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相关的解读和实际工作中,却有人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解读为外来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现象,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文化现象,更不是所谓的外来文化。
首先,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而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其文化资源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准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内涵,不仅进一步向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明确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其底色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必须要坚决反对复古、西化等错误思潮或倾向。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定位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就会过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类似“以儒化马”“以儒代马”“全盘儒化”等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思潮泛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相互割裂的对立的两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应有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也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必须重点澄清和明确的。只有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中国更具生命力。
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不仅在几十年血与火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和发展了革命文化,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越来越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谱写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求是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程恩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2018-05-13刘光晨: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主体论系列之一
2018-05-07钱昌明:论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作)
2018-05-06•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