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疫的根本目的,是在保护民众健康和生命的同时,将防疫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当前的最大挑战是,我们在保护民众健康和生命方面,几乎做到了全世界最好,但防疫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则越来越大。当前的一个显著风险是,社会中关于防疫的共识正在动摇,部分民众对防疫的理解度、配合度、支持度出现下降,原因很复杂:
——疫情延续三年,很多人心理疲惫感、焦虑感上升;
——国内外各种关于“奥密克戎危害性不大”的观点甚嚣尘上,很多人认为,对于一个“类似流感”的病毒,不值得付出如此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进行防控;
——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纷纷放开,刺激了国内民众的神经,卡塔尔世界杯带来了进一步的刺激;
——有些地方“层层加码”、“一刀切”,如搞超长时间封控(最长三四个月);滥用锁门、锁单元门出口、锁小区大门等不当措施;少数基层防疫工作人员态度粗暴、野蛮,与民众发生冲突;少数防疫人员在实施管控措施时,不主动亮明身份,不依法出示封控、管控的法律依据等。这些因素激化了部分民众与防疫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疫情之下,潜在群体事件、暴力事件、极端事件、恶性事件的风险正在上升,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和风险不容忽视;
——长时间、多频次的管控措施,对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中小企业主及相关民众的收入带来了较大冲击,部分民众确实面临收入下降、负担加重、生计困难的问题;
——防疫的最大受益者,包括老人、儿童等在内的脆弱人群话语权很小,防疫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大量健康人群,话语权很大,客观上形成了日渐增强的反对防疫的声音。
2)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依然是不断优化防疫政策,减少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化解防疫带来的潜在社会风险。二十条出台,就是防疫政策优化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此后,有关如何划定高风险区、如何实施核酸检测等又出台了明确要求。昨天,再次明确,只有县级以上政府才能采取封控措施,高风险区必须划定到单元和楼栋,严禁封闭消防通道,对“层层加码”、“一刀切”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现在,一些地方在防疫问题上还存在两种错误思想,要么觉得“防不住”,不尽全力,应付差事,要么“动作过大、变形”,一味蛮干。对于两种错误行为带来严重后果的,都要依法依规严惩,这样才能树立明确的导向。
3)从底线思维出发,化解防疫带来的社会风险,关键在于减少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
——解决好特殊人群的就医、用药问题,严禁打着防疫的名义,僵化执行政策,延误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就医,酿成恶性事件。这类事件经过网络发酵、放大,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性和破坏性非常大。对于酿成此类恶性事件的责任人,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应该严惩;
——解决好封控区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任何时候不能出现民众因为防疫出现缺粮缺菜、缺基本生活用品的情况;
——高度警惕疫情之下的火灾、踩踏、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
——严惩野蛮防疫、非法防疫酿成严重社会冲突的责任人;
——严惩防疫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包括核酸检测中的腐败行为、保供当中的腐败行为等;
——关于民众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压力疏导。
4)做好困难人群的托底、救济、帮扶。疫情三年,确实有大量灵活就业人员、中小企业主、个体户、中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等,面临较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有必要对这类群体进行统计、摸底,精准纾困。中国不太可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给民众“发钱”,但对于困难人群的帮扶确实不能少。这部分人群承担了防疫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成本,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又比较差,对于他们的帮扶,可以减轻疫情之下的社会对抗情绪,也体现了“有难同当、共克时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5)鉴于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染性,以及对绝大部分健康人群的直接伤害较小(奥密克戎的主要伤害对象是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等脆弱群体,以及疫情失控后医疗体系崩溃带来的次生灾害),防疫的重点适时转向对脆弱人群的保护。要抓紧分析、研究和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地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经验和教训,大大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疫苗接种率。现在大量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果按照疫苗接种的说明,严格来说,他们确实不具备接种条件。一线医护人员也不敢贸然做主,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接种。基层政府部门也不能强制让老年人接种,否则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会是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基于科学,对老年人接种做出更有可执行性的说明,不能追求“零风险”,只要老年人接种带来的收益大于潜在副作用带来的风险,就应该应接尽接。除了呼吁、建议、规劝,必要时也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和一定的间接强制措施。
6)在保护好脆弱人群的基础上,防疫的重点应该是避免医疗体系崩溃,首要任务是做好各类医疗资源分类、储备,按照“好钢用在刀刃上”上的原则,确保疫情之下,危重病人可以及时得到救治。各地都需要增加普通病床和ICU病床建设,对于超大城市,可能有必要借鉴武汉疫情初期,“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经验,加大医疗资源储备。方舱医院可以适时升级,在疫情大面积爆发时,应主要用于救治中症以上且暂时不会转化为危重症的患者,并打通危重病人从方舱医院到正规医院的转运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伴随新冠的患者和一般疾病患者,要分类处置,分类建设医疗救护资源。
7)需要有关专家尽快研判,根据疫情发展,是否可以适时考虑密接人员居家隔离,甚至无症状感染者、轻症、中症人员,只要没有可能转化为危重情况的潜在因素,也可以考虑居家隔离、治疗。一定要避免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尤其是要避免大量轻症、中症患者冲击医疗体系,造成医疗挤兑。
8)为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利用接下来宝贵的“窗口期”,为轻症、中症人员,提供明确的家庭新冠治疗药物包(自费和免费相结合)。经过三年与新冠的斗争,中国已经基于中西药,形成了对于轻症、中症患者的完善治疗方案,有关专家可以就轻症、中症人员居家、自我用药、自我痊愈,提出明确的药物储备和药物使用建议。
9)适时调整、优化核酸检测方案,大力推广居家检测、复工前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检测,减轻对国家集中建设核酸检测能力的依赖。
10)根据科研进度,适时公布第二代疫苗、新一代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度,缓解民众的焦虑,让民众看到疫情终结的大概时间表。现在很多人非常焦虑,关键是看不到疫情结束的希望,不知道要熬到何年何月才是个头。
P.S. 疫情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医疗资源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取得今天的防疫成果,已经非常不容易。与此同时,也要跟民众解释清楚,当前国家在防疫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巨大挑战,管理好民众的预期,尤其是不能让民众形成“政府大包大揽”、“政府万能、政府全能”的印象。
随着疫情之下社会群体事件,以及各种灾害、事故不断增加,要高度警惕此前一度被压制的“恨国党”、“公知”群体再次死灰复燃,煽动民众不满情绪,造成社会对抗与撕裂。美国目前正在对伊朗“下手”,主要手段还是“颜色革命”那一套。中国整体上抵御美国“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能力非常强,但依然要警惕疫情之下,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乌鲁木齐大火这样的灾害事件借题发挥,冲击中国的政治、社会和大局稳定。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来源:明叔杂谈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望长城内外:让群众起来监督不是坏事 ——防疫时期的网络舆情及启示
2020-03-17金灿荣总结新冠教训:医改市场化导致不赚钱的防疫相对薄弱,今后医改应重视防疫
2020-02-23•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