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方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根据地英勇抗战的举动,在众多国际友人的帮助下,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美国记者斯诺,到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世界各地对抗日根据地的援助,让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日,变得不再孤独。这是中国人用正义感召的外来援助!
一顿让南洋首富热泪盈眶的晚餐 一段让亿万人感慨万千的历史
1940年,对于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侵华日军推行了残酷的治安肃正行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全面受阻,抗日前线的作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增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如何更好的让根据地发挥抗战的作用?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考虑的问题。更多海外的华侨,也在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
1940年6月1日晚,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外,摆了一桌宴席。在当时延安百姓的眼里,这是一顿丰盛的晚餐,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准备的饭菜,简陋的让人无法想象。餐桌搭在一张破旧的小方桌上,坑坑洼洼的桌面上铺上了几张旧报纸。毛泽东将自家菜园子里种的大白菜、豆角,端上了饭桌,所有菜肴中,最贵的,就是每人眼前的一碗鸡汤。
这顿饭吃得远道而来的客人,差点掉下了眼泪。毛泽东宴请的这位客人就是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作为当时南洋的首富,陈嘉庚这次真实的看到了抗日根据地的艰苦。
1940年的春天,旅居新加坡的“南洋华侨总会”领导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代表团回祖国慰问抗日军民,陈嘉庚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重庆,蒋介石十分重视这位侨领在华侨中的威信,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工作。
在蒋介石的眼里,陈嘉庚最吸引人的头衔是南洋华侨总会领导,这个机构成立于1938年10月,来自南洋各地的168名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会址设在新加坡,陈嘉庚被选为领导,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南洋各地捐助祖国的筹款行动高潮迭起,成立三年时间,募捐钱款的数量就达到了4亿多法币,大量抗战前线紧缺的物资,也源源不断的运到了中国。
为了赢得陈嘉庚的好感,蒋介石专门成立了欢迎委员会,并列支了大笔接待资金,光宴请费用就达8万余元,当时这笔巨款在重庆市场上,相当于800头牛的价值。
重庆的山珍海味并没有让陈嘉庚高兴起来,如此铺张浪费,让这位爱国华侨感到了痛心。大敌当前,战时首都的重庆却还在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样的国民政府又怎样能领导全民共赴国难,英勇抗日呢?
看到国民党如此的抗日场景,陈嘉庚愤然在国民党《中央日报》上连登三天罢宴声明,并发出严正警告:“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望政府及民众实践节约,切勿消耗物力!”
陈嘉庚在重庆的痛心疾首,在延安的潸然泪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让他迅速在国共之间做出了选择。从延安归来,陈嘉庚召开了记者见面会,他直截了当的告诉全国人民: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