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点击:  作者:网络资料    来源:老子道德经  发布时间:2015-06-06 20:26:02

 

640.webp.jpg

  

     【老子道德經】为答谢各位道友的支持与厚爱,近期将全面升级改版,即将陆续推出原创语音+原创图文,及原创视频+原创微电影,将为各位道友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享受!敬请期待,无量寿福!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晋南。晋南文明的核心就是这九大文化标志。

 

1、丁村人

 

640.webp (1).jpg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汾河岸边。1954年,“丁村人”出土面世,她就像一道震耳欲聋的闪电惊雷突然爆炸在国际考古界的上空。曾经宣称中国人是“西来论”的鼓噪者耷拉下高昂的头颅,蔫了。丁村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我们的祖先“丁村人”大约2万至20万年前生活在这一带,它正好弥补了距今约70万至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距今约1.3万年间山顶洞人的中国古人类断代的空白。

 

2、人祖山

 

640.webp (2).jpg

 

闻名世界的壶口瀑布之东,距河岸约40里处,有一座叫作人祖山的大山。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蓊蓊郁郁的千年古木,峰高林密,遮天蔽日,瀑布飞溅,流水淙淙,飞鸟成群,野兽出没,是一处尚未完全开发的天然森林公园。尤其可贵的是,这是一座兼有众多传说和古迹累累的文化名山。人祖山主峰为人祖庙,海拔1742.4米,周围建有大小庙宇16座,绵延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祥云缭绕,雾气腾腾,是一处难觅的人间仙境。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它偏僻荒凉,重耳避骊姬之难时曾躲避到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未提具体名称。公元6世纪,郦道元在《水经注》称之为风山。这可能和史籍记载的女娲氏是风姓人有关。人祖山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宋朝前后,当地乡绅为了“人根之祖曾在吉州”名副其实,遂改称至今。栖息、生存的遗址。在这里生活居住的,可能是一个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和有着自己精神生活的原始氏族集团。

 

3、女娲陵

 

640.webp (3).jpg

 

女娲陵在赵城镇东4公里处的侯村。《平阳府志》说:“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庙中旧塑女像,滚冕执圭,旁侍嫔御。殿壁绘“断鳌”“炼石”各图。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太常卿金德英奏,悉撤去之,更设木主。庙后有陵及补天石。宋以后代有祀典。《大清一统志》记载“庙周围约5里许”,庙中《大元国重建修娲皇庙碑》说它:“辛未(971年)春……乃诏诸郡、县,应境内有历代帝王陵寝之处,俾建寺庙,四时祭享,庶百姓祈福焉。娲皇冢……庙有碑,自宋以上,率剥裂不可考,独开宝六年(973年)所制者故在,具述奉敕重修本末。然则赵城之有娲皇庙,其来尚矣。”

娲皇陵其实名声震于寰内已久,陈香梅女士和冰心女士都在生前先后来此凭吊,并留了珍贵的墨迹。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来自东瀛日本的游客,到这里焚香祷告,祭奠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4、炎帝陵

 

640.webp (4).jpg

 

炎帝陵位于高平县羊头山东麓,晋长二级公路边庄里村五谷庙东边。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已经使得炎帝陵荡然无存,唯有一通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炎帝陵”石碑,还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烟雨风云。只是这通石碑被高高竖起,镶嵌在五谷庙东厢房的正壁上。碑的上部还矗立着一块古旧的木匾,上面篆书“皇坟亭”三个古香古色的大字。这里原来是炎帝陵碑亭。

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古代农业的发明者。生活在距今大约六千年左右的时期,与女娲、伏羲并称三皇。

 

5、运城盐池

 

640.webp (5).jpg

 

运城盐池,也叫解州盐池,位于运城市南,中条山下,浇水河畔。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盐池所出产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杂质少,并含有多种钠钙物质。运城盐池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

尽管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证实黄帝时期的传说,但河东盐池哺育了夏商周三代的中原文明是无容置疑的。夏朝时已有关于河东池盐生产和贸易的记载。商代的《尚书·说名下》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周代时,咸味已被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周礼》还有“以咸养脉”的治病记载 。由此推断,中国制盐历史应该在4000年以上。

 

6、陶寺遗址

 

640.webp (6).jpg

 

东北距丁村不到10公里,中华民族远古国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就冉冉升起在这个地方,一个再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面世了。这个叫陶寺的地方竟然埋藏着一个古老的国都雏形,这就是国人闻之能诵的帝尧国都古平阳。在这里,帝尧划定九州,“中国”第一次开始闪耀在神州大地;在这里,帝尧“敬授民时”,中国农历开始了它的雏形;在这里,龙首次成了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成了中华民族灵魂与精神上的图腾;在这里,帝尧以天下为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民主禅让制;还是在这里,两个朱书文字的出土, 宣告了帝喾和帝尧时代汉字文化初始形成的标志……

 

7、尧陵

 

640.webp (7).jpg

 

尧陵在临汾市东北35公里处的大阳镇郭村里隅涝河北岸边上,属绵延起伏的山岭地带。民间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负土从四面八方赶来,于是掬土成丘,留下了这个由纯净黄土堆积而成的坟冢。尧陵祠宇始建年代史无记载,据金代碑文,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曾屯兵于此,并亲自祭扫帝尧。后唐初年间重新改建陵园祠宇,并把唐太宗像塑于配殿之中。宋、元、明、清历代都曾多次修葺。尧陵规模本不是很大,但2009年临汾市政府重新修建后,整个规模比之前扩大了很多倍,用气势雄伟来形容应该不算过分。

尧去了,但他让后人“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丰功伟绩在晋南、在山西、在整个神州大地上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踪影——尧庙西南3公里之遥是被称为“帝尧故里”的伊村;临汾北上10公里的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是帝尧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出生的故乡“唐尧故园”;临汾东行100公里处的长子县是帝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死后被葬在丹棱,后人称为丹岭。由此发源,蜿蜒东流的那条河流叫丹河。

 

8、舜帝陵

 

640.webp (8).jpg

 

“舜耕历山”的故事名扬中外,仅在晋南一带,称为历山,并且有着相关传说的就有两处:其一在洪洞境内;其二是那个地跨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南临黄河谷地,北倚汾渭地堑的历山。每一处都留下了舜王和娥皇、女英两位妻子稼穑耕种的斑斑遗迹。《史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最后定都蒲坂。虽然舜都蒲坂的痕迹在今天的永济市已被千千万万个无情岁月的冷风凄雨涤荡一空,但典籍史料上的凿凿之言,还是让我在彳亍而行的孤旅中听到了他踏在这一片土地上“噔噔”作响的空谷足音。

运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9、禹王城

 

640.webp (9).jpg

 

虞舜传承了帝尧的民主禅让制,把帝位无私地传给了大禹。大禹定都安邑,即今天的运城市夏县。禹都俗称禹王城,其遗址是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 7公里处,已成中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留下了“白马峰”“金简峰”“禹王碑”等随处可见的大禹模糊的影子。

 

大禹当然无法听到李白的感喟。他是四千多年前活动在晋南一带的夏部落几代首领的一个形象综合体,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文明时期的阶级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逐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奠定了黄帝在中华民族历史行程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原来分别以炎帝、黄帝和蚩尤为首的东夷集团、华夏集团和苗蛮集团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一个强大的华夏民族得以形成。炎帝和黄帝遂成为炎黄子孙公认的华夏民族始祖和人文初祖。

 

黄帝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天的晋南、豫北和陕东黄河中游流域。黄帝的妻子“蚕神”嫘祖传说是运城市夏县城西北11公里处的西阴村人,村里修建有“先蚕娘娘庙”。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