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设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Area Studies)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属的二级学科方向国别与区域研究(International & Regional Studies)均是主要以国家规模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注意各地区的共通性的同时,强调地区的特色并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广泛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产业、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民俗的学科。立足于横跨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历史学和经济学等社会与人文学科的视角,本学科致力于向党和国家、向社会、向学术界贡献关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深度研究。中国和老挝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继中老两国签订《中老命运共同体》协议后又续签订《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的第一年。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为鼓励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师生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与文明比较的环境中砥砺成长,并能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海外田野调查、进行专业化的海外民族志写作,从而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区域国别知识,东南亚研究所负责人秦博老师与老挝政界和学界方面进行了多次协调与大量沟通,制定了详细的考察计划,在此基础上,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本月迅速组织和发起了“首届四川省区域国别学老挝考察团”。2023年4月21日—27日,我院国别区域研究方向与中外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所负责人秦博副教授、李杰副教授、研三学生康亦婷、研二学生陶小雨等亲自乘坐中老跨国铁路,奔赴老挝做田野调查,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东南亚研究所也邀请到了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吕京教授友情出任本次考察团的首席学术顾问暨荣誉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晨副教授、四川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邹婷讲师、成都钜升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伟、总经理孙继东等共计五家单位的代表作为团员参与了本次考察。一、背景与意义:中老国家意志下的时代机遇与中老共建典范式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老挝和中国山水相连,友好关系历久弥新。近年来,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开花结果,双方互利合作全面深化。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为老挝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本次考察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区域研究方向、中外语言文化研究中东南亚研究所,旨在加强中国学界、企业界以及高校青年与“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的深度国际交流,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外部世界,体现大国青年的国际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十八大到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实践调查的重要性。通过实践,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会,才能获得一手资料。国别区域研究专门知识的获取有赖于研究者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的跟踪观察、持续研究。在此过程中,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通过中长期的田野调查,对研究对象国进行深度调研,研究者才能够建立起可靠的信息获取渠道、人脉关系网络和学术交流机制,这对特定问题研究的成功大有裨益。同时,涉及到区域国别研究中田野调查的具体研究方法,譬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研究、大数据调研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技术和策略。鉴于此,本届考察团以老挝首都万象和琅南塔省磨丁特区为主要调查城市,立足老挝总理府、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老共中央党校)、老挝教育体育部、老挝国立大学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中老两国共产党员互动、与老挝高级党政干部对话、中老校际交流、老挝社会实践、老挝文化调研”展开,通过“沉浸式学习、蹲点式调研、体验式下沉、互动式沟通”等实地体验模式播下“中老人民情谊”的种子,让中国青年深度调研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老挝革新开放政策、老挝教育现状、中老人文交流情况、体验老挝民俗文化、了解“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与未来方向,亲身感受中老国家意志下的时代机遇、领悟中老共建典范式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从而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与应对全球治理变局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二、考察行程:沉浸式学习、蹲点式调研、体验式下沉、互动式沟通2023年4月21—27日,首届四川省区域国别学赴老挝考察团荣誉团长吕京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组织者、副团长秦博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李杰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程晨副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邹婷讲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罗伟董事长(成都钜升源矿业公司)、孙继东总经理(成都钜升源矿业公司)、康亦婷同学(电子科技大学研三学生)、陶小雨同学(电子科技大学研二学生)一行九人,在老挝总理府公共关系司司长Somsamleth Thavikham先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老挝万象的工作人员Souksan Thavikham女士、总理府处长Sackda Chanthasombath以及老挝国立大学附属中学老师Veoda Phommakham女士的陪同下,对老挝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调研。1、4月21日:区域国别学考察团拜访西双版纳州中国—老挝农作物联合育种中心考察团21日从成都乘坐高铁和飞机,分两批抵达西双版纳州。抵达西双版纳州后,在吕京教授的引荐下,考察团受到了中国—老挝农作物联合育种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党委书记兰海教授一行的热情接待。兰海教授为考察团一行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与老挝展开的农业类合作项目。据了解,兰海教授本人在2021年被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农林部授予了“突出贡献奖”。
2、4月22日:区域国别学考察团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入境老挝,调研老挝琅南塔省磨丁特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2日清晨,考察团全体成员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入境老挝琅南塔省,亲自感受了中老铁路带来的新气象和新风貌。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于今年4月13日正式开通,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纽带。中老昆万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更是将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纽带,是老挝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极大促进老挝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让这条铁路完全发挥出跨境铁路客货运输效应,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为“一带一路”建设谱写了新的乐章。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老挝经济受到重创,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底,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了贸易往来,拉动了旅游经济,为老挝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据2020年世行分析报告,2016年老挝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为120万吨,2022年仅通过中老铁路运输的跨境货运总量就达到210多万吨,贸易总量实现大幅增长,中老铁路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考察团以乘坐国际旅客列车为契机,纵览中老铁路沿线风貌和社会变迁,忠实记录发展图景,精准解锁幸福密码,深入挖掘友谊故事,深入体验和感受了这条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给中老两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福祉。22日中午,考察团入境老挝琅南塔省磨丁市。老挝磨丁经济特区是昆曼国际大通道进入老挝的第一站,也是老挝和中国之间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并位于中国西双版纳-老挝琅勃拉邦-泰国清迈旅游环线的中心位置。目前中老泰三国陆路货物运输、出入境旅游大都通过磨丁进行中转和集散。同时磨丁也是中国通往缅甸毛淡棉出海港口这一战略通道中的重要节点。2012年9月11日,老挝人民共和国中央办公厅正式下发《委任决议》,并确定了磨丁经济特区与管理委员会的一些基本政策:磨丁经济特区,是经济上独立经营的开发区,隶属老挝中央政府领导,其宗旨是把磨丁建设成为永久的现代化城市。
考察团一行参观了磨丁特区引进的国际学校、房地产公司,走访了特区里的各市场、免税店、医院等,充分感受到了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抢抓机遇谋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口岸贸易快速增长。老中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是两国在新时代下合作共建的典范工程,成为见证老中友谊的样本。展望未来,中老间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中老铁路和高速公路搭建起合作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经脉,随之而来的是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与便利。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也是两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双边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展望未来,磨憨—磨丁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战略的对接,在双边合作中继续充当双边发展的先手棋与排头兵,成为中老沿边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力。
3、4月23日:区域国别学考察团从磨丁特区乘火车抵达老挝首都万象,受到老挝总理府公共关系司司长一行的接待当日下午,考察团一行人乘坐火车抵达老挝首都万象。老挝总理府公共关系司司长Somsamleth Thavikham先生一行在火车站迎接并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当晚,在Thavikham先生的带领下,考察团参观了万象市内的湄公河,感受了万象既是首都又是边境城市的奇妙之处:万象隔河与泰国相望,万象隔湄公河对面就是泰国的郎开府,有一座友谊大桥把两国连结起来。
4月24日早上,考察团一行12人拜访了老挝国立大学。考察团受到了老挝国立大学的热烈欢迎,副校长Somchanh Bounphanmy教授、科研院院长Sithixay Xayavong、文学院院长Thongsouk Keomany、国际交流处处长Souliya Mounnarath、教育学院院长、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Bounphanmy副校长首先对老挝国立大学的校史、发展历程、学校战略、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做了介绍,之后,老挝国立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和各学院院长分别介绍了自己所负责的学院的情况。Bounphanmy副校长对四川省区域国别学赴老挝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肯定了老挝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交流成果,并表示非常有兴趣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深度合作。Mounnarath处长是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的博士,在中国还出版了以她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专著《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她表示,每年都有中国学生来老挝国立大学留学,目前在校的中国学生就有两百名左右。同时她也提出,四川省高校和老挝高校的交流还非常少,希望藉由此次四川省区域国别学考察团来访的契机,全面拓展老挝高校与四川省高校之间的合作空间,加强两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互动。
考察团荣誉团长吕京教授随后向老挝国立大学领导介绍了团员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四川省的省情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在区域国别研究和招收东南亚学生方面的情况。吕京教授还表示,希望四川师范大学成为继西南交大之后第二所与老挝国立大学展开合作的四川高校,同时,吕教授表示四川师大十分欢迎老挝学生来该校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随后,考察团的组织者秦博副教授受其他几家单位之托,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和成都钜升源矿业公司统一介绍了四家单位的情况。秦博副教授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已经开启了招收留学生的计划,欢迎老挝学生申请,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外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所的特色研究,表示随行的康亦婷和陶小雨两位同学都是从事老挝国别研究的硕士生,并与老挝国立大学各学院领导在进一步的全方位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秦博副教授随后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表示他们对于中医学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进一步合作;秦老师还介绍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正在交院学习的几十名老挝学生、以及成都钜升源矿业公司招聘老挝毕业生并在当地发展的意愿。随后,李杰副教授发言,重点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主流学科优势、外国语学院现有学科的特点以及区域国别学在我校我院的发展,阐述了电子科大以国际合作和国际传播推动区域国别学发展的特点和成效。最后,吕京教授和秦博副教授分别与老挝国立大学交换了各自学校和学院的礼品。5、4月25日:区域国别学考察团访问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新中国城,拜会老挝华人商界代表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主城区东北方17公里处,占地11.49平方公里,是万象市新城区的核心区,距离2021年开通的老中铁路仅1.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开发区坚持“一体两翼”的产业格局,以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为主,以地产开发和服务业为支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发区运营公司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正努力将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打造成注重先进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现代化综合开发区,为老挝树立一个配套完善、运作高效、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典范。万象经济特区管委会的相关人士向考察团一行介绍了老挝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招商引资状况、投资优惠政策和未来发展目标。
在老挝生活了四十年的华侨罗先生为考察团详细介绍了老挝的矿产资源和商业环境。秦博老师向罗先生表示,他本人长期从事东南亚地区的调查研究,指导过的和正在指导的何玉鲜、康亦婷、陶小雨、涂小蔓、谭鑫玥、孟思奇、王妍、王悦、朱浩瑜等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在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框架下,进行针对老挝和中老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南半岛国家展开了具体的、专业的深入研究;李杰老师现阶段主要研究兴趣也包括东盟国家;这些智力资源都可以与赛色塔开发区目前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李杰老师在交流中分析了老挝严峻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俄乌战争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老挝本身制造业欠发达,大量生活物资靠进口,贸易逆差大、美联储快速加息引发资金抽离、老挝本身外汇储备不足。华侨罗先生表示老挝华人华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老合作十分热情,期望中老民间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深,并愿意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6、4月26日:区域国别学考察团拜会副部级领导: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老共中央党校)校长Phouvong Ounkhamsane阁下等老挝高级干部4月26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拜访和参观了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老共中央党校)。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校长(老共中央党校) Phouvong Ounkhamsane阁下以及该校校委委员、各厅长、部长、院长等十余人接待对考察团一行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正式座谈与友好交流。
在会谈中,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老共中央党校)校长 Phouvong Ounkhamsane阁下首先对中国援助老挝基础设施建设表达了感谢,对老中深厚友谊表达了肯定,其次介绍了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的历史与现状、学位课程设置以及中短期干部培训计划等。他表示,目前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的师资力量较为不足,难以满足长期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愿意与考察团各家单位在此方面进行合作。Ounkhamsane阁下强调了如下期待: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合作,加强两国以及四川省高等院校与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的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第二,加快双方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建立信息和学术资料共享平台,共建老中国际学术期刊,促进双方的学术合作和发展;第三,受疫情影响,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与中国高校、党校及研究所的合作处于停滞状态,希望以此次面谈和交流为突破口,加强与四川省各高校、党校和研究所的实质性合作。
考察团荣誉团长吕京教授首先对此次能够拜访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而感到荣幸和感谢,其次,他简要地介绍了团队成员,随后着重介绍了四川省的高等院校信息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表明四川师范大学愿意与老挝政治行政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培养学生、咨政决策以及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等方面展开更多深入交流与合作。紧接着,李杰副教授简要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东南亚研究所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并且指出老挝是东南亚研究所的重点研究国别,相关研究大有可为。
秦博副教授在会谈中回顾了中老源远流长的历史友谊,以及自己与老挝独特的缘分。秦博老师是中老深厚友谊的见证者,1961年11月底,秦老师外祖父所在的铁五师22团接到上级密令:立刻南下勐腊县,火速援建一条从中国勐腊到老挝丰沙里省的国际公路。目的是为了抗美援越、抗美援老、争取老挝中间力量。当时部队出国是国家机密,战士们全部化妆成民工向莽莽原始森林挺进,修筑123公里长的“勐丰”国际公路,起点是勐腊的曼庄,终点是老挝丰沙里省省会。当时,空中经常有美军侦查机盘旋。为躲避美军侦查,这条国际公路只能从密林深处开辟。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战士们就用双手开山劈路。用铁锹、铁镐、铁锤等简陋工具破土碎石筑路,以血肉之躯,一寸寸、一尺尺、一丈丈往密林深处推进。勐丰国际公路建成通车后,秦老师外祖父所在的部队回到祖国,但由于高度涉密,有关中国军队在老挝的所有痕迹都不能宣传报道。在老挝的那段岁月只能印在老人的脑海里。作为铁军的后代,秦老师直到老人临终前不久才断断续续地知道了他和战友们在老挝的那段艰苦但光荣的岁月。老人一直有一个心愿:让外孙秦老师带他回到丰沙里省的勐丰公路上去走一走。可惜老人2019年不幸去世,未能实现生前遗愿。秦老师饱含深情地讲到,自己作为铁道兵的红色后代,今天有幸来到老挝中央党校,将这段尘封的往事和记忆讲述给老挝的同志们听,既圆满了老人的生前愿望,更提供了中老友谊坚定不移的又一历史铁证。
老挝副国级领导Ounkhamsane阁下及其他老挝政治行政学院的领导们在听了秦老师讲述的故事后,感动不已,表示老中命运共同体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随后,秦博老师对Ounkhamsane阁下提及的合作方向进行了积极回应并真诚地表达了深入合作的意愿。随后秦老师转达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和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等方面的浓厚兴趣,以及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老挝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意愿。成都钜升源公司代表罗伟董事长表示计划在矿产领域向老挝市场投资三亿人民币,诚挚地希望未来与老方进行更多实质性合作。
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的领导们还带领考察团全体成员参观了院校和中国馆,给大家展示了老挝干部学习和研究所用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此次会谈在友好和亲切的氛围中结束,老方希望会后与我方保持密切联系,尽快落实合作细节。此次会谈是中老命运共同体照进现实的生动案例,是“一带一路”谋求共同发展的绝佳见证。
在老挝期间,考察团还深入老挝民间,对当地民众进行实地访谈。康亦婷和陶小雨两位研究生访问了一些老挝党政干部、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驻扎万象的老挝员工,走访了老挝商场以及旅游景点的老挝本地人和在老挝生活与工作的中国人,还接触了在老挝留学的中国学生和有中国留学经历的老挝人,了解了他们对于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的看法和具体感受,询问了中老铁路开通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变化,关注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及对中老关系的期待。通过田野调查和海外民族志撰写的进一步训练,两位从事老挝研究的研究生同学充分感受到了田野调查是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必由之路和必备技能。康亦婷同学表示,以前的很多区域国别研究者,由于条件和经费的限制,从来都没能有机会踏上自己所研究的这片土地,这是巨大的遗憾。而自己有幸得到秦博老师的资助和学院的鼓励,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异国调研机会。康亦婷同学认为真正的田野调查和撰写海外民族志是非常艰辛和漫长的,不仅不是速成的和简单的研究方法,相反它需要准备更多知识、更多技巧、投入更大工作量、更长的学术生产周期。陶小雨同学表示,此次异国调研加深了她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做好田野调查不仅要有耐心与持之以恒的决心,也要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和想象力。自己在将来会树立远大抱负,不惧怕学术研究的枯燥和困难,坚持深入到对象国的田间地头和烟火市井之中,挖掘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李杰老师在点评总结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今日美国霸权主义本质和衰落的趋势。他说,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三个全球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逐渐深入人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之相反的,却是美国的霸权外交、单边主义、美元收割、制造危机、挑动冲突,美国已经从昔日的“高考状元”,蜕化为今日的“油腻中年男”,正在滑落为“搅屎棍”。李杰老师表示,这绝不是鼓励我们自己固步自封,相反,大家必须看到,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以4倍于美国的人口总量,创造了2/3的美国经济GDP,我们的人均GDP仍然只有美国的1/6,我们在科技、军事、教育、科研、媒体、对外传播、规则制定、公共外交、议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仍然具有极大的差距,只不过现在我们整体是走在向好的趋势上,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折腾,时间站在中国和正义的这一边。李杰老师最后说,我们外语人正面临积极探索外语学科和外语人的新历史发展机遇和新使命,即:外语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语言、文化文化、翻译三驾马车的基础上,须守正创新,积极响应国家需求,探索国际组织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区域国别研究、语言/翻译工程师、脑认知/脑神经科学+外语研究的新路径+发展路径!秦博老师总结说,区域国别学是面向域外的大学问,人类学民族志是区域国别学研究基本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海外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研究可以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地方知识和研究方法。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强调基于身处一线、身在现场的原则汲取在地的一手知识和可靠资料,需要建立研学一体的“专业化”和“特色化”海外田野调查育人机制,因为这能显著加深学生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希望有志于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同学,要不断地磨练自己的田野调查技能、加强理论对话深度、广泛阅读文献,从而不仅能“下沉式”地融入当地、理解当地,也能“上升式”地从现象中拆分、解析出本质因素,从特殊性中提取普遍性。他表示,田野调查,尤其是海外田野调查,是一项对知识性储备和技术性准备都要求很高的专业性研究工作,这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挖掘到的资料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因为本质上来说田野材料的学术转化是一个充满不同知识生产、各种理论对话与众多线索交汇的筛选过程。秦博老师最后表示,当今的外国语言文学的内涵在众多人文社科的学科中显得最具张力、最具包容性,不仅有侧重于人文特点的传统经典的文学、语言和翻译学等学科的研究作为外语学科的主体继续发扬光大,也有侧重于结合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认识神经语言学、语言智能工程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还有面向结合社会科学路径的区域国别学、国际组织学等学科的迅猛崛起。因此,选择外语专业的同学们,不论从学科内涵的深刻性与学理性方面,还是从学科外延的广阔性和丰富性方面,都有着绝佳的机会和良好的起点。
在六天紧张的行程里,秦博老师、李杰老师、康亦婷同学和陶小雨同学等一行取得了丰硕的访问成果,仅与老挝总理府公共关系司、老挝磨丁特区、老挝国立大学、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老共中央党校)、万象经济特区等一系列老挝官方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还与派驻老挝的中资机构建立起了联系,将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外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所与老挝各部门、各高校的合作研究落到了实处。此外,通过与老挝华人华侨进行了交流,更直接地感受到他们对中老合作的热情。这次访问,我院国别区域研究团队向老挝方面全面宣传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大外语学院以及东南亚研究所,充分表达了我方所倡议的合作方式与途径。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能够更好地推动中老之间学术界、企业界以及民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际行动响应、践行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推动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在电子科大的设立、促进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电子科大国际组织与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万邦图治”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