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市区文庙前街与文翁路交会处坐落着一所名为“石室中学”的学校,大门匾额还题有“文翁石室”四个大字。这里被普遍认为是汉代文翁石室旧址所在地。自汉代以来,石室便成为蜀学的中心,出现了“人人入蜀谒文翁”的景象。
文翁(公元前187年—前110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自幼刻苦好学,精通《春秋》,以郡县官吏的身份察举为官。在汉景帝末年,出任蜀郡太守。彼时的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为改变当地文化落后的状况,文翁决定从兴办教育入手。他先从郡县中挑选出张叔等十余位才识开敏的年轻小吏,亲自教导,训诫勉励。然后,将他们送至都城深造,学习儒家经典和律令条文。
几年后,张叔等人学成归来,文翁即给他们委任授官,或在郡县中担任重要职务,或做官学之教师。尔后,又继续通过察举等方式将他们荐举给中央,有的还做到了郡守或刺史等一方大员。
此外,文翁还在蜀郡普遍设学。虽然财政经费有限,但文翁仍不遗余力推动教育经费落实,“减省少府用度”,以保证办学。其中,“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这便是“文翁石室”。
为了使这些学生安心学习,文翁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赋税,并根据这些学生的学业状况,学成后派到郡县及基层任职,“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
在平常的教育中,文翁主张学生要熟悉社风民情,不能一头扎进故纸堆,对世事不管不问。因此,文翁让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时,就到郡县府衙中协助处理政务、传达政令、起草公文。每次了解民情,文翁会让这些学生一起随行。
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接触实际、不断观摩、增长见识的机会,还扩大了办学的社会影响。没过多久,蜀地居民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子弟送入学校。一些富家豪族,更是“出钱以求之”。
文翁在办学过程中建立起了能够有效解决办学经费、师资培养、学生就业等关键性问题的制度,使得郡学得以发展持续。
一方面,通过文翁的办学实践,当地的学习之风大兴,读书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蜀地培养出了大量人才,有效地促进了蜀地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传入蜀地,儒家思想在蜀地广泛传播,缩小了当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差异,提高了整体文化水平,原来文化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
对此,《汉书》记载道:“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更为重要的是,受文翁启发,蜀地周边郡县也纷纷开办起了学校。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百姓经过学校教育,逐渐吸收、融合了中原文化、风俗习惯,这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翁在蜀地崇文兴教的举措,引起了中央对地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汉武帝下诏全国,要求推广文翁的做法,“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因此,也可以说,我国最早由地方官府兴办教育,就是从文翁开始的。
文翁的事迹,史书有载。《汉书》将其录于《循吏传》中。
所谓“循吏”,即奉职守法、循理为治者也。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循吏”的首位,并评论道:“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可以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由于对蜀地的杰出贡献,文翁长期受到百姓的怀念和称颂。文翁病逝后,蜀中吏民为他修建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皆以为“文翁之化也”。
在众多缅怀文翁的诗文中,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巴江成字蜀风清,儒雅彬彬太守声。郡县初开谁立学,吏民争睹也知荣。汉京就业先张叔,石室尊师有长卿。扶翼人才比齐鲁,祠堂试访锦官城。”由此可见文翁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来源:“旗帜微平台”微信公号,原载《旗帜》2019年第9期)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