实验、发动细菌战,这也正解释了在当时731部队为什么被叫作“老鼠部队”,实际上是研制细菌武器的部队。

 

希望大家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看看,也希望大家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看看。198812月香港上映了电影《黑太阳731》,真实再现了日军731部队是如何利用无辜的中国民众作为实验的活体的。希望大家找来认真地看看。

 

 

中国人民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生物战的受害者,现在或许又是生物战争的受害者受难者。所以,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反人类罪行的生物武器的开发、生物战争的策划实施。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河南省焦作市中心支行;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