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年来,就《天下货币》和《人民金融》两个主题,我和风铃一起写了近百万字,我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视频点击量超过了千万,可见马姐/霞姐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我一直期待着能与有政策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认真讨论这些关乎全球化未来的重大理论问题,真心期盼着能收到中肯的批评,以完善自己的理论。然而,我期待的有质量的批评至今还没有出现。到目前为止,对我的批评大概就两个:一,马霞把经济问题看成了会计问题;二,马霞不懂地缘政治。
我们从不否认,经济问题牵扯到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等地缘博弈的方方面面。事实上,我们去年就写了长文来回应这些批评 (马霞深度分析:美国为什么已经黔驴技穷?美军、美元与中美博弈)。然而,经济问题首先是一个会计问题,是如何平衡资产负债表的问题。请朋友们认真想一想,探讨经济问题,是不是首先要想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而管理货币离不开资产负债表,不能想象离开了资产负债表,我们该如何管理经济和货币。未来区块链技术管理下的数字货币时代,会计原理只会强化而不会削弱,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质上就是会计学和数学的合体。一个不能平衡、稳定资产负债表的国家是无法稳定货币的,稳定不了货币,就会汇率贬值、通胀上天。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国家管理经济的能力,首先表现为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能力。国家晋升为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国家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能力很强,而国家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失败,往往意味着国家经济的失败。
《天下货币》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美元即将崩溃,首先是因为,作为一个经济核算单位的美国有一个已经恶化到完全无法修复的资产负债表。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净负债28万亿美元,其中净外债高达1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GDP还不到22万亿美元!这样的债务困局是无解的,特别是占一半的净外债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化解,因为现在美国政府的债权人中有大量的私人国际投资机构,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个体投资者,即便美国政府要求减债,都找不到谈判对象。美国政府的债务困局最后一定是赖债,也就是债务系统性违约,美元暴跌,经济崩溃。推倒重来的美国将是一个面目全非的美国。
美元困局和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死循环演绎到了极致。这个死循环首先表现为资产负债表的严重资不抵债,最终一定引发系统性债务违约,进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崩溃。“人民金融”要破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死循环,也必须首先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重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大厦的框架体系。
中国政府还没有公布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说明共和国的CFO们认为,展示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障碍。但是,作为未来全球化的引领者,中国要帮助一带一路等众多新兴国家稳定经济和货币,监督它们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那么,作为未来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我们怎么能永远隐瞒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呢?事实上,就目前已知的经济状况判断,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没有什么不可解的债务问题。目前我们不公开,可能有保密的原因,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某些技术环节,我们自己还没有想清楚。想通了这些财会技术细节,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是一个靓丽的资产负债表,因为中国政府虽然有很多负债,但也有庞大的对应资产,而且中国经济充满活力、韧劲和巨大的潜力。
这里我们分享《人民金融》有关政府债务问题如何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部分内容,期待能得到建设性的反馈。本文是超过10万字的长文《人民金融》的一小部分,是《人民金融》的第三部分:重塑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第二章:重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第三节:社会主义金融货币管理原则与会计原理。
本来笔者不想剧透《人民金融》,因为缺乏上下文语境,将某一段单独拎出来讨论,逻辑上就显得不是那么圆满有力。但是大变局时代一切都在加速,中央对内循环和外循环两条线的治理动作也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有力,所以笔者不揣冒昧,先把这个关键环节发表出来,希望此文能从会计角度,为重启地方政府这台发动机来创造经济增量、以及化解地方债困局提供有益的思考。
我们将政府管理经济的原则浓缩为“政府经世济民一二三”。具备会计思维能力,就会发现这里每一个原则的背后逻辑都是为了国家能有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政府必须介入来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但是凯恩斯没有回答如何构建安全有效且可持续的政府债务风险释放机制。《人民金融》的使命,就是为政府债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政府“经世济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同时又不会造成通胀。人民金融理论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共和国,不仅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要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
马霞
2021年9月16日
引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一个无解的债务死循环
资本主义金融以服务资本为中心。以服务资本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一定会造成无解的债务违约风险,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进程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西方经济学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简单经济学。某种程度上,西方经济学就是空想经济学,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基础逻辑是所谓的“市场均衡价格机制”能自动实现商品供求再平衡。这是只存在于经济学家头脑中的理论假想,是经济管理的无政府主义,是没能力管理经济的逃避主义在理论上的表现。信奉政府不干预的所谓“纯市场经济”原则,本质上就是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经济体系,其终极谢幕一定是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线的经济大崩溃。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必然必亡,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一个死循环。
金融服务资本,经济社会在资本的利益驱动下从事生产和科技创新,这在客观上能带来经济增长,创造有效供给。然而,劳动者收入不足导致商品市场供过于求,商品卖不出去,资本的利润就无法实现,加金融杠杆积累起来的债务就无法偿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成为唯一的债务风险释放出口。金融危机爆发了,央行就给金融市场注资托底,于是大量资金就在金融领域空转,产业空心化更加恶化,股市泡沫越吹越大,房价越来越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普通民众的购买力越来越不足,生活越来越苦。有良知的西方经济学家也都承认,贫富悬殊的经济体系是无法持续循环下去的。
经济的本意是“经世济民”,而实现“经世济民”离不开现代货币手段。巧用货币手段的核心是保证货币走到应该去的地方,让货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循环,服务于增加有效的社会供给,服务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服务于创造更加公平的分配机制,服务于年轻人的中国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利共赢。
在现行金融体系下,银行唯资产抵押、唯资产负债率的信贷模式只能为资本服务,而这样的金融模式一定会走向债务死循环。这一点,《人民金融》的第一部分已经做了全面论述。认清了资本主义金融体系是一个死循环,我们就要建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金融和信用体系,这就要求彻底改造现有的金融运行模式。那么,摆脱了唯资产抵押和资产负债率的信贷模式的新型金融体系会不会失控呢?不会。数智化时代,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等金融管理手段,我们完全有条件更加精准地及早发现、控制金融风险的源头,并建立配套的常态化的风险释放机制。对全产业链的资金流动实行全程无死角监控的数智化金融管理体系,是实现“人民金融”的根本保证。
管理好资产负债表是政府能有效运转的核心,而平衡资产负债表首先是一个会计问题。下面我们从会计学角度来探寻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的运行轨迹,看看基于现代货币的运行逻辑,社会主义金融应该建立怎样的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以化解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死循环,实现经济健康永续的发展。
一、现代货币的职能与央行扩表
重新定位现代货币在经济可持续循环中的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基本逻辑出发点。追寻现代货币的运行轨迹首先要分析会计报表,也就是用会计语言来表述现代货币的运行逻辑。货币是经济运行的载体。如果说金融体系是现代国民经济的血脉,那么,货币就是现代国民经济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供应量必然相应地增加,而央行和商业银行是放大货币的源头。央行和商业银行通过购买资产、债券和发放贷款等方式来供应货币增量,中国语境是用M2来显示,而西方衡量货币增减的指标是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扩表还是缩表。下面我们用会计报表的语言来分别举例说明,看看银行扩表与增加货币供应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证1:人民银行扩表与外汇储备
借方科目:外汇储备 (含离岸各类外币资产)。
贷方科目:央行投放货币转化来的金融及非金融机构的存款。
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科目是我国的离岸资产,其中包括美债。人民银行用顺差赚来的外汇增发了货币,买了美债等离岸资产,即增发的货币变成了我们的离岸债权。这就是我国经常项目长期积累的顺差转变为外汇储备和美债的过程。
有个流行说法,人民银行是凭借外汇储备来发行基础货币的,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没有赚到美元等外汇,央行就无法提供货币增量了,所以,人民币的发行权实际操控在美国手中。真实的场景是,人民银行将顺差部分给出口企业结汇,这个结汇动作确实增加了人民币的供应总量。但我们要知道,出口收入对应的是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出口收入的顺差部分等于出口销售扣除成本后实现的利润,而央行的角色是借钱给逆差国来完成出口结算,也就是把外国企业欠中国企业的钱转换成外国企业欠央行的钱。
央行结汇储备离岸资产是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清算难题,不是为了增加货币投放而增加外汇储备。换言之,央行是被动储备了离岸资产。即使没有出口顺差,央行也有众多货币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说美元外汇储备是发行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是对央行外汇储备制度彻底的误读和曲解。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例证2:个人房贷体现在商业银行报表上
为了表述方便,假设一个商业银行全部经营房地产贷款,从会计角度看,商业银行是这样借助房地产贷款来放大货币乘数效应的:
借方科目:存款准备金 12%
借方科目:个人房贷88%
贷方科目:银行各类负债+所有者权益,合计100%
例证3: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扩表(QE),假设这些央行的QE全部用于购买国债,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这样表述:
借方科目:国债 100
贷方科目:存款机构存款 100
从以上三个政府资产负债表简易模型可以看出,现代货币供应的源头是央行和商业银行,而提供货币增量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商业银行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出去的贷款是在国民经济中不停地运转,企业也通过金融杠杆放大了经营规模,同时放大了债务。所有这些资金都得一刻不停地流动,而用来对冲负债的资产通常是不能迅速变现的,一旦债务链收紧,企业是无法找到足够的现金来对冲债务的。这种债务经济运行模式,意味着经济只能不停地增长,而不能萎缩,一旦经济陷入衰退,债务链条就很容易断裂。
现代国民经济是负债经济,企业负债经营,政府是赤字政府。如今在平台借贷模式的作用下,中国家庭也开始学西方,玩负债经济。这种国家整体负债经营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透支未来,透支年轻一代的前途。这样的负债经济模式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潜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这就是资本主义债务经济体系的根本悖论,也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永远无法克服的内生结构性矛盾。
要化解这种债务困局,只能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创造经济增量和更多的就业,这就是凯恩斯主义。但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是靠发债,凯恩斯经济学却没有回答政府的债务风险如何释放。这正是《人民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从会计原理角度看,资不抵债的政府债务无法与央行购买的政府债实现对冲
会计原理就是用数字来展现一个经济核算单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表述方式。国际上通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那么,如何在会计报表上做到资产与负债平衡,就是当代货币理论首先要回答的技术问题。理论上,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方式有三个:增加利润、增发股权、债权人同意接受减免债务。债权人接受减债的金融术语叫“债务重组”。
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可以通过债转股上市来摆脱资不抵债的困境。小米是最典型的案例。小米在IPO时累计亏损1300亿人民币,即资不抵债1300亿。小米以每股17.00 港币的价格在香港IPO,P/B = 5.69,小米通过净资产高估值上市,化解了资不抵债的资产负债表,成功地摆脱了资不抵债的困境。下面是小米IPO时的财务数据。
企业可以通过债转股IPO跳出资不抵债的困境,那么,资不抵债的政府又如何走出债务困局呢?中国政府的债务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支持,美国政府28万亿美元的净负债则是不折不扣的裸债。
美国财政部资产负债表 (截至2020年9月30日)
大概没人认为美国政府有偿债能力,公众不担心美债爆仓是认为美联储可以通过印钞来填补债务窟窿。然而,美联储印钞还债在会计上是一道无解的数学题。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私人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用的都是复式记账法,没有例外。政府想在资产负债表上减少负债,也只能通过增加利润、增发股权、债权人接受减债这三种方式。如果美联储这个债权人愿意为美国政府减债,那么减免的政府债就转变为美联储的账面亏损,即美国政府的资不抵债转变为美联储的资不抵债。
政府债务违约不是什么新鲜事。经济危机来了,政府无力还债,民间债权人减兔部分政府的债务,从而实现债务政府的重启是常见的解决方案。美国政府的债务困局无解,是因为欠了太多的外债。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的净外债已经达到14万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私人投机资本,这个债怎么减?面对千千万万的私人投资机构,在技术层面,美国政府与债权人商讨债务重组几乎是无法操作的。
三、政府刺激经济增长与化解债务困局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悖论体系最终体现为债务困局。解决这个困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政府充当市场供求失衡的平衡器;其二,化解政府债务的会计难题。债务问题到了主权政府的层面,首先是一个会计问题。重构社会主义金融货币理论离不开基础会计学。未来的数字化货币时代,会计功能只会被强化而不会被削弱,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质上就是数学和会计学的合体。解决政府的债务困局,首先要会计账目能合得上龙门。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和央行左右手的完美配合,首先要过得了会计学这一关。下面用最简易的会计表格模型来演绎一下不同的政府债务结构对应的债务冲销。
模型显示,政府的消费性债务是无法与央行的资产对冲的,而政府的资产性债务可以通过央行和财政部的报表汇总来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对冲。
四、实现政府的消费性开支和经济建设性投资完全隔离运行
根据复式记账法的会计法则,政府给百姓创造福利的消费性开支没有对应的实物资产,能对冲消费性开支的只能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消费性赤字是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无法核销的亏损。政府基建投资支出的对方科目是政府的实物资产。会计上,央行和财政部是两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可是当国家汇总整个国家的资产和负债的时候,也就是以整个国家作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的时候,即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财政部的资产负债表合计之后,央行与财政就实现了有实物资产科目与负债科目的对冲。
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国家财政应该让消费性开支和投资性开支完全隔离运行。政府制作财政预算时就应该设计好这些债务的最终出口,做好最坏情况的债务处理方案。财政部的预算从一开始就要想好哪些财政开支未来是有实物资产支撑、可以对冲的,哪些财政开支就是纯粹的消费,只能依靠财政收入来填补。军费开支也要分成两条线,比如造军舰就是投资性开支,人吃马喂就是消费性开支。幼教、义务教育、养老、医疗都属于消费性福利,一定要量入为出,税收填不上,就只能通过国企多交利润来补足,因此,这些领域增加开支必须慎之又慎。特别是要严控这些领域的商业化运作,因为这些基础民生领域如果是追求利润的商业化运作,一定会大大增加民众的生活成本,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五、政府的投资性资产需不需要创造利润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政府为什么要参与、管理经济。政府参与经济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平衡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的四大失衡——商品市场供求失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赤字政府的财政收支失衡、国际贸易失衡。这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大前提。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就是为了实现“经世济民”,因为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一定会带来四大失衡,走入死循环。
承认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经济的巨大作用,并且明确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定位,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化解政府的债务风险,如何为政府债务提供安全有效可持续的风险释放机制。这首先要弄清楚政府的债务是怎么来的,政府借债有哪些方式,政府债务有哪些类型,或者说,先从会计上搞清楚政府负债对应的科目是什么。
政府基建投资的负债对应的是政府的实物资产。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多是对国民经济有长远影响的大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有的甚至无法带来直接回报。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投资基建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为市场繁荣创造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正是因为这类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私营部门做不了,只能政府来做。所以,政府这类投资不可能也不应该简单地追求回报。政府投资带来整个经济有效循环的正反馈,就是政府投资最大的回报。
那么,怎么解决政府投资这类项目的债务问题呢?政府投资这类项目可以定向找央行集资,只要央行不收利息,政府的基建投资就不一定非要有收益,至少不以追求短期回报为目标。至于债务怎么处理,因为这类政府投资负债对应的科目是政府投资的实物资产,会计上是可以核销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对政府这类投资的债务有合理预期,根本就不需要为这些债务担忧,也不必担心这类投资是否有收益。一句话,这类投资有收益更好,没收益也无所谓,因为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让四大失衡实现大体平衡,而不是为了自己赚钱。
针对这类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目标,不是考虑这些项目能带来多少回报,而是要做好账目的分类管理,实现项目资金的闭环运行,杜绝利益输送和腐败。
六、货币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货”与“币”的最佳动态平衡
解开了绑着政府的债务手铐,如何保证政府的投资不会失控、不会影响物价的稳定呢?
政府巧用货币手段是金融治理、经济治理的最高智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善用货币手段,对金融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要求非常高,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通胀。这方面,我们的古圣先贤有很多深度思考,管子的轻重术曾给出经典的论述。然而,古代实物货币时代无法运用预付信用的货币手段,历史上尝试纸币的实践也因管理不善而以恶性通胀告终。经济体系的运行是非常细微复杂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数智化手段对货币的流向做全程无死角的监控和管理,追求“货”与“币”的最佳动态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全方位无死角的资金流向监控能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管理经济、金融、货币,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货”与“币”的最佳匹配。
经济学的地基是研究和调节供求关系,而所有的供求关系都可以归纳为“货”与“币”的平衡。商品供不应求,货少币多,就是通胀;商品供过于求,货多币少,就是通缩;通胀和通缩都会对经济造成致命的伤害。
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出全面预付信用的现代货币体系,金融货币工具就主导了人类的经济生活。当代社会,金融货币手段已经全面主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要维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也必须从金融货币手段入手。这是治理经济、治理金融的唯一可行之道,也是事半功倍之途。
七、用货币手段调节供求平衡对信贷管理体系有相当高的管理要求
我们先用摆积木的方式来推导货币管理理论。商品供不应求是因为货少币多,解决方案当然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商品供应多了,供求平衡。商品供过于求是因为货多币少,解决方案是将资金用于增加有效需求,需求多了,供求平衡。
商品供不应求,需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这个好理解。商品供过于求,也就是我们今天通常面对的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民众的购买力不足。这时,用货币手段增加有效需求就要相当谨慎,因为如果不能精准控制货币流向,钱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不仅不会增加有效需求,还会加剧“货”与“币”的错配,造成恶性通胀,那就不仅不会增加普通民众的购买力,还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严重威胁经济循环发展。关键的关键,是精准控制资金流向,而实现货币精准滴灌的前提是做好产业分类,根据每个产业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实行一业一策的管理。
用货币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就像和面,水多了给面,面多了给水。和面的诀窍是:一下子面加多了或水加多了,都不行,必须试着来,揉起来才不费劲,面团才能越揉越大,越揉越匀。这样的金融治理,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平衡的经济发展。
理论不复杂,关键是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打造一个能对资金流向实施全程监控的全方位金融管理体系。这个金融管理体系,既要控制宏观货币总量,又要实现对货币流向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无死角全程监控。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货币管理体系。
巧用货币手段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将是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突破。这个理论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打造一个先进的金融货币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到。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这套理论是通盘考量内外两个循环、综合施策的复杂系统经济学,完全有别于西方“市场价格崇拜论”的简单粗暴的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学简单粗暴的“市场价格崇拜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陷入了无法提供债务风险释放出口的死循环,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经济危机。要跳出资本主义的债务危机死循环,就必须给债务提供合理的可持续的风险释放机制。这就要依赖从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金融货币理论,而这套理论要落地,必须有配套的科学精细的金融货币管理体系。
八、用货币手段推动实现供求再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打造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全方位的金融货币管理体系
抑制内生型通胀的秘诀在于精准控制货币流向,让钱走到该去的地方。今天的国民经济,各种产业链交织漫长,很多巨无霸企业都是跨界经营,在此背景下,用简单的宏观货币调控直接对标微观的企业,起不到什么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只是用调整利率等货币手段来调控货币投放总量,比如给某个大企业100亿的贷款额度,而不具体监管企业拿这笔钱去干什么,这种货币宏观调控其实没什么用。现在很多大企业就是利用自己的贷款额度去放高利贷,而高利贷是吞噬国家经济活力、拉大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
杜绝这类违规操作和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必须对资金流向进行全程监控。要做到资金流向的全程监控,首先要做好精准的产业分类,实行一类一策的分类管理,使每个产业链的资金流转都能做到闭环运行。这就要求建立一整套完整高效、细致精准的货币管理体系。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再到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与政府的各个信息平台之间都要打通,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实行体系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给各类闭环运行的货币染色,实现对产业链资金流动的全程无死角监控。
九、社会主义金融管理体系的终极目标
社会主义金融管理体系的终极目标是:银行为全体公民建立个人征信账户。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管理下,这个公民个人征信账户包括的公民各类信息,必须得到各个政府平台和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汇总认证才能建立起来,因此,该个人账户的信息是绝对可靠的。这时,银行就可以对公民的个人账户实行一体化管理。真到了那一天,银行可以综合考量各类信息,迅速给每一位公民的信用画像,对每一位公民的信贷需求提供及时且有保证的信贷支持。这远比现在唯不动产抵押的信贷模式可靠的多。
人民金融系统方案真的落地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将充满活力,信用会非常有保证,中国经济将经脉顺畅,生机勃勃。金融理顺了,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好,内卷问题也就解决了,贫富差距也会大大缩小。国民经济走入良性循环,产业升级一定可以实现。到那时,中国经济真的会一步一层楼。
马霞 风铃
2021年9月16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