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无时不处在发展中,计划使之有序,市场使之无序。
——郎咸平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历经了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世界工厂”,而今我们还在向着“制造强国”迈进。
但我们发现,在思考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时,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从西方理论中寻找坐标,直接采用国外的案例或者套用国外的数据而得出一些假设命题。虽然这些研究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但更多的是脱离了实际。
西方主流政治经济学,分别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它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人类的整个社会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并未按照西方所谓的标准模型进行制度转型。简单来说,就是西方的主流政治经济学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因此,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必须从“本土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逻辑必须先建立“本土意识”。
郎咸平教授花费了十年时间对此进行研究,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特点——以“中观均衡”为切入点,从而实现社会均衡,并以数学的方式进行了论证。这一发现不仅能够论证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也能论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这本郎咸平教授的最新著作《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郎咸平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中观经济学”体系,他认为“中观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不是频繁发生经济危机。根据“中观经济学”的逻辑框架,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本质,就是开放“第二部门,即生活资料部门”;
2、苏联之所以“垮台”,就是因为“第二部门即生活资料部门”实行了彻底的计划经济;
3、美国之所以发生“大萧条”,就是因为“第一部门即生产资料部门”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
总的来说,今天全球的经济竞争,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思想的竞争。而“中观经济学”不仅能够解决经济稳定增长问题,也能解决社会均衡问题。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说“中观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观经济学”?我们从郎咸平教授新著《马克思中观经济学》序言中摘出了一部分,可以作为解答:
大家所熟悉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简单的讲,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人”行为——也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消费者根据效用的大小决定商品的消费量。在既定价格之下,消费者会选择一组商品使得它的效用极大化。生产者根据利润的大小决定商品的生产量。在既定的价格之下,生产者会选择生产一组商品使得他的利润极大化。
而在价格的调整之下,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会等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也就是供给等于需求。而使得供给等于需求的这一组价格,就叫做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这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学术界也称之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具体的讲,就是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个人,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国家。中间缺个环节就是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没有讨论的产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就是《资本论》。而整个三卷《资本论》的灵魂就是第二卷所分析的两个产业(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
毫无疑问,《资本论》弥补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中间环节,所以我将此书定名为《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和微观经济学相比,《资本论》和微观经济学都是在 1850至1870 年之间所发展的学科,因此具有可比性。《资本论》对于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并未做过于任何的讨论。具体地说,《资本论》完全不讨论消费者的效用,也不讨论消费者如何决定不同商品的消费量。《资本论》就是假设消费者已经决定了不同商品的消费量。《资本论》虽然讨论了生产者的利润,但是生产者不是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决定生产不同的商品。《资本论》假设生产者已经决定了不同商品的生产量。马克思本人在《资本论》中关注了两个产业(部门)的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均衡问题。简单再生产均衡可以对比微观经济学(或者叫做瓦尔拉斯)的静态一般均衡,而扩大再生产均衡可以对比微观经济学(瓦尔拉斯)的动态一般均衡。
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较瓦尔拉斯的模型要复杂且深入。瓦尔拉斯仅考虑到最简单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问题,而马克思的均衡模型虽然形成时间可能早于瓦尔拉斯,但是其思考则更加深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第一,马克思考虑到了社会分配的问题,工人和资本家在收入来源和消费上均有所不同,这一点在瓦尔拉斯的模型中是没有的。瓦尔拉斯假设所有消费者是完全相同的,且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他们自产自销,这就没有分配问题,他们在社会生产中没有分工,社会生产利润在他们之间平均分配,类似乌托邦。所以瓦尔拉斯的生产像是乌托邦式的生产,而马克思研究的是实实在在的资本主义生产。
第二,马克思是价值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将价值体系贯穿社会生产均衡全过程,所以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讨论了价格下的均衡问题,还揭示了价值在其中的分配过程。
第三,瓦尔拉斯社会生产并不分部门,但是马克思经济学中将社会各行业分为两个部门,一个生产资料部门(类似重工业),一个生活资料部门(类似轻工业)。将工业分两个部门在简单再生产(对应瓦尔拉斯静态均衡)中意义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于扩大再生产(对应瓦尔拉斯动态均衡)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生活资料部门仅仅用于生产维持广大工人生存的商品,这个部门注定会被资本家所抑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上主要针对于资本化程度更高的重工业部门,这是资本家剥削本质在社会行业分工上的表现。
当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的扩大再生产均衡确立后,消费和生产分别透过微观经济学所分析的消费者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极大化得来。换句话说,瓦尔拉斯的微观均衡会在此基础上自行适应得出相应的安排。对于微观层面的均衡,我们不妨假设已经通过前述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过程达到了各自最优。这样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今天的微观经济学就实现了无缝对接。更精准的说法就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可以理解为中观均衡,因为中观均衡分析的角度更广,而瓦尔拉斯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微观均衡,其分析角度更细。换句话说,马克思的中观经济学达到了均衡以后,瓦尔拉斯的微观经济学才能达到均衡。
和宏观经济学相比,《资本论》完全不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才发展出来的学科。在马克思的时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是不存在的名词。但是《资本论》和宏观经济学所追求的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追求经济的稳定增长。
宏观经济学如何达到稳定的增长呢?就是政府控制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达到稳定的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已经承认了自由市场的不稳定性,所以政府必须寻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当搭配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举例,当经济萧条的时候,以财政政策为例,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税以拉动经济。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应该增加货币供应以降低利息,从而使得投资增加以拉动经济。
1933年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以克服经济危机
《资本论》如何达到稳定的增长呢?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设置中,部门 1 (生产资料部门)是优先的,部门 2 (生活资料部门)起到了后勤配合的作用。部门 1 节约部分或全部剩余价值的消费,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部门 1 的生产。部门 1 产出的生产资料在供部门 1 扩大再生产使用之外,剩余的部分将用于部门 2 的再生产;部门 2 接收部门 1 剩余的生产资料,按比例配套其他投入,进行本部门的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讲,马克思心目中的计划经济就是政府对部门 1 的计划,而不是针对部门 2。
马克思在扩大再生产中的这一安排,一方面反应了资本家对生产资料(资本品)的追逐,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计划经济”特性。我们这里说的计划经济,并不是针对微观层面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上的计划性(类似前苏联的计划经济),而是针对社会生产部门层面的计划(类似东亚的产业扶植计划)。部门 1 被设定为优先发展而应该被计划的部门,部门 2 被设定为配合第一部门的后勤部门。此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是靠部门 1 的优先发展来带动的,部门 1 的优先发展带动部门2的发展。在马克思的时代,数学还没发展出来,以线性代数为例,一直到了1940年之后才形成了今天线性代数教学内容体系。所以马克思只能用低效率的文字叙述数学的问题。马克思直觉的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部门,也就是整个社会都可以稳定的增长。在书中,我用线性代数和差分方程证明了马克思的直觉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我们会尝试改变马克思的再生产安排,将这一“计划性”去掉,来研究在自由市场下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我继续用线性代数和差分方程分析之后,惊奇地发现“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将变得极不稳定,在多数情况下都不能达到常规意义上的稳定扩张。而马克思安排下的“计划性”的扩大再生产是可以实现两个部门同步的稳定扩张的,所以政府只要把握好部门1的计划性,经济自然稳定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总结,社会生产无时不处在发展中,计划使之有序,市场使之无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全面采取了自由市场的经济政策,那么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就是经济的不稳定性。而凯恩斯所发展出来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这个自由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就是因为经济的不稳定性,所以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达到经济的稳定增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