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6月27日,一个非洲代表团来到湖南韶山。
代表团团长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黑人,他中等身材,额头宽阔,法令纹刀刻般深长。
他率团首先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然后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
看到抗日战争历史板块时,他说:“对你们来说这些是历史,对我来说这是经历。”他又补充道,这些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战争,他都经历过,感同身受。
参观结束后,这位老人在留言簿前坐下来,写下心中感受:
“毛泽东主席不仅通过明确的思想和战略解放了中国,为全世界的革命家提供了指导,也给予了乌干达革命以灵感。”
这位老人,就是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穆塞韦尼总统向毛主席像敬献花圈
2
非洲明珠
1907年11月,温斯顿·丘吉尔乘轮船抵达东非国家肯尼亚的首都蒙巴萨,随即换乘火车,沿着乌干达铁路深入非洲的腹地,展开对大英帝国非洲殖民地的考察。
铁路的终点站是维多利亚湖畔的基苏木,丘吉尔再次乘船,横渡了这个非洲第一大湖,抵达恩德培,开始对乌干达的访问。
时年33岁的丘吉尔还没有发福油腻,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当时才进入政坛七年的他就已获任英国殖民地副大臣,仕途顺遂,志得意满。
在东非半个多月的旅行中,他不仅饱览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更过了一把打猎瘾,亲手射杀了狮子和犀牛。
要知道英国上流社会自来有打猎的传统,但也只限于猎狐、野兔之类。能在非洲这种蛮荒之地猎杀猛兽,丘吉尔在气质这一块确实拿捏得死死的。
丘吉尔在乌干达打猎
这次东非之行无疑给丘吉尔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国之后第二年,丘吉尔出版了《我的非洲之旅》。在书中,他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在乌干达的旅行,将这里誉为“非洲的明珠”。
《我的非洲之旅》英文版
尽管丘吉尔以洞察力和预见性闻名于世,晚辈尼克松评价丘吉尔是唯一拥有水晶球的政治家,但此时的丘吉尔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这颗“非洲明珠”将会沦为人间地狱,而帮助明珠重放光彩的,将是一位东方巨人的五卷雄文。
3
前世今生
乌干达是非洲东部一个内陆国家,横跨赤道。
它东邻肯尼亚,南邻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北靠南苏丹。
国土总面积241038平方千米,因水面和沼泽地面积超过总国土面积六分之一,被誉为“东非高原水乡”。
南部的维多利亚湖面积68422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非洲地图上的乌干达
公元1000年,地处乌干达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建立了王国。
19世纪中叶,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
1850年后,阿拉伯商人、西方殖民主义者和英法基督教会相继进入布干达,他们干预政治,引发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徒间的连年战争,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
1890年,英、德签订瓜分东非协议,布干达被划为英国势力范围。
1894年6月,英国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
两年后,英国将“保护国”的范围扩展到乌干达全境,并于1907年设总督进行殖民统治。
乌干达地图
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独立,成立乌干达联邦,仍留在英联邦内。
1963年10月,乌干达修改宪法,取消了英国派驻的总督,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任总统。
1966年4月,乌干达国民议会通过临时宪法,取消各王国联邦地位,选举奥博特为总统。
1967年9月,奥博特总统废除了封建王国和国王,建立乌干达共和国,成为该国第一任总统。
1971年1月,趁奥博特在新加坡参加会议时,陆军司令阿明发动政变,同年3月就任总统。
1979年4月,乌干达民族解放阵线攻占首都,阿明下台。此后,卢莱、比奈萨、穆万加先后担任总统或国家元首。
1980年12月,奥博特在大选中获胜,再度出任总统。
1985年7月,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奥博特政权,并出任国家元首。
1986年1月,穆塞韦尼领导的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推翻了奥凯洛军政权,随后就任国家总统,结束了乌干达连年内战的混乱状态,翻开了乌干达历史新的一页。
4
魔王
2006年,英国拍摄了一部电影《末代独裁》(又译作《最后的苏格兰王》)讲述了非洲某国一位独裁暴君的故事。
扮演暴君的美国黑人演员福里斯特·惠特克因此角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影片的主人公就是乌干达历史上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人物伊迪·阿明。
电影《末代独裁》海报
阿明是乌干达第三任总统,他与中非皇帝博卡萨、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齐名,并称为“非洲三大暴君”,更是公认的“非洲第一魔王”。
阿明大致于1923到1928年间出生在乌干达北部城市科博科,准确生日无法考证。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家而去,在甘蔗种植园打工的母亲把他拉扯大。
由于家贫,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基本上算是文盲。
虽然英文单词都不认识多少,阿明却得到命运女神的垂青,幸运地拥有一身钢浇铁铸的好筋骨。
成年后的阿明身高1.93米,体重112公斤,力大如牛,饭量惊人,更练得一手好拳法,这成为他日后在军队中升迁的重要资本。
为了填饱肚子,十几岁的阿明外出打工,换了几份工作后,他加入英国殖民地军队非洲步枪团当了一名厨师。他什么活都干,同时接受了英国人的军事训练。
1949到1952年,他随英军赴肯尼亚,参加了镇压索马里叛乱的战斗。
作为非洲土著,他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气候特点,能准确地预判对手的行动路线。
阿明在战斗中得到英军上司赏识,在军中稳步提升。
在军队里,他除了学到了军事技术,也磨练了自己的拳击技巧,1951年到1960年,他垄断了乌干达的拳击比赛冠军。
由于体格强壮,他也是乌干达橄榄球队最好的前锋,1955年还入选东非橄榄球联队参加了和英国队的比赛。
1962年乌干达独立后,阿明成为首相奥博特的亲信,逐步被提拔为陆军司令。
1965年,阿明和奥博特勾结,向邻国刚果的反政府武装走私武器换取象牙和黄金。
纸包不住火,第二年事情败露,乌干达议会要调查此事,二人早已包藏祸心,当即发动政变,阿明率军队攻打时任总统穆特萨二世的宫殿,逼得这位前布干达国王逃亡英国,1969年客死伦敦。
奥博特接任总统,阿明当上三军总司令,偌大一个乌干达成了哥俩的天下。
但好景不好,两人关系很快就度过了蜜月期,二人互相猜疑。
1970年10月,奥博特接掌了军队的指挥权,把阿明从乌干达三军总司令贬为陆军司令,还准备以挪用军费为名抓捕阿明。
得到消息的阿明先下手为强,1971年1月25日,趁着奥博特去新加坡开英联邦国家峰会,阿明发动政变,指挥亲信部队封锁了恩德培国际机场并控制了首都坎帕拉。
奥博特被迫流亡坦桑尼亚。
政变后一周,阿明宣布自己为乌干达新总统。
为了稳定局面,他宣传自己是个军人,当总统是勉为其难,会尽快举行大选,把权力移交民选政府。
1971年4月,他还为当年他和奥博特联合推翻的前总统穆特萨二世举行了国葬。一系列举动颇得民心,但是没有人能想到,未来8年将是乌干达和非洲历史上最恐怖的8年。
阿明首先操控军政府委任自己为终身总统,然后对军队中奥博特的余党展开清洗。
奥博特的支持者主要是阿科力和朗格两个种族,1971年7月开始半年内,至少5000名两族士兵被杀害,两族平民失踪达上万人。
他生怕奥博特回国夺权,下令在全国逮捕与奥博特同姓的人,三个月后,被处死的姓“奥博特”的人数超过一万。
阿明杀死了几乎所有优秀的军官,他用自己部族的人和亲信占据军中要职,他的厨师、司机、保镖都当上了少校和上校。阿明提拔亲信不需要任何程序,只凭他厚嘴唇一歪就可以上任。
杀戮对象很快扩展到其他种族、宗教领袖、高级政府官员、法官、律师、艺术家、记者、学生和知识分子,甚至包括外国人。
在这种恐怖气氛下,杀戮不需要理由,只是兴之所至随意为之。
有时候尸体太多难以掩埋,军队就把死尸抛入尼罗河,河上的金贾水电站曾因尸体堵塞入水口而多次发生故障。
为了震慑敌对势力,阿明更采用了骇人听闻的恐怖手段。
军队总参谋长苏莱曼·胡塞尼是奥博特的亲信,阿明将他投入大牢,不久就瘐死狱中。
这还不算,阿明命人把他的头颅割下,保存在自己宫殿的冰箱中,不时拿出来把玩,以此威慑胆敢背叛他的人。
1972年8月的一次国宴上,贵宾和外国使节都已入席,阿明却离开了宴会厅,过了一会儿他提着胡塞尼的人头回到餐桌前,对着人头破口大骂,还拿着刀叉对着人头乱切乱捅,把在场的外宾吓得魂不附体。
1972年8月4日,阿明向全国宣布,真主安拉托梦给他,要他把全部亚洲人赶出乌干达,因为他们是乌干达的“吸血鬼”。
当时在乌干达的亚裔有六万人,其中一半是英国籍的印度人。
亚裔勤俭能干,开店设厂,提供了大量的流通商品和就业机会,对乌干达经济贡献很大。
阿明下令:亚洲人必须在九十日内离开乌干达,只能携带100美元出境。
限期临近,很多在乌干达生活了几代的亚裔无处可去,阿明就指挥军人闯入他们的家强迫搬迁。
亚裔被逐出国境,他们留下的工厂、商店被征收为国有,阿明既无兴趣,更无经济头脑去运作这些工商企业,很快就闲置荒废了。
首都坎帕拉大量生活必需品失去供应,遭遇了一次大萧条。
与此同时,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阿明下令要求在首都只许穿凉鞋,不许穿皮鞋。
有两个倒霉蛋忘了这条荒谬的规定,就被阿明强迫吃下自己的皮鞋。
阿明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阿明建立独裁统治后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
他在乌干达各地拥有30多处豪宅,里面的仆从全部用白人充任,以体现他身份的高贵。
阿明总共有13个老婆,情妇不计其数。他承认的儿子有36个,女儿14个,私生子女数量无法统计。
坊间传言,阿明曾处死一个不听话的妻子,并且把她碎尸,自己吃了部分尸体,把剩余的尸块摆在桌子上,让其他的老婆和孩子观看,警告他们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还有一次,阿明得知自己的一个情妇和别的男人私通,他当场杀了那个男人,还把他身体的某个部位给煮熟吃掉。
在外国媒体向阿明求证他是否真的吃过人肉时,阿明的回答是:“人肉太咸,不符合我的口味”。从此他获得了“吃人魔王”的恶名。
阿明统治乌干达的八年期间,至少有30万乌干达人死在他的手中,美国的统计认为死亡人数甚至达到50万人。
由于国内无人敢挑战阿明的统治,阿明拥有绝对的权威,导致他得意忘形,自大成狂。
他宣布乌干达是地球的地理中心,建议联合国总部迁到乌干达。水门事件后,他写信给尼克松,和他称兄道弟,祝他渡过难关。
乌干达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也留在英联邦体系内,英国对乌干达有相当的影响力。
不过阿明无知者无畏,妄想与英国平起平坐。
他表示,如果收到邀请,他愿意做“苏格兰国王”,和英国女王分庭抗礼。
他给英国女王发过一封奇葩的电报:“亲爱的女王,如果你想体验一个真正的男人,那请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英国女王是何等尊贵体面的人儿,哪能和阿明这种化外蛮荒之徒计较,自然不予理睬。
阿明不知羞耻继续纠缠,又发了一封电报向女王索要原味内裤做礼物。
电报发出去又如泥牛入海,阿明只得望着英国方向扼腕叹息。
阿明是文盲,斗大的字母认不得一箩筐,为了掩饰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智力低下,阿明开动宣传机器,拼命宣扬自己知识无比渊博,智慧如维多利亚湖一样深湛,是非洲大地忠诚的儿子。
他词汇贫乏,却搜肠刮肚为自己打造了一长串辞藻华丽的尊号,什么“乌干达大救星”、“国父”,什么“大英帝国的伟大征服者”、“陆军元帅”、“总统阁下阿明博士”等等。
他还给自己颁发了很多金光闪闪的勋章,挂在军服胸前,招摇过市,顾盼自雄。
阿明礼服照
曾任乌干达教育部长,后来逃亡肯尼亚的鲁古莫约对阿明有如下的评价:
“他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会写,只会掰手指头数数。他的智商水平根本不能参加内阁会议,他不理解别人在说什么,也不会在报告上签名。”
5
魔王倒台
阿明倒行逆施的残暴统治遭到国际舆论口诛笔伐。
《纽约时报》批评美国巨资进口乌干达咖啡豆,等于给阿明送军费。
美国雀巢等几家大型食品公司也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乌干达政府的不人道行为。
在舆论压力下,1978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对乌干达咖啡豆实行抵制。
咖啡豆出口是乌干达重要收入来源,失去了美国这个大金主,再加上1978年国际咖啡豆采购价格暴跌,等于是断了阿明的大半财路。
此时乌干达国内经济已经崩溃,民不聊生,起义此起彼伏,针对阿明的暗杀多达20余次。军队也是人心惶惶。
阿明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发动了对邻国坦桑尼亚的侵略。
1978年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下令大军攻入坦国的卡盖拉区,坦桑尼亚方面对战争没有充分准备,导致整个地区在几天之内沦陷。
阿明得意洋洋地宣布已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并轻蔑地挑衅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邀请”尼雷尔和他上拳击台来一场单挑,由拳王阿里做裁判,要是尼雷尔赢了,他就撤军停战。
还说尼雷尔年老体弱,他愿意在比拳时只用单手,而且双腿绑上铅块,绝不占老头子的便宜。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
那尼雷尔上唇留一撮希特勒式的“板刷胡”,也绝非易与之辈。
他在坦桑尼亚素有“国父”之誉。遭此羞辱,哪能善罢甘休。
乌干达军队有2万人,而坦桑尼亚全部正规军只有1万5千左右。
尼雷尔见机极快,迅速动员了坦桑尼亚的全部武装力量,连警察、狱警、民兵预备役在内共10万余人,全冲上了前线,仅一个月就扭转了局面。
12月,全部乌军都被逐出坦桑尼亚国境。
尼雷尔深知阿明绝不会善罢甘休,他邀请乌干达各反阿明组织参与军事行动,组成盟军,共同推翻阿明。
1979年1月,坦军两路大军在坦克和战斗机配合下开进乌干达境内,正式展开反攻。
乌军军心涣散,一战即溃。
乌坦战争形势图
尼雷尔下令军队乘胜追击,乌干达的各反阿明组织此时也正式起义响应。
在3月24日召开的大会上,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其中包括由奥凯洛领导的"特种部队",由穆塞韦尼领导的“救国阵线”和由普奥约克领导的“拯救乌干达运动”。
奥凯洛和穆塞韦尼后来先后成为乌干达国家元首。
1979年3月,坦桑尼亚军队已经逼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明政权摇摇欲坠。
此时伊斯兰开发银行恰好在坎帕拉召开年会,向来视阿拉伯人为父兄的阿明趁机在年会开幕式上吹嘘自己的“战功”,又哀求与会各国给予他紧急援助,以对付“基督徒”尼雷尔,但是各国只是敷衍,谁也不愿意趟这个浑水。
在此危急存亡之时,近乎绝望的阿明只得向最铁的哥们——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求助。
卡扎菲一向见战则喜,唯恐天下不乱,他认为帮助乌干达打败坦桑尼亚可以确立他在非洲的霸主地位,当即派出2,500人的军队去援助阿明政权,还配备了坦克、战车、喀秋莎火箭炮、米格战斗机、战略轰炸机等武器。
卡扎菲
此时,坦桑尼亚联军正向北推进,兵锋直指坎帕拉,但大军被沼泽地带挡住去路。
坦桑尼亚联军决定派装备有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的201旅直接越过沼泽,同时派装备较好的208旅绕过沼泽,协同作战。
3月10日,201旅在此遭遇利比亚精锐部队伏击,被迫撤退。
利比亚军还没来得及向卡扎菲邀功,3月11日到12日,重新集聚的坦军201旅和208旅兵分两路,向利比亚军发动反击。
利比亚军损失惨重,坦军趁胜推进,一路向西进逼坎帕拉。
驻扎在恩德培的利比亚军队已陷于坦军的重围之中,卡扎菲心有不甘,于4月1日派遣了一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但准星欠佳,没有一枚炸弹击中目标。
另一边坦桑尼亚空军连续出动战机,轰炸重要城市,基本上消灭了乌干达和利比亚军队的有生力量。
1979年4月11日,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起义军攻占首都坎帕拉。
在对全国发表的最后一次广播讲话中,已逃往金贾的阿明号召他的支持者在金贾坚决抵抗并战至最后一人,但没有人响应。
连他自己也没有坚守金贾,而是带上他的四个老婆、数名情妇以及20多名子女逃到利比亚投奔好兄弟卡扎菲去了。
卡扎菲倒是对阿明不薄,收留了阿明。
但后来他的保镖跟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阿明被迫离开,定居在沙特阿拉伯。
1980年初,阿明突发奇想要沙特支持他打回乌干达,但被沙特政府拒绝。
阿明此时对沙特已是鸡肋,沙特想把他赶走,但毕竟曾是一起喊着消灭犹太人口号的兄弟,难以启齿。
2003年7月16日,在沙特阿拉伯流亡的阿明因肾病死亡,沙特才去了这块心病。
6
雄文五卷
阿明倒台后,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主席卢莱被推举为临时总统。
35岁的穆塞韦尼在此次战争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但此时他在军队里只有五千人马,再加上各派势力争夺激烈,他没有实权。
1979年6月,比奈萨取代了卢莱,将穆塞韦尼调整为区域合作部长的闲职。
1980年5月,穆塞韦尼与其他党派联手推翻比奈萨政府,并宣布将于12月举行大选。
穆塞韦尼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乌干达爱国运动”来参与大选。
选举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乌干达爱国运动党最终仅获得126个席位中的一席,前总统奥博特再度当选。
虽然穆塞韦尼不认可这一选举结果,宣称奥博特选举舞弊,修改了选票,但势单力孤,无济于事。
1981年2月,穆塞韦尼带着26名亲信,趁夜色离开首都坎帕拉。
他们在离首都西北方40公里的卢韦罗三角地区以丛林游击战的方式,武装反抗奥博特政府。
穆塞韦尼领导的全国抵抗运动,从一支仅有27杆枪、约40人的队伍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1983年时,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内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乌干达政府构成相当威胁。
总统奥博特下令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但游击队的作战极为灵活,又得到当地百姓保护,政府军疲于奔命。
无计可施的政府军开始对根据地平民进行驱赶和屠杀,想要让游击队失去生存土壤。
此举激起民愤,老百姓与游击队同仇敌忾,乌干达第一大民族——布干达族与游击队联合起来组成全国抵抗军。
在群众的帮助下,抵抗军打退了围剿,消灭了来犯的政府军,彻底粉碎了奥博特的企图。
1984年,全国抵抗军开始战略反攻,“农村包围城市”,打下乌干达西部、南部大城市,士气大振。
1986年1月26日,穆塞韦尼攻下首都坎帕拉,统一乌干达。三天后宣誓就任总统。
2006年11月,已连任乌干达总统20年的穆塞韦尼到北京参加中非论坛峰会,与曾在乌干达工作四年的新华社前副社长高秋福时隔25年再次见面。
高秋福和穆塞韦尼相识于1979年4月,当时高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担任新华社常驻记者。坦桑尼亚军队打过来,推翻了阿明的统治。
一次,高到那些刚归来的流亡人士的聚居地采访,只见迎面走来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年轻黑人,还用汉语打招呼道:“你好!”这人就是穆塞韦尼。
他告诉高秋福,在坦桑尼亚十多年时间,他同那里的新华社记者是朋友,他希望和高秋福也成为朋友。
之后的日子里,高秋福经常去穆塞韦尼的办公室,两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交换对时局的看法。
新华社坎帕拉分社离穆塞韦尼的家很近,高秋福也常登门造访,穆塞韦尼的夫人用小米和芝麻糊熬粥待客。
在交往中,对穆塞韦尼的了解逐渐加深。
他1967年到坦桑尼亚上大学,专研政治经济学。
当时坦桑尼亚和中国关系非常好,中国派出几百名专家援建了一系列项目。
在那个年代,专家们把国内的运动也带到了当地,到处挂出毛主席画像和语录,还组织当地青年搞串联,准备把坦桑尼亚打造成非洲的红色阵地。
这种社会氛围对穆塞韦尼影响很大,他在大学图书馆里广泛阅读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还利用暑假跑到莫桑比克接受了游击战训练。
毕业后,他在坦桑尼亚一边教书一边组织游击队,用《毛选》里学到的方法指挥游击战。
坚持了6年,穆塞韦尼的队伍发展到5000人,这使他成为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的领导人之一,并在战后因功获任国防部长。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军队必须政治化”。
穆塞韦尼的游击队
1980年底,穆塞韦尼在大选中失败。
一天,他打电话邀高秋福到他家小坐。
见面后,穆塞韦尼就把高秋福带到了院中的一棵芒果树下,开门见山的提出,能否给他提供250套英文版《毛泽东选集》。
经过一番努力,高秋福找到五本给他送去。不久,他就从坎帕拉失踪了,从此,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后来高秋福才知道,穆塞韦尼是去造反干革命了,《毛选》就是培训教材。
穆塞韦尼学习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去了地形复杂的山区,易守难攻,政府军很难围剿。
他充分发动群众,带着亲信们深入农村和部落,给乌干达农民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农民的支持。还帮助穷人治病,赢得了民心。
穆塞韦尼很快便在山区扎根,建立了根据地。
有了根据地后,他给自己的革命队伍制定严格的军纪:
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
不准践踏毁坏庄稼。
不准不付钱吃群众田里的香蕉。
买东西要付钱。
胜利前不能喝酒。
不能和妇女发生不正当关系。
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根据地农民纷纷参军入伍,不到一年时间,穆塞韦尼的队伍发展过万人,几年内已经超过五万人。
就是靠着这支军队,穆塞韦尼攻入首都,夺取了政权。
英文版《毛选》
7
穆塞韦尼上台时,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基础设施在多年战火中千疮百孔,国库被掏空,通货膨胀高企不下。
穆塞韦尼还是选择向中国学习,把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搞“乌干达特色”的混合经济。
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对负债严重的国企破产重组,还把阿明时代没收的亚裔商人财产归还原主,邀请他们回乌干达发展工商业。
近二十年来,乌干达政局稳定,一直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虽然仍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在非洲国家中表现已算出色。
尤其在搭上了中国“一带一路”的快车之后,新建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农业出口大幅提高。
在哈佛国际发展中心发布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中,乌干达仅次于印度,位列国别经济年均增速榜第二位。
在这份榜单上,印度年均增速为7.9%,乌干达为7.5%,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发展才是硬道理”,相信穆塞韦尼是对这两句话体会最深的非洲人。
正如他的老朋友高秋福先生所说,过去他大多讲政治,而现今则更看重经济,更看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正是饱经战乱的乌干达在他的领导下能够迅速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文 | 炳燊 来源 | 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读人:《毛选》中的“十大军事原则”,不是教你以弱胜强,而是以强胜弱
2021-10-08《毛选》是一部奇书、时间越久越显得经典,其智慧来源于五个方面
2021-06-10•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