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孙锡良:事实证明是毛主席奠定了中国人的吃饭大计
点击:  作者:孙锡良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3-10 09:53:24

 

1.jpg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被国人拿出来争论,甚至有部分人把中国人吃不饱肚子全归因于毛主席时代的农业政策,以此制造新中国不同时代的立场撕裂。

本人并不赞成这类争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结合了不同时代科研人员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个进步,一点点成就,汇集成了最后的成功。

曾经的吃不太饱,既与农业发展过程相关,还与人口快速增长有关,1950年,中国人口是5.52亿,到了1980年,已经是9.5亿,再加之西方国家的封锁政策,面临一些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哪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经历此阶段。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最重视农业发展,最重视中国人的吃饭大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没有毛主席时代的积累,就没有中国人的吃饭独立。

2.jpg

2021年,著名水稻科学家袁隆平先生逝世,整个长沙,整个湖南,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在他的灵柩运送进行时,整个城市都为其凝固,他享受到的感情待遇超过了任何一位“两弹一星”科学家,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国家级领导人。

为什么?袁先生为什么能得到此等厚爱?

因为大家都一致认为是他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

那他是靠什么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呢?

因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为杂交水稻研究做出了最大贡献。

换个说法,那就是杂交水稻在推动中国人更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既然杂交水稻对袁先生这么重要,对中国这么重要,那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杂交水稻的诞生与发展,唯有如此,方能看清真实的历史轨迹。

3.jpg

历史图片资料一1961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包括苏步青、谈家桢等上海各界代表。作为中国遗传学主要代表人物的谈家桢回忆,1957年3月他在北京参加了一次由毛主席主持的座谈会。在会上,毛主席对他说:“要坚持真理,不要怕,一定要把遗传学研究搞起来。”】


4.jpg

历史图片资料二:袁隆平1964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增加粮食产量即进行水稻杂交的设想,并着手进行研究。他运用毛主席《矛盾论》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原理,确信通过长期自交提纯的水稻品种完全可以产生优势。】

 

5.jpg

历史图片资料三: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项研究立即得到了上面各级领导的支持,到1974年得到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广。】


以下从图一到图九,均摘自于《湖南省农业志粮油篇》内部油印版。

6.jpg
【图一】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事实:

第一,对农业种子的研究,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文革后,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第二,中国当时的科研环境相当大胆、民主、开放和平等,袁先生仅仅只是湖南一个非常小地方的农校教师,竟能获得当年湖南省农业领域唯一的一个省级重点科研立项。这要放在今天几乎不可想象,要立大项,必须是放在重点大学,怎么会由一个中专学校牵头?

第三,不拘一格用人才是当时的用人主旋律,为了方便袁先生更好地开展研究,湖南省政府特地将其从安江农校调入到省农科院,并允许他带来一些科研助手。

第四,我们还得承认,杂交水稻的诞生,跟李必湖这位助教老师也密不可分,虽然他是袁先生的学生和助手,但如果没有他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植株,“三系杂交稻”的研究就很难进入到下一个关键环节,我们不能忘记和忽略他的巨大贡献。

7.jpg
【图二】

从图二,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第一,1972年,已经从国家层面进行种子全国大协作和大分工,没有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并且杂交稻还是被立为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组织21省市大攻关。有多少项目能得到此高的待遇?放到今天看,有什么项目能调动21省市的单位来某个省搞大配合?

第二,当年的科研不是办公室科研,当时的农业研究不是黑板上的研究,不是追求论文的研究,是“三结合研究”,有领导,有科研人员,有农民群众,农业研究就得是在泥巴田里搞的研究。

第三,三系杂交稻的成功,不只是袁先生一个人的努力,也不只是湖南农业科学家的努力,是全国科研人的努力,尤其是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主要省份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当然,还有培育基地海南省的贡献。为了表扬这些省份,1981年,国家还专门做了大表彰,请看图三。
10万元,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8.jpg
【图三】

当年,中国的税收收入是500亿,今天,中国的税收收入为16万亿,那个10万元奖励,相当于今天的32000万奖励,国内有过这样高的单项奖励吗?没有。诺奖有这么高吗?没有。为什么要奖这么高?因为杂交稻的成功确实贡献大。

第四,1974年,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布,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这标志着什么?标志着毛主席已经将中国人吃饭的大树栽植成功,并且已经开了花,开始结了果子。

9.jpg
【图四】

从图四,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杂交水稻如果是一棵供中国人吃饭的大树,那么,到了1976年,它已经开始批量结果了,试种面积达到千亩以上,增产效果也明显,经验积累也十分丰富,已经有全面推广的价植,中国人小范围吃果子的时代到来了。

10.jpg
【图五】

从图五,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杂交水稻这棵中国人依靠的吃饭大树已经种植1600多万亩,实现了真正的规模化推广,在局部地区占比超过六成,虽然亩产刚开始还有波动,但到了1983年,亩产就已经稳定在800斤以上,到了1990年,亩产稳定在1000斤以上,并且已经全国推广。至此,全中国人摘果子的时代到了,袁先生在中国的地位也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杂交水稻之父”也挂在了他的头上。

毛主席种了树,开了花,结了果。

后来,分田单干了,大摘果实的时代开始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容易了。

把种树的人忘了,把果实的结果期忘了,把吃果子看成是后人的贡献,合理吗?公平吗?

11.jpg
【图六】

从图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这个图是国际水稻专家来中国考察杂交稻种植,有柬埔寨的,有日本的,有朝鲜的,有国际水稻所的,有埃及的。与此同时,诺贝尔奖得主、绿色革命之父布拉格专电表示祝贺,美国也索要种子进行试种。毛主席种的树,外国人开始到中国赏花索果。

12.jpg
【图七】

从图七,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第一,推广杂交稻是国家行为,是农业部在主持,毛主席时代的农业,不是无序发展,不是各省单打独斗的发展,不是几个科学家在拉门结派,是有规划的发展,是全国一盘棋的发展。

第二,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从政府层面看,它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科研实践,1975年冬,单湖南省就组织1.2万农民下海南,1976年,又组织1.5万农民下海南,其它省份也有类似的组织工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志们,这样的集体中攻关,有不成功的道理吗?

13.jpg
【图八】

从图八,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第一,国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竟然愿意拿出280万元用于某一个稻谷品种的研究,这个力度是历史罕见的,它没有因为运动而发生任何改变和中断,它没有因为工业发展而减少投入。280万元,大家能想象到其中的重要含义吗?因为币值的绝对稳定性和购买力稳定性,中国币值和税收都不太追求数量倍增,故增长相对缓慢。1967年,中国的税收收入不到200亿元,直到1980年,税收还仅仅够上500亿元,按今天的税收参照,相当于15亿元的单个种子研究经费,这还不包括各省数万农民长期在海南吃住的生活费投入。

第二,当时的科研经费并不是由个人管理,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不存在所谓的科研提成,他们都是奋斗的一代,他们都是奉献的一代,他们都是在毛主席的感召下为国为民为人类事业奉献热血的一代,杂交水稻种子是用激情燃烧出来的金种子。

杂交种只在水稻领域开展研究吗?

不是。在玉米、高梁、小麦等品种上都开展了研究,并且还在其它物种上掀起了杂交研究的热潮。

14.jpg
【图九】

从图九,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毛主席对中国农业增产的改变不限于种子研究,还有种植制度的大改革,这是在科学指导下的改革,是跟中国各地气候相结合的改革,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冬闲改冬种,等等,都对粮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在种植制度上做文章?因为种子研究需要时间,需要反复积累经验,还可能遭遇失败。要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被动地等待新高产种子出现,在还看不到希望之前,主动地寻找替代途径不失为最好办法。

15.jpg
【图十(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从图十,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在毛主席那个时代,不只有南方的水稻种子大研究和大突破,东北也没有停歇,东北也是中国的大粮仓,如果东北的黑土地里不能出现丰收,中国人的吃饭大计仍然会是空中楼阁,组织攻关北方粮食种子研究也是毛主席的重要安排。今天,东北大米之所以深受欢迎,也是一代代农业农学家传承接力的结果。

16.jpg

【图十一(摘于《建国以后毛泽东手稿》)】


从图十一,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毛主席从建国到1976年,一直都把农业放在首位,一直都把吃饭问题当作第一件重要的事在办。今天,我们常常讲“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最早提出18亿亩耕地的是谁?就是毛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开垦,北大荒的大开发,为中国新增了不下六千万亩的优质耕地,耕地多了,就为中国粮棉产业打了更坚实的基础。不只是提出18亿亩这个坚实标准,而且他还有个远期设想。什么设想?就是三个六亿亩,他希望,等到种子高产期实现的时候,拿六亿亩种主粮,拿六亿亩种果树、蔬菜、种子、经济作物、农副产品、中药材等必需品,再拿六亿亩轮流休耕,让土地的肥力不至于消耗过快。

目前,我们吃的粮食满足了,其它必需品也满足了,但土地轮休这一愿望还没有实现,更多地是在依赖化肥和农药。也许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未来几代人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要让子孙后代永远解决吃饭大计,这个目标需要实现。

关于农业,关于粮食,除了以上基本事实,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毛主席时代的以下相关基本事实:

 

17.jpg


第一,水患治理的千秋工程。治淮、治黄、治长江,等等,无一不是千年大计,治好了水患,吃饭大计才有保证,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中国对大江大河及各类中小河流的治理达到了几千年来的最成功高度,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18.jpg

第二,水利工程的全国大发展。红旗渠是一面旗帜,但新中国的水利建设绝不只有这面旗帜,可以认为,处处有旗帜,省省有旗帜。毛主席时代,全国建设成功八万多座水库,大、中、小型都有,分布合理,作用巨大,既能防洪,又能抗旱。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无数贯通耕田耕地的水渠,这是中国的农业血脉,有了这些血脉,农业才能健康发展,饭才能从田地里长出来。

令人高兴的是,这些水库,过去只承担防洪抗旱,现在还都成了旅游景点,像千岛湖、东江湖、新丰江、水府庙、幸福河湖等等,都是省级闻名的秀美景区,每一个水库,都成了当地的一个景点。

没有毛主席时代的农业科研战略,就没有中专小教员袁隆平的成功。

没有毛主席时代的全国全民大分工大协作,就没有杂交水稻的成功。

没有毛主席时代的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治理,就没有农业的安全。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会怀疑毛主席对中国人吃饭大计的贡献吗?

亲爱的同胞们,你们还不承认是毛主席奠定中国人的吃饭大计吗?

附言:

有网友问我,为何不评论起诉莫言的热闹事件?答:关于莫言,我有几个看法:1,我本人不喜欢他的立场,也不喜欢他的作品,但我尊重其他人对他的态度,立场不同,不等于我主张封杀他的作品;2,网友的起诉,没有违法,他有这个权利,结果由法院裁定,其它网友不要下结论,也不要相互扣帽子;3,如果莫言认为起诉他的人有抹黑、构陷和捏造的情形,他有权反诉;4,诺奖不是真理标准,不能因为莫言拿了诺奖,就认定他不可质疑和侵犯,允许有人崇拜他,也要允许有人讨厌他,允许有人认同他,也要允许有人反对他;5,我希望中国社会能百花齐放,能百家争鸣,如果只允许莫言一类小说人全面影响中国,这样的文化环境是危险的。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孙锡良B”,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