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王锋 | 70多年前的敌占区“地窖党校”
点击:  作者:王锋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9-04-26 16:50:32

 

轮训期间,学员们还用地下党员从上海购来的一台美国产‘真谊之’短波收音机收听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逐字逐句地收录、翻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向国民党党政机关、驻军营房、地主恶霸家中投递,弄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1.webp (16).jpg

 

利用各级各类党校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确保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70多年前的“地窖党校”,为此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从“支点户”发展为“支点村”

 

苏南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工商业最发达、经济最富裕的地方之一,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区位上都对南京国民政府有着重要意义。

 

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以及在重庆谈判中向国民党作出的让步承诺,新四军在浙东、浙西、苏南、皖南的部队先后北撤到长江以北地区。

 

国民党为了加强其在苏南的统治,大力强化反共体制,对新四军留守人员进行“清剿”,留守人员被迫转入秘密活动。

  

在隐蔽斗争时期,为应对敌军的“清剿”和搜捕,在江阴澄西地区站稳脚跟、打开革命局面,留守人员根据“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争取胜利”十六字方针,以当地的地下党员和基本群众、烈军属和武工队的知亲好友为基础,建立武工队隐蔽落脚点的“支点户”和“支点村”。

 

最早的“支点户”设立在璜土胡家桥凌福娣家中。凌福娣的丈夫叫胡森度,是抗战初期中共澄西区委交通员,儿子胡汉是党的地方干部。1942年5月,胡森度遭日伪逮捕,坚贞不屈,被装进麻袋活活打死。凌福娣继承丈夫遗志,接任交通员,把自己的家变成交通联络点。凌福娣还在全村群众中做了大量工作,使胡家桥由她一家“支点户”发展为“支点村”。

 

据《璜土镇志》记载,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璜土境内先后开辟供武工队食宿、负责收集情报、站岗放哨、保证安全的“支点户”就有近20家。

  

正是由于凌福娣等“支点户”和“支点村”革命群众的协助和掩护,党组织才能在这一地区站住脚跟,并根据特殊地形开办“地窖党校”,加强对党员和武工队员的党性教育。

 

依托“地窖党校”开展“地窖斗争”

 

1947年,国民党要塞司令部与国民党江阴、无锡、武进县政府配合,对江阴地区联合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清剿”。

 

为了避开敌人“清剿”锋芒,便于自身的隐蔽斗争,澄西和沙洲党组织在支点户、支点村基本群众、积极分子的掩护和协助下,构筑隐蔽安全的地窖(或密室)。

 

澄西在璜土贾家头、卞家桥、利港东奚市等地构筑地窖20多个,沙洲在常家埭、吼山房、五圩埭等地建有10多个地下室,供白天隐蔽、活动之用。在这些以地窖、地下室为主要形式的联络站点,大部分有不脱产的地方武装小组配合武工队开展活动,传递情报,侦察敌情,送信带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地窖为依托,澄武锡工委于1947年春举办了党训班,以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地窖党校”。

 

“地窖党校”由澄武锡工委负责人张志强、王鹏主持,在“圆顶屋”和“丫叉铺”等地窖中举办,对20余名武工队员及秘密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进行了轮训。

 

主要内容是:

 

形势教育,分析解放战争的形势,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

气节教育,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革命气节,百折不挠,宁死不屈;

政策策略教育,如对首恶的镇压政策,分化瓦解敌人的收买政策、利用政策,以及统战政策和开展合法斗争的政策等。

 

张志强、王鹏亲自授课。轮训期间,学员们还用地下党员从上海购来的一台美国产“真谊之”短波收音机收听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逐字逐句地收录、翻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向国民党党政机关、驻军营房、地主恶霸家中投递,弄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轮训时,还审查、吸收了一批新党员,在简陋的地窖里举行庄严的入党仪式。

 

英勇斗争的“地窖英雄”

 

“地窖党校”的党性教育,极大增强了党员和武工队员们的革命和纪律意识,坚定了他们的革命意志,激发了他们出生入死、不畏艰难险阻、誓与敌人拼斗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催生了以“地窖三英雄”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为打开澄西地区革命局面、迎接苏南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干部保障。

  

武工组长吴雄武及组员徐银林、李银生,长期以贯庄地窖为据点,坚持对敌斗争,后来被当地的伪保长高生海告密。

 

一天拂晓,国民党军统特务唐少云带了100多名敌军包围了地窖。敌人揭开洞口喊话,窑中高声回答“叫陈锡畴(伪澄西区长)下来讲话”,三人一齐举枪对准洞口,见人探头就打,一个敌人左臀上中了一枪。

 

唐少云无计可施,就架机枪对着洞内疯狂扫射,并把手榴弹系在竹竿上伸到洞里引爆,又把稻草火把塞进洞里烟熏火烤。

 

三人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他们拆毁了身边的武器,在高唱革命歌曲、高喊革命口号后壮烈牺牲。


2.webp (1).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来源:原载《学习时报》2019年4月19日第5版,标题为《革命时期的“地窖党校”》)

 

2.webp.jpg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