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国式基建狂魔:从柬运河到月球基地
点击:  作者:花猫哥哥    来源:华山穹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9-07 13:58:14

 

咱们都知道,中国帮助柬埔寨修建的长180公里的德崇富南运河,在85日开工了。

 

修运河可不是个容易事,巴拿马运河81公里,修了31年。苏伊士运河170多公里,修了11年,还累死了12万埃及劳工。

 

那么,这个柬埔寨这个运河,中国要修多久?

 

四。

 

四年?四个月?四天?

 

都不是。

 

四,三,二,一,叮咚!十公里已经修完了。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但十公里修完的事,可真的不是段子。

 

你现在去运河施工现场看看,每天都有几千台大型施工设备24小时不停歇作业。

 

85日开工到现在,20几天时间,中国已经修了十几公里了!

 

照这个速度,中国的施工队如果再分多几个施工段,加紧一点工期的话,恐怕过年的时候就能完工。

 

不耽误工人回家过年,根本用不了预定工期的四年。

 

所以有人感叹,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但是估计这话听在中国包工头耳朵里,恐怕他们会不以为然:

 

不是我们快,是这施工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你想啊,在国内施工,几乎处处是雷。

 

遇到环保投诉,停工。

 

检查防尘不合格,停工。

 

挖到古墓,停工。

 

挖到国防光缆就更不得了了,包工头都得进去。

 

就算开工了,一会限速,一会限量,一会让你挂绿网,一会让你安雾炮,你想晚上加个班?

不行,扰民!

 

现在呢?

 

柬埔寨地下没有古墓(有也不用管),没有国防光缆,没有珍贵树木,也没有投诉扰民的民众。

 

渣土车不限速、没红灯也不用做喷淋防尘,你就可劲开就完了!

 

更关键的是,这是国家工程,结算嘎嘎爽快!

 

中国的包工头们从来没干过这么爽的工程!

 

于是,中国之前被封印的基建之力,这次完全敞开了整了,速度快一点,也是正常的。

 

看着这惊人的速度,不仅时刻关注的越南网友震撼得无以伦比,西方的网友也开始纷纷吐槽:

 

“在意大利,我们将有1台机器,和2500天来结束运河。”“这在法国需要10年。”“多伦多花了20年,连一条街道都修不好。”

 

说实话,虽然国外都知道中国是基建狂魔,但狂魔到如此地步,还是超乎了大多数人的想象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基建狂魔是怎样练成的呢?

 

一、打怪升级

 

其实吧,中国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基建狂魔的。

 

还记得当年抗战时期,中国汇集20万人,才修了一条1000多公里的滇缅公路(土石路)。

 

保证了外援物资能够进入中国,代价是3500人永远长眠在了这条路上。

 

中国真正踏上基建狂魔之路,其实算是建国后。

 

国内的一系列复杂基建工程,让中国的基建能力一步一步打怪升级,最终修成正果。

 

以火神山医院为例吧。

 

2020年初,武汉疫情汹涌,中国准备借鉴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

 

疫情,不等人。

 

结果,火神山医院从123日宣布筹建,到22日完工整整10天。

 

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正式落成。

 

猫哥之前的文章中引用过《火神山不完全手册》中的内容,至今看起来仍然令人热泪盈眶。

你以为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就很快了?

 

不,还有传奇的“9个小时改造火车站”。

 

这个火车站是福建龙岩火车站,火车站改造后,要完成新老站房之间的线路转场。

 

但是,这条铁路线是在用线路,是要通火车的,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一点一点慢慢转场?

 

于是,201811918:30,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1500余名工人同时上阵,开始了线路转场工程。

 

工程共包含4个龙口,7个拨接工作面3组道岔拆除、3组道岔插铺的施工,都要在一晚上的时间内完成。

 

机器轰鸣、火星四溅,密密麻麻的工人有条不紊分工协作,画面犹如电影大片。

 

最终,120日凌晨2点多,经过近9个小时的紧张奋战,工人们圆满完成了道岔拆铺、拢口拨接、信号换装I级施工,龙岩站站改拨接顺利完成。

 

 

漳龙铁路、赣龙铁路、赣瑞龙铁路、新建南龙铁路顺利接入龙岩站新站房。

 

改造视频传到美国,连马斯克都在惊叹:“中国在先进基础设施上的发展要比美国快100多倍!”

 

有人可能对这种建设速度不以为然:

 

你们不就是狂堆设备吗?谁都行。

 

其实吧,搞基建,还真不是狂堆设备就行的。

 

仍然以火神山医院为例吧。

 

首先,第一个问题,没人。

 

施工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上的,是个细分类别很详细的领域。

 

一个工地,要有木工、泥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玻璃工、起重工、吊车司机、技术员、资料员、监理,等等等等。

 

当时正值春节假期,许多人返乡过年,短时间内如何调集这么多建设工人?

 

建设方中建三局面向整个中建集团12个单位广发“英雄帖”。

 

一呼百应、八方来援。

 

800人、1000人、2000人、5000......

 

高潮的时候,现场有1000余名管理人员、8000余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

 

然后是第二个问题,施工如何组织?

 

施工是有严格程序的,涵盖几十道的工序,经历设计、交底、土建、设备安装、装修等阶段。

 

覆盖场地平整、管道预埋、防渗膜施工等十几道大的工序,基础工程、土建及装饰工程等十几个专业。

 

不同的专业和程序,谁先谁后?谁是谁的前置条件?

 

你自己家装修水电不改完还不能粉刷墙面呢,何况这种涉及百道工序的大工程?

 

上一个单位刚完成场地铺沙,下一个单位马上进场铺防渗膜(防止医疗污水进入地下),后面铺设活动板房基脚的单位还在催促。

 

高密度的人群、机械和流程,让现场施工管理非常困难。

 

无处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是对中国建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作为牵头单位,中建集团如同项目的“大管家”。

 

统一策划、组织、协调,做好工序和工艺的穿插流程,为所有参建单位提供科学的施工安排。

 

保证每家单位都能最大化发挥专业优势,保持各单位的施工节奏步调一致。

 

凭借科学调配,4万多名建设者并肩奋战,最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奇迹。

 

整个施工过程,除了两家单位因为先挖沟还是先过车而小小打了一架之外,其他施工,完全顺利!

 

第三个问题,物资和施工条件保障。

 

施工可不仅仅是只上挖掘机就行的,背后需要充足的物资供应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任何一个关键物资和零部件的断档,都会影响整个工期。

 

结果呢?

 

通过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再次证明了中国强大供应链配套能力。

 

国家电网,在131日前完成两条10千伏线路迁改、24台箱式变压器落位工作、8000米电力电缆铺设,并按时开始送电。

 

亿纬锂能,在电力电缆铺设完成前,紧急提供静音发电车,以解决通讯基站等关键设备的应急供电问题。

 

华为和几大电信公司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完成5G信号覆盖(这套系统满足了后来全国几千万“云监工”的视频访问需求),还交付了云资源、核心系统的计算与存储设备。

 

此外,还有宝武钢、浙商中拓、五矿发展提供钢材;

 

中国建材提供石膏板、龙骨;

 

华新股份的水泥;

河北军辉的防火涂料;

正大制管的镀锌圆钢;

华美节能的橡塑绝热保温材料;

惠达卫浴和恒洁卫浴的5931件马桶和龙头;

海湾安全的消防报警器;

佳强节能等三家企业的3500套装配式集成房(集成房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新兴际华的球墨铸铁管;

永高股份的市政及建筑管道;

中国一冶的4800套钢构件;

株洲麦格米特的50套电源设备;

上海冠龙公司的2000台阀门;

联想集团提供的全套2000多台计算机设备;

TCL电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显示屏;

小米提供的平板电脑;

紫光、烽火通信、奇安信提供的网络及安全设备;

卫宁健康提供的互联网医院云平台;

汇清科技和奥佳华的专业空气净化器;

猎户星空的医疗服务机器人;

格力提供的空调;

宇通客车和江铃集团捐赠的几十辆负压救护车;

欧亚达家居的物管团队和床铺物资......

等等等等。

 

以上所有的物资运输,都依赖于顺丰、中通、申通、韵达、EMS、阿里巴巴物流平台等中国物流巨头联合开通的国内及全球绿色通道,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运输救援物资......

 

这些物资全部能够在春节期间的疫区封锁的情况下,实现按时送达!

 

这些物资供应组织起来,光想想难度都让人头皮发麻!

 

但是,中国竟然硬生生地在10天内就完成了!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二、独一无二

 

问题来了,大工程、紧急工程,不是中国的专利。

 

但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够时间短、质量高且完美地完成?

 

很简单,中国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能力。

 

第一是对基建认识的高度和格局。

 

建国之初,中国对基建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

 

毕竟当时国家还是个烂摊子,百废待兴,恢复国民经济都来不及,哪来的精力搞基建?

 

直到中国被美国人狠狠上了一课。

 

看过电影《长津湖水门桥》的都记得有个镜头,吴京在炸毁水门桥后,吴千里在冰冻中睁眼,发现一架美军直升机吊着一个钢架桥正在飞来......

 

这其实是符合史实的。当年志愿军小分队先后三次炸毁了水门桥,连桥基都炸了,本来以为胜券在握。

 

但万万没想到,8架美军巨型运输机居然从天上扔下了8组标准M2预制桥梁组件和配件(为防止摔坏还做了备份)。

 

靠着空降之桥,美军一夜就建成了一座可以让坦克通行的桥梁,陆战一师就此逃之夭夭。

 

而此时,精疲力尽的志愿军甚至连干扰射击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座三度被摧毁又被敌人瞬间重建的桥,以及背后所展现出的强大基建力量,成为了经历过那年冰雪的士兵们一辈子的怨念,也让中国第一次认识到了基建的重要性。

 

从此,中国开始全力修炼内功。

没有钱,就想办法省吃俭用!

没有技术,土专家钻研上马!

没有机械,就搞万人大会战!

 

就这样,在1954-197720多年里,中国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滩。

 

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地区结束了无铁路的历史。

有了这些铁路和公路,中国才真正连接成了一体。

 

不再有天高皇帝远,国家意志可以覆盖到国土的每一个角落,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金的充裕,国家很快迈入了大基建阶段。

 

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上马,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

 

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投资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铁路通向了高原,电网通向了山沟,崇山峻岭之间建起了高桥。

 

当然,不止一次有人批评过这种大基建,认为让地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高桥最多的贵州,也是地方债危机最严重的地区)。

 

的确,仅仅从收益上来分析,那些为仅仅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修建的道路,那些为了几个牧民聚集地修建的信号塔,那些为了几户人家拉过去的电网,是不划算的。

 

但问题在于,山区、海岛的群众,就没有资格用电、看电视了吗?

 

高原的孩子,就只能继续与世隔绝,没资格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了吗?

 

对中国来说,保证村村通公路、电力、电信是政治任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基建的终极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建,只衡量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建,更关心人民。

 

光从这一点来看,就高下立判了。

 

第二是超强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能力。

 

为什么只有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

 

而不是科技更先进的美国,也不是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

 

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恐怖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

 

美国这个前任基建狂魔,的确曾经非常N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疯狂基建时代里,美国修好了40多万公里铁路,1.5万个机场,12.4万公里高速公路,3400名工人410天能建好381米的帝国大厦。

 

以至于李鸿章访美看到四处的高楼大厦,以为到了外星球。

 

但是抱歉,这已经过去了。

 

基建需要完备的工业体系做支撑,而当前美国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

 

那么大基建需要的各种钢材水泥基建材料生产、工程机械生产服务、工程施工这些依靠庞大产业的配套体系,美国现在还能不能满足需求?

 

就算有了原材料,美国当前的社会撕裂,也难以开展大规模基建。

 

先不说全球化导致的地域发展矛盾,就说美国近20年来的建设,无一不充斥着哄抬价格,消磨洋工,缺乏监督,贪污腐败。

 

至于印度,虽然有较低的人力成本,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称为人力资源的。

 

一半以上的赤贫和文盲阶层,各个邦之间一盘散沙,再加上残缺不全的工业基础,根本当不了基建狂魔。

 

所以,能成为基建狂魔的,有,且只有中国有这个资格。

 

曾经的中国和印度一样,都是一盘散沙,但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其高超的组织动员能力将各个领域、全产业链动员起来。

 

所以中国才有了独一无二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要知道,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超高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中国基建的难度是世界最大的。

 

西方国家的基建,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都相对单一,一套成熟的技术、设备、人员可以包打天下。

 

中国则是你有的我们有、你没有的我们也得有。

 

比如高寒高海拔区域、冻土、沙漠区域、湿陷性黄土红土地质、岩溶丹霞地质地貌……

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没有或者不全的,我们都必须一一去研究克服。

 

在国家的推动下,在无数个领域的刻苦攻关下,中国的基建行业终于厚积薄发,成为了几乎无短板的超级建设能手。

 

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试验检测、到材料设备工具机电,从教育科研到人员技能培训,这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规模庞大的产业人才。

 

可以说是世界极少有的完整,纵向覆盖了产业的上中下游、横向覆盖了所有工程专业。

 

有,且只有中国,才能将如此庞杂的产业资源整合起来,迸发出强大的基建能力,才能屡屡创造出世界级难度的基建奇迹。

 

也正是因为中国把基建的全流程都打通了,所以在火神山医院才会事半功倍。

 

 

要什么方案,马上就能出来。

要知道地质数据,数据库一查就行。

要什么原材料,马上就有企业能提供。

要运输,马上就能运到。

 

正是因为中国具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有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还有近乎无限量供应的设备、配件、油料,以及21世纪的通信方式,才完成了火神山医院这种举世震撼的操作。

 

第三是中国有高素质的基建工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五花八门的物资,运到火神山医院,就马上有人上手能用?

为什么几个人,就能调试好整个院区的自动化系统和电力系统?

 

为什么施工现场,可以奢侈到“换人不换车”,让一个个挖机司机等着上车?

 

说白了,还是因为大基建以来,中国积累了大量高素质的基建工人。

 

这个和人海战术完全是两码事,人口优势并不代表人力资源优势,比如印度就是这样。

 

要想成为基建狂魔,只有人多是不行的。

 

1949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不但重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而且通过简化汉字普及教育让中国人成为这个世界纪律性最强、组织素养最高、使命感最强的人群。

 

中国在建国之初就开始普及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

 

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从学推土机挖掘机等专业慢慢建立起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量不仅有技术,还有使命感的基建工人,这才是基建狂魔的基础。

 

在历史上,他们跳进水泥浆中当搅拌机;

 

他们在50米高的电塔上吃中饭;

他们钻入憋闷的钢管当探测仪;

他们在几千米高的高原上喝凉水、搬铁轨;

他们在疟疾肆虐的非洲,书写中国一带一路的画卷。

 

说实话,中国无数个世界第一,无数个令人骄傲的成就,无数个“最”字头的基建工程,背后也是无数个普通劳动者,超常的、近乎病态的极限牺牲换来的。

 

这就是中国的基建工人,全世界最好的劳动者,也是中国基建狂魔这一绰号背后,不能忽略、也不应该忽略的群体。

 

更关键的是,基建能力,和国防水平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看看最近中国在中印边境班公湖上修建大桥的事情,引起了印度媒体的关注。

 

其实吧,中国方面岂止修了桥,整个地区的战场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中包括把加勒万河谷一带的临时营地改造成永久性军事基地,在班公湖上修建了两座大桥,在班公湖南岸和曼冬湖北岸修筑战备公路等等。

 

在双方脱离接触位置的后方1公里处,建立了大型永久性基地,基地附近有大量光伏发电设施,以及高等级公路。

 

在阿克赛钦的很多位置,还新建了大型直升机起降场!战备公路都修到一线哨所山头下面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军队的重型装备、补给物资、武器弹药,从拉萨下了火车,穿越一个个隧道,直接就能走公路直达一线。

 

咱们试想一下,中国射程400多公里的远火,如果顶在边境上面,距离边境刚好400多公里的新德里该有多大压力?

 

印度呢?

 

往前线运个物资,要万里迢迢翻越一个个山口,走一个个发卡弯,时间长不说,还经常遇到雪崩和山体滑坡,车毁人亡。

 

显然,在这一轮边境较量中,中国已经明显占了上风。

 

占上风的原因,也是中国拥有在海拔4千米甚至5千米的高原高寒地区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能力和技术储备,而印度没有罢了。

 

在俄乌战场上,基建能力也成了打赢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俄军进入乌克兰不过20万人,却能守住从顿涅茨克到克里米亚这1000多公里的防线?

 

乌军怎么打也打不动,最后只能去掏空虚的本土库尔斯克?

 

因为俄军每占领一地,就开始疯狂巩固防线。

 

虽然俄军的工兵部队从苏军的工程兵旅变成了现在的工兵团、营为主,力量有所减弱,但好处是使用起来更灵活,可以伴随部队前进。

 

俄军装备的战壕挖掘机,1小时能挖1公里,多台车辆一起运行,半天就能建起一座防线。

后续的建设,就交给了出来“打工”的朝鲜工兵旅。

 

他们主要任务是修建各种军事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俄军防线侧翼和纵向区域修建碉堡、防御阵地以及火力点等等。

 

相比而言,乌军只顾着拿着西方军援组建战斗部队,而工兵部队却基本无视。

 

这也就决定了乌军的野战筑城能力低下,防线只能靠士兵自己拿铲子挖,效率根本没法和俄军相比。

 

所以,在现代战争中,工程兵部队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价值,甚至能左右战争成败。

 

所以,强大的基建能力,不但是我们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更是我们应付极端情况的底气——

 

我们基建队伍随时能转型成为第一流的工程兵部队。

 

试想一下,中国基建狂魔的本事应用到战场上,会是怎样一幅场面?

 

三、实用主义

 

强大的基建能力,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很多,有经济的发展,有商务的便利,有人民的舒适等等。

 

但最关键的,是带来了中国务实的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科学研究,更切合实际,一切以“有没有用”作为出发点。

 

就像中国研究月壤,中国人只关心能不能种菜一样。

 

不过你还别说,虽然月壤不能种菜,但月壤对于中国的基建来说,却是有大用的!

 

最近,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提出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路线,并不是原来美国的去月球南极找水冰的路线。

 

我们都知道,想要在月球生存,水必不可少。

 

但月球都干了十几亿年了,哪来的水?

 

就算彗星带过来一点,也被太阳蒸烤挥发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阿波罗(Apollo)和苏联月球号(Luna)带回的月壤中未发现任何水,因此直到二十世纪末,月球普遍被认为是无水星球。

 

美国人不死心,他们猜测,在月球南极的一些陨石坑阴影地带(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有可能存在水冰。

 

为此,2009109日用一枚运载火箭和一颗卫星连续撞击月球,以探测月球表面是否有水存在。

 

但是,撞击效果却远未如NASA预告般震撼。

 

既看不到撞击爆炸闪光,也看不到扬起月球碎石尘粒,自然也看不到有没有把水冰颗粒撞出来。

 

中国呢?选择了另一个路线。

 

中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来的表层样本中,发现了一种钛铁矿(FeTiO3)。这种矿物的晶格之间有空隙,可以容得下很多太阳风射进来的氢原子。

 

科学家一看,有氢原子,也有氧原子,那么只要让他们结合,不就生成水了?

 

于是,中国科学家就把这种钛铁矿加热,在烧到1000度的时候,样本里的三价和二价铁大量还原成铁单质,然后氢氧生成了大量的水!

 

注意,这个水是大量的!

 

 

根据氢原子含量的不同,1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76千克的水。

 

这相当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基本可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量。

 

那么生产水的过程麻烦吗?

 

也不麻烦,加热就行!

 

月球上虽然没办法用炉子,但是有太阳光啊!

 

找个凸透镜(如果嫌体积太大可以用菲涅尔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可以加热月壤到1500℃以上,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冷凝之后就是水。

 

最妙的是什么?

 

是这种反应过程的副产物,是铁钛合金......

 

或者你可以认为,水是铁钛合金生产的副产品,就像中国电解铝的副产品出现了半导体原材料镓一样。

 

水有什么用?

 

不仅是给人喝,更关键的是,它可以电解生成氢和氧,氧可以用来呼吸,而氢,可以用来做火箭的燃料!

 

不论是返回地球还是飞向深空,都需要氢。铁钛合金呢?

 

这个中国专业,盖房子啊!

 

我们不得不感叹,美国人登月近10次(我们姑且先认为登月是真的),作秀做了一堆。

 

又是飙车,又是插旗,又是留脚印,拿回了几百公斤月壤,最后却啥有用的都没发现?

 

美国人登月,难道只想装个X,不想着建设开发月球吗?

 

中国呢?

 

就搞了两次采样返回,采集的总量也不到4公斤,竟然靠着这种务实精神,研究出了生产水的方法!

 

这个影响太大了!直接就可以确定未来中国月球站的设计方案了!

 

首先,要把大推力火箭搞出来。

 

当前的长5火箭,虽然能够送空间站和火星探测器,但用来发射月球基地,还是不够的,所以需要起飞推力2500吨以上的长征10号。

 

大推力火箭搞定后,就可以登月了。

 

登月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大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巧了,这也是中国的强项,中国的柔性太阳能板完全可以像布一样折叠起来。

 

到时候找个平坦一点的地方摊开往地上一铺就行了,由于是独立结构,就算遇到微陨石,砸破一块也不影响整体。

 

然后就是基地建设了。

 

基地建设有两个方案:

 

一是地球上发射上去预制好的舱室,降落下去然后固定就行(可以理解为把空间站挪到地球)。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省事简单,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发射费用昂贵,且体积有限难以拓展。

 

另一个方案,是哈工大提出的月球溶洞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先选一个月球地表适合建造基地的熔洞。

 

然后通过爆破或碎裂等方式,扩大熔洞面积,将熔洞扩展成为适合建造月球基地的月洞。

 

之后,空间站核心舱降落到月洞内。

 

在月球地下相继充气打开植物舱、工作舱等主要舱室,建立支架、灌注月壤混合物,成为未来月球基地的主要结构。

 

这个月球基地的设计方案相当有智慧,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地形构造,从而可以大幅度节约成本,又能极大提升基地的建造速度和安全性。

 

然后,就可以拓展基地,四处盖房子了。

 

月球上盖房,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是最好就地取材,毕竟每公斤的发射成本,要上千美元。

 

第二是要承受月球极端环境,能够隔温隔热还足够坚固(抵御微陨石)。

 

那么建筑材料从何而来呢?遍地的月壤就是。

 

前面说了,只要加温就能从月壤中分离水,那么那些烧融的月壤,不就是现成的固体吗?

 

而且含有铁钛,比地球上的砖可结实多了!

 

只要在烧融之前,将其放入特定的模具,就可以制作具有榫卯结构的砖块。

 

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就能直接盖房子了。

 

最后在房子里面只需要放上充气仓,顶住外壳,就能拥有一座又坚固又安全的房子了。

 

最妙的是,这些重复的打基础工作,未来都可以依靠机器人和AI来完成。

 

这种就地取材的建设方式,和我们在南海的“吹沙填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房子盖好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比如,采集氦3能源,然后在月球直接提炼提纯。

 

比如,建设电磁发射轨道,将采集来的氦3发射回地球。

 

比如,利用太阳光或者电加热,大批量制造水,然后建设一个可以种粮食种菜的生态圈,实现自给自足。

 

再夸张一点,开采一些比较珍贵的矿产,然后发射到地球轨道在零重力环境下进行冶炼,然后再回到地球。

 

等等等等。

 

你看,从建基地到电力供应,从盖房子到种菜,从开矿到冶炼,中国这已经不是远景规划了,而是一份非常具备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了!

 

看来,土木工程的未来在哪里?

 

不在地球上,而是在月球啊!

 

显然,中国已经不满足于在地球上修建高铁、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了,也不满足于在太空中发射卫星、空间站、探测器等航空器了。

 

而是要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基地,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研成果。

 

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格局,也展示了中国人的远见和雄心。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基建狂魔的目标,不局限于地球,而是整个太阳系。

 

在中国基建狂魔的加持下,也许1000年以后,连遥远的火星,也会变成“自古以来”呢。

 

文章来源于猫哥的视界 ,作者花猫哥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