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头岁尾,各级会议较多。聊起基层的会,有位乡镇干部说了句玩笑话:平时工作太忙,有时候趁着去听会打个盹儿,也算是“开会式休息”。不怕错过什么重要内容?答曰:不怕,反正有文件下来;有时候基层都开始落实了,上头才开会安排。
一句“开会式休息”,听起来似乎是一种调侃,但却折射出“会海”之弊已积多年,各种各样大小会议早把基层干部折腾得苦不堪言。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近年来,基层文山会海的严重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个县委书记一周要开37个会,一个单位“七八个领导还不够”。工作时间忙于开完这些会,会余时间,晚上、夜间,才能抽出身来挑灯夜战打理政务、治理一方……在文山会海重压之下的基层干部,为了养精蓄锐,完成本职工作,把开会当休息,似乎也确实是在情理之中。
开会其实也是一种学习。不言而喻,一场会议要开出效果,人都不在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对于开会不在状态,一段时间舆论几乎一边倒,就是指责参会者不守纪律,应该严肃处理。其实,导致一些同志开会不在状态的因素恐怕和会议内容的枯燥乏味,形式主义严重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会议,对于忙于平时事务的基层干部来说,稍作“开会式休息”似乎也无可厚非。
也就是说,会议举办者要避免形式主义,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必须开的会一定要“精”,少说空话套话没用的话;而参会者则要人到、心到、脑到、手到,结合实际工作思考。这样才能凝神聚力,双管齐下,好会风不请自来。的确,开会的良好“状态”不是靠举办方一厢情愿可以形成的,必须由举办者和参会者“双边”共同营造。如果一味地将开会时的风气归咎于参会者不守纪律,不在状态,那是有失公允的。其实,只要稍作反思就会明白,一些不太成功的会议,往往“双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别说那种“基层都开始落实了,上头才开会安排”的会议,许多常规性的工作安排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召开“念文件”的会议。
落实才是开会的题中之义,开会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说到底,整治“文山会海”的硬招还是实干,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只有做到真减负、不折腾,确保减负工作抓常、抓细、抓长,才能让基层干部体会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
作者:程方圆 单位:李天木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