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22日晨一时,同李富春、薄一波、王鹤寿、赵尔陆谈话,谈一九五九年钢的指标问题。
1、毛泽东指出,不是什么三千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而是一千八百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
1958年11月22日晚上,在武昌洪山宾馆召集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人开会,就一九五九年钢的指标问题向他们摸底。
2、毛泽东问:翻一番是否可能?反复问他们:一千八百万吨靠不靠得住?
越读《毛泽东年谱》我就越觉得奇怪,事实摆在眼前,几乎从一开始,毛泽东就对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等现象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为何“大跃进”中这些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问题到底出在哪一个环节?
从这两段文字我们看出,对于高指标,毛泽东是持严重怀疑态度的,甚至可以说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特别是“反复”一词更让人心酸无语。
众人皆醉斯人独醒,个中滋味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
1958年11月23日中午,在扩大会议上作第二次讲话,共讲七个问题。
3、写文章问题。毛泽东说:……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指标根据不充分,只讲可能,没有讲根据,需要补充根据。比如,讲十年达到四亿吨钢是可能的,为什么是可能的,就说得不充分。要搞得更扎实些,要求确实可靠,指标要改一下。
“大跃进”总的原则是多、快、好、省,话说,如果高指标切实可行的话,无论是钢、粮食还是水利工程,对于毛泽东来说当然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可问题在于,毛泽东敏锐的察觉了高指标“没有根据”,而“没有根据”的高指标毫无疑问意味着失败,失败则意味着失信,至于失信的后果不用多说了吧?
4、指标问题。毛泽东说:一九五九年的钢产量究竟以什么指标为好?北戴河会议是说达到二千七百万吨,争取三千万吨,那是个建设性的。这次要决定下来,是办得到还是办不到,把根据讲出来。去年是五百三十五万吨钢,都是好钢,今年翻一番,这是个冒险的倡议。……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即把指标降低。从前别人反问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办得到还是办不到,把根据讲出来”则很好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果办得到,那办得到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办不到,那办不到的理由又是什么?该严肃的时候必须严肃,该严谨的时候就绝不能含糊,道理是明摆着的,作为政策重要依据的数据怎么能是大概、也许、可能呢?
既然明知道做不到,或者明知道很难做到,那么,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把指标降低”,虽然毛泽东所说的“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用得是商量的语气,但谁都知道,这事其实没得商量,因为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一条路。
5、作假问题。毛泽东说:郑州会议提出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初稿,作假问题要专搞一条。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
高指标与“浮夸风”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如果指标过高,下面的人自然就很难办,因为完不成指标难免会挨板子,为了避免挨板子,那只能虚报谎报往大了报,虽然虚报瞒报是引鸩止渴,但难免还会有人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思想铤而走险。
这个逻辑毛泽东自然是懂的,因此,他才会反复要求降低指标,只有降低指标了下面的人压力才会减小,而一旦压力减小了,虚报谎报弄虚作假的“动力”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很遗憾,“大跃进”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设想走下去,对此,只能一声长叹了……
以上粗体字部分引自《毛泽东年谱》下册第三卷第525-第527页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