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报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政治工作
周鑫 阎谨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再次确证“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作为代表志愿军党委机关的唯一权威性报纸,《志愿军》报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及时开展强有力的宣传报道工作,对加强志愿军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并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学术界对此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拟对《志愿军》报的创办历程、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作一简要评述。
一、浴火而战,因战而兴——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志愿军》报
《志愿军》报于1951年1月15日在朝鲜战地创刊,出版机关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由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发行股负责发行”(《在志愿军总部》171页,解放军出版社,1989),“发行量达三万份”(《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17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这是一张铅印八开报纸,每期八页,一度出过四开版”(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17页),“创刊号为四开八版形式”(《在志愿军总部》172页)。
《志愿军》报创刋号
《志愿军》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活跃。除了社论、专论、国内外消息外,还经常刊登大量“短、平、快”的战场新闻、人物通讯、经验交流、参考资料以及生活中的小常识。1952年起,报头一角增设了官兵喜闻乐见的“光荣的志愿军”新闻照片专栏,使版面更为美观。为了适应战时需要,该报还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每期页码连续计数,既可单期阅读,又能装订成合订本,便于保管收存。
由于是首次发行有关志愿军部队的权威性报纸加之第三次战役结后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志愿军党委首长对于《志愿军》报的出版发行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委会对报纸的报名、任务、方针、人员、发行、出版等问题进行讨论审议,并于1951年1月14日正式作出《关于出版く志愿军>报刊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彭德怀司令员“高兴地题写了报头”。《决定》明确规定了《志愿军》报的任务和七条办报方针。任务是:“贯彻志愿军党委及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领导意图,交流与总结各部队的战斗经验和工作经验,表扬英雄模范,鼓舞战斗热情,揭发缺点改进工作,并反映广大战士的意见和要求”;方针是:“宣传战争性质,加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以提高觉悟巩固战斗决心;宣传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思想,以提高必胜的信念;宣传战争规律性,宣传制胜的战略战术思想,以鼓舞部队争取战争的胜利;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以鼓舞士气;介绍军、政、后勤及各兵种战斗、技术和工作经验,以改进工作;加强政策纪律教育,以提高部队遵纪守法的观念;供给战地文娱材料,以活跃部队情绪。”按照上述要求,《志愿军》报在办报过程中始终坚持直接为战争服务,为志愿军官兵服务的宗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指导战争,成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政治工作的一把利剑。
在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志愿军》报与我军入朝作战一样,是在克服无数的困难中逐渐进步的”(《在志愿军总部》170页)。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各项准备工作千头万绪,战场空间转换异常频繁,加之许多物质、技术上的问题得不到保障、《志愿军》报在创刊时并没有专门的编辑部,只设“一位正式编辑和十二位见习编辑”(《在志愿军总部》171页)。由于没有正规的编辑部,得不到部队官兵来稿,印刷厂无法展开工作,该报一度不能定期出版,“一周两次的计划也不易实现”(《在志愿军总部》172页)。为此,志愿军党委领导做出指示,要求政治部的同志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报纸正常发行并把所有编辑人员分别安排到首批入朝部队一同开赴前线,在战场上边战斗边搜集整理素材,边组织建立通讯网。每期报纸编排好以后,派专人乘汽车送到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印刷,然后带回宣传部分发,再由全军的军邮收发室和军交人员送到连队,确保报纸尽量能够按时发行,深入一线。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随着朝鲜战场局势的相对稳定,《志愿军》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也开始走向正轨,并日臻成熟完善,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编辑部和印刷厂,军邮收发报纸工作也得到不断改进,读编往来更为紧密,“每月来稿信高达千件以上”(《在志愿军总部》172页)。到“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前后,每月来稿来信高达五千件”(《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22页)。1952年8月20日,《志愿军》报出版满百期时,由四开八版改为四开四版,办报质量无论在思想性、战斗性、时效性、群众性和趣味性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深受广大志愿军官兵一致好评,被亲切地誉为“我们的好战友,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在志愿军总部172页)。一路风雨艰辛走来,《志愿军》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战斗历程,不仅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的一个缩影,更是志愿军官兵在朝鲜战场上不惧艰险,不畏强敌,打败帝国主义列强的生动写照。
二、笔锋剑气,点墨成兵——《志愿军》报对志愿军战时政治工作的历史贡献
(一) 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言论导向,使党的号召深入人心。志愿军入朝取得三战三捷后,为迅速消除日益滋生蔓延的速胜和麻痹轻敌等思想问题,根据志愿军党委要求,《志愿军》报在创刊号中即在突出位置刊登了《祝三战三捷》的评论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从思想上认清取得朝鲜解放战争的胜利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要克服一切侥幸心理和幻想速胜的思想(《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18页),指导部队把正确认识第三次战役胜利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在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为响应志愿军党委首长发出的“向一线防御部队学习”的号召,《志愿军》报又及时发表了《向防御战的英雄们致敬》的社论,强调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重大意义,深刻总结战役的特点、经验与教训。值得一提的是,为及时配合部队进行思想教育,《志愿军》报单独油印了这篇社论下发到部队,为官兵自觉认清防御作战的重要性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五次战役后,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长期复杂的“打谈结合”阶段。在此期间,为了使战时政治工作更具有时效性、战斗性和鼓动性,《志愿军》报加大了时政新闻报道与评论力度,重点报道了敌人蛮横无理破坏停战谈判,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毒气战,疯狂轰炸朝鲜无辜群众,强迫扣留屠杀志愿军战俘等消息。在“连队讲话材料”专栏中,先后发表了《美国统治集团害怕和平企图阻挠朝鲜和平的实现》(《志愿军》报1953年5月1日,第四版)、《千万不要松了劲,警惕敌人的新花招》(《志愿军》报1953年6月17日,第四版)等材料,从各个方面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此外,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志愿军》报在“一周时事”专栏中,还专门设有“时事问答”、“漫谈时事”、“我们伟大的祖国”、“苏联介绍”、“真实的美国”等专题,密切配合时事政治进行宣传。
(二) 总结战争规律,推广战斗经验,提高官兵军事技能,鼓舞部队夺取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局部战争。对于一支刚从“小米加步枪”阶段成长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来说,如何在战争中提高现代化作战能力,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这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提高机会。为了使中共中央发出的“打一仗、进一步、边打边学习”的指示精神扎根于官兵心中,《志愿军》报作了大量宣传工作。首先,反复强调学习现代化作战思想的重要性,教育动员全体指战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各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做到学用一致。其次,《志愿军》报充分利用发行量的规模优势,积极为集中群众智慧和创造、总结交流各部队经验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如在朝鲜战争转入防御阶段后,《志愿军》报接连几期刊载《“空心爆破法”的实施步骤》(《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19页),解决了部队在坑道作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外,还刊登《部队撤出战斗应注意的问题》(《志愿军》报1953年4月11日,第三版)、《掌握小部队袭击战的特点才能发挥我炮火的威力》(《志愿军》报1953年5月6日,第二版)等大量指导性文章,宣传介绍防御作战中小分队出击的辉煌战果及经验。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第20军第58师第174团政委林默之在《志愿军》报上发表的《有阵地的弹性防御》一文,概括总结了该师在粉碎敌人闪击战中的成功经验(李炜震:《抗美援朝的胜利来之不易》见《大江南北》2005年第12期),得到了军、兵团、志司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在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到上甘岭战役期间,还先后刊发了《想办法、找窍门坑道作业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志愿军》报1953年2月25日,第三版)、《如何推广坑道作业的先进经验》(《志愿军》报1953年3月25日,第一版)、《反击战中要善于组织使用曲射炮火》(《志愿军》报1952年11月19日,第一版)、《击毁敌一个榴弹炮连的成功经验》、《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中的典型经验》(《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20页)等经验交流文章,鼓励和教育部队采取各种积极手段,用“巧妙化”来战胜敌人的机械化,积小胜为大胜。志愿军官兵普遍反映这些办法非常及时、适用而且重要。
《志愿军》报的图片版面
(三) 配合开展杀敌立功运动,深入报道英雄事迹,始终弘扬志愿军官兵高昂战斗精神主旋律。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杀敌立功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革命毅力和创造精神。为了在部队中浓厚学英雄、当英雄氛围,持久开展“学英雄的思想、走英雄的道路、创英雄的业绩”活动,《志愿军》报既注意宣传英模人物的事迹,又宣传他们高贵的思想品质和坚强的战斗意志;既宣传英模人物勇敢战斗、不惜牺牲的精神,又宣传他们机警灵活、智勇双全的战技术;既说明英模人物的个人努力,又指出党的培养、人民支援和友邻同志的作用,引导官兵正确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比如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部队集中涌现黄继光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战场上团结互助的动人事迹,该报很快组织了这方面的稿件,刊登了《坚守坑道十昼夜的钢铁战士》、《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志愿军》报1952年12月10日,第四版)、《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志愿军》报1953年5月9日,第三版)、《特等功臣、青年团员张像山和他的二级英雄班》(《志愿军》报1952年11月15日,第三版)、《一面光辉的战斗旗帜——记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志愿军》报1953年5月27日,第一版)等数十篇通讯报道,在全军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宣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志愿军》报还刊发了题为《继续开展立功运动,把立功运动更向前推进一步》的社论,指出“入朝作战以来深入开展的立功运动,极大的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发扬了革命的荣誉思想,树立了大小不同的许多学习榜样,对于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并提出“要研究在停战以后各种工作中的立功问题,把立功运动向前推进一步”。(《志愿军》报1953年10月21日,第二版)
(四) 加强政策纪律教育,主动密切军民关系,维护志愿军部队在异国战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志愿军出国作战,语言不通,环境不熟,风俗不同。如何提高部队的组织纪律性,搞好同朝鲜党、政、军、民的团结,成为志愿军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志愿军出国作战后,毛泽东在1950年10月和次年1月给志愿军的命令指示中,强调指出:“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毛泽东军事文选》第六卷,109、1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为贯彻好这一指示精神,《志愿军》报大量刊登《爱民模范罗盛教》、《朝鲜母亲》、《国际主义的战士林在根》(《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319页)等特约通讯,及时发布志愿军《关于借物手续与捐物赔偿办法》等各种爱民守纪公约、开展爱民活动以及检查政策纪律执行情况的消息,反复宣讲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不断巩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和军队的战斗友谊,保证了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停战协定签字后不久,《志愿军》报即根据志愿军政治部的指示,以《增进与朝鲜人民的团结》为题发表社论,号召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在提高警惕,坚守岗位,防备敌人新的侵略阴谋的同时,必须将继续增进与朝鲜人民间的国际主义团结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新华社朝鲜前线1953年9月20日电)。随后,志愿军各部队纷纷召开会议,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志愿军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国际主义教养、爱护朝鲜人民利益的人民军队。
(五) 帮助解决官兵生活实际困难,活跃部队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在军事行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也遇到严重困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供应严重匮乏,加上缺乏寒区作战经验,官兵患维生素缺乏症、夜盲症、冻伤等现象非常普遍,仅在第二次战役中,“共发生冻伤51,258人,发生率为14.9%”(陈忠龙主编:《抗美援朝战争》333页、33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再则就是部队普遍反映“政治空气不活跃”(《在志愿军总部》170页),“关于活跃精神生活:大家要求过得‘痛快’,”“特别是前沿部队,日夜在坑道、战壕中生活,急需‘苦中作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编委会:《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上册,533页,1958)。针对以上情况,《志愿军》报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一是在努力提高部队必胜信心和战胜困难信念的同时,积极想办法,指导部队采取措施预防各种疾病。以1952年10月8日的《志愿军》报为例,在第一、二版显著位置,分别刊发了志愿军后勤卫生部编撰的防冻讲话教材、志愿军司令部颁发的爱护冬装的指示、志司军务处的《五八○部队一支队去年冬天没有发生冻伤的原因何在》短文、以及战士们在行军作战中总结出的防冻经验介绍,包括平时的防冻工作、行军中的防冻工作、岗哨的防寒工作、出击和伏击部队的防冻工作、伤员转运中的防冻工作(《志愿军》报1952年10月8日,第一、二版)等等,非常细致。二是长期开辟“俱乐部”等娱乐文化专栏,丰富官兵精神生活,其形式活泼,体裁多样,有快板、短歌、山东快书、大鼓词、连环画、影片介绍、小故事、诗歌等。如1952年9月18日的《志愿军》报,在第五版“俱乐部”专栏里以乐谱配以图解的形式,开始连载“战士游戏舞”(《志愿军》报1952年9月18日,第一、二版),深受官兵欢迎。当时在《志愿军》报上首发的一些文艺作品,如歌曲《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如今都成为了经典传世之作。
三、薪尽火传,告往知来——《志愿军》报的现实启示
历史不仅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嘱托,也是后人反思现实的镜子。《志愿军》报自创刊至1958年12月28日止,共出版733期,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撤军而胜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留下的思考与启迪却是无止境的。
随着“战争直播”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和样式正经历着历史性变革。以光电磁为传播介质的新兴传播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可谓风光无限。相比之下,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广度和亲和度的缺弱,似乎在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浪潮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仔细回顾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不难发现,南联盟、伊拉克等均是由于过分依赖光电磁媒体,忽视传统媒体力量,结果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成了哑巴、瞎子和聋子,始终被美军舆论所压制,最后招致惨败。从人民军队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在多么艰难险恶的战争环境下,从《红星》报、《拂晓报》到《志愿军》报无不是从“人背马扛”开始,在官兵中生根开花,并成为“沙场尖兵”,这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军队的优势所在。当然,继承传统只有在不断创新与整合中オ能获取不竭动力。尤其在当今大众传媒多样化并存的时代,媒体间相互渗透、融合、搭载,利用对方的优势共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对此,《志愿军》报在战时主动与国内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国际的英国《工人日报》、苏联塔斯社等媒体广泛合作,与《立功报》、《前进报》等大批志愿军各部队小报相互配合,形成了抗美援朝战争新闻舆论宣传的强势规模效应。有鉴于此,在新形势下军队报纸更应当迎难而上,推陈出新,主动担当起媒体间相互配合、彼此支援的重任,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起到宣传作用,把宣传舆论主阵地筑强、筑牢。
《志愿军》报充分关注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动真情,说实话,这既是其突出特征,也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得广大官兵青睐和信任的重要原因。在该报一篇题为《坚决贯彻“面向连队”的方针》的社论中,明确提出《志愿军》报“必须充分考虑连队官兵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问题要提得具体,提得明确,文章要短小、通俗,内容要多样活泼,不能老是板起面孔,要为连队官兵所喜闻乐见。只有整个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坚决贯彻了“面向连队”的方针,办得为连队官兵所喜爱,才能起直接指导连队的作用。”(《志愿军》报1953年8月19日,第一版)。对上述要求,《志愿军》报给予了高度关注,开辟专栏加强读编往来,真正做到了反映情况真,解决问题实。比如,该报在1953年6月3日第一版的“来信综述”栏目中,刊登了官兵反映的“发鞋袜衬衣等东西在大小、多少上要注意调剂;连队迫切要求及时看到快报、戏剧、电影;要解决坑道的设备;要解决照像、汇款问题;寄家信、慰问信的工作要改进”(《志愿军》报1953年6月3日,第一版)等实际问题,真实地道出了广大志愿军官兵的心声。再如1952年9月12日的《志愿军》报,在第四版的“读者来信”栏目中刊登志愿军某部副政治指导员孔祥生、副连长姜傅海所写的该连战士因违反群众纪律所做的检讨(《志愿军》报1952年9月12日,第四版),起到了警示作用。可见,战时政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应注重“放下架子”,加强对受众进行平等交流式的引导,力争避免训示型的宣导模式、单面型的说理方式,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方针的同时,加大敢于较真的批评性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增强互动性、可信性。
采访作战归来的空军飞行员
时效性强,是《志愿军》报的又一大特色。为了使宣传鼓动及时有力,能把战场捷报尽快送到第一线官兵手中,《志愿军》报提出了“及时再及时”的口号,有些战斗刚结束,胜利消息半天甚至几十分钟就能见报。宣传效果非常明显。未来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同步报道、实时传播必将成为各媒体相追逐的目标。因此,要适应未来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形势,军队报刊应积极筹划、提前预见、快速反应,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占领政治宣传的制高点,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作者:周鑫,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博士研究生;阎谨,《空军装备》杂志编辑 来源:铁甲骑兵(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