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方妍 | 令毛主席泪流满面的相机
点击:  作者:方妍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1-09-07 15:50:40

 

在延安大撤退的历史性时刻,毛主席把这部珍贵的相机托付给摄影家程默同志,意味深长。这既是烈士的遗物,也是革命的武器,更是“多拍群众”、文艺为人民的嘱托。

 

1.webp (10).jpg

 

8月27日,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以《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一部珍贵的相机》为题,在中国摄协讲授专题党课。

 

正是这次党课,揭开了中国摄协的重要革命文物——一部令毛主席泪流满面的相机尘封六十多年的动人故事。

 

毛主席为何泪流满面?

 

1.webp (11).jpg

毛泽民

 

这部相机是毛泽民烈士的遗物。

 

毛泽民曾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他1921年参加革命,是毛泽东主席的弟弟。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1945年,在毛泽民烈士牺牲两年之后,这部相机被辗转送到延安。毛主席面对相机不禁泪流满面,从此珍藏。

 

相机如今何在?

1.webp (12).jpg

1.webp (13).jpg

雅昌艺术数据业务 拍摄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在大部队即将撤离延安前的一天傍晚,毛主席把摄影家程默叫到窑洞,把相机托付给他保管使用。

 

在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里,程默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这部相机也跟随程默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此后的岁月里,程默一直将这部相机带在身边。

 

1956年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成立后,时任学会主席的石少华号召老一辈摄影工作者、学会领导捐献摄影文物,程默于1960年将这部相机捐赠给中国摄影学会。

 

相机长什么样?

 

这部120折叠相机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使用120胶卷,画幅尺寸为6×9厘米(也可拍摄645画幅)。

 

1.webp (14).jpg

 

相机的所有文字符号信息都集中在镜头部位。

 

据器材专家、《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陈奇军考证,镜头部位最内圈如下文字信息:“Veiostigmat 1:4,5 F=10,5 cm. Nr.154913.”,“Veiostigmat”是美国镜头品牌“沃伦萨克”(Wollensak)的一种光学设计名称;后面的信息是:最大光圈F4.5(外部光圈刻度显示有F4.5、F5.6、F8、F11、F16、F22六挡);镜头焦距10.5厘米(105mm),镜头编号为Nr.154913。

 

相机上最明显的字符是镜头外圈的“COMPUR”,通常译为“康帕”,是20世纪早中期德国的一种著名镜间快门。

 

与“COMPUR”对称的字符是“F.Deckel-München”,这是生产康帕快门的公司名字。几个词结合起来表达的意思是F.德克尔在慕尼黑生产的康帕快门。

 

镜头外围还有一个F.德克尔公司的logo,由公司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德克尔(Friedrich Deckel)姓名的头两个字母“FD”组合而成。

 

还有一个大写字母“V”,是F.德克尔公司于1928年开发出的V型康帕快门标志,该型号的快门拥有自动定时器,可用于自拍。

 

除上述信息之外,相机上别无其他字符。从机身使用痕迹来看,也不像铭牌丢失或者印字、压字被磨掉的情况。那么,这台相机到底是什么品牌、何种型号呢?

 

陈奇军提出,尽管“COMPUR”这几个字符最大,但它只是快门类型;再谈“Veiostigmat”,它只是美国沃伦萨克公司一种光学设计名称,没有被用作相机品牌。我们也不能凭借外形相似就能确定这部相机就是弗兰卡Rolfix。

 

这部由多个厂家配件组装的相机,似是无名产品,期待器材专家能借此进一步研究,揭开“谜底”。

 

相机的故事为何刚被发掘?

 

1.webp (15).jpg

程默之子程京京,向李前光、郑更生等动情分享了程默的不凡摄影历程与那部珍贵相机背后的故事。张双双 摄

 

当年,捐赠相机登记信息有误,加上时间久远,保管人员几经更换,这台相机背后的故事一直淹没于历史深处。

 

直到2021年6月,中国摄影报社在程默家乡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举办的“程默杯”全国摄影作品展启动仪式后,在参观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内的程默摄影陈列室时,程默之子程京京向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谈起程默捐赠相机一事,中国文联、中国摄协高度重视,由此,这段鲜为人知的尘封历史才被发现挖掘、逐渐清晰。

 

程默是谁?

 

1.webp (16).jpg

1945年程默在延安。

 

1.webp (17).jpg

1946年,在延安枣园窑洞前,程默(右)为毛主席拍摄。


1.webp (18).jpg

2006年5月,程默在家中。付党生 摄

 

1.webp (19).jpg

2006年5月,程默应邀参加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付党生 摄

 

程默是党的第一代新闻电影家、摄影家。他在八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及时代发展的潮起浪涌。

 

他拍摄的鲁迅先生葬礼和悼念仪式,是目前我国唯一记录鲁迅先生葬礼的电影史料;在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轰炸期间,他用摄影机记录下了日寇的野蛮罪行;在延安电影团从事摄影工作期间,他用摄影机和照相机拍下了那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工作生活镜头,并记录下生动的军民影像;在撤离延安的重大战略转折中,程默是唯一记录下这段历史的摄影师;解放战争时期,程默以相机作武器,冒着枪林弹雨坚持在各个前沿阵地拍摄;现在我们看到的开国大典的纪录片也是由他参与摄制的。

 

2006年12月22日,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程默被表彰为“突出贡献摄影家”。2014年,程默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webp (20).jpg

1946年,毛主席在枣园窑洞内写作。程默 摄

 

1.webp (21).jpg

解放军攻克宜川。程默 摄

 

1.webp (22).jpg

开国大典。程默 摄

 

老一代革命艺术家、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曾撰文对程默这样评价:他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照相机真实地记录着历史,用影像成就了“一部没有文字却胜似文字的中国革命史的写照”。

 

毛主席为何将相机托付程默?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时,程默是当时在延安的唯一一名摄影师。由此他背负着毛主席亲手托付的相机,也背负了毛主席沉甸甸的嘱托。

 

程默在回忆录中,曾有这样的记录:1947年8月下旬,程默和凌子风奉命去朱官寨村党中央指挥部工作。在朱官寨,程默几次请示拍摄毛主席的个人镜头,毛主席总是不同意。

 

程默说:“主席,全国人民都很关心您,拍些镜头,可以满足群众的愿望。”

 

可是毛主席总强调:“你们要节约一些胶片,多拍一些战士和群众,多拍一些新人新事,不是更好吗?”

 

毛主席与中国摄协有何佳话?

 

李前光在党课中提到了毛主席和中国摄协的一段佳话: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石少华是唯一被毛主席邀请到家里听取工作汇报并留下影像的全国文艺家协会主席。

 

1962年7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住所接见石少华同志,其间问道:“你们叫中国摄影学会,为什么不叫中国摄影家协会,如同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那样?”

 

石少华解释道:“摄影事业比较年轻,在艺术领域中还是个小弟弟,与其他协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用‘学会’可以团结更广泛的摄影人,等将来成熟时再考虑改名。”

 

毛主席对此表示赞同:“你们这样考虑也对,你们要我题名,我写了两个,一个是‘中国摄影学会’,一个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另一个题名,你们将来也许会有用的。”

 

在中国文联所属13个全国文艺家协会中,享此殊荣者,唯有中国摄协。在17年后的1979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名正式启用。这是历史性的英明,也是摄影人的骄傲,更是毛主席的激励和对繁荣发展摄影事业的殷切期望。

 

1.webp (23).jpg

毛泽东题写刊名的1960年第1期《中国摄影》杂志。

 

1.webp (24).jpg

首次启用毛泽东题写刊名的2019年第10期《大众摄影》珍藏版

 

1.webp (25).jpg

《中国摄影报》自2021年7月2日起,郑重启用毛体报头。

 

毛主席的手书刊名,早已成为《中国摄影》杂志的显著标识;2019年10月,《大众摄影》封面启用毛泽东于1959年题写的刊名;2021年7月,中国摄影报启用毛体报头。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表示,中国摄协将把这台“红色相机”送至银行专业级保险柜中,与毛主席手书一同妥善保存。

 

这都是中国摄协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具体举措。

 

为何专题党课反响非凡?

 

1.webp (26).jpg

李前光围绕毛主席托付给摄影家程默的相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讲授专题党课。聆听生动鲜活的党课,亲见现场展示的珍贵红色文物,中国摄协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张双双 摄

 

1.webp (27).jpg

讲座引发热烈反响,令人振奋。张双双 摄

 

在专题党课之前,这部“红色相机”的背景信息只有寥寥几个字——毛泽民同志使用过的照相机。

 

党课以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影像、真切的实物、鲜明的导向和巨大的感染力,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大家认为,李前光在党课中通过鲜为人知的生动史料,引用经典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历史图片,以多媒体视听形式,全方位解读了这部珍贵的相机传承的红色精神和现实意义,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的峥嵘岁月和中国革命摄影史中的动人故事。

 

中国摄协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了“红色相机”及其故事的巨大感召力。毛主席对中国摄协的关心、对摄影工作者的嘱托,更是让大家心潮澎湃,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深刻感受到摄影在百年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体会到唯有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将引领党员干部感悟红色力量,汲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webp (28).jpg

李前光以多媒体视听形式全方位地解读了这部珍贵的相机传承的红色精神和现实意义 张双双 摄

 

1.webp (29).jpg

专题党课深入挖掘毛主席托付给摄影家的相机背后的现实意义,对中国摄协广大青年党员来说,是一次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一堂饱含爱国主义和红色精神的思政课。张双双 摄

 

李前光说,这场专题党课,是中国摄协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党组关于党中央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要求的一次具体实践。

 

李前光强调,在延安大撤退的历史性时刻,毛主席把这部珍贵的相机托付给摄影家程默同志,意味深长。这既是烈士的遗物,也是革命的武器,更是“多拍群众”、文艺为人民的嘱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要求。我们今天的摄影人,要投身伟大时代,坚定服务人民,聚焦火热生活,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1.webp (30).jpg

在党课上,大家围绕着中国摄协珍藏的红色历史文物感慨万千。张双双 摄

 

1.webp (31).jpg

在专题党课现场,毛主席托付给摄影家程默的相机、白求恩使用过的相机、革命烈士雷烨带血的日记本等重要文物一同展示。中国摄协珍藏的红色历史文物,将引领党员干部感悟红色力量,汲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张双双 摄

 

程默之子、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原摄影部主任程京京也在党课上动情地分享了程默的不凡摄影历程与那部珍贵相机背后的故事。

 

1.webp (32).jpg

程京京讲述父亲程默的红色摄影历程与那部珍贵相机的背后的故事。张双双 摄

 

1.webp (33).jpg

延安宝塔山下,军事训练热火朝天。程默 摄

 

1.webp (34).jpg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之“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方妍 | 令毛主席泪流满面的相机

    2021-09-0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