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讲,要留住乡愁,这说明在农村建设的问题上,不能干傻事。一些人对城镇化超乎寻常地热心,总是看不惯村落,讲了一大堆村落的坏话,在他们眼里,村落这也不好,那也不合理,似乎只要消灭的份儿。
如果总是用城市的思维来琢磨农村,确实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但那实实在在却又是错的!
农村的房子,的确不讲究整齐划一,每家盖房子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独自进行设计,盖成什么样子,自己拿主意,也不会考虑和周围的房子对齐,不讲究什么整体规划,所以,农村的房子,每一家都不一样,整体上看也很杂乱。但就是这种杂乱,这种不讲究规划,这种随意性,恰恰顺应了一种自然,而自然正是环境的本质,自然的东西,才有了生气,才能显出内在的美。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亲近大自然,爱看真山真水,而真山真水就是杂乱的,没有规划的,如果山都是很规则的几何图形,水都在非方即圆的池子里流动,相信很多人都会感觉那太单调了,太没意思了。
久居城市的人都爱往乡下跑,什么原因呢?呼吸新鲜空气是一个说法儿,但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大家都想感受一下农村的质朴,寻觅一种城市中没有的东西。当大家走在乡间小路上望着广阔田野的时候,当大家端祥着没有修饰感的一个个村落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霍然开朗了,久居城市的那种压抑一下子放松了,融入自然的感觉突然就有了,特别是在感受到乡村人那种特有的厚道的时候,大家似乎觉得,这才是真正有滋味的生活。
在村落中生活,尽管没有城市中那么便利,但每个人都感觉很随意,很舒心,不会感到有什么压抑感。大家可以随时走进另一家串串门,坐一会儿,聊聊天,大家也可以习惯性地在某个开阔地聚一聚,或侃大山,或打打牌,也可以在地上画个棋盘,用石头子当棋子,杀上几局。甚至,吃饭的时候,大家也会端着碗跑出来,围坐在一块儿边吃边闲扯。小孩儿们更开心了,有找不完的乐趣,逮几个蜻蜓,叠个纸船放到池塘里,做泥巴玩具,玩猫捉老鼠,有大人在的时候,还可以下水洗洗澡……
村落中是很有人情味儿的,谁家有事儿,大家都会去帮一下,帮完后,拍拍屁股就散了,主人客套性地要留大家吃饭,但谁也不会当真,怕人背后说自己薄气。就算是外出打工,大家也都是互相帮衬着,谁找到一个好去处,总会叫上几个同村的人一块儿去。尽管分田单干后,人性开始自私,人情冷漠了不少,但大面儿上的人情味儿还都保留着。
在村落中生活,有很明显的实惠,单算经济帐的话,也很划算。分田单干后,农村人虽然都穷,但穷也有穷活法,在城市中的人看来都要拿钱买的,而在村落中生活却不需要花钱。院子里打口压水井,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厨房里有锅台,烧水做饭可以用柴草。房顶上架个太阳能,冬天能洗热水澡。洗衣服、洗菜,就到池塘边的埠口弄。大米、蔬菜都是自家种的,随便吃。家里有自行车,有的还有电动车、三轮车,出远门不用花钱搭车。
村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它有存在的天然合理性,村落不仅不能人为摧毁,还要用国家之力去保护,去拯救,如果中国哪一天没有村落了,我们中国的根脉就断掉了,中国味儿也就再也找不到了。
有的人根本不了解农村生活,总想用城市里形成的思维来改造农村,城镇化就是一种典型思维。这些人以为,划一片地,起一片楼,把农村的房子都拆了,把村落都推平了,然后让农民都住进楼里,那样,既节省了占地,外观上又好看。其实,这些人的想法真的是太幼稚了,自以为是,一根筋。他们就不明白,那样搞,农村还叫农村吗?农民能过得下去吗?住进楼里,村落里形成的特有文化无法传承先不说,单从很实际的方面讲,农具、农业机械放在哪里?离自家的田那么远,怎么去种,怎么去照管?施用农家肥,还有没有可能?庄稼收完后,在哪里晾晒,又在哪里存放?生活上,吃水要花钱买,做饭要买煤气,还要交物业费,生活成本增加那么多,到哪里去挣这个钱?这一切一切的问题,鼓吹城镇化的人都回答不了!他们除了一根筋,除了能毁人家园,没别的能耐!
很多被城镇化后的农民反映,坑死人了,简直活不下去了,这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
合村并居,其实就是城镇化,换个说法儿也改变不了实质,如果人们连这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那都要成傻子了。
城镇化是一种自然过程,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城镇化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南街村、华西村都城镇化了,没听说那里的人怨声载道,八辈祖宗地骂领导,为什么呢?因为人家那里的城镇化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人家那里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奋斗,集体经济上去了,已经足以保障全村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人家那里可以实行城镇化。如果一个村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集体经济的家底,非要强制性地搞城镇化,首先的一条,大家怎么活就是一个大问题,把人家赶进楼里住,让人家在楼里喝西北风活吗?
城镇化实质就是一个面子工程,一些人感觉,成排成排的楼,多壮观,多气派啊,上级领导来了,领他们去参观一下,多长脸啊,城镇化的摊子越大,自己的政绩就越显见,还愁不升官吗?可这些人又何尝考虑过被城镇化的老百姓真实的感受,真实的生存生活状态呢?以人民为中心,他们喊得比谁都响,可从来就没有真正上过心!
千篇一律的方块城真的好看吗?真的比村落美吗?恐怕答案应是否定的,在有点儿审美能力的人看来,一座座的方块城俗气得很,毫无美感。如果农村到处都是这样的方块城,恐怕今后再也没人愿意跑到乡下来了,还来干什么呢?看一眼都觉得堵心,都觉得够儿够儿的!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把城市的一个小角儿切下来安在农村,要把农村搞成什么怪模样?不伦不类,还感觉很得意,这只能说明某些人太肤浅了,肚子里没一点儿真水平!
领导干部都要有点儿文化,这个文化不是指的学历,而是指要懂点儿文学,有点儿文学素养,只有懂点儿文学,才可能有一些正常的审美能力。第一代的领导人都有很深的文学素养,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陈毅元帅,都是文学大家。我们现在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也很喜欢文学,他提出要留住乡愁,就是个文学化的语言。
鼓吹城镇化的人,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们没文化,肚子里空得很,什么叫美,什么叫俗,他们根本判断不了,这样的人当领导,很可能会干一些蠢事!
我们一定要留住村落,留住乡愁,这其实更是文化上的要求,谁都没有权力去消灭村落,因为那是对历史的一种犯罪。当然,村落也需要适当提升,让它更美一些,如果由政府牵头,组织一些园林专家去各个村落帮助改造一下,我们相信,村落会变得更有风采,极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在世界面前的一张名片。
留住村落,留住乡愁,留住文化,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系信阳红色资源发展中心宣教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